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四五歲的小朋友能跑會跳的,卻總是撒嬌,動不動就要爸爸媽媽「親親抱抱,舉高高」。外人看見會說孩子太粘人,孩子的父母也怕孩子缺乏獨立性,過於依賴父母。
每個往爸爸媽媽懷裡鑽的孩子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撒嬌粘人嗎?其中的潛在心理父母卻經常忽略。
媽媽拒絕孩子的「親親抱抱,舉高高」,孩子反問:「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鄰居家的冬冬,今年已經四歲了,但是粘人的程度一點不輸兩歲的小朋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平時總喜歡當媽媽的「跟屁蟲」。
在媽媽看來,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應該多去和小朋友玩耍,總是粘著家長怎麼行。
冬冬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從三歲就要求寶寶自己睡覺,而且一般情況很少會答應孩子「親親抱抱 」的要求。
那天鄰居帶冬冬會家的路上,孩子又往媽媽懷裡鑽,媽媽決定狠下心來,板著臉置之不理,誰知孩子卻執拗地抓住媽媽衣角質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抱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孩子的話讓媽媽覺得很奇怪,也有點難受,難道自己不抱孩子的舉動竟會讓孩子這麼不自信,而且沒有安全感嗎?
父母對孩子「親親抱抱」的舉動和性別無關,有時候男孩更需要父母的擁抱
有人認為小男孩和小女孩本來就是不一樣,男孩子應該是堅毅的,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哪怕磕磕絆絆也不應該哭唧唧的,動不動就尋求父母的安慰。
女孩子們柔柔弱弱,小時候可以被父母寵著,長大以後也會被另一個愛她的人寵著,爸爸媽媽的「親親抱抱」再正常不過。
但是愛孩子的行為與性別無關,調查顯示,男孩子和女孩子在6歲前相比發育會更慢一些,而且相比來說,女孩子更會表達自己的感情,男孩子則較為沉默。
父母所謂的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勇敢面對挫折的能力,孩子其實是感覺不到的,父母拒絕和孩子親近,反而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越發敏感。
男孩子未來可能會比女孩子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傾訴的機會卻要少很多,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擁抱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賦予他們更強的抗壓能力。
孩子要求「親親抱抱,舉高高」的潛在心理父母要知道
1)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是為了尋求安全感
孩子小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但是到自己四五歲的時候,父母突然間的轉變讓孩子難以適應,反而覺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候好?或者父母不再愛自己了?
孩子的要求,其實是為了從父母身上尋找安全感,擁抱的行為不僅不會讓孩子粘人,反而是幫孩子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內心世界,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任何事,父母都是孩子的港灣。
2)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
孩子渴望爸爸媽媽的擁抱,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外界受到委屈,比如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玩具,被小貓小狗嚇到,這時候的擁抱可以讓寶寶的內心的到安慰。
孩子從父母這裡尋求安慰讓他有勇氣面對外界的「挫折」,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心,孩子覺得任何難以面對的事情在爸爸媽媽的懷裡都不算什麼。
孩子渴望「親親抱抱,舉高高」的行為並不代表孩子怯懦,這只是孩子信任父母的一種表現,是為了從父母身上尋求的幫助、找到面對一切困難的底氣。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多聽聽孩子的傾訴,有時候還沒有桌子高的小朋友一轉眼就長大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小夥子了。
寶媽們,你家孩子有出現過類似索要「親親抱抱,舉高高」的行為嗎?你是如何處置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