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真的是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嗎?

2020-12-19 評史館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黃口兒童,幾乎口口相傳,致使許多人認為這就是西周滅亡的原因。

烽火戲諸侯的介紹

但是讓我們來看,烽火戲諸侯中的女主人公褒姒,一個為平息戰爭所推出來的犧牲品,因為她的美貌受到周幽王的寵愛,周幽王因為她,放過了她的國家褒國,不惜廢掉原有的王后和太子,轉而立她為後,並封她的兒子姬伯服為太子。

《史記》中:「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在沒有發生大事時多次點燃烽火臺,戲弄了各個諸侯,褒姒看了是很開心,卻也讓周王朝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無數次的狼來了耗光了諸侯們的信任,最後在外敵入侵時,周幽王烽火求救,諸侯們卻以為是新一輪的戲弄,沒有人相信,最後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讓人唏噓的結局,也讓褒姒「紅顏禍水」的名聲傳了幾千年。

這樣明顯的不利於朝政穩定的方法怎麼可能是他身邊那些講究三綱五常的大臣所提出來的,只有虢石父這種見風使舵的小人才能提出將烽火作為哄人開心的法寶,之後竟然還被賞了千金,真是可笑。

決定西周滅亡的最後一場戰爭

《史記》上記載,最後一場決定西周命運的戰爭是因為,被廢的王后的父親申國國君申侯因不滿而決定聯合其他勢力共同討伐西周,他聯合鄫國和少數民族犬戎,向西周發起了進攻,這件事的根源是周幽王寵妾滅妻,申侯想要為自己的女兒討一個公道,這也無可厚非。

而當時周王朝與諸侯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關係已不如西周前期那麼親密,每位諸侯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說是想要自立為王都不為過,諸侯們又怎麼可能一心一意的只為周天子著想呢?在之後協助周平王東遷時,諸侯們也獲得了相當大的利益。

但真正的歷史是這樣嗎?在清華簡中記錄,因為廢太子出逃到了申國,將實情告知申侯,周幽王防止廢太子回來報復而主動進攻申國,希望申國交出廢太子,卻沒料到申國拒絕並與犬戎合作,低估了對手的實力,最後戰死在陝西西安。

所以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的原因,有方方面面,依靠一個典故就把西周滅亡的所有責任推在幾個人身上,是不客觀的。

西周的滅亡的原因

西周的滅亡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幾代君王之前,西周的第五任君王周穆王,在他的時代,西周所向披靡,四方蠻夷和諸侯都對西周俯首稱臣,西周的國力十分鼎盛,但常年戰爭使得國庫入不敷出。並且因為周穆王經常不理朝政,導致制度較為鬆散,可以說是西周從繁盛到衰敗的一個轉折點。

他的下一任繼承者周共王,將方針從對外擴張調整為以和為主,不斷強調開源和節流,承認土地私有為西周帶來了一定的財政收入;但減少軍備方面的支出,又削弱了軍隊的實力,助長了西戎的威風。

在承認土地私有後,諸侯們本來就佔有土地,之後又允許買賣土地,這可真是有權又有錢,諸侯的實力瘋狂增長,西周初各諸侯國在都城的外圍形成眾星捧月的格局,剛開始的確是起到了拱衛國都的作用,但當周王室衰微時,這樣的包圍態勢就很危險了。

文化上確立禮樂制度,可自周夷王之後,周王室的名聲就出了很大問題,夷王聽信小人,殺了齊哀公爆發了內亂。周宣王就因為喜歡魯國國君的小兒子就要求小兒子做國君,實際上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這個在一定程度上可是周王朝穩定的根基呀,天子都不承認,那麼又怎能要求諸侯遵守呢?

之後等到周王室發覺不對想要遏制諸侯勢力時已經無法控制了,周王室慢慢形同虛設,最後周天子只能管理都城周圍幾十裡的範圍,想要更多的也無能為力了。

所以西周的滅亡並不僅僅是一個事件造成的,多種力量的推動,許多的線索都可能成為這一事件的誘因,比如在周幽王統治時期出現了很大的自然災害,地震、乾旱,古代時人們可不懂這是自然現象,都會認為這是上天對於君主執政不滿的示警。

雖然現在看來有些迷信,但是在當時人們可是深信不疑,周幽王自己失去了民心,諸侯們也懶得幫他一把。自從周幽王寵妾滅妻,違背禮法以來,他在諸侯們心中的威嚴便落下了一大截。

外有犬戎虎視眈眈,內有褒姒美色誤國。那麼最後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周平王呢?周幽王究竟是怎麼死的,被誰殺的,沒有確切答案。但在周幽王被殺之後,各諸侯寧願擁護周幽王的弟弟為天子,也不願意擁護正統繼承人周平王。

