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肌勞損不等於頸椎病!4組測試檢查肌肉功能狀態

2020-12-25 康端康復

我們身邊肯定有不少人

長時間伏案工作或學習

甚至一直低頭刷手機、玩遊戲

所以脖子常常會有酸脹痛的症狀

這其實就是肌肉勞損的表現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得了頸椎病

但實際上

頸肌勞損與頸椎病並不完全相同

頸肌勞損中的幾塊重點肌肉

按頸肌的起止點及功能的不同,分頭—頸肌、頸—頸肌、頸—肩肌、頭—肩肌四組:

頭—頸肌包括枕下肌,頭夾肌,頭長肌,頭棘肌和頭半棘肌。其中枕下肌群對枕寰、寰樞關節的穩定性有重要意義。

頸—頸肌包括骶棘肌的頸段,棘橫間肌,橫突間肌及頸長肌。主要作用為伸展頸椎,維護頸椎生理曲度,是保持椎間穩定性最重要的肌肉。

頸—肩肌包括頸夾肌,提肩脾肌,大、小菱形肌,前、中、後斜角肌。主要作用為協助頸椎前屈,側屈及聳肩、縮肩運動。

頭—肩肌包括頸闊肌,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在肩胛骨的固定和運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胸鎖乳突肌的主要作用是讓頭部從一邊轉向另一邊,以及負責頸部向前屈曲。

重點一:斜方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不良生活習慣使我們的身體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或維持重複性靜力工作,此時上斜方肌處於低負荷持續收縮的狀態,導致上斜方肌缺血缺氧產生勞損,最終導致肌肉骨骼的疼痛。

重點二:肩胛提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肩胛提肌長期提起肩胛骨,是頸椎負擔很重的一塊肌肉。在背部和肩部攜帶重物的時候,它也是最易過度負重的肌肉之一。日常生活中突然抬頭或轉頸,一些有問題的上肢運動,長期不良體態等都有可能造成肩胛提肌的急慢性損傷。

重點三:胸鎖乳突肌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經常把頭偏向一側看電視或看書、用肩膀和頭夾手機、俯臥睡覺等姿勢會使一側肌肉緊張變短,另一側肌肉變長,長此以往兩側肌肉不平衡,胸鎖乳突肌出現損傷。此外,胸鎖乳突肌有一個輔助功能是吸氣時幫助提起胸骨,所以用胸腔呼吸則可能造成胸鎖乳突肌的過度使用。

頸肌勞損既是頸椎病的病因

又是其症狀表現

頸椎是脊柱中最靈活、活動頻率最高,穩定性最差的節段。頸椎本身不具有主動力學行為,要維持頭頸的靜、動態平衡除骨骼系統支撐外還要靠頸椎外周附著的肌肉來完成。在頸椎周圍大約有30餘條肌肉,除了維穩以外,這些肌肉還與頸椎一同支撐著頭顱的重量。

一般認為頸椎病發生的根源是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然而除了內在穩定系統退變的因素外,外在穩定系統的勞損也會造成頸部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失常,從而導致頸椎間或頸椎與其相鄰組織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也就是說,頸肌勞損可以間接造成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人在進行頸部活動時常導致疼痛加劇,因此很可能出現頸部活動減少的情況,頸椎關節和肌肉的活動下降可導致已經發生力學性減弱的頸椎周圍肌肉的肌力進一步下降,因而頸椎病人的頸肌更容易出現勞損。也就是說,頸肌勞損屬於頸型頸椎病的一種症狀表現。

4組測試檢查頸部重點肌肉狀態

01

頸前曲肌群

測試範圍:頭長肌、頸長肌、頭前直肌。協同肌包括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舌骨上肌群及下肌群。如果頸前屈肌力量過於薄弱,頸闊肌也會參與。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仰臥位放鬆,雙手微屈舉過頭頂;被測者在收下頜的同時,頸部前屈將頭抬離平面,要利用腹肌保持軀幹穩定;在這個過程中測試者需用手施相反的力在測試者前額。

