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些儀式感十足的茶具泡茶,真的會好喝一些嗎?

2020-12-05 蘇茶網

早在西漢王褒《僮約》中就出現了「烹茶盡具」一說,這表明西漢時就已經有茶具的使用。直到唐代陸羽在茶經中總結了前人和唐時的飲茶情況,提出了一套陸羽認為值得提倡的飲茶方式而設置的茶具,才形成了中國成套的專用茶具。

飲茶時,清香醇美的茶葉配上質優、雅致的茶具,更能襯託茶湯的色澤,保持濃鬱的茶香。

01.

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放茶壺、茶杯、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

其選材廣泛,常見的有金屬、竹木、陶土等材質,其中又以金屬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以竹製茶盤最為清雅相宜。此外還有用特殊石材如玉石、端硯石、紫砂製作的茶盤,古樸厚重,別有韻味。

茶盤的款式也十分多樣,尺寸大小不一,有圓月形、棋盤形,扇形,方形等。

但不管什麼材質和式樣,最重要的是:寬、平、淺、白。

即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的多寡,可以放多幾個茶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才能使茶壺、茶杯、茶湯襯託得出色,使之雅觀。

至於那些精雕細琢、富麗堂皇的茶盤,在茶席上喧賓奪主,非但不能作為平和靜穆的背景襯託,反而有失飲茶品味。

茶盤在茶具裡仿佛配角一樣的存在,但此配角不可或缺。有了茶盤,壺、杯、盅等才好粉墨登場,為茶人演一出茶文化的好戲。

02.

茶盅

茶盅,又名公道杯,為求能濃淡均勻地分配每一杯茶湯而名之。

也有稱其為「茶海」的,《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譏諷寶玉: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是什麼?

通常茶盅的容量要比茶壺大,因為茶盅用來混合茶湯,有時必須裝入兩泡茶,以免發生裝不下的情況。茶盅的開口一般也會選擇比較大的,這樣可方便茶壺往裡注入茶湯。

另外,茶盅的出水也很重要,在倒茶至茶杯時,要考慮茶盅的出水順暢,以免倒得到處都是。

常用的茶盅有瓷器和陶器兩種材質,玻璃茶盅也很常見。陶製茶盅,由於土質、釉料、燒結溫度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個性。

但不論質地如何堅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水性,會使茶湯的口感變軟,飽和度稍弱一點;而瓷器的茶盅不具吸水性,則保留了比較多清揚的香氣。

03.

品茗杯

品茗杯是用來喝茶和觀賞茶的湯色的專用茶杯。所以品茗杯多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所制。

在我們飲茶過程中,品茗杯是很重要的一個茶器,不同種類的茶,用不同的茶器泡好之後,都要分到各個品茗杯當中,分到每個客人的手中去品嘗。

品茗杯的使用方法也很有講究,「三龍護鼎」,虎口分開,拇指和食指夾住杯身,中指託住杯底,無名指和小栂指自然彎曲、併攏,與中指靠攏。

04.

聞香杯

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於衝泡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託則為一套聞香組杯。

使用聞香杯,一是保溫效果好,可以讓茶的熱量多留存一段時間,飲者也能夠握住杯頸暖一會兒手;二是茶香的味散發慢,可以讓飲者盡情地去玩賞品味。

聞香杯的使用方法:

首先將茶湯倒入聞香杯,然後將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用手將聞香杯託起(連同倒扣其上的品茗杯一起),迅速穩妥地將聞香杯翻轉,使聞香杯在上。

雙手掌心向內夾住聞香杯,靠近鼻孔,聞茶的香氣,邊聞邊搓手掌,使聞香杯發生旋轉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聞香杯的溫度不至於迅速下降,有助於茶香氣的散發。

中國茶客們歷來看重茶具的使用,而在快節奏的今天,人們似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品一杯茶。面對這些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造型優美的茶具,我們不妨從今天起慢下腳步,為生活增加一點儀式感,享受飲茶的樂趣。

