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末清初的書法家,收藏王羲之和顏真卿的作品,卻生不逢時

2020-12-16 此觀東方既白

一說起王羲之和顏真卿,他們一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大家,一位是唐朝時期的書家代表,他們的傳世之作,被書法愛好者封為桎梏,為了購得他們的書法作品,人們他們不惜花費千萬的高價,只為收藏他們的作品。

但在明末清初,有一位書法家不但收藏了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傳世之作,自己也成了一位出色的書法家,卻生不逢時。他究竟是誰呢?

曹溶 《致嵋翁札》 網絡圖片
曹溶 跋樊圻《柳村漁樂圖卷》網絡圖片

這位書法家名叫曹溶,萬曆10年(1613年)他生於江南地區一個書香世家。正如江南的所有士人一樣,他希望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23歲那年,經過十數年的寒窗苦讀,他終於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考上進士,成為一位御史。

作為一位讀書人,他原本很擅長經濟,當然希望自己成為一位能臣,但明末的複雜政治環境卻打碎了他的夢想。他曾經彈劾過輔佐皇帝的大臣謝升,還曾為周延儒洗脫冤屈,此後還曾擔任武昌學使、浙直監軍御史等職位,但他個人的努力未能挽回大明的衰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進京後,曹溶成了他們的俘虜,曹家人花了整整250兩白銀才是他恢復了自由身。多爾袞入京後,他和其他文武官員一起投降,成了清朝的臣子。

李自成進京 網絡圖片
曹溶 《跋吳琚雜詩帖》 網絡圖片

在官場上十分不順的曹溶,在書法方面卻是成就斐然。他的書法多以行楷為主,字體較小,早年書法風格清秀俊朗,頗得宋人書法韻味,晚年則是點畫生拙勁澀,規整秀潤中頗見老辣峭健,堪稱明末清初的一代書法大家。

曹溶的書法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他一直在珍藏書法大家的作品。在曹溶的收藏品中,王羲之的《平安帖》、《東山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米芾的《多景樓詩卷》等書法大家的作品赫然在列。曹溶在珍藏這些書法作品的同時,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經驗,因此才能被稱為一代書家。

唐· 顏真卿《劉中使帖》 網絡圖片

傳 晉 王獻之 《東山帖》曹溶舊藏 網絡圖片

但曹溶的書法才華,並沒有跟他帶來好運。他成為清朝的臣子之後,雖然曾為清廷的屯田、鹽法、錢法等政策的制定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還成為了順天學政、太僕寺少卿,卻也因為選拔了明朝時期的世襲關於和武舉的官員而被朝廷降了兩級官銜。

此後又因為選拔貢生超額而被直接革職,回到家鄉。此後曹溶雖然得到清廷的任用,但最終他還是選擇呆在家鄉,以著書為生,直至死去。

曹溶 《致元五札》 網絡圖片
曹溶 跋《趙孟閒居賦卷》 網絡圖片

作為一個立志於報國的儒生,曹溶一直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百姓過得更好。但生於明末清初的亂世,性命尚且難以保住,又何談成為一代名臣呢?曹溶的悲劇,或許就是因為他的生不逢時吧!