是因為周平王的能力不夠嗎?我想不見得。可能是他的王位獲得的途徑讓諸侯們都看不上他,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得到了正統地位,諸侯卻多年不來朝見天子,這原因不禁讓我們多想。

結語:

所以,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並不真實,我們仍然要從該故事中有所警醒,周幽王以戲弄諸侯為樂,自身不遵禮法,殘暴無度,也失去了民心。

有了權力不可以亂用,治理國家的人,若一味貪圖女色,不為國家著想,為人民著想,國家將岌岌可危。褒姒之後仍出現了西施等許多的紅顏禍水,統治者若不懂得吸取教訓,最終只能落下個亡國的結局。

相關焦點

  • 周幽王和褒姒是背鍋的,烽火戲諸侯的原型是這兩位楚國君王!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每個中國人都聽說過,故事大略講的是周幽王寵信褒姒。由於褒姒不愛笑,為了逗笑褒姒,周幽王就點起烽火,讓諸侯勤王。等諸侯到了,褒姒看到諸侯急忙趕路的模樣終於笑了。如此再三,諸侯們都不再勤王,結果犬戎真的打來,沒有了諸侯軍隊的幫助,西周也就就此滅亡。
  • 烽火戲諸侯真的是褒姒禍國殃民一笑傾國嗎,這段歷史有多荒誕
    史記記載西周的滅亡源自烽火戲諸侯,而烽火戲諸侯卻是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做的鬧劇。事實上西周的滅亡真的是烽火戲諸侯為博佳人一笑嗎,學會邏輯分析,你就知道這段歷史究竟有多荒誕。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以此來形容美人褒姒再恰當不過。
  • 西周滅亡是因為「狼來了」的故事嗎?
    西周的滅亡因為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而為人熟知,這個現實版「狼來了」的故事的確是西周滅亡的重要原因。但是西周王朝早已衰落的國勢決定了烽火戲諸侯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西周的滅亡有著複雜和多方面的原因。
  • 千古謠言之「烽火戲諸侯」:西周的滅亡跟褒姒笑不笑真沒啥關係!
    周幽王真的是個昏君嗎?西周真的滅亡於一個場「烽火」和一個女人的微笑嗎?褒姒到底會不會笑,我不知道,或許她真的笑點超級高,有幾十層樓那麼高也說不定,又或許其實她是個面癱,周幽王的審美情趣異於常人也有可能。但我認為西周的滅亡,總體上跟這個女人關係不大,而是跟他的兒子關係比較大。
  • 周幽王滅亡西周--男人嘴上恨著狐狸精心裡卻愛著狐狸精
    第一個烽火臺被點燃,升騰的狼煙拉響了接鄰的烽火臺,一個接著一個,附近的諸侯發現烽火被點燃,這可是野蠻人入侵的警報啊,於是一幫將軍帶著士兵殺氣騰騰的趕到周幽王的處所,發現什麼都靜悄悄的,沒有半個敵人的影子,問明原因後才知道是被周幽王給刷了,於是又狼狽而去。褒姒看著這群將軍士兵氣勢洶洶而來,垂頭喪氣而去,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 周幽王滅亡西周——狐狸精的前世
    兒子周幽王繼位,對,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周幽王娶褒姒的時候才16歲,一晃三年,褒姒生了兒子,19歲的周幽王愛屋及烏,就想把褒姒的兒子封為太子,還想把褒姒升為皇后,廢掉原來的皇后--申後,申後是名門之後--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皇子本就應該娶公主,這才是門當戶對。可是周幽王就是喜歡褒姒,愛情這東西和門戶關係不大,婚姻才關乎門當戶對、身份尊卑、臉面大小。
  • 細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虢石父,這哥們厲害,為了千兩金,就出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烽火臺幹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那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就相當於現在電話一樣,那時候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當時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裡地就是一座。
  • 烽火戲諸侯居然是假的
    在電視劇《大秦賦》的一集中,周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周赧王大罵秦人是養馬的家奴,一些讀者不厚道的笑了要不是當初周幽王瞎搞,自己起家的地盤怎麼會給了秦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被稱作史上代價最大的撩妹行為,為了讓美人褒姒開心竟然點燃烽火臺,玩起了古代版狼來了的故事。
  • 烽火戲諸侯導致周都被犬戎攻破,褒姒要負多大責任,其下場如何?
