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陪伴門徒,巴拿巴陪伴保羅,學會陪伴,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2021-01-11 趙先生與陳可愛

讀者朋友們,歡迎你的到來!今天我們一起進入陪伴的領域,透過今天的信息,期待我們可以學會陪伴!

經文: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馬可福音 3章14節)

引言:陪伴的誤區

1.只成為好朋友

我們在生活中與朋友相處好像就忘記去討論神的話,其實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沒有發揮我們做光做鹽的使命,我有一個好朋友,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很少跟他提及耶穌基督,我跟他是很好的關係,平時都可以聊的很多,但是卻發現這是我很大的虧欠沒有將耶穌介紹給他,我只在生活中陪伴了他,卻沒有在真理中陪伴他。

2.只成為宗教的朋友

不知道你參加小組時候,團契的時候,你們共同參與一些服侍的時候,就可以在一起很好的溝通。但是在生活中卻沒有實質性的關係,假如沒有了服侍的工作,那麼你們的關係也就不存在了,好像只是因為一起服侍才成為朋友一樣。

一、陪伴的態度(勸慰子巴拿巴)

神安慰我們,不是叫我們享受安慰,乃是要我們作安慰使者。─喬懷德

最早記載巴拿巴的是使徒行傳第四章末尾,正是教會初建時期,凡物公用之時,他將自己的田地變賣,把價銀拿到使徒腳前。經文描述他時,提到他的本名叫約瑟,是以色列利未支派的人,出生在地中海一個島嶼賽普勒斯。巴拿巴一名,是使徒們給他的一個稱呼。很明顯,這個稱呼是根據他的生命特點而取的。經文解釋說:「巴拿巴翻譯出來就是勸慰子的意思」

1.接納他的缺點(使徒行傳:9章27節)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奉主的名放膽傳道,並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他們卻想法子要殺他。 (使徒行傳 9章26-29 節)

保羅之前是何等人?逼迫基督徒的積極分子,這樣的人當時已經被教會的人避而遠之了,即使悔改了別人也都太相信他,巴拿巴就選擇接納他,給他機會。並且帶著保羅去見使徒,去推薦保羅。

2.自己生命有見證(使徒行傳:11章24節)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使徒行傳 11章24節 )

在使徒行轉裡,當使徒提倡凡物公用時候,巴拿巴積極回應,把自己的積蓄積極奉獻,甘心為主。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有一個利未人,生在賽普勒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使徒行傳 4章32-37 節)

3.有成全他的心(使徒行傳13章46節)

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 神的道。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 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 (使徒行傳 13章44-46節)

我們看到在後面巴拿巴陪伴保羅一段時間,巴拿巴就給保羅做配搭了,並且成全保羅,讓保羅來做出口,傳講神的道,並且我們會奇妙的發現聖經中剛開始都是巴拿巴、保羅。後面的排序就成了保羅、巴拿巴。

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一統天下。一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來到隆中,但諸葛亮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諸葛亮.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裡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諸葛亮醒來,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其共圖大業。

陪伴的真諦:接納他>幫助他>成全他

二、陪伴的方法(耶穌)

1.謹慎自己的生命

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使徒行傳 6章4節)

從神得,靠神給。(思考:主啊,我要如何去做?然後主告訴我們:你這樣去做!)

耶穌是神仍然不停止禱告,何況我們呢?

2.照顧他的肉體和屬靈需要

耶穌到了彼得家裡,見彼得的嶽母害熱病躺著。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侍耶穌。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馬太福音 8章14-16節)

你陪伴身邊夥伴的時候,可以更加的有系統性,可以製作表格:興趣、愛好、屬靈期待,統計出來就不容易忘記。

看見他的需要,幫助他的需要

幫助他的需要——打中靶心 例如:喜歡玩羽毛球,就可以陪他打羽毛球,而不是陪他玩籃球。

3.明白聖經原則,用真理陪伴。

1.「不靠聖經,人就不能準確地統治世界」——美第一任總統:華盛頓

2.「沒有聖經,我們就不能明辨是非。我相信聖經是神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美16任總統:林肯

3.「聖經是人生意義啟示的最高峰」—— ——美28任總統:威爾遜

4.「聖經是我們裡力量的泉源……我認為對聖經作徹底的研究,是對人人都有益的自由教育。」 ——美32任總統:羅斯福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聖者。」 (約翰福音 6:66-69 和合本)

講真理,不是為了嬉戲打鬧。

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有古卷沒有像以利亞所做的這幾個字)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譯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節首句,五十六節末句)。

(路加福音 9章54-56節)

例證:別人對我的陪伴。

所以從這個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要用真理的態度去陪伴,門徒錯了,而耶穌就指正出來。用聖經的原則去陪伴身邊的人是尤為重要的!