相關焦點

  • 陳志平:顏真卿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王羲之
    收藏周刊: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認為「天下第二行書」,是否可以理解為他的行、楷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陳志平:顏真卿行書代表作是「魯公三稿」,也是自成一格,與他的楷書波瀾莫二。從《祭侄文稿》和《爭座位帖》的用筆來看,他的師承也跟楷書相似,飽含篆籀氣是主要特點。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八-楊凝式
    自從開始練習書法,也閱讀了不少和書法相關的書籍,對古代書法家的事跡及作品的興趣尤其濃厚,遂寫下了一系列的「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的文章。他於晚唐昭宗時考中進士,先後經歷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周顯德元年去世,終年82歲,這在古代已經是相當高壽了。楊凝式性格本就狂放不羈,再加上處於亂世,為了避禍幾次裝瘋賣傻,世人送其外號「楊風子」。楊凝式才華橫溢,擅長寫詩歌,喜歡書法。雖然楊凝式的詩成就很高,但和他的書法比起來,差距還是相當大的。他擅長顛草地書寫。
  • 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的三種書法境界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被後人譽為「天下三大行書」。行書追求書寫時的即興,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其實「天下三大行書」呈現給我們還是三種境界,三種人生,雖說都是即興之作,卻最真實的傳達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 唐代無名書法家,無師自通書法寫出藝術美,作品不輸顏真卿!
    ,再有就是唐朝的顏真卿,他的楷書同樣寫出了自己的個性,因此顏真卿的字體也被稱為是「顏體」!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另一位書法家是唐代的一位無名書法家,他的名字叫薛稷。說到薛稷可能有些網友並不了解,但是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吧,因為薛稷在書法界的地位還是很有名氣的,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學習薛稷的書法作品,說到薛稷小七對他是非常的佩服,他是唐朝無名的書法家,但是書法成就卻是非常的高,完全不輸顏真卿這樣的書法名家,而薛稷學習書法並沒有什麼名師指點,而是無師自通,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薛稷更加的佩服呢
  • 行書三大體系,一是王羲之,二是顏真卿,第三個,現代高手的最愛
    東漢時期的書法家劉德升,創造了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行書」書體,既不像楷書那樣中規中矩,也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識。《書斷》中記載:「德升以造行書擅名。雖以草創,亦甚妍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正是因為這個,劉德升才被譽為「行書之祖」。從東漢發展到今天,行書已經成了大家最熟悉的一種書體之一。
  • 藏在《蜀素帖》裡的狂人米芾:大師父顏真卿被吐槽,王羲之排最後
    您的每一次「關注、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我們內容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高清)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米芾在自己的書論中提到,他是按照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段季展、王羲之的順序來學習書法的。那麼,為什麼米芾的書法要先學被他所「吐槽」的顏真卿?
  •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一波回憶殺襲來
    這一年,顏真卿38歲。「這是一對老夫少妻」,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衛紅說,「從墓志銘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們多年沒生兒子,繼子的年齡跟羅氏她差不多大。從皇族撰文、長安縣尉顏真卿書丹,可以看到當時女性的地位不低,比較平等的。」墓志銘中,展示了顏真卿早年的書法這是顏真卿早期的作品,「顏體的風格還不那麼明顯和成熟。」
  • 顏真卿為何可以與王羲之相提並論?看過這些你就明白了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一道,並行不悖。顏真卿在書法的各個領域所體現出的創新性貢獻,造就了書法史上的顏真卿。歷代對顏真卿書法的接受,各具特色,異彩繽紛。在這個過程中,因其多方面的原因,清代對於顏真卿書法的接受,有著鮮明特色。
