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化旅遊季|錚錚俠女義 殷殷家國情 經典豫劇《花木蘭》精彩上演

2021-01-20 文旅廊坊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7月26日晚,廊坊壹佰劇院戲韻聲聲、掌聲陣陣,經典豫劇《花木蘭》在這裡精彩上演。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動人故事婦孺皆知。作為豫劇的代表作,《花木蘭》憑藉特有的藝術表現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在舞臺上常演不衰,其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幾十年來一直響徹在中華大地,為觀眾留下了極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記憶。演出當晚,壹佰劇院座無虛席,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來自河南豫劇院一團的演員們唱腔優美、表演細膩,讓觀眾領略到了豫劇的豪放之美。舞臺上的花木蘭在戰場中英勇善戰、智勇雙全,卸甲歸田後功成身退、淡泊名利,彰顯了一位巾幗女英雄的颯爽英姿與民族精神。

本場演出作為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月來月有戲」精品演出年系列活動之一,特邀河南豫劇院一團為廣大市民獻上了一部「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藝術經典,讓觀眾感受了巾幗英雄保家衛國的別樣情懷。

河南豫劇院一團前身為人民藝術家、豫劇大師常香玉創辦的「香玉劇社」,現為文化旅遊部確定的首批「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建團至今秉承著常香玉大師倡導的「戲比天大、德藝雙馨」理念,在全國重大賽事活動中屢創佳績,多人獲得「文化表演獎」、「梅花獎」。由河南豫劇院一團重新編排、傾情演繹的豫劇《花木蘭》,將新一代的花木蘭搬上戲曲舞臺,讓聽慣了京評梆等北方戲曲的廊坊戲迷充分領略了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廊坊戲迷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豫劇花木蘭從軍 《花木蘭》在肥綻放經典魅力
    6月12日晚,歷經60餘年風雨考驗的豫劇《花木蘭》讓合肥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經典的魅力。作為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在6月的首場演出,該劇也為市民送去了夏日的清涼。 老戲迷愛戲心切小觀眾親近傳統文化 當晚7點15分,雖然距離《花木蘭》上演還有一刻鐘,但合肥大劇院歌劇廳已落座七成觀眾。放眼看去,還有不少小觀眾坐在其中。聽到舞臺的升降樂池裡傳來咿咿呀呀的聲音,一些觀眾還好奇地走到臺前,伸著頭往下邊打探,原來是伴奏人員正在調試各種樂器。 19點30分,大幕拉開,豫劇《花木蘭》在眾人期待中正式上演。
  • 豫劇經典《花木蘭》昨晚驚豔合肥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6月12日晚,「文化有禮、全民暢享」——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之豫劇《花木蘭》在合肥大劇院舉行。「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經典藝術讓合肥觀眾感受到巾幗英雄保家衛國展風採的別樣情懷。
  • 三門峽:陽光少年自排自演豫劇《花木蘭》
    演出現場水建軍攝人民網鄭州12月28日電 (記者王玉興)12月25日,三門峽市陽光小學學生戲劇社排演的河南豫劇經典名劇《花木蘭》(少兒版)首場演出在三門峽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拉開帷幕。陽光小學戲劇社的25名小演員以精彩的演繹,俊美的扮相,高亢激越的唱腔再現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歷經磨難為國殺敵」「重回家鄉當織女繡娘」 的家國故事。戲中主要演員最大的12歲,最小的9歲,唱腔中氣十足,動作行雲流水,引得臺下觀眾喝彩。
  • [開封]豫劇《花木蘭》在開封首演
    受到感染的豫劇演員常香玉決定到全國進行義演,用演出的收入為志願軍購買一架戰鬥機。演出的第一站就定在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這裡也是常香玉13歲成名的地方。  常香玉:我就覺得我的意思沒有盡夠,我那時候我就提出來,我說捐獻一架戰鬥機。用我的演出用我的本事用我的力量用我的血汗捐獻一架戰鬥機來保衛我們的國家。
  • 資料:豫劇《花木蘭》簡介
    花木蘭  趙義庭 .... 賀元帥  吳碧波 .... 花木惠  馬天德 .... 花弧  湯蘭香 .... 花母  劉鳳琴 .... 小花木力  王玉蓮 .... 大花木力  汪如意 .... 地保  張德勳 .... 劉忠  軒耀閣 ....
  • 【大戲河南】王金環演唱:豫劇《花木蘭》《朝陽溝》
    (豫劇《花木蘭》「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選段)(豫劇《朝陽溝》「俺外甥在部隊給我來信」選段)樂隊老師:板 胡:楊雙憲二 胡:門國強、劉立新 徐德力銅 器:何自修電子琴:張漢林琵 琶:山山笛 子:邵國群「大戲河南」的由來:河南被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裡不但擁有古老的華夏文明,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
  • 「戰地日記」—抗疫版豫劇MV《花木蘭》致敬逆行者!
    花木蘭》唱響各大新媒體平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傳唱,這是我對唱詞的創作要求,而且當即決定選用常香玉大師的代表作《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這段經典旋律套唱。這時,人民藝術家常香玉的名字在我腦海中不斷地閃現,雖然大師已經故去,但是她的愛國情懷以及「戲比天大」的精神永存。
  • 少兒版豫劇《花木蘭》首登舞臺,最小6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吳國強 攝影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經典豫劇《花木蘭》人們耳熟能詳,那少兒版的全場《花木蘭》你看過嗎?3月16日晚,由河南省劇協、河南省音協、河南省雜協等單位主辦的「梅花初放」少兒戲曲優秀劇目展演在省文化館拉開大幕,首場演出便是《花木蘭》。據了解,雖然裡邊的部分經典唱段是孩子們初學豫劇都會接觸的,但是豫劇《花木蘭》少兒版的全場演出這還是第一次。 小演員們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也不過16歲,但武功精湛,表演聲情並茂,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 《木蘭傳奇》去俠女家鄉採風