    談秦說漢(334)烽火戲諸侯導致周都被犬戎攻破,褒姒要負多大責任,其下場如何?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也笑其「好傻好天真」。最後的代價是國內重臣聯絡犬戎入侵,諸侯看到京城狼煙四起,也不願出兵勤王。
  • 烽火戲諸侯的真相是什麼?褒姒果真是罪魁禍首?周幽王做錯一件事
    鬱悶的周幽王覺得不是褒姒不喜歡自己,而是褒姒是個天生的高冷女神。對女神自然要對女神的辦法,小機靈鬼周幽王就想到了烽火戲諸侯這一出。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交流要麼靠吼,要麼就只能靠狼煙了。狼煙是古代非常優秀的發明,也不知道哪個愛狼人士發現,潮溼的狼糞點燃了以後,居然可以升起濃烈的狼煙。
  • 歷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平王東遷,800年周朝終於走向滅亡
    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後夏朝就滅亡了,黃河枯竭後商朝滅亡了。現在這三條河都地震了,水的源頭便會堵塞,堵塞後山必定會崩塌。這歧山是老大王發跡的地方,歧山一崩塌,西周能不出問題嗎?」趙叔帶憂心忡忡地問:「若國家出事,將在什麼時候呢?」伯陽父沉思了半晌:「不出十年之間啊。」
  • 烽火戲諸侯:論春秋筆法的「藝術」
    《史記》中記載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已經成為耳熟能詳、老生常談的故事。在這裡,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故事」,看看史家爐火純青的「春秋筆法」。在開篇,相信很多人會說烽火戲諸侯是司馬遷編造的,是假的,西周末年還沒有烽火臺,《竹書紀年》又是如何如何記載。莫急,我們慢慢來。
  • 「烽火戲諸侯」中,褒姒為什麼笑了?周幽王死後,她結局如何?
    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事件,讓後世記住了周幽王和他的寵妃褒姒,並把他們永遠地釘在恥辱柱上受千古罵名。周幽王因此成為昏君典範,而褒姒成了「禍國殃民」的「狐狸精」。
  • 常說幽王昏庸無道,為得美人一笑戲諸侯,可知周的滅亡已成定局!
    說起了周幽王,很多人腦海裡面都會想起「烽火戲諸侯」的著名典故,因而在歷史的不斷推移過程之中,幽王的昏庸無道顯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典型的負面教材,不管是古時的帝王官員,還是今日的學生百姓,都彷佛已經習慣,周的滅亡就是因為幽王一手導致的,但是並非如此,周的滅亡早已成為定居,並非是一皇一帝的不作為
  • 周幽王為求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紅顏禍水失江山
    本篇情節承接自上一篇:褒姒真是紅顏禍水嗎?「烽火戲諸侯」居然起源於后妃宮鬥! 自從申後被廢,周幽王的宮闈便成了褒姒一個人的天下。 幽王不惜一擲千金,以求能讓褒姒紅顏一笑。
  • 筆墨為刀劍竹簡鑄戰場,司馬遷借「烽火戲諸侯」,向漢武帝宣戰
    這不對非常多,而且貫穿很多場景,原因嗎也很簡單,太不符合邏輯了。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橋段,你說他符合史實吧,看著向小說,你說他不符合史實吧,又完整記錄在正史中,真怪哉。怪哉根源?劇情狗血唄!(玄幻劇烽火戲諸侯)故事橋段大家耳熟能詳。
  • 同樣是周朝,為何分為西周和東周,是誰造成的呢?
    從周武王到周幽王時期,周朝國都一直在鎬京,也就是西邊,史稱西周,周幽王以後,都城改為洛邑,史稱東周,因為有人寫了一本書名叫《春秋》,所以東周又叫春秋時代,造成這個局面的就是西周的最後一任帝王——周幽王。
  • 周幽王一頓騷操作徹底斷送西周
    佞臣虢石父,提議用烽火臺一試。周幽王應允,帶著褒姒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守兵點燃烽火。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火速趕來救駕。至驪山腳下,不見敵兵,卻見周幽王和褒姒高坐檯上飲酒作樂。褒姒嫣然一笑,諸侯懷怨而歸。而後幽王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申氏父親申侯見爵位不保,先發制人,聯合夷族犬戎之兵,進攻鎬京。幽王大驚,令烽火臺點燃烽火求救。
  • 周王朝滅亡的原因你知道嗎?竟是他做的一件事導致周朝的衰敗!
    眾所周知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享國791年,周朝又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是何原因導致如此強大的王朝由盛轉衰直至滅亡?周朝的衰落始於西周的滅亡,比周朝滅亡早了500多年。
  •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周攜王二王並立,最後分別是什麼結局?
    烽火戲諸侯,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