三、陪伴的目的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 (馬太福音 28章19節)

總結:沒有目的就是在浪費時間。比如耶穌他降生的目的就是要擔當我們的罪,比如耶穌傳福音,就是為了拯救我們靈魂。而我們要去回應神的愛,搶救靈魂、訓練人、陪伴人,在陪伴中使他們生命更豐盛。

歡迎你的關注!留言!點讚!

相關焦點

  • 寇紹恩牧師:職場基督徒可從巴拿巴學習四點 活出屬靈影響力
    「主在乎的是你的心在哪裡,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當你的心對準神的時候,你放心主會給你遠遠超過你所求所想的。」第二,巴拿巴是第一個向保羅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活出「給手」的人生。「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
  • 澳門聖經學院院長楊懷恩牧師內地分享:從保羅和巴拿巴分開來看不同...
    ,來分享了不同恩賜和才能的人如何在主裡學習彼此接納和包容,一同來做好主的事工。保羅和巴拿巴恩賜不同,才能不同,性格也不同。保羅是一個較真的人,口才好,直率,性子比較急;巴拿巴則更加接納,比較婉轉,內向,不擅長講話,有耐心。今天無論在教會還是神學院內,也有這樣不同的人存在。有的人是工作主導,有的人是性格主導。保羅注重工作,他不希望他的同工不合乎標準,他不是說那個弟兄不能被上帝使用或不是主內的弟兄,而是在傳福音上面不允許出一點點錯誤。
  • 要學會一個人前行,不管有沒有人陪伴!
    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須要學會一個人走,不管身邊有沒有人陪伴,即便有人陪伴,兩個人的關係不關有多麼的親密,還是會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兩個人相遇只是相交在彼此的生命之中,在這個社會當中,沒有誰離開了誰不能活的說法,你有你的人生,而他有他的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去想著自己能夠依靠誰,因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當被別人忽略的時候,你可以感到傷心難過,但是不要一直沉浸在傷心難過之中
  • 陪伴是一把雙刃劍,不要成為孩子的依賴,科學陪伴必不可少
    如今的父母不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是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因為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陪伴,一到節假日就肯定是親子樂時間,平時下班後陪孩子吃飯,陪孩子寫作業,有的甚至陪孩子睡覺,雖然我們現在是提倡要多陪伴孩子,但是凡事都必須有個度,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太過度,不然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反效果
  • 李文道:陪伴,最好的家庭教育
    作者: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 李文道  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中國承受著巨大的損失,工農業生產嚴重受損,社會交往嚴重受阻,所有的學校都推遲開學,中國父母與孩子正在經歷著最為漫長的寒假……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不浪費這段漫長而寶貴的時間呢?
  • 閱聽|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隨小編一起聽聽老師們的妙招。
  • 在「父愛陪伴缺失」的今天,「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就非常有意義
    報告調研顯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親。父親陪伴較多或父母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和16.5%。在孩子0-6歲的時間段,父親的每日平均陪伴時間為6小時,24.7%的父親每日陪孩子的時間少於2小時;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就像西遊記,把唐僧的故事,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龍王三太子等原來屬於不同傳說故事的「人物」都整合到一起,並使他們成為師徒關係,古時很多系列的故事,都是這麼編出來的。眾所周知,有些資料寫耶穌年少的時候曾到印度去學習佛法,同樣也是編造,只不過新約將別人編為耶穌的門徒,這些資料將耶穌編成別人的弟子而已。
  • 如何正確的看待保羅書信:以耶穌的話語為信仰核心
    摘 要只有正確看待保羅書信,才能讓我們回歸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保羅作為使徒,他的書信成為聖經正典,那麼他的書信就是神的話語,具備神的權威,因此他的書信和耶穌的話語具有同等的權威。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保羅書信的權威超過了耶穌的話語,我們要從保羅書信來理解耶穌,而不是反過來,從耶穌來理解保羅。
