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黏人?「親親抱抱,舉高高」的潛在心理,爸爸媽媽要知道

2020-12-16 奶球媽咪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四五歲的小朋友能跑會跳的,卻總是撒嬌,動不動就要爸爸媽媽「親親抱抱,舉高高」。外人看見會說孩子太粘人,孩子的父母也怕孩子缺乏獨立性,過於依賴父母

每個往爸爸媽媽懷裡鑽的孩子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撒嬌粘人嗎?其中的潛在心理父母卻經常忽略

媽媽拒絕孩子的「親親抱抱,舉高高」,孩子反問:「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鄰居家的冬冬,今年已經四歲了,但是粘人的程度一點不輸兩歲的小朋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平時總喜歡當媽媽的「跟屁蟲」

在媽媽看來,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應該多去和小朋友玩耍,總是粘著家長怎麼行。

冬冬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從三歲就要求寶寶自己睡覺,而且一般情況很少會答應孩子「親親抱抱 」的要求

那天鄰居帶冬冬會家的路上,孩子又往媽媽懷裡鑽,媽媽決定狠下心來,板著臉置之不理,誰知孩子卻執拗地抓住媽媽衣角質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抱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孩子的話讓媽媽覺得很奇怪,也有點難受,難道自己不抱孩子的舉動竟會讓孩子這麼不自信,而且沒有安全感嗎?

父母對孩子「親親抱抱」的舉動和性別無關,有時候男孩更需要父母的擁抱

有人認為小男孩和小女孩本來就是不一樣,男孩子應該是堅毅的,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哪怕磕磕絆絆也不應該哭唧唧的,動不動就尋求父母的安慰。

女孩子們柔柔弱弱,小時候可以被父母寵著,長大以後也會被另一個愛她的人寵著,爸爸媽媽的「親親抱抱」再正常不過

但是愛孩子的行為與性別無關,調查顯示,男孩子和女孩子在6歲前相比發育會更慢一些,而且相比來說,女孩子更會表達自己的感情,男孩子則較為沉默。

父母所謂的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勇敢面對挫折的能力,孩子其實是感覺不到的,父母拒絕和孩子親近,反而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越發敏感。

男孩子未來可能會比女孩子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傾訴的機會卻要少很多,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擁抱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賦予他們更強的抗壓能力

孩子要求「親親抱抱,舉高高」的潛在心理父母要知道

1)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是為了尋求安全感

孩子小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但是到自己四五歲的時候,父母突然間的轉變讓孩子難以適應,反而覺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候好?或者父母不再愛自己了?

孩子的要求,其實是為了從父母身上尋找安全感,擁抱的行為不僅不會讓孩子粘人,反而是幫孩子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內心世界,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任何事,父母都是孩子的港灣

2)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

孩子渴望爸爸媽媽的擁抱,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外界受到委屈,比如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玩具,被小貓小狗嚇到,這時候的擁抱可以讓寶寶的內心的到安慰

孩子從父母這裡尋求安慰讓他有勇氣面對外界的「挫折」,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心,孩子覺得任何難以面對的事情在爸爸媽媽的懷裡都不算什麼。

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的行為並不代表孩子怯懦,這只是孩子信任父母的一種表現,是為了從父母身上尋求的幫助、找到面對一切困難的底氣。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多聽聽孩子的傾訴,有時候還沒有桌子高的小朋友一轉眼就長大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小夥子了。

