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肯定有不少人
長時間伏案工作或學習
甚至一直低頭刷手機、玩遊戲
所以脖子常常會有酸脹痛的症狀
這其實就是肌肉勞損的表現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得了頸椎病
但實際上
頸肌勞損與頸椎病並不完全相同
頸肌勞損中的幾塊重點肌肉
按頸肌的起止點及功能的不同,分頭—頸肌、頸—頸肌、頸—肩肌、頭—肩肌四組:
頭—頸肌包括枕下肌,頭夾肌,頭長肌,頭棘肌和頭半棘肌。其中枕下肌群對枕寰、寰樞關節的穩定性有重要意義。
頸—頸肌包括骶棘肌的頸段,棘橫間肌,橫突間肌及頸長肌。主要作用為伸展頸椎,維護頸椎生理曲度,是保持椎間穩定性最重要的肌肉。
頸—肩肌包括頸夾肌,提肩脾肌,大、小菱形肌,前、中、後斜角肌。主要作用為協助頸椎前屈,側屈及聳肩、縮肩運動。
頭—肩肌包括頸闊肌,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在肩胛骨的固定和運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胸鎖乳突肌的主要作用是讓頭部從一邊轉向另一邊,以及負責頸部向前屈曲。
重點一:斜方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不良生活習慣使我們的身體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或維持重複性靜力工作,此時上斜方肌處於低負荷持續收縮的狀態,導致上斜方肌缺血缺氧產生勞損,最終導致肌肉骨骼的疼痛。
重點二:肩胛提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肩胛提肌長期提起肩胛骨,是頸椎負擔很重的一塊肌肉。在背部和肩部攜帶重物的時候,它也是最易過度負重的肌肉之一。日常生活中突然抬頭或轉頸,一些有問題的上肢運動,長期不良體態等都有可能造成肩胛提肌的急慢性損傷。
重點三:胸鎖乳突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經常把頭偏向一側看電視或看書、用肩膀和頭夾手機、俯臥睡覺等姿勢會使一側肌肉緊張變短,另一側肌肉變長,長此以往兩側肌肉不平衡,胸鎖乳突肌出現損傷。此外,胸鎖乳突肌有一個輔助功能是吸氣時幫助提起胸骨,所以用胸腔呼吸則可能造成胸鎖乳突肌的過度使用。
頸肌勞損既是頸椎病的病因
又是其症狀表現
頸椎是脊柱中最靈活、活動頻率最高,穩定性最差的節段。頸椎本身不具有主動力學行為,要維持頭頸的靜、動態平衡除骨骼系統支撐外還要靠頸椎外周附著的肌肉來完成。在頸椎周圍大約有30餘條肌肉,除了維穩以外,這些肌肉還與頸椎一同支撐著頭顱的重量。
一般認為頸椎病發生的根源是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然而除了內在穩定系統退變的因素外,外在穩定系統的勞損也會造成頸部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失常,從而導致頸椎間或頸椎與其相鄰組織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也就是說,頸肌勞損可以間接造成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人在進行頸部活動時常導致疼痛加劇,因此很可能出現頸部活動減少的情況,頸椎關節和肌肉的活動下降可導致已經發生力學性減弱的頸椎周圍肌肉的肌力進一步下降,因而頸椎病人的頸肌更容易出現勞損。也就是說,頸肌勞損屬於頸型頸椎病的一種症狀表現。
4組測試檢查頸部重點肌肉狀態
01
頸前曲肌群
測試範圍:頭長肌、頸長肌、頭前直肌。協同肌包括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舌骨上肌群及下肌群。如果頸前屈肌力量過於薄弱,頸闊肌也會參與。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仰臥位放鬆,雙手微屈舉過頭頂;被測者在收下頜的同時,頸部前屈將頭抬離平面,要利用腹肌保持軀幹穩定;在這個過程中測試者需用手施相反的力在測試者前額。
肌力不足表現:頸椎過度前伸,導致頭向前伸姿勢。
02
頸前外側屈肌
測試範圍:主動肌主要是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仰臥位放鬆,雙手微屈置於頭兩側;被測者頸部向前外側屈曲,要利用腹肌保持軀幹穩定;在這個過程中測試者需用手施相反的力在測試者顳部。攣縮及肌力不足:右側的胸鎖乳突肌攣縮可導致右側斜頸。表現為臉轉向左側,而頭朝右側傾斜(側屈)。因此,右側的攣縮性斜頸將導致脊柱向左側側凸及左側的胸鎖乳突肌被拉長和肌力不足。左側攣縮性斜頸的表現則相反。對於長期姿勢不良或頭部長期固定的被測者,胸鎖乳突肌會出現短縮。
03
頸後外側伸肌
測試範圍:主動肌主要是頭夾肌、頸夾肌、頭半棘肌、頸半棘肌、頸豎脊肌。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俯臥位,肘部彎曲舉過頭置於平面;被測者頸部向後外側伸展,整個測試中逐漸將臉轉向檢查者一側;檢查者在頭的後外側施加一個朝向前外側的力。
短縮:左側攣縮性斜頸的被測者,右側的胸鎖乳突肌攣縮的同時會伴有右側的頭夾肌及左側的斜方肌上部短縮。右側攣縮性斜頸的受試者表現則相反。
04
斜方肌上束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坐臥位抬高測試一側肩膀,同時伸展對側頸部;測試者一隻手施加使肩膀下沉的力量,另一隻手在頭部施加使頭部朝向前對側的力。
肌力不足:單側斜方肌上束肌力不足時,表現為使肩膀和同側後枕部相互靠近的能力下降。雙側斜方肌上束肌力不足時,表現為頸椎後伸肌力不足,如俯臥位時將頭抬起。
短縮:斜方肌上束短縮時,表現為同側的肩膀上抬,對於長期姿勢不良的受試者,例如長時間低頭伏案或者駝背,由於頸椎處於伸直的狀態,可導致斜方肌上束處於容易短縮的位置上。
攣縮:右側的斜方肌攣縮時常伴有同側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的攣縮。
現在知道了吧
頸部肌肉非常容易受傷
長期慢性勞損不僅會引起頸椎病
還會影響到腰椎及骨盆
【本文參考文獻】
楊世斌. 頸肌與頸型頸椎病的關係[J]. 頸腰痛雜誌, 2008(01):79-81.
馮金升, 李勇枝, 敬紅平等. 頸肌退變與頸椎病[J]. 局解手術學雜誌, 2005, 14(003):189-190.
吳詩涵. 紅外電熱療法配合推拿治療頸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 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4.
武震, 張軍, 唐東昕. 淺議頸肌因素與頸椎病發病關係[C]// 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二次學術大會論文彙編. 619-621.
朱才興, 焦偉國, 成忠實等. 頸肌勞損症候群誤診頸椎病原因分析[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6, 12(002):158-159.
[美]弗洛倫斯·彼得森·肯德爾等著;韓甲主譯.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9:154-158.
編輯:石亞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