肌力不足表現:頸椎過度前伸,導致頭向前伸姿勢。

02

頸前外側屈肌

測試範圍:主動肌主要是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仰臥位放鬆,雙手微屈置於頭兩側;被測者頸部向前外側屈曲,要利用腹肌保持軀幹穩定;在這個過程中測試者需用手施相反的力在測試者顳部。攣縮及肌力不足:右側的胸鎖乳突肌攣縮可導致右側斜頸。表現為臉轉向左側,而頭朝右側傾斜(側屈)。因此,右側的攣縮性斜頸將導致脊柱向左側側凸及左側的胸鎖乳突肌被拉長和肌力不足。左側攣縮性斜頸的表現則相反。對於長期姿勢不良或頭部長期固定的被測者,胸鎖乳突肌會出現短縮。

03

頸後外側伸肌

測試範圍:主動肌主要是頭夾肌、頸夾肌、頭半棘肌、頸半棘肌、頸豎脊肌。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俯臥位,肘部彎曲舉過頭置於平面;被測者頸部向後外側伸展,整個測試中逐漸將臉轉向檢查者一側;檢查者在頭的後外側施加一個朝向前外側的力。

短縮:左側攣縮性斜頸的被測者,右側的胸鎖乳突肌攣縮的同時會伴有右側的頭夾肌及左側的斜方肌上部短縮。右側攣縮性斜頸的受試者表現則相反。

04

斜方肌上束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

動作要領:

被測者坐臥位抬高測試一側肩膀,同時伸展對側頸部;測試者一隻手施加使肩膀下沉的力量,另一隻手在頭部施加使頭部朝向前對側的力。

肌力不足:單側斜方肌上束肌力不足時,表現為使肩膀和同側後枕部相互靠近的能力下降。雙側斜方肌上束肌力不足時,表現為頸椎後伸肌力不足,如俯臥位時將頭抬起。

短縮:斜方肌上束短縮時,表現為同側的肩膀上抬,對於長期姿勢不良的受試者,例如長時間低頭伏案或者駝背,由於頸椎處於伸直的狀態,可導致斜方肌上束處於容易短縮的位置上。

攣縮:右側的斜方肌攣縮時常伴有同側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的攣縮。

現在知道了吧

頸部肌肉非常容易受傷

長期慢性勞損不僅會引起頸椎病

還會影響到腰椎及骨盆

【本文參考文獻】

楊世斌. 頸肌與頸型頸椎病的關係[J]. 頸腰痛雜誌, 2008(01):79-81.

馮金升, 李勇枝, 敬紅平等. 頸肌退變與頸椎病[J]. 局解手術學雜誌, 2005, 14(003):189-190.

吳詩涵. 紅外電熱療法配合推拿治療頸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 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4.

武震, 張軍, 唐東昕. 淺議頸肌因素與頸椎病發病關係[C]// 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二次學術大會論文彙編. 619-621.

朱才興, 焦偉國, 成忠實等. 頸肌勞損症候群誤診頸椎病原因分析[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6, 12(002):158-159.

[美]弗洛倫斯·彼得森·肯德爾等著;韓甲主譯.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9:154-158.