「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靜心,過得從容。

相關焦點

  • 玻璃茶具用100度的開水,真的會炸嗎?
    喜歡喝茶的人知道,在許多茶具材料中,玻璃茶具是很健康的,製作時不會添加任何有害化學物質,而玻璃茶具純淨、清澈、乾淨,不與茶接觸是特別棒的,遇到水更令人心碎。
  • 茶具品類多如牛毛,生活中你一般用什麼樣的杯子泡茶?
    現在的茶具品類太多,樣子也是多如牛毛,要說材質麼,小約是獨愛瓷器的茶杯。可要說樣式麼,小約卻又最喜歡陶製的,看起來比較厚重,多了一點文人的氣息。到小約的家中,不需要往犄角旮旯裡尋找,單只找餐廳陳列柜上的,材質可能就那麼幾種,但樣式真的很多。平時清閒時,便會拿出來擦拭一番。
  • 泡紅茶綠茶烏龍茶,用什麼茶具最好?看看你用對了嗎?
    上次寫了泡茶的水,這次來寫泡茶的器,就是茶具。飲茶必有器,茶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也專門講到了茶具,可見選擇茶器對衝泡茶葉的重要性。目前現代常見的主泡器有玻璃茶具、蓋碗和紫砂壺等。
  • 居家泡茶,應該選用什麼茶具?簡單三步幫你挑好茶具,不花冤枉錢
    泡紅茶綠茶烏龍茶,用什麼茶具最好?看看你用對了嗎?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有父有母陰陽調和才能孕育出一杯好茶。 上次寫了泡茶的水,這次來寫泡茶的器,就是茶具。 飲茶必有器,茶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泡茶的茶具怎麼選?不只是蓋碗、茶壺、玻璃杯,連茶盤也很有講究
    作為一個剛開始喝茶的新手,在入門的過程中少不了遇到一件事——買茶具。那為了泡好不同的茶,基礎的茶具配備又有哪一些呢?所以,若非為了追求古樸的喝茶意境,燒水儘量選現代化的、帶牌子的、可靠性高的不鏽鋼自動燒水壺,特別的好用!《3》基礎茶具之一,泡茶器具泡好茶,茶具很關鍵。
  • 臺灣人比較喜歡買什麼樣的茶具?
    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所以國人愛飲茶,也愛茶文化,更愛泡茶。對於茶人來說,可以因為喝得一杯好茶而喜不自勝,但喜愛泡茶之人家中,都少不得有好的茶具。對於從前來說,可能茶具的功能還比較單一,滴裡噹啷有許多,現在則是功能與顏值並存,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茶桌文化,也成為了茶桌上的獨特風景。南北飲食文化都有許多的差異,生活習性不同,所以在很多食物的選擇上,也會有許多的不同。那麼,你知道大陸人喜歡買什麼茶具,臺灣人又喜歡買什麼樣子的茶具嗎?我們不妨可以看一下當下比較流行的茶具。
  • 用純銀茶壺泡茶對人體有害嗎?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是非常的悠久了,而泡茶我們有很多的泡茶工具,常見的有鐵壺和銀壺等等。而且不同的泡茶工具有著不一樣的效果,那麼純銀茶壺泡茶什麼功效?純銀茶壺對人體有害嗎?一、純銀茶壺泡茶什麼功效?1、軟水作用:用純銀茶壺泡茶,能使茶的水質變軟變薄,有很好的軟水效應。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的柔薄爽滑猶如絲絹。2、殺菌作用:純銀茶壺煮水時,可以釋放出銀離子,而銀離子可以將細菌吸附,並將細菌賴以生存的酶系統封閉、失活達到殺菌的效果。
  • 用工夫茶具喝杯好茶
    比如喝啤酒一定用扎杯,但如果用小盅來喝,雖然也可以,但總會顯得不倫不類。喝茶是要講究一點點的喝茶也不例外。所以綠茶一般用玻璃杯和白瓷杯,極少用工夫茶具,而且用工夫茶具,也會有那麼一點不地道的感覺。但是衝泡烏龍茶,如果不用工夫茶具,就顯得不入流了。
  • 用沸水泡茶會破壞維生素C,讓綠茶變黃,紅茶發酸,這是真的嗎?
    平時都講燒水泡茶,泡好茶要用沸水。對此,身邊有位朋友特別認可。但今天出去談事,回來時路過他家,順道進去喝了會茶。朋友坐在主座上泡茶,燒水,水沸,提壺,燙茶杯茶具。接著稍微等了數分鐘,讓水溫自然下降後。端起茶杯,喝入茶湯。發現這溫水泡出來的茶,在冬日裡喝起來完全就是溫吞水。於是,就問他,你不是也覺得泡茶要用沸水嗎?朋友的回覆有點搞笑,「是啊,用的是沸水。這不是特意等水燒沸,再晾涼了才泡茶嗎?」
  • 擔心茶桌擺放太雜亂影響泡茶?別著急,三分鐘教你布置清爽茶席!
    泡茶品茶,是一件雅事。喝茶的過程,需要恰到好處的儀式感。茶席的布置,不需富麗堂皇的隆重,而是細微處的簡雅格調。插一支花,換一個新茶具。多一點新鮮感的注入,更能多一分取悅自我的歡喜!近些年來更是買了不少茶具,有成套的,也有不成套的。那些杯杯盞盞們,大多數一應擺在了泡茶臺盤的架子上。連帶著,茶桌上也擺了不少雜物。某一天她打算喝一款茶餅,找了半天,結果忘了撬餅的茶刀放在哪。
  • 茶常喝,但茶具你了解嗎?歡迎圍觀,這可能最全的功夫茶具介紹
    喝過功夫茶的人都知道,喝功夫茶有一整套的流程,其中用到的茶具也是繁複多樣的。對於茶葉、茶藝,網絡上已經有過很多介紹(當然,堃哥以後也會聊聊自己的認識,如果朋友們有興趣的話支持一下哈),但作為其中重要部分的茶具卻還有很多人並不是特別了解。個人認為,諸多茶具中,最富觀賞性、娛樂性,富有茶文化意趣的茶具肯定是功夫茶茶具組合了(有不同意見歡迎爭論)。