寶媽們,你家孩子有出現過類似索要「親親抱抱,舉高高」的行為嗎?你是如何處置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盧森堡小王子像個小糯米糰子,和爸爸玩親親抱抱舉高高太萌了
    玩兒到興頭,父子倆再來個親親抱抱舉高高的戲碼。很顯然,這已經不是父子倆第一次如此互動了,看看小王子絲毫不膽怯,笑得天真活潑。 12月份的盧森堡也很冷,媽媽給小王子又加了一件嬰兒藍的帽衫,保暖極了。套上外套的小查爾斯像個小肉球,把衣服撐的鼓鼓囊囊,煞是可愛;史蒂芬妮的眼睛一直黏在兒子身上。
  • 家庭幹預行之有效的方法-舉高高
    這在我們心理上起到了一個現在大家都公認的療效,孩子也是一樣的。在家裡自閉症兒童往往你抓不住他,他根本不想讓你擁抱,抓著他就跑掉了,這個時候不要故意去抓住他,你見到面之後,你可以先稱讚他、表揚他,然後說:「過來爸爸抱抱,過來媽媽抱抱,親愛的寶貝。」尤其在他做了一件很完善、很完整的、正確的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予他一個有力量的或者他能夠適應的擁抱,而不是像擁抱療法一樣!
  • 闢謠:寶寶愛黏人,只因媽媽陪得少?心理學家:注意「心理陪伴」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陪孩子玩玩根本不是個事兒,姥姥姥爺太爺太奶誰不是爭搶著要「帶娃」。饒是這樣,如果有人試圖幫他,鏘寶也會大喊:「你不是我的媽媽,我要我的媽媽!」3歲之前,他也不是這樣黏人的娃,甚至姥姥還誇過他:「這孩子一點也不纏人。」但這兩個月來,他性情大變。於是家裡的長輩分成了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孩子這麼黏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你還是應該再多陪他玩。
  • 為什麼孩子明明會走路,還總是要抱抱?原因家長要了解
    為什麼寶寶明明會走路,還是要抱抱?在心理上,寶寶和媽媽還是共生體心理學指出,寶寶3歲之前,心理上與媽媽是一個共生體,在這段時間裡,寶寶一直需要爸爸媽媽給予自己的安全感,特別是媽媽。安全感也是孩子在0-3歲階段最重要的課題。孩子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關注,讓他知道,爸爸媽媽一直在他身邊,愛他,不會拋棄他。如果寶寶的安全感不足,就會變得過分黏人、膽小、畏縮、不喜歡嘗試和探索,而這對於孩子日後成長和發育都有著重大影響。
  • 男孩小時候總愛黏媽媽,這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媽媽陪我玩!」「媽媽要抱抱!」「不要爸爸,要媽媽!」每個老母親大概都有這麼一段被娃纏得透不過氣的經歷。被兒子黏到沒辦法,於是老公對兒子說:「爸爸陪你玩玩具,先讓媽媽吃飯,」卻不想兒子說:「不要爸爸,就要媽媽。」很多次,老公要幫忙的時候,都被孩子拒絕。比如出去逛街,孩子只讓我抱,中途時間久了,老公要換的時候,兒子卻很堅決地說:「不要爸爸抱,就要媽媽抱。」
  • 小十一的一家:爸爸媽媽的愛情生活,都在這心潮洶湧的漫畫裡!
    每一張都讓人心潮澎湃。相識相愛,結婚育子,分享愛情真諦。愛情很難衡量,因為它是無條件的。爸爸說,媽媽就像一本好書,值得他一讀再讀。它是清晨第一抹光線,純淨洗滌著心靈。人海茫茫,風景無數,而媽媽是爸爸的唯一,爸爸也是媽媽的唯一。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大吼,孩子就只能哭著喊著「求抱抱」,背後原因真的太讓人心疼了。被家長「吼」後的孩子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大家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全部,這種心裡地位是沒人能取代的。
  • 孩子太黏人怎麼辦?培養獨立從「安全感」入手
    不過,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胡說,我身邊就有很多,總要黏著爸爸媽媽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或許跟爸爸媽媽的陪伴方式有關。讓孩子獨立玩耍先建立「安全感」說起「安全感」這個詞,常年關育兒理念的爸爸媽媽一定都不陌生。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後天逐步建立的。
  • 寶寶黏人的時候就像「膏藥」,上班都需要偷著跑,安全型依戀要懂
    今日話題:寶寶總是黏人,安全型依戀要知道有很多家長發現,在孩子8.9個月的時候,孩子異常黏人,看不見爸爸媽媽會哭,家裡人不抱抱會哭,甚至有時候爸爸媽媽去廁所的功夫,孩子都會哭唧唧一會兒。黏人依舊,家長必須陪著,一點不符合心意,馬上叫奶奶,媽媽。媽媽也辭掉工作配合奶奶。而甜寶呢?已經能自己獨立玩玩具,只要在有必要時,知道叫人幫忙。其實,像膏藥一樣黏人的孩子可能是親子依戀關係處理不得當,那麼親子依戀關係是什麼?親子依戀關係指的是孩子和主要撫養人,最穩定的撫養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確且持久的情感連結。
  • 想要獲得真正愛情,不是只有親親抱抱舉高高那麼簡單的
    也許是她高中時候瓊瑤小說看多了,又或者是在二十幾歲失去初戀後,看了太多「霸道總裁愛上我」之類的灰姑娘小說,一直認為愛情就會一直是「親親,抱抱,舉高高」的狀態。其實,真的是想多了。在愛情裡,我們會經歷這種狀態,但是它只是愛情所有環節裡的一部分,只是因為它太甜,所以讓人記憶格外深刻。