    國字號百集動畫片《木蘭傳奇》啟動主創團隊赴花木蘭故裡亳州採風由安徽省政府諮詢機構對外交流合作協會聯合安徽國參科技發展/囯象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立項申報、獲得2019年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扶持項目——100集網絡動畫片《木蘭傳奇》,於近日啟動。
  • 豫劇曲譜《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簡譜,常香玉演唱,名段解析
    《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常香玉)01:41來自豫劇曲譜劇本劇情介紹:隋唐時期北方突厥侵犯中原,花木蘭之父軍籍在身,因病不能應徵。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花木蘭挺身而出,用其弟花木棣的名字,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英勇殺敵。花木蘭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救元帥於危急時刻。凱旋而歸後,賀元帥幾次提親,欲將女兒許其為妻。花木蘭大驚,假借養傷之名返回家鄉。賀元帥登門提親,方知木蘭女兒之身。1956年10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戲曲電影,是第一部河南豫劇古裝戲曲電影。
  • 河南文殊鄉一曲豫劇《花木蘭》改編 唱出疫情防控好辦法
    河南省光山縣文殊鄉播放的一曲豫劇版防疫宣傳廣播火了。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製作原來,這是由河南豫劇《花木蘭》經典片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閒」改編的疫情防控戲曲。當地負責人表示,農村許多老人不太會用手機,但是平時老人喜歡聽豫劇,便想到改編戲曲的方式。
  • 《木蘭辭》到《木蘭從軍》,為何我們如此喜歡花木蘭?
    02豫劇《花木蘭》與動畫電影《木蘭》: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男女平等訴求最早在1956年時,劉國權執導的豫劇影片《花木蘭》就已經開拍。充分表現出花木蘭所代表的,女性能頂半邊天這種鮮明的女性解放意識。不同的是,在美國文化土壤中改編而成的動畫影片《木蘭》具有了比豫劇影片更為深刻的女性主義的色彩。
  • 新版《花木蘭》古老中國故事與全球文化共舞
    20多年後,再度推出真人電影,迪士尼對這個經典IP情有獨鍾,不僅因為它有龐大的粉絲基礎,更因為「花木蘭」延續著勇氣與智慧並重的獨立女性精神,傳遞自我探索的價值。「從動畫片《花木蘭》到真人版,好萊塢不斷開採中國故事。這足以說明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是一筆難以估量的遺產,它們能從中國的傳奇故事,成為當代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羅崗教授說。
  • 任人打扮的花木蘭
    (資料圖/圖)花木蘭,這個中國古代戰爭背景下關於女性命運的故事,最早出自北朝民歌《木蘭詩》。在此基礎上,花木蘭的故事由古至今不斷發展豐富,衍生出文學、戲劇、電視劇、電影等不同版本,包括明代雜劇《雌木蘭替父從軍》、豫劇電影《花木蘭》(1956)、龍江劇電影《木蘭傳奇》(1994)、電視劇《花木蘭》(1998)、電影《花木蘭》(2009)等等。
  • 河南豫劇將登上「國家名片」,《豫劇》特種郵票明年11月將面市
    11月26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全面啟動了《豫劇》郵票的編輯、設計,並赴河南專門開展廣泛的調研論證工作。豫劇是中國五大戲劇(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其中京劇已發行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和京劇臉譜郵票,黃梅戲於2014年發行,我省的豫劇將成為中國五大戲劇中第三個登上「國家名片」的劇種。
  • 2020西安首部原創音樂劇《花木蘭》精彩亮相
    央廣網西安10月24日消息(記者溫超)由曲江新區管委會出品,西安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花木蘭》昨晚(23日)在陝西大劇院完成首演。花木蘭這位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以音樂劇的形式再度回歸廣大觀眾視線。
  • 宣傳抗「疫」,弘揚中醫文化,「中醫藥版」《花木蘭》戲曲唱段誕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孫煊哲 通訊員 有為 李霞為了宣傳防治新冠肺炎、謳歌抗疫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弘揚中醫藥文化,一段「中醫藥版」《花木蘭》戲曲小唱段《你說說咱中醫藥簡單不簡單》日前在鄭州市管城中醫院誕生。
  • 《演員請就位》大鵬版《花木蘭》獲導演好評,果然他還是適合導演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放過半了,由大鵬導演的《花木蘭》作為天使劇本也放了出來,並且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受到了一大波網友的熱議。《演員請就位》大鵬的《花木蘭》片段大概是新一期節目中最精彩的一段了,雖然只花了幾天時間去安排,但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卻非常好。
  • 河南豫劇添巨作 新編歷史豫劇《義薄雲天》將推出
    原標題:「忠、孝、節、義」四部曲收官之作 河南豫劇再添巨作 《義薄雲天》今年推出  鄭州晚報訊:作為中華美德「忠、孝、節、義」四部曲的收官之作,新編歷史豫劇《義薄雲天》,將於今年五一期間正式和觀眾見面。今年9月份,該劇將同《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一起,在國家大劇院為國人完整呈現中華美德「忠、孝、節、義」四部曲。
  • 河南伊川「花木蘭」:隔離家中不忘參戰抗疫
    「江山如畫美萬千,忽降災難到人間,冠狀病毒真刁鑽,害得百姓不安全,在家多喝水,不把親戚串,出門戴口罩,避開那聚集人群做好宣傳…… 」近日,隨著一段播放量超過80餘萬的短視頻《抗疫版花木蘭》在社交平臺走紅,河南伊川「抗疫花木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