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吐槽中文難上海漢語學校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中華漢字從出現,發展,再到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以及經濟科技領域的發展,老外也逐漸開始接觸中華文化,各國人民紛紛學起了漢語,而面對紛繁複雜的漢字體現,老外學習的難處也有很多。
漢語文字意思太多,老外認為缺乏準確性;
在漢語學校有很多初學中文的外國人,他們總會在漢字的同義詞、同音詞、近義詞、一語雙關上難倒一片人,且中國漢字表示一個意思的字、詞語數量很多,全部集中起來又沒有什麼特別緊密的關聯,光是中國影響較為深遠的詩歌的音律就分七音五音,而七音五音亦是還可細分。也使得在老外學習漢語時會誤認為,漢語太過散亂缺乏集中性,而漢語一個字往往意思眾多,讓老外覺得漢語缺乏準確性。
漢語同音詞太多,老外容易搞混;
漢語學校裡很多外國人竟然對中文是否能在電腦上使用發出質疑,並且說漢字對於音調依賴,抱怨同音異義詞太多。這些原因致使學習中文的過程變得困難了許多。外國人學習中文困難,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漢語。在學到同音異義詞,是否同理推測處同義異音詞?單憑這兩個概念的認識,想必對於外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漢語的音調總的來說就四種,而英文的拼音都有24個。不難看出,這個外國朋友很有可能是把中國詩歌的音律和音調搞混了。
漢語太難寫,老外難記住;
漢語學校裡甚至有外國人覺得漢字很難記住,用於書寫的漢字與讀課本用到的漢字情況較多。像如今這樣大多數人都在用電腦,手機的時代,書寫不再常常使用,中國的大學生都不一定能記住太多漢字。
上海漢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