  • 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是誰?「書聖」王羲之是她的外甥徒弟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讚美一些文人墨客才華出眾時,一般都是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來形容。這裡的「書」指的便是書法。說起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書法家,我們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人。如果筆者問你,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是誰?估計會有很多讀者一時說不上來。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梁武帝是一位不世出的書法大師,也是一位書法理論大師,在他的倡導下,以鍾繇和王羲之為代表的一路「樸拙」書風成為書壇主流。梁武帝命令當時的頂尖書法家,從王羲之存世的法帖當中,選出了1000個極為經典且不重複的漢字,讓當代的大文學家周興嗣寫成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於是就成為了書法史上最有價值的文章,後世的書法家幾乎每個人都寫過。
  • 顏真卿冷門作品有哪些?一定猜不到,不是《文殊帖》、《寒食帖》
    顏真卿書法冠絕古今,罕有人可以匹敵。提及《祭侄文稿》,眾人皆大呼:「天下第二行書」!為何僅僅排於第二名?王羲之若在天有靈,一定會說「顏真卿才配第一」。人們稱王羲之為「書聖」,當以顏真卿為「書仙」才對。而接下來我們就顏真卿冷門作品,進行逐一介紹的方式呈現給諸位書法道友,以便於能更為全面系統地了解顏真卿的書法。顏真卿冷門作品「最早書法」之《郭虛已墓誌》《郭虛已墓誌》,1997年出土於河南省偃師,現藏於偃師商城博物館。經考古專家鑑定認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顏真卿生前最早的楷書作品。
  • 顏真卿、懷素及趙松雪三人,誰的成就更大?
    等得到張旭弟子鄔彤和顏真卿的指點,又拿到鄔彤所贈的王羲之真跡,懷素這才筆法開悟。顏真卿比懷素更幸運,他得到了「草聖」張旭的親自指點,而張旭曾經從舅舅那裡繼承了王羲之筆法。所以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看出唐人學書法有很多優勢。當時不僅有不少王羲之真跡仍存世間,而且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更是非常慷地將王羲之筆法外傳。
  • 真假:顏真卿,聚焦陝西新出土署名「顏真卿」書丹《羅婉順墓誌》
    11月13日上午10時,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署名為「顏真卿」書丹的墓誌。這一考古發現,讓顏真卿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並引發了此「顏真卿」是否彼「顏真卿」的某種猜想。有意思的是,顏真卿幼年時,在長安出生成長、師從名家,從政後,經歷的一次次貶謫與擢升,也都始於長安,逾古稀徵叛亂,長安終成他不斷回望卻無法安抵的故鄉。
  • 中國歷史上十五位著名的書法家
    張芝,東漢時期書法家,擅長草書,被譽為「草書之祖」,人稱「草聖」,他將古代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鍾繇,三國曹魏時期書法家,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對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有著深遠影響。
  • 顏真卿:他的三件書法作品為何迥然不同?
    顏真卿研究書法的人都知道顏真卿這個偉大的書法家。我教小孩啟蒙寫書法練的也是顏體楷書。今天我們研究一下為何顏真卿的三件書法作品《多寶塔碑》、《勤禮碑》、《祭侄文稿》為何風格絕然不同,而且都成為他書法代表作也是書法史上的傑作?這種現象對我們有何種啟示?
  • 顏真卿憑這幅字,完全超越了王羲之,是書法史上另一位「書聖」!
    縱觀整個書法史,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王羲之,但是若是找出第二個人來比肩王羲之的話,這個人一定是顏真卿莫屬!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偉大的,其書品與人品千古傳誦,唐人之後,幾乎無人不受顏真卿的影響,其影響力也曾一度超越了王羲之!
  • 「顏真卿真跡」爆火,是對大唐「斜槓青年」的致敬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新聞直播,「陝西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這個話題迅速衝上熱搜,引起近3000萬閱讀量。對於考古人員來說,「全國唯一」「首次」「早年珍品」這些關鍵詞構成了此次發現顏真卿真跡的特殊之處。 提到顏真卿和「顏體」,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但顏真卿不僅是書法家,還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學者。
  • 王羲之、歐陽詢和顏真卿的用筆,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這個方面!
    比如說古代書法大家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等人的用筆之力就各有特點。他們三個人比較而言,王羲之的用筆最為輕快,符合魏晉時代那種魏晉風流似的瀟灑風度,其用筆既輕靈飄逸,又勁健有力,類似於李太白那種清新飄逸的詩風。
  • 顏真卿泣血寫下的《祭侄文稿》 到底有多珍貴?
    《祭侄文稿》。  也正是這種珍貴性,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現存最早西晉書法作品《平復帖》,以及黃庭堅《諸上座》卷和米芾《苕溪詩》等,都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1984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院陸續精選出70件名作列為限展品,規定每次最多僅能展出42天,展後須休息三年以上,《祭侄文稿》也在其中。它上一次展出還是在2008年的「晉唐書法展」。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