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除了醃魚醃肉,還有什麼習俗?

2020-12-22 山人的生活感悟

今天18時3分冬至,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到底有什麼習俗?估計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我只知道冬至日這一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因為太陽這一天直射在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冬至之後太陽的直射就慢慢北移,白天的時間就開始慢慢地一點點加長。

另外我還知道,在我們這一帶冬至日有醃魚醃肉的習慣。今天一早出門,電梯裡就有人說去買豬腸、買豬肉,準備自己灌香腸,據她說豬腸是40元一斤,她每年都是在那一家買的,老熟人了。豬腸是不是40元一斤,到底貴不貴,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不買豬腸,我們家也沒有吃香腸習慣。

馬路邊有一家賣魚的店,今天生意可好了。我從他店門口路過的幾分鐘裡,就有一對老夫妻買了4條大青魚,平均一條100元左右,共支付了397元。魚攤邊有兩位年輕人正在忙著殺魚,一個人專門負責打魚鱗,另一個人專門負責剖魚腹。還有一個人買了20多條大扁魚(也有人叫武昌魚),大扁魚是9元一斤,共計500多元錢。 肉攤上這幾天的生意也好得很,買肉的人多是醃臘肉、灌香腸的。

當然,買魚買肉在冬至前的幾天就已經很火爆了,只是特講究的人,才在冬至這一天買魚買肉醃。

後來我在公交車上,聽到一位女士正在打電話,感覺她像是一個小店的老闆,先是和員工談了一下業務,後來專門給一位客戶打電話,邀請他中午過來吃餃子。憑我的猜測,他們應該是北方人,因為在我們南方是沒有冬至這一天吃餃子的習慣的。

有關冬至這一天的習俗,我最直觀的感受:除了醃魚醃肉,再也想不出很特別的東西來了。

相關焦點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也有人對冬至習俗一無所知,什麼好吃吃什麼 今天小new就帶大家盤一盤 冬至的英語表達&各地習俗 01 冬至節氣知多少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2020年冬至時間是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下面山東中公教育帶大家詳細了解冬至: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12-22 23: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
  • 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今天就不講三國了,寫了那麼多的三國故事,也該讓三國的人休息一下了.主要是今天經朋友提醒了一下,我才發現,呦呵,明天就是冬至了啊!這日子過得...可是真快啊,轉眼間又過了一年了,可是過了三十年的冬至了,這冬至是個啥?
  •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文/農民邦12月7日,就是傳統24節氣中的小雪,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就有著「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習俗。這話說的是到了小雪以後就要開始製作醃菜了,而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就是製作醃肉的最佳時機了。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今天18:02冬至正式來臨,你對冬至了解多少
    冬至日除了是二十四節氣以外,還有一個歸類就是四時八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代人民對這個節日十分期待,將冬至日比作過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怎麼過這個年,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會大擺宴席,也會有相關的祭祖活動,北方地區則把餃子擺在第一位,怎麼樣,漲知識了吧?
  • 冬天醃魚時,直接抹鹽就錯了,多做一步,魚肉鮮香緊實,還沒腥味
    冬天醃魚時,直接抹鹽就錯了,多做一步,魚肉鮮香緊實,還沒腥味。入冬了,天氣開始越來越冷,冬天氣溫低、風大還很乾燥,這個時候最適合做一些風乾的醃菜、醃肉、醃魚之類的,我們家每年入冬都會做上一些醃肉、臘腸、醃魚啥的,保存好可以吃上好久,放到過年吃味道更香啦。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
  • 冬至北方吃餃子,其他地區吃什麼?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漲姿勢了
    冬至北方吃餃子,其他地區吃什麼?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漲姿勢了。在我們北方,從小就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每到冬至,提前好幾天都會盼望著,看媽媽今年會包什麼餡的餃子,如今長大了,走出家鄉,才知道冬至不只吃餃子。
  • 農村老家醃魚,用鹽是關鍵,掌握五點,臘魚鹹香緊實,久放不壞
    清代詩人葉調元有詩:仲冬天氣肅風霜,臘肉醃魚盡出缸。生怕寒潮收不盡,天天高掛曬臺傍。意思很簡單:深冬時節,溫度持續下降,北風呼嘯,滿地是雪霜。人們把醃好的魚全都拿出缸,掛在高臺旁邊晾曬,生怕寒潮到來,突發降雪,無法晾曬成功。大雪節氣剛過,正是醃肉醃魚的好時間,能在過年期間和親朋好友共食醃製的美味。
  • 冬至這個節有多隆重?今天來武漢就知道了
    今日冬至。網際網路把北方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帶到南方,而在武漢,冬至卻有別樣風味。池莉曾寫道:「我走遍了全國大多數省會城市,並不是每個城市的冬至,都擁有這份鄭重和豐碩。」武漢人習慣在冬至前後醃臘魚臘肉,最近走在街上,窗子邊都掛滿了令人垂涎的臘物,整個城市街巷飄蕩著陽光和微風的香氣。一碗排骨藕湯驅寒,一碗豆絲吃到媽媽味道,冬至這天,武漢人都在忙什麼?
  • 今日冬至,吃餃子調餡時,記住3個訣竅,餃子餡好吃入味不出湯
    今天冬至,冬至是冬至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在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餃子,因為冬天很冷,冬至這一天更冷了,大家都說如果不吃冬至的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所以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每到冬至這一天,挨家挨戶地做餃子,都要提前做好,餃子的餡料有很多,喜歡吃肉的,喜歡吃素的,喜歡吃魚肉的
  • 四大家魚分時段出水入市一天一個價,今年醃魚要多花點錢了
    張師傅說,攤位上的草魚、鯿魚、鯽魚、青魚、花鰱等家常魚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主要原因就是靠近冬至,家家戶戶都要醃魚,高峰期裡的來貨量卻比上個月少,價格自然穩中上升。隨後,記者又來到武昌武泰閘的一家農貿市場,在售的淡水魚品種豐富,價格卻也不便宜。
  • 武漢:醃魚季青魚草魚齊漲價 鱖魚鱸魚卻便宜了
    攤主們都表示,從12月中旬進入醃魚高峰期,這幾種「大個頭」淡水魚一直呈現漲價趨勢。隨後,記者又探訪了北湖、江漢三路、西馬路等多個菜市場以及後湖的生鮮連鎖賣場,發現青魚每公斤從22元到26元不等,草魚每公斤在15元到18元之間,鱅魚每公斤則從17元到20元不等,均從冬至之前開始漲價,一直漲到了新年。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今日冬至日-冬至日的民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過節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今天冬至,家鄉習俗是包湯圓,釀油豆腐,寓意團團圓圓,健健康康
    今天冬至,家鄉習俗是包湯圓,釀油豆腐,寓意團團圓圓,健健康康冬大過年,意思是冬至這個節日,比過年還隆重。在我們這邊,每當臨近冬至,家家戶戶開始磨米,壓幹成溼粉,準備好餡料包湯圓。餡料由頭菜,五花肉,炸腐竹,小蔥,白蘿蔔製成,喜歡吃海鮮的加入蝦皮,海米金鉤。
  •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時間:2018-12-22 20: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熱乎乎的水餃,在驅走寒意的同時,也提醒自己和家人,凌冬將至,珍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