  • 每攜茶具竹間來:古代茶具設計如何表現身份等級、社會集中審美?
    殊不知,茶葉在古代的用法不但是喝這麼簡單,祖先們用茶葉治病,塗抹在傷口上,也用茶葉烹飪,加進美食中調味,甚至還能作為祭神的貢品出現在供桌上。飲茶成為風俗的時候,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為茶葉從中國向全世界流通打開了大門,從茶葉的種子、種植方式、茶葉的加工、飲茶的方式等等,都成為了世界各國人們追求的生活方式。
  • 你選擇用什麼茶具喝茶?
    我們現在所說的茶具泛指飲茶時所用的盛器,而在唐代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是將飲茶用的器具稱之為茶器,將採制茶葉用的器具稱之為茶具。茶具在飲茶過程中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成為人們在領略飲茶情趣時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選擇什麼茶具用來喝茶?
  • 泡茶、飲茶,最佳水溫看這裡!
    在泡茶之前,人們只會把茶葉放在嘴裡咀嚼。泡茶的發明是茶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它直接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之後,茶飲才真正實現了普及,成為中國人和世界各地愛茶人士的至愛。泡茶時水溫掌握很重要,使用過冷或過熱的水衝泡好茶時,喝起來會有苦澀味。水溫的高低決定了茶湯中咖啡因溶解量的多少——茶湯中咖啡因含量越多,喝起來就越苦。
  • 茶葉不同,泡法不同,7種茶葉分別要用什麼茶具?你用對了嗎?
    不同的茶葉品種,由於特性不同,衝泡方法和茶具自然也是不同。你平時有注意嗎?1、綠茶,完全沒有發酵,茶葉、茶湯都是綠色的,所以稱之為綠茶。綠茶的茶葉原料,都是採摘鮮嫩的茶葉,或者芽,所以綠茶很嬌嫩。綠茶的衝泡特點是,水溫不能太過85度為宜,泡茶的時候不能加蓋,不然會把茶葉燜傷,所以綠茶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最好。2、黃茶,和綠茶類似,也是沒有發酵,典型的黃茶工藝是:殺青,燜黃,烘乾。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茶黃湯,滋味甜醇。
  • 茶具: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泡茶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自然茶具也頗有講究。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 茶具紫砂壺分類
    茶具的分類很多,材料材質的分類及器型款式的分類。單材料就有紫砂,陶瓷,陶土,金屬,木器這些。器型有花貨,光貨,提梁,執柄這些。而提梁又分軟提梁和硬提梁,花貨也分明花和暗花,所以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吧。而機車壺好歹還燒制一下讓材料瓷化一下,很多潮州紫砂茶具就是機車壺,市面上現在銷售的機車壺百分之八九十就是潮州紫砂壺。所以機車壺和灌漿壺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前面是紫砂壺的一些大致的材料製作之分和一些買家玩家的術語經驗。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有一定道理的。
  • 原來泡茶這麼講究!
    現在人越來越喜歡喝茶,對於喝茶也越來越講究,講究茶類,講究茶具,講究茶藝,講究水溫等等。在這些講究裡,似乎講究水溫都大家排在後面,其實衝泡茶葉,茶具倒還不是那麼緊要的,水溫的控制小約認為要僅次於講究茶類的後面。
  • 你還在用茶包泡茶嗎?喜歡喝茶的人都改用它了,方便好用
    所以,大家只能夠被動使用茶包泡茶,那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夠代替茶包,還能經常有茶可以喝呢?喜歡用茶包泡茶的人,無非是覺得茶包方便將茶包放入杯子之後,衝上開水,上下提幾次,一杯帶有濃濃茶香的茶就泡好了。辦公室的時光,是少不了這一杯茶的。茶包足夠方便,人們就足夠喜歡。
  • 一套茶具都包含哪些?細說茶具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
    一杯好茶,離不開好器,茶具對於茶來說,就如同,水與魚兒的關係。一套茶具也包含多個小的器件。如蓋碗、茶壺、公道杯、品茗杯、茶盤、茶巾、煮水壺、茶筒、茶漏、茶夾、茶則、茶針、茶匙、茶荷、壺承、茶濾、茶刀等。那麼這些小件,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