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五千言,是繼《易經》之後的華夏最高智慧之一。後代研究者、書寫者絡繹不絕,且成績斐然。
和光同塵,原意是調和各種光彩與塵世相同。這是老子無為而治平和處世的思想體現。我理解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要包納萬物,從容生活。
這幅鬥方作品,我主要是圍繞「和光同塵」這四個字的內涵,發掘靈感,進行創作。我把整個作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的大字和下方的小字各佔一半,以小字的上邊界自然分開。「和光同塵」四個大字在上方居中,勻稱飽滿,赫然醒目,以顯天朗氣清,曠達無極。而下方節錄《道德經》的小字則密密麻麻有數百字組成,保持上齊下不齊的自然書寫形式。雖為小行楷,但並不拘泥,或大或小,或濃或淡,或疏或密,或幹或溼,呈現出自然和諧、天機自現的氣息。再加上深黃色宣,均暗合了《道德經》的精神內涵。
至於說用印方面,我在下方三十多行小字之間參差錯落地鈐了多枚印章,使之平添了一些情趣乃至禪意。再看「和光同塵」四字中間加蓋的圓形閒章,內容是「長壽」二字,可以說耐人尋味,玄機隱含。第一,和光同塵包容萬物者,勢必福壽康寧。第二,印章的圓形,與「和光同塵」四字組成的小方形,以及與整個鬥方紙張顯示的大方形,組成了雙重「天圓地方」的遐想空間。此正所謂:大千世界,萬物紛繁;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矣!
鬥方之內,需見匠心。這幅作品隨談不上匠心,卻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可以說圍繞「和光同塵」這四個字做足了文章,效果也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