編輯:石亞盟

相關焦點

  • 【頸椎Ⅲ】頸椎病的早期階段——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早期階段,也是最輕類型的頸椎病,更是患者治療的有利時機。 病因 大多是由於風寒、潮溼、枕頭不適或臥姿不當、頸肌勞損、頭頸部長時間單一姿勢、姿勢不良或過度疲勞等造成頸椎間盤、棘突間關節及肌肉、韌帶等勞損所致; 有時是因為外傷導致,導致頸肌的痙攣、勞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現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造成頸椎關節囊及韌帶的鬆弛,頸椎小關節失穩,此類改變刺激了頸神經根背側支及副神經而致發病
  • 「頸椎Ⅲ」頸椎病的早期階段——頸型頸椎病
    病因大多是由於風寒、潮溼、枕頭不適或臥姿不當、頸肌勞損、頭頸部長時間單一姿勢、姿勢不良或過度疲勞等造成頸椎間盤、棘突間關節及肌肉、韌帶等勞損所致;有時是因為外傷導致,導致頸肌的痙攣、勞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現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造成頸椎關節囊及韌帶的鬆弛,頸椎小關節失穩,此類改變刺激了頸神經根背側支及副神經而致發病
  • 頸椎病分6種,你是哪一類?簡單4招教你選枕頭護頸!
    02神經根型頸椎病頸脊神經根受壓所致,突出物多為椎間盤或椎體後緣骨刺。表現為上肢放射性麻木,頸部僵硬疼痛;強迫後伸或側屈時出現頸臂串痛,壓迫頸部痛點,串痛可放射至手掌或指端。MRI檢查可以看到骨刺或椎間盤向後外突出,壓迫神經根,椎間隙有狹窄。
  • 頸椎病就只會脖子痛?專家:也可能是這些情況!你要注意了!
    頸椎病是由頸椎退行性的病變而引起的,這種疾病跟頸椎韌帶的增厚、長期勞損或者是椎間盤脫出等多種原因有關。在這些原因的影響下,神經、椎動脈以及頸脊髓等處會受壓,導致交感神經受刺激,出現一系列的功能障礙。一、正確認識頸椎病的分型以及症狀?1)頸型的頸椎病會引起患者出現頸部的疼痛,也會出現頸部的僵硬以及發生活動受限。神經根型的頸椎病會造成患者出現上肢的疼痛、上肢出現酸痛以及出現麻木等症狀。
  • 得了腰肌勞損怎麼辦?
    我們的脊柱前方有兩塊重要的肌肉——髂腰肌和腹直肌;側方有腹部內外斜肌。腰背部有淺層和深層肌肉,位於背部中線胸椎的是胸最長肌、腰部下方的腰髂肋肌、以及腰部深層的多裂肌等等,它們協助完成脊柱正常的背伸,屈曲和旋轉功能,而且對我們的脊柱椎間盤、關節突、以及韌帶起著保護和支撐的作用。
  • 淺談:練不對就會造成損傷的肩胛提肌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人體不可過分強化的四大肌肉之一,肩胛提肌,這塊肌肉很多人不了解,肩胛提肌屬於我們身體的深層肌肉,從表面看不出來,所以一直被忽視,或者一直在錯誤的運動模式中代償。長期的代償,會出現嚴重的頸部疼痛和功能受限,還會產生運動損傷和不良的體態問題。
  • 頸椎病食療小妙招,不花一分錢治好頸椎病!你可以試試
    頸椎病食療小妙招,不花一分錢治好頸椎病!你可以試試頸椎病又稱頸椎症候群,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症候群、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
  • USKI涼介致力於突破創新技術,打造首款肩頸按摩儀
    以往的頸部按摩儀只關注到頸椎方面,沒能準確把握肩頸疲勞的核心,所以涼介在ID設計、結構設計、功能設置等方面,進行了反覆探索,最終研發並推出此款創新產品肩頸按摩儀M1,上市後更是以「方便」「按摩穴位精準「」高顏值」等特徵迅速引起市場廣泛的關注。    涼介負責人表示,目前市面上主打可攜式的精緻按摩儀,重點針對的部位都是後頸椎。
  • 腰肌勞損怎麼緩解疼痛,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腰肌勞損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腰部損傷,大約佔腰部疾病的60%左右,常見於長期彎腰工作、長期在潮溼環境工作,再就是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衰退,也容易導致腰肌勞損。在性別方面,女性發病率明顯偏高,尤其是穿高跟鞋的女性。因為穿高跟鞋後更容易骨盆前傾,導致腰部肌肉持續緊張而引發腰肌勞損。此外腰肌勞損還與肥胖、腰部著涼等多種因素有關。
  • 5個姿勢,教你對抗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 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 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本病多為靜力性損傷 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
  • 常見的腰肌勞損的致病因素是什麼?
