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商朝之後為周朝,周朝又分西周與東周,西周末年,周的統治者周天王周幽王,這哥們怎麼說呢,每天就想看看哪裡有美女,哪家的美人漂亮,再就是哪裡有美食,哪裡有新鮮的玩意,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哪裡有好玩的遊戲,吃喝玩樂是他的專長,尋花問柳是他的愛好。
周朝還有一個大臣,褒珦,褒珦是誰?褒珦,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他夏禹後裔,姒姓,褒氏。當時的褒國老大,同時還是周國的大夫,所謂的忠言逆耳,這褒大夫見周幽王老大天天不務正業,就給周老大說:「大王,你應該好好的去治理國家,不應該每天都想著吃喝玩樂啊。」這時候,周老大不幹了,你是我手下的一個小兵子,還敢對我發號施令了。結果可想而知,周老大急了,大發雷霆,那還管你夏禹後裔,於是褒大夫就給進去吃牢飯了。
褒珦進去了,在裡邊一住就三年,這時候褒珦的兒子褒洪德待不住了,作為年輕人,他知道周老大的喜好,於是乎,就四處搜羅美女,這就叫投其所好。四處打聽,這時候褒姒的爹地聽說了,覺得是個機會,並且也自信,知道自己家的丫頭片子漂亮,就去找褒洪德,褒洪德一看,國色天香,能歌善舞,那是琴棋書畫樣樣都通。那好吧,現在有句話叫做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討價還價後,褒姒就被賣到了褒府,還有個說法是褒珦是褒姒的爸爸,他的大哥是褒洪德,反正不管那種說法,現在褒姒是褒洪德的妹妹了,親的幹的不重要了,褒洪德於是就把褒姒進獻給了周老大。
周老大一看,驚若天人,覺得自己白活好多年,一高興,就把褒珦給放了,並且還官復原職,心裡還說「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啊!你們褒家就該多折騰幾天。」事情到了這,也就沒有褒珦和褒洪德什麼事了,剩下的就是褒美女的故事了 。
褒美女進宮,周老大是喜歡的要命,那是不想讓褒美女受一點的委屈,可結果呢,也不知道褒美女是水土不服,還是思家或者思親心切,就是高興不起來,頗有豔如桃李情柔惠,冷若冰霜俏佳人的意思,借用現代宋小寶的一句臺詞,自打臣妾進宮以來,獨得皇帝恩寵,唯一不同就是,褒大美人從來不笑,這下對於萬花叢中過的周老大來說,可是深受打擊,想他堂堂一國之君,要是不能讓褒大美人笑一笑,他多沒面子,於是周老大也有法子,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美人一笑,賞金千兩。賞金千兩是什麼概念,當時在周朝,金可不是現在的金子,是銅,千兩銅,不理解看看博物館裡的周朝春秋的物件就知道了,那時候銅和現在黃金一樣,是重貨。這時候,出現了一位神人,他是誰呢?虢石父,這哥們厲害,為了千兩金,就出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烽火臺幹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那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就相當於現在電話一樣,那時候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當時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裡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攻,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
虢石父獻計讓周老大帶著褒美女去旅遊,去哪裡?驪山,幹嘛?假裝犬戎來犯,讓褒大美女看到各個諸侯帶著兵馬跑過來,再跑回去,大致就是這個意思,結果周老大這哥們還挺贊同,結果一拍即合, 虢石父這哥們得到獎金,周老大得到煙火戲美計。
於是,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周老大攜美女與群臣,擺駕驪山,下令!「點火!」結果可想而知,周老大有令,各路諸侯誰敢不從?紛紛帶兵趕來救駕,到了驪山一看,敵人呢?一個個納悶兒的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時,有人通知他們說,各位別找了,沒事的,咱們老大和褒美女沒事放了次煙火,各路諸侯一聽,不樂意了,那不是騙我們嗎?你為了博美人一笑,大老遠的把我們騙來,那還有一點老大的樣子,各路諸侯一商量,只好狼狽退走,這時候就是體現虢石父的牛逼之處了,對著褒大美女殷勤的說,這是周老大為了博你一笑精心設計的。結果褒美女一聽,反正就是笑了,具體的和這有沒有關係,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笑了,周老大一看:「哇塞,忠臣啊!你的主意果真厲害,賞!」於是虢石父一下達到了他人生巔峰!
於是乎,周老大和褒美女你儂我儂,親親我我,兩情相悅,不久褒美女懷孕了,十個月後,周老大喜當爹,得了個兒子叫伯服,這時候周老大周幽王格外歡喜,那真是捧在手裡怕化了,於是乎更加寵愛褒姒。周老大琢磨,得了,讓褒美女轉正吧,結果就廢了原先的正宮申後、太子宜臼,立褒美女為王后、伯服為太子。
等到了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聯絡鄫侯外加同時犬戎入寇,大舉進攻鎬京,此時周老大正與褒美女談情說愛呢,根本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後來一看犬戎打來了,周老大急了,怎麼辦呢,這時候想起烽火臺來了,於是舉烽火示警,各路諸侯小弟以為又是放煙火就都不願前往,於是戎兵殺了周老大,虜走褒美女,然後「盡取周賂而去」褒美女被擄後,從此下落不明。西周因褒美女而滅,故《詩經·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犬戎退走後,朝裡的大臣們一看,國不可一日無主啊,這群哥們一商量,得來,於是就立周老大的兒子為王,也就是他們新的老大——周平王。
後來周平王這哥們也覺得這是傷心之地啊,又怕死,犬戎還沒事過來拜訪一下,於是乾脆,惹不起還躲不起啊,在公元前770年搬家,喬遷新居,搬到了洛陽,因為洛陽在東邊,後來就被成為東周,他爹地當時在鎬京,屬於西邊,就把當時的周朝成為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