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料
作者:財料
大蔥不僅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中國人心中,大蔥還具有散寒健胃、祛痰殺菌等功效,所以大蔥是很受歡迎的。不僅能調味,還能保健。蔥作為常見的農產品,平時的價格倒也低廉,甚至在菜市場買菜,阿姨都會直接隨手送你一點。
但是現在的大蔥足以讓你刮目相看,大蔥最近的風頭可謂是壓過了豬肉。
人們好不容易盼來了豬肉的降價,卻意外發現不起眼的大蔥,價格居然在短短幾天內漲了三倍,生薑價格較去年也翻了兩番。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大蔥是重要的調味品之一,幾乎是每家每戶做菜必備。
然而這兩個月以來,大蔥、姜等價格仿佛脫韁的野馬似的,在「蒜」你狠之後又迎來了「蔥蔥上漲」,著實令人感到意外,按正常而言,本來並不是需求旺季,怎麼幾天之內蔥價就翻了幾倍呢?
大蔥從今年秋季上市以來,價格就一直在上漲,並且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勢頭,在一些地方的超市及商場裡,大蔥都普遍達到了6-7元一斤。
雖然說大蔥並不是剛需,但是因為現在蔬菜價格也在漲,肉價也相對比較高,還要掏錢像買菜一樣買蔥,生活成本明顯上升了。網友們都直呼:吃不起。
大蔥怎麼突然就開始剎不住車的漲價了?
在我們分析商品價格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供需問題。由於今年氣候的特殊,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暑期,南方的洪澇災害使得不少農產品都難逃厄運。
因此,農產品今年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這其中顯然也包括大蔥。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兩年大蔥的種植效益相對而言比較差,好蔥減少了,在大蔥的主產地山東章丘,有收購商表示去年的時候毛蔥的價格每斤只要4-5毛錢左右,而今年則翻了幾倍到達1.4元。
近來由於豬肉價格出現了下降,天氣也逐漸轉寒,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秋冬季節人們的用蔥需求一般會有一個小的漲幅,一邊是供應的減少,一邊是需求的暫時增加,就導致了蔥現在成為搶手的調味品,其價格自然就跟著上漲。
再加上大蔥從農戶到市民餐桌上的各個環節,都要加些利潤,包含運輸成本等,所以到了購買環節,所表現出的結果就是大蔥價格的居高不下。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前、去兩年大蔥的價格低,也直接挫傷了農民種蔥的積極性,畢竟俗話說穀賤傷農,沒有利潤甚至利潤太少的事情,誰也不願意做。
那麼大蔥價格還會一直漲嗎?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明均介紹道,大蔥是按茬口供應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蔥,主要是山東、河南、河北等產區的產品,後面要消費的就是江蘇、浙江等地的大蔥了,由於這些產區的種植面積也是減少的,因此在春節以前大蔥的供應都屬於偏緊狀態。
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大蔥的供應一時半會還是緊張的。
供給減少而需求不變,那麼價格上漲也是意料之中。除了大蔥以外,細心的朋友也發現生薑也在漲價,並且漲幅也不小。
在生薑的一個主產區山東濟南,生薑去年的批發價還是3~5塊左右,而今年生薑的批發價一度漲到8元,漲勢可謂兇猛。生薑的漲價邏輯和大蔥大體相同,但又有一些細小的區別。
姜也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姜分為鮮姜和老薑,生薑的味道比較淡,而且便宜。正因為如此,姜農們都喜歡把鮮的生薑存個幾個月以後再賣出。
這就造成了現在批發商收購的生薑大部分都是去年的老薑,而且受天氣影響,去年姜的產量整體都在減少,所以當下的生薑市場就處於一種仍然在吃老本,也就是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因此生薑尤其是好一點的生薑,都要賣得比平時貴一些。
但是大家也不必要過分擔心。農產品的突然漲價往往是短期的,等到供給恢復了以後,價格也就自然會回落。只是在這一段時間,人們依然可能面臨的是居高不下的蔥價和姜價。畢竟2020年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很艱難的年份,大家咬咬牙挺過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