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歡迎你的到來!今天我們一起進入陪伴的領域,透過今天的信息,期待我們可以學會陪伴!
經文: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馬可福音 3章14節)
引言:陪伴的誤區
1.只成為好朋友
我們在生活中與朋友相處好像就忘記去討論神的話,其實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沒有發揮我們做光做鹽的使命,我有一個好朋友,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很少跟他提及耶穌基督,我跟他是很好的關係,平時都可以聊的很多,但是卻發現這是我很大的虧欠沒有將耶穌介紹給他,我只在生活中陪伴了他,卻沒有在真理中陪伴他。
2.只成為宗教的朋友
不知道你參加小組時候,團契的時候,你們共同參與一些服侍的時候,就可以在一起很好的溝通。但是在生活中卻沒有實質性的關係,假如沒有了服侍的工作,那麼你們的關係也就不存在了,好像只是因為一起服侍才成為朋友一樣。
一、陪伴的態度(勸慰子巴拿巴)
神安慰我們,不是叫我們享受安慰,乃是要我們作安慰使者。─喬懷德
最早記載巴拿巴的是使徒行傳第四章末尾,正是教會初建時期,凡物公用之時,他將自己的田地變賣,把價銀拿到使徒腳前。經文描述他時,提到他的本名叫約瑟,是以色列利未支派的人,出生在地中海一個島嶼賽普勒斯。巴拿巴一名,是使徒們給他的一個稱呼。很明顯,這個稱呼是根據他的生命特點而取的。經文解釋說:「巴拿巴翻譯出來就是勸慰子的意思」
1.接納他的缺點(使徒行傳:9章27節)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奉主的名放膽傳道,並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他們卻想法子要殺他。 (使徒行傳 9章26-29 節)
保羅之前是何等人?逼迫基督徒的積極分子,這樣的人當時已經被教會的人避而遠之了,即使悔改了別人也都太相信他,巴拿巴就選擇接納他,給他機會。並且帶著保羅去見使徒,去推薦保羅。
2.自己生命有見證(使徒行傳:11章24節)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使徒行傳 11章24節 )
在使徒行轉裡,當使徒提倡凡物公用時候,巴拿巴積極回應,把自己的積蓄積極奉獻,甘心為主。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有一個利未人,生在賽普勒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使徒行傳 4章32-37 節)
3.有成全他的心(使徒行傳13章46節)
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 神的道。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 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 (使徒行傳 13章44-46節)
我們看到在後面巴拿巴陪伴保羅一段時間,巴拿巴就給保羅做配搭了,並且成全保羅,讓保羅來做出口,傳講神的道,並且我們會奇妙的發現聖經中剛開始都是巴拿巴、保羅。後面的排序就成了保羅、巴拿巴。
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一統天下。一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來到隆中,但諸葛亮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諸葛亮.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裡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諸葛亮醒來,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其共圖大業。
陪伴的真諦:接納他>幫助他>成全他
二、陪伴的方法(耶穌)
1.謹慎自己的生命
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使徒行傳 6章4節)
從神得,靠神給。(思考:主啊,我要如何去做?然後主告訴我們:你這樣去做!)
耶穌是神仍然不停止禱告,何況我們呢?
2.照顧他的肉體和屬靈需要
耶穌到了彼得家裡,見彼得的嶽母害熱病躺著。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侍耶穌。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馬太福音 8章14-16節)
你陪伴身邊夥伴的時候,可以更加的有系統性,可以製作表格:興趣、愛好、屬靈期待,統計出來就不容易忘記。
看見他的需要,幫助他的需要
幫助他的需要——打中靶心 例如:喜歡玩羽毛球,就可以陪他打羽毛球,而不是陪他玩籃球。
3.明白聖經原則,用真理陪伴。
1.「不靠聖經,人就不能準確地統治世界」——美第一任總統:華盛頓
2.「沒有聖經,我們就不能明辨是非。我相信聖經是神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美16任總統:林肯
3.「聖經是人生意義啟示的最高峰」—— ——美28任總統:威爾遜
4.「聖經是我們裡力量的泉源……我認為對聖經作徹底的研究,是對人人都有益的自由教育。」 ——美32任總統:羅斯福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聖者。」 (約翰福音 6:66-69 和合本)
講真理,不是為了嬉戲打鬧。
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有古卷沒有像以利亞所做的這幾個字)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譯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節首句,五十六節末句)。
(路加福音 9章54-56節)
例證:別人對我的陪伴。
所以從這個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要用真理的態度去陪伴,門徒錯了,而耶穌就指正出來。用聖經的原則去陪伴身邊的人是尤為重要的!
三、陪伴的目的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 (馬太福音 28章19節)
總結:沒有目的就是在浪費時間。比如耶穌他降生的目的就是要擔當我們的罪,比如耶穌傳福音,就是為了拯救我們靈魂。而我們要去回應神的愛,搶救靈魂、訓練人、陪伴人,在陪伴中使他們生命更豐盛。
歡迎你的關注!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