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易經:三生萬物皆太極,一字一畫亦太極

2020-12-14 六頁書

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1、易對我們而言是十分陌生的,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對易的了解都不相同。我想如果有一天,人類科學高度發達之後,對宇宙生命起源研究透徹,也許也就能明確的解釋,易到底是什麼了。在這裡我也同樣淺談易是什麼,個人認為易可以理解為,一切事物開始與結束,所生成的時間及空間就是易。

2、易既然是事物開始與結束,所生成的時間及空間。那麼在這個時間及空間之內,發生的一切變化及影響,所產生的範圍就是太極。而這個範圍可能是三維立體,也可能是二維平面。太極無處不在,大到宇宙生命起源,小到單體細胞分裂,都有自己的太極。太極無論大與小,都有其變化及影響,那便有了兩儀。

3、太極生兩儀,兩儀為陰陽。而陰陽則是太極的根本,因為有陰有陽,才有了交互變化。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風,只有冷熱空氣交互變化,才能形成風。有風便有雨,而水是生命之源。陰陽即是根本,那陰陽到底是什麼呢?陰陽可理解為一切對立的事物及關係,例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好與壞、內與外等等,這些都可作為陰陽。

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應該怎麼理解呢。上面我淺談了易、太極、陰陽之間的關係,同樣也淺談一、二、三、萬物之間的關係。一即易,二即陰陽、三即承載萬物的時間及空間。一生二,可以理解為太極生兩儀。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該如何理解呢?

2、二即陰陽,只有陰陽交互變化,則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三維空間。有了這個三維空間,則隨著時間的變化,自然而然就生化出世間萬物。

而世間萬物中的每個個體,又都是一個太極。人大不過太極,小也不過太極,一字一畫皆太極。網上經常會看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不也是易經的哲學思想嗎。

3、對於上面的淺談,可能仍有讀者不甚理解。我就舉一個現實中的例子,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電腦,我想大家在熟悉不過了。電腦要是按照易經的理解,又該如何解釋呢?

在這裡我把電腦機箱視為太極,因為電腦運算、處理等一系列指令,都是在電腦機箱裡面完成。電腦的運算、儲存,都是由二進位0、1完成,那麼0、1也就可以視為陰陽。而由機箱和二進位組成的,這一套系統就是三。在這個系統裡,電腦就能模擬出任何事物。這樣一個例子,我想大家就應該都能理解了。

三、易經源於生活,融入生活

1、對於個人而言,生活中總會遇到好事或者壞事。好事與壞事是相互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道理。今年的新冠肺炎,對於大家而言都是壞事。有很多人丟了工作,很多人因為還房貸,存款不夠而生活拮据。這些事情看是壞事,但是我卻認為,這是一個反省自己的好時機。應該好好反省,自己以後如何發展,讓自己變得更好。

2、對於生活而言,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怎樣了解問題的前因後果,了解導致問題的關鍵所在。我想易經六十四卦中的智慧,總有一卦能幫助我們。通過易經的智慧,讓我們能更坦然的面對生活。

3、對於工作而言,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抉擇。這次疫情導致很多人失業,重新就業如何更好的,面對新的環境。自己創業,面對的困難重重,又應該如何應對呢?易經雖未直接告訴我們成功之法,但是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宗。

結語:大道至簡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們下期再說。此文章只是鄙人淺顯的看法,只為推廣中國文學,於人於生活中的運用。