  • 現在又沒有下雨,下雨了,他才會把我舉高高給他擋雨
    我問為啥要把歲數改大,老婆說:他看哥哥結婚收了好多紅包,他也想收。04話說一奇葩同事教育自己3歲的兒子不讓他叫她媽媽。 這天出去逛街,同事兒子看見賣冰淇淋的了抓住他媽媽大喊,媽媽 我要吃冰淇淋。同事大怒,叫我什麼?怎麼和你說的,沒人時候叫我媽媽,有人時候叫我美女!!!她兒子被嚇著了呀,弱弱的又說到,美女, 美女, 給我買個冰淇淋吧。。。
  • 《半是蜜糖半是傷》江君懷孕,袁帥激動地抱抱親親,取名袁聰明
    《半是蜜糖半是傷》江君懷孕,袁帥激動的抱抱親親,取名袁聰明。《半是蜜糖半是傷》是由於中中、吳建新執導,羅雲熙、白鹿領銜主演,高瀚宇、王以綸、趙圓瑗、安唯綾、管梓淨聯合主演,肖燕特別出演的青春勵志偶像劇。
  • 孩子特別黏人?多半是缺乏安全感,教你4招擺脫「黏黏蟲」
    有時候在家裡也是這樣,我只是去廚房裡做飯,孩子一沒看到我就開始在哭著要媽媽。小林還問我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嗎?在了解了小林的情況之後,我馬上就回答:「其實小孩子小的時候還是非常依賴父母的,但是父母要學著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不要總想著依賴父母。」小林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這麼粘著自己,這種次數一多就覺得有點煩人,不知道如何解決。
  • 媽媽只要一離開,寶寶就會哭鬧,寶寶太黏人不是好事
    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每天24小時都要為孩子「服務」,孩子也對媽媽格外依賴,不讓媽媽離開自己半步,有些寶媽很享受這種被寶寶需要的感覺,但是孩子太黏人,會產生一些危害。2、寶媽無法正常工作並不是所有的女性生完孩子之後都要做全職媽媽,有些寶媽要出去工作,但是寶寶太依賴媽媽的話,寶媽可能會無法正常工作,每天都會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寶寶的身上,導致寶媽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 親親抱抱舉高高!寶貝,爸爸終於「回家」啦
    可回到哈爾濱之後,突然『閒』下來,對家人的思念就如洪水般泛濫出來,再也控制不住了,尤其是想念兒子,每次隔著屏幕與兒子視頻,心裡都特別期待趕緊結束隔離,好抱抱這個小傢伙。"2 日,正式解除隔離後,姜許冬一出門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兒子,迫不及待地上前一把將兒子抱起。
  • 張翰被馬天宇舉高高,畫風超搞笑
    之前網絡上也是有過一段時間很流行一個熱詞,那就是一般的男孩子要怎麼對待自己可愛的女朋友。也不知道是哪個人才說的「要親親抱抱舉高高」,於是也開始成為了一個網絡熱詞。誰知道最近在節目《親愛的客棧》第三季的時候被馬天宇和張翰給重現了?
  • 爸爸缺位,孩子的心理營養出現哪些缺失,「媽媽是超人」一目了然
    不過,除了爸爸缺位,有一些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缺位的。就像是鄰居家小美的媽媽一樣。小美的媽媽經常和爸爸吵架,並且一吵架就吵到天昏地暗,半點沒有夫妻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的意思。每次媽媽實在是憤怒,就選擇跑到姥姥你那裡,留小美和爸爸在家。偶爾還能聽到小美爸爸對小美的抱怨:沒人在家你也不知道打掃一下衛生?
  • 爸爸離家,媽媽自殺,2歲孩子命懸一線,這一幕令無數人心碎淚崩
    3響聲驚動了門外的人,一個女人大聲在喊保安。此時水龍頭還開著,燃氣灶也沒有關,電熨鬥開始冒出更多的煙,地上一片狼藉,牛奶和各種果醬黏了一地。皮胡不喜歡眼前的情景,她抱著娃娃來到了陽臺。娃娃太大,掉到了底下的晾衣繩上。她坐下來用腳去夠,剛一伸腳,娃娃直接掉到了一樓。皮胡著急了,爬到欄杆上,欠身往下看。
  • 求抱抱背後,還有這些心理玄機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暗示,當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寶寶能夠開始開口叫一聲媽媽,那種幸福感油然而生,再多的辛苦都值得。當寶寶不會走路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勇敢的邁出第1步,那種成就感滿滿的感覺,世間所有的美好也不過如此,但是閨蜜的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卻一臉煩憂,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 為何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一切乖巧,待你一回家乖娃娃秒變哭包?
    又或者,孩子本來吃飯乖乖的非常認真,媽媽一回來孩子馬上黏人、開始要追著餵飯,這個時候家裡面的老人就開始抱怨:「你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還好好吃飯,你一回來就開始淘氣,你看看都是你們給慣的」。雖然孩子黏媽媽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太黏的時候媽媽們也受不了呀,那麼面對黏人的小寶媽媽要怎樣去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