    常見的腰肌勞損的致病因素是什麼? 時間:2020-12-09 09:54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為了避免疾病帶來的危害,那平時就要針對疾病的病因進行防範,這是很必要的一個環節,只有了解了之後,才有應對的方法。
  • 醫學科普辦公族的腰部危機:腰肌勞損的中醫調理法
    有研究表明,長期坐著辦公、學習的人,可因姿勢不良而引起腰肌勞損的發病率增加。腰肌勞損真的是坐出來的嗎?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奮戰是上班族難以改變的,難道說患有腰肌勞損就變成上班族的宿命了嗎?為何久坐不動易患腰肌勞損?提起腰肌勞損,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認為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 科普|預防頸腰椎病 要注意這兩大誤區
    「影響中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頸椎病居第七位,而腰痛的發病率也僅次於感冒,成年人一生中幾乎85%的人都經歷過腰痛。」講座一開始,劉西紡就強調了脊椎病預防的重要性。她說,目前常見的脊椎病有脊柱側彎、腰椎間盤突出、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肩頸痛等,這些病情大多都是由於不正確的姿勢、不良生活習慣、缺少必要的鍛鍊或者某些職業因素引起的。
  • 上海市腰肌勞損去哪裡治療好
    核心提示:上海市腰肌勞損去哪裡治療好?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一些養成已久的不良習慣,導致身邊許多人容易患上腰椎疾病,而腰肌勞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腰椎疾病,給很多患者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困擾,那麼這種疾病有哪些症狀呢?下面上海西郊骨科醫院醫生就來為大家做詳細介紹吧,腰肌勞損都有什麼症狀。
  • 腰酸、腰痛,不能久坐……年紀輕輕腰肌勞損怎麼辦?
    什麼是腰肌勞損?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發生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腰部疾病。腰肌勞損有哪些臨床表現?1.患者腰部或腰骶部酸痛、脹痛反覆發作,部分患者會出現灼痛或刺痛。
  • 上海西郊骨科醫院怎麼樣 腰肌勞損的症狀
    核心提示:上海西郊骨科醫院怎麼樣 腰肌勞損的症狀。腰肌勞損雖說是種常見疾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腰肌勞損有所了解,此病較容易發生在一些重體力勞動者或者是腰部受到損傷的朋友,患上此病會對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可對於未患上此病的人來說,對腰肌勞損的症狀是不太清楚的,那麼腰肌勞損是有哪些常見症狀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 練好這塊肌肉,就等於有了「合金膝」!
    前外側肌群包括:縫匠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 其中股四頭肌:是全身體積最大的肌肉,它包括:股直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和股中間肌,其中股中間肌被股直肌覆蓋。
  • 上班族久坐傷腰,如何有效預防腰肌勞損?
    本來以為腰肌勞損是30歲往上的人才會得,沒想到20來歲就中了招,你是否有腰肌勞損的困擾呢?如果有,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應對方法,如果沒有,那也應該看看,因為預防也很重要。
  • 你得的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腰肌勞損?一圖帶你看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周邊人發牢騷說腰疼、腰不舒服。一說到腰疼、腰酸、脹痛等不適症狀,一般都會想到「腰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 很多人其實分不清楚這兩者間到底有什麼區別,所以無法自行進行緩解,很是苦惱。那麼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出現頸椎病頭暈該怎麼辦
    治療方法: 對於頸椎病出現頭暈的情況,首先要穩定頸椎,椎動脈扭曲可由頸椎不穩定造成,穩定頸椎的方式可以是戴頸圍,也可以自行頸背肌鍛鍊,也可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