累了,總想學學詩人李涉「偷得浮生半日閒」,偷閒自然要選個安靜的地方才好。如今,時代發展如此之迅速,武漢的高樓大廈裡尋不得安靜,熱鬧的景區尋不得安靜,人潮擁擠的街巷尋不得安靜,但是這個這個名叫泰興裡的小巷子可以。
泰興裡位於漢口,江漢區勝利街和洞庭街之間。到如今,泰興裡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它還保留著百十年前的樣子。泰興裡是上個世紀初一位來自上海的葉姓商人投資所建,後由白俄商人接管,一直作為出租房。小巷寬3.5米,巷子兩側林立著十來棟雙層的西式建築,正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
泰興裡的建築有著明顯的租界建築風格,民國風情十足。這些西式雙層樓房都置有院子,院牆被粉刷成了粉色,屋頂是紅磚瓦,藍青色的半拱圓窗乾淨中透露著異國風情,顯得與漢口城區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蒼綠色的藤蔓從這些小洋樓上垂下來,茂密的綠色植物最能烘託出幽靜,寧和的氣氛。泰興裡這個小巷很短,短到你走路時一不留神就走過了頭,錯過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泰興裡太小了,也太神秘了。走過它時,你也許會因為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而駐足,可你始終不知道這些美麗的小洋樓裡,藏著些什麼。它們是一家家奇特的小店,其中最多的,就屬咖啡館。不同主題的咖啡館隱藏在一個個庭院裡面,撥開雲霧才可以見得到青天。
這些咖啡館各有特點,進入這一家,你看到也許是民國風的裝修和穿著旗袍的女人,進入在一家,也許就是十來只品種高貴的貓兒和耳鬢廝磨的情侶。要非說有什麼共同點,它們都是咖啡館,都是一樣的安靜與祥和。坐在這樣的咖啡館中,一晃就是一下午,就是一整天,仿佛被偷走了時間。
咖啡館中最吸引人的,在別地兒的也許是咖啡,而在泰興裡這邊,咖啡館裡最吸引人的,除了咖啡還有館內的老物件兒。我就最愛把玩老物件兒,舊的鐘,舊的表,舊的檯燈,舊的桌椅,它們一件賽一件的精緻漂亮,從用料的考究,到紋樣的精細,到配色的和諧,這些老家具,是當之無愧的藝術品。它們見證了不知有多少人的興衰,又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興衰,最後自己依然保持著光鮮與亮麗。
泰興裡曾是租界中的高檔住宅,時間鬥轉星移,它最終接待的也不是豪紳貴族,它開始為普通人服務。小巷裡有一種奇特的氣氛,安靜而又活潑。茂密的綠植,稀疏的行人,令泰興裡幽靜且神秘,但是偶遇到牆上的塗鴉時我似乎發現了另一點,泰興裡它是安靜的也是活潑的,它不僅屬於端著報紙品著咖啡的老者,也屬於眉眼青澀,笑容明朗,偶爾也會皺著眉思慮著詩和遠方的年輕人。
走入泰興裡,心就靜下來了,你不會忍心破壞這種與世隔絕的幽靜。端一杯咖啡,看報,讀書,或者乾脆在小店裡一樣一樣的尋寶,感受這些老物件兒給自己帶來的新奇感受,都是再好不過的消遣了。曾經,這兒被侵佔過,後來,它又改回了它應有的姓氏。
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歷史給它打下的烙印,沉澱著屬於無數人的記憶。曾經的泰興裡,留下過那個戰爭年代的記憶,如今的泰興裡,低調地屹立於武漢中心城區,憑藉獨特的魅力迎來無數文藝青年的追捧,烙下我們年輕時代的記憶。不知不覺地走到這,我又感覺自己回到了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