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的今天,1998年4月16日,動畫電影《龍貓》上映。
《龍貓》講述了草壁達郎在妻子住院以後,帶領孩子草壁皋月和草壁米去鄉下居住的生活,兩個孩子嘻嘻哈哈的住進了「鬼屋」,與「灰塵精靈」作樂,與龍貓相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龍貓》是宮崎駿的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電影,因為這部平靜而溫馨的電影使得龍貓這個可愛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這是宮崎駿幼年時在家鄉聽到的傳說,年少的他也曾經認真地在鄉村小路上等待,在草叢間尋找那群神奇的小精靈。長大後,他投身於動畫製作,心中始終念念不忘鄉下度過的那段美好的時光,始終念念不忘這個為小孩子們編織的精巧的夢。在這種情緒的感召下「龍貓」問世了。
每一次回顧龍貓,就仿佛重新經歷一次在鄉間無拘無束奔跑的童年。
關於童年,關於幻想,關於愛,你心中的那隻龍貓,是否還能記起。
小編今天其實不只是分享《龍貓》帶給我們的幻想與感動,還有製作人宮崎駿在電影中展現的少女的勇敢。
鄉間的小怪物一直透露著黑暗,龍貓雖然很可愛,但是它的叫聲有點嚇人,它的笑容更帶著些神秘詭異,再加上一輛公交車——一隻笑容更加詭異的大貓。
面對這些,刻板印象中的少女總是哭著鼻子尋找幫手,但是電影中的少女們不一樣,她們足夠勇敢,自己也能面對探索這個神秘的世界。在現實生活中,刻板的性別印象一直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32年前的今天,宮崎駿就告訴我們,不只有可愛、善良才是少女的標籤,堅強、勇敢也是!
小編認為:現在仍然存在大量的影視劇物化女性的存在,仿佛購物和化妝是女性的主要生活方式,客觀事實上這是存在的。但是作為觀眾,更想看到一個堅強勇敢積極生活的角色,這樣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在少數。編劇往往在描寫生活,我更希望能夠描寫這樣的女性角色,而不只是為了凸顯男性魅力而存在的女性角色。
對於女性而言,相比於男性,實現夢想的現實道路上存在更多艱難坎坷,有些人會選擇放棄,有些人會選擇堅持。我在這裡想說這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我們應當尊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那些「多餘的」、「不應存在的」困難取締,讓更多人可以在一個更為輕鬆的社會環境中積極生活!
「沉默不是我的選擇,永遠別妄想將我置於無聲」。
你還有更多想要分享的嗎?歡迎點讚評論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