如果喜歡此文章,可以關注或轉發。

若是對此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易經中的太極是什麼?
    混沌恍惚天地闢,時空萬物皆太極。微塵剎海無窮盡,重重疊疊混為一。老子在《道德經》雖然沒有提出太極的概念,但提出了和《繫辭傳》中類似的萬物生成模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老子、孔子、莊子這三個人的上述觀點中可以看到,數字「一」就是太極。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蒙與起源。無論是老子中的「道,非常道」中的道還是孔子的「吾道一已貫」之中的一,都源自《易經》中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哪怕只記錄幾天, 星辰都按照太極規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生兩儀,一正一反兩股力量,陰陽的高配合性
  • 易經解道德經之四十二 強梁者不得其死的邏輯
    第一句明道生萬物。萬物由道而生。強調的是道。這是邏輯的起點。第二句是講道之和。和就是道了。易傳雲,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這裡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關於三生萬物,世人多有不明,此處簡要說說。
  • 古代的全息理論:宇宙中有一太極,萬物中各有一太極
    他繼承了程頤關於「理」的理論,又探討了理與氣之關係,解釋了氣因理而凝聚,故有萬物之形,填補了張載氣說的理論漏洞。朱熹認為萬物之理俱備於我,通過修養工夫「豁然貫通」,「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大學章句補格物傳)從中可以看出,朱熹所謂的理即是我們自性中自有的智慧。
  • 「太極」理論是太極拳道的理論基礎
    太極者,圓加陰陽也,道之別謂也。天地之根,變化樞紐也。大至無窮,小至無內,天地宇宙,自然萬物,無不遵循其理也。拳道既命太極,太極之理即為拳道之理也。太極之理既為拳道之理,「太極拳運動」或曰「太極拳法」、「太極拳術」即可謂之「太極拳道」也。
  • 來氏太極圖探求宇宙的一面鏡子,少有人知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根源,後人演繹者眾,在眾多人的注釋中,太極圖隨運而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陰陽魚太極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萬物化生,後來看到來氏太極圖,草民認為最符合宇宙演化之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等等。與雙魚太極圖大相逕庭,儘管是非主流,從誕生之日起,引起不少人苦心研究,欲求其真諦。
  • 《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淺學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所謂太極就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之前的狀態。關於「無極」與「太極」的關係,「無極」是無,「太極」是有,無中生有,方生萬物。但二者不是相互獨立的,「無極就是太極,太極就是無極」,他們是異名同體、辯證同一的,是同一,不是統一。無極與太極是一體的,有無相生,有是無中之有,無是有中之無。能顯現或主觀感知的稱作有,隱藏或不能感知的稱作無。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歷來就是一本頗有爭議的書,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人認為《易經》也是儒家經典,必須跟《詩經》、《尚書》一起燒掉,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等人,認為《易經》只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這才讓《易經》逃過了秦火一劫,可見在那個時候,人們對於《易經》是本什麼樣的書,就已經很有爭議了。
  • 「三生萬物」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逢七必變」帶給人怎樣的啟發
    《易經》中說:八卦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萬物,其中萬物首先包含了人類,也就是說人是陰陽互相結合而生成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無形勝有形,這和《易經》中伏羲的先天八卦不謀而合。
  • 小白學易第一講 ▏《太極與陰陽無處不在》蘊含人生哲學道理
    古書有云: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什麼意思呢?它與太極有怎樣的關係呢?今天帶大家進入第一講《小白學易:太極與陰陽無處不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道生一的一,指的是太極,而道生二的二指的是陰陽。另外有一句描述為,「易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那其中的易指的也是太極,兩儀指的是陰陽。陰陽為太極所生,何為陰陽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太極。
  • 先天五太——無極是如何一步步生出太極的?
    在易經看來,萬事萬物都必然要遵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必窮」這一周期律模型,而既然是周期律,就必須構成一個循環,也就不應該存在無中生有、憑空創造宇宙萬物這樣一個奇異點,一定還有一些未被發現的東西,讓窮變通久這個周期律湊成一個完整的拼圖。
  • 對於宇宙起源,現代的大爆炸與古代的太極陰陽理論,哪個更合理?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宇宙起源於太極陰陽,哪個說法更合理?其實,我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太極陰陽理論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只是表述的語言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都對,說誰更合理誰不合理,有點不非此即彼的意思。
  • 周敦頤《太極圖說》:含萬物之理,為養生至寶
    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纏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太極圖由來相傳太極圖出自宋初高道陳摶,陳摶將圖傳於其學生种放,种放又傳給了周敦頤,周敦頤據圖作《太極圖說》,《太極圖說》就是對太極圖的說明。
  • 這才是中國:太極——一種通解的嘗試
    無極和太極,皆是老子和孔子所使用的哲學名詞。五、大極的本質昜在《老孔五行結構圖》之中國,居五行中央正位, 符號畫作「一」。大極,在《老孔五行結構圖》之下位,居五行四象北方下國坎位,符號畫作「」,符號特徵:外侌內昜,即侌中有昜。
  • 萬古神帝: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張若塵修煉體系初成,皆在道之內
    如今,張若塵已經是初步知曉了他下一步該如何修煉,那就是讓太極圓圈不斷的融合天地萬物規則,使之維持平衡狀態,逐漸壯大。現在張若塵的情況,就是處於太極與兩儀之間的搖擺狀況,還未穩定。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萬物。這些,所料不錯的話,就是來對應張若塵自己的修為境界的。
  • 太極功夫的「聽化拿發」是很高明的
    先秦《韓非子·喻老》中還有一句話值得一提「百尺之室,以03練太極功夫必須曉得陰陽要想練好太極功夫,就要懂得陰陽。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起源於《易經》。對於天地萬物,《素問》中說:「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並至,不可勝量。」對於人,《素問》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及「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打手歌》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 千古不變的定理的中國文化:三生萬物,逢七必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三生萬物的思想。這裡的「三」並非確切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指。 在《易經》中也曾提到,八卦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男女。由此可以觀之,三指的便是人類,而人類又創造了世間萬物。然而萬事萬物又分為六個不同的階段,按照常理來看,走完這六個階段,也就意味著圓滿結束。 按照這種思想,一旦出現了第七階段,說明事情發生了變故,也就是逢七必變。
  • 詳解八卦卦象-易經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上一次講了學習易經的第一把鑰匙是:起卦佔卜。因為這是一種直接可以應用於實踐的方法。起卦的方法,介紹了比較簡單的數字除餘法。根據數字,可以起出「單卦」、「重卦」。就是一橫 一橫的那個符號, 一個「一」,中間不斷開的,叫「陽爻」,一個是「- -」中間斷開的,叫「陰爻」。(如下圖)太極生兩儀,在易經中,就是指生出這兩個爻,一個陰,一個陽。兩儀生四象,就是兩個爻排列組合。上下×陰陽爻=四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