  • 怎樣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更有專注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現代父母都知道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於是總是儘可能的花時間陪孩子玩,如果家裡人手比較多,孩子甚至會從小享受到全方位立體化24/7無死角的陪玩服務。
  • 陪著和陪伴千差萬別,這一點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陪伴」等於「出現」。不少人的家裡會出現這樣一個畫面:孩子大哭大鬧非常粘人,爸爸媽媽心力交瘁,強打精神陪孩子。家長們實在太容易分心了,陪著孩子心裡卻想著明早開會和領導討論的話題、今天晚飯做什麼、拍什麼照片發社交圈、埋頭看手機刷抖音……缺少關注和愛的孩子會發現當她哭鬧搗蛋時,爸爸媽媽才會真正全心全意開始陪伴,而不是陪著。用心陪伴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每日五個一心一意做起來吧!
  • 特殊的時光 不一樣的陪伴
    ▲南寧市第三幼兒園幼兒學會了疊衣服。   (幼兒園供圖)線下家庭教育活動中,結合疫情的發展,有的家長對孩子講述國內和國外的疫情變化,引導孩子們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熱愛祖國;有的家長引導孩子用繪畫、唱歌等方式表達對「逆行者」的祝福。   一本好的繪本不僅可以引發孩子們思考,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精神引導,還能營造濃濃的家庭氛圍。南寧市第一幼兒園舉辦了「書香閱讀溫暖你我」活動,這個特別的線上好書推薦活動,拉近了教師與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
  • 「微不足道」的我們,要成為耶穌手中的「五餅二魚」
    一旦我們被拿了去,耶穌就祝福我們。當我們來到基督面前,我們只不過是個罪人,我們汙穢骯髒、滿是罪孽。但是耶穌潔淨我們、赦免賜福我們。如同陶匠,祂將我們被扭曲的意志重新塑造成為可用的形狀。並且祂賜給我們聖靈如同策士和供應者,上帝真實地臨在我們的生命中。如果耶穌沒有將孩子手中的那些餅擘開,那麼就無法分出去給飢餓的人。所以為了成為上帝國度的器皿,我們必須「被擘開」。
  • 陪伴的時間很重要,陪伴的質量更重要
    以前上學住在學校,寒暑假才能回到家裡,一開始爸媽也是好吃好喝招待著,很開心你終於回來了。過上半個月後,情況就變了,也許你老媽就開始嫌棄你怎麼整天待在家裡,還不知道幫忙做家務。哈哈,類似的情況不僅在陪伴父母中發生,在很多方面也存在。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在賽普勒斯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3保羅第一次旅行宣教A01在賽普勒斯【這時首次稱為保羅的掃羅大步上前,成為福音舞臺的主角,他比巴拿巴更富有銳氣,善於跟仇敵爭戰。在此題名保羅有兩種意義:一是福音事工更多傾向外邦人,保羅這羅馬名字更適於歐洲化事工;二是暗示保羅成了聰明的工頭,第7,13和46節排名發生了微妙變化。】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路加是保羅的門徒嗎
    四大福音書中,「馬太」和「約翰」是借名耶穌門徒的名字,「馬可」和「路加」卻不是借名耶穌門徒的名字,對於「馬可」和「路加」的身份,人們做出很多猜測。馬可福音把傳說中的救世主「耶穌」虛構成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還給他編出十二個門徒,「馬太」託偽馬可福音書中的人物,修改馬可福音得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引發出一股寫福音書的潮流。福音書寫多了之後,有的人又編造耶穌門徒的事跡,就形成使徒行傳。在使徒行傳中,作者又編出一個福音書中都未提及的人物——保羅。
  • 基督教丨為什麼只有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第一次差派門徒
    例如使徒保羅在千夫長面前的申訴(參使徒行傳21章39至40和22章24至29節);他在猶太公會前的回答(參使徒行傳23章6至10節),所有這些都是「靈巧像蛇」。 如果僅僅有靈巧,往往又少了正直,所以,主耶穌還要求門徒「馴良像鴿子」!
  • 就算無法陪伴,也希望你一直都好——《婚禮的祝福》
    看到大家都在歡笑,都在祝福,看到那對相愛的新人攜手入場,即將開啟他們人生的新旅途。所以關於婚禮,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非常嚮往的。可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在一場婚禮上,在笑聲和祝福的掩蓋之下,是否有人在哭泣呢?我們都只注意到了這對幸福美滿的新人,卻沒有發現,其實有那麼一個人,看著他們默默淚下了淚水。陳奕迅的《婚禮的祝福》這首歌,就是向大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關於婚禮的另外一面。
  • 第七個陪伴日:有你陪伴,就是溫暖
    2020年12月12日,萬和迎來了第七個陪伴日,今年的陪伴日主題是「有你陪伴,就是溫暖」,聚焦2020那些溫情的陪伴瞬間。,萬和給每個小家帶去了溫暖陪伴解決方案,提出「暖科技」新理念,探討在科技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時代背景下的家庭新陪伴模式。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有些父母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對於3-12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