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豫劇《花木蘭》在開封首演

2021-01-20 央廣網

  1952年,朝鮮戰場上戰事如火如荼。全國各地捐獻飛機大炮支援前線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受到感染的豫劇演員常香玉決定到全國進行義演,用演出的收入為志願軍購買一架戰鬥機。演出的第一站就定在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這裡也是常香玉13歲成名的地方。

  常香玉:我就覺得我的意思沒有盡夠,我那時候我就提出來,我說捐獻一架戰鬥機。用我的演出用我的本事用我的力量用我的血汗捐獻一架戰鬥機來保衛我們的國家。

  常香玉想找一部愛國的戲來配合義演,丈夫陳憲章便熬了幾天幾夜,將京劇《木蘭從軍》改編成豫劇《花木蘭》:

  常香玉:花木蘭是個愛國的女英雄,又配合咱這個戲,又是表現愛國的,那你把它擱在一起不是好嘛,所以憲章七天寫出來了《花木蘭》的本子。

  沒成想,剛到開封,常香玉就病倒了。在開封的第一場演出被安排在「德華醫院」的籃球場。演出下午兩點才開始,不少人一大早就已經趕到了,他們是「背著翻身糧,來看愛國戲」。上午十點到達德化醫院的石磊,只能站在球場的後排,遠遠的眺望戲臺:

  石磊:一進那個廣場啊,哎呀,人山人海的,看不見舞臺,整個舞臺是用松柏枝搭臺,遠處看,因為我們去的晚,就在後面,那個人頭攢動,那個舞臺就像是在人海上漂浮的大彩船一樣,就是老是晃。

  舞臺上的常香玉精神抖擻,看不出病容。她剛一出場,臺下便掌聲雷動:

  石磊:呀,觀眾就鼓掌,後面就往前面擠,前面就往後面推,你擠我擠,整個舞臺就給擠塌了,就沒有演成。

  出於安全的考慮,常香玉此後在開封的演出改在劇院進行,依舊盛況空前。

  從開封開始,香玉劇社先後在全國六個省市進行募捐義演,演出了180多場,場場爆滿。僅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舊幣15億元資金,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捐獻了一架「香玉劇社號」戰鬥機,而豫劇《花木蘭》也從此風靡大江南北。

相關焦點

  • 豫劇曲譜《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簡譜,常香玉演唱,名段解析
    《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常香玉)01:41來自豫劇曲譜劇本劇情介紹:隋唐時期北方突厥侵犯中原,花木蘭之父軍籍在身,因病不能應徵。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花木蘭挺身而出,用其弟花木棣的名字,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英勇殺敵。花木蘭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救元帥於危急時刻。凱旋而歸後,賀元帥幾次提親,欲將女兒許其為妻。花木蘭大驚,假借養傷之名返回家鄉。賀元帥登門提親,方知木蘭女兒之身。1956年10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戲曲電影,是第一部河南豫劇古裝戲曲電影。
  • 三門峽:陽光少年自排自演豫劇《花木蘭》
    演出現場水建軍攝人民網鄭州12月28日電 (記者王玉興)12月25日,三門峽市陽光小學學生戲劇社排演的河南豫劇經典名劇《花木蘭》(少兒版)首場演出在三門峽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拉開帷幕。陽光小學戲劇社的25名小演員以精彩的演繹,俊美的扮相,高亢激越的唱腔再現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歷經磨難為國殺敵」「重回家鄉當織女繡娘」 的家國故事。戲中主要演員最大的12歲,最小的9歲,唱腔中氣十足,動作行雲流水,引得臺下觀眾喝彩。
  • 豫劇花木蘭從軍 《花木蘭》在肥綻放經典魅力
    6月12日晚,歷經60餘年風雨考驗的豫劇《花木蘭》讓合肥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經典的魅力。作為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在6月的首場演出,該劇也為市民送去了夏日的清涼。 老戲迷愛戲心切小觀眾親近傳統文化 當晚7點15分,雖然距離《花木蘭》上演還有一刻鐘,但合肥大劇院歌劇廳已落座七成觀眾。放眼看去,還有不少小觀眾坐在其中。聽到舞臺的升降樂池裡傳來咿咿呀呀的聲音,一些觀眾還好奇地走到臺前,伸著頭往下邊打探,原來是伴奏人員正在調試各種樂器。 19點30分,大幕拉開,豫劇《花木蘭》在眾人期待中正式上演。
  • 資料:豫劇《花木蘭》簡介
    花木蘭  趙義庭 .... 賀元帥  吳碧波 .... 花木惠  馬天德 .... 花弧  湯蘭香 .... 花母  劉鳳琴 .... 小花木力  王玉蓮 .... 大花木力  汪如意 .... 地保  張德勳 .... 劉忠  軒耀閣 ....
  • 豫劇經典《花木蘭》昨晚驚豔合肥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6月12日晚,「文化有禮、全民暢享」——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之豫劇《花木蘭》在合肥大劇院舉行。「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經典藝術讓合肥觀眾感受到巾幗英雄保家衛國展風採的別樣情懷。
  • 開封有個包青天
    在開封城裡,包拯書寫了他為官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包公倒坐南衙」「怒鍘陳世美」「狸貓換太子」「五鼠鬧東京」「六劾張國丈」等民俗傳說和歷史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毋庸置疑,包公成為了開封的城市名片。每天上午九點,在離包公祠不遠的開封府門前,一出名叫《鍘美案》的大戲準時開演,講述的是北宋時期包拯將負心人陳世美送上龍頭鍘的故事。
  • 【大戲河南】王金環演唱:豫劇《花木蘭》《朝陽溝》
    (豫劇《花木蘭》「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選段)(豫劇《朝陽溝》「俺外甥在部隊給我來信」選段)樂隊老師:板 胡:楊雙憲二 胡:門國強、劉立新 徐德力銅 器:何自修河南的戲曲種類有很多種,比如豫劇、曲劇、越調、墜劇、四平調、二夾弦等,都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甚至走出國門。有道是:「看大戲,到河南」!傳遞戲曲藝術,讓河南的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們每一個河南人的職責。「大戲河南」的名字,由此而來!《大戲河南》只做公益,不忘初心!
  • 開封有個包青天 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在開封城裡,包拯書寫了他為官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包公倒坐南衙」「怒鍘陳世美」「狸貓換太子」「五鼠鬧東京」「六劾張國丈」等民俗傳說和歷史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毋庸置疑,包公成為了開封的城市名片。  每天上午九點,在離包公祠不遠的開封府門前,一出名叫《鍘美案》的大戲準時開演,講述的是北宋時期包拯將負心人陳世美送上龍頭鍘的故事。
  • 河南開封,八朝古都,一座不輸鄭州的城市
    開封,一個耳熟能詳的地名,事實上,開封的知名度,不僅僅比河南省省會鄭州高,更是比肩河南省。那麼開封作為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為何會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呢?它是如何為人孰知的呢?我們一起走進開封,去細細的了解這座不一樣的城市吧。
  • 「戰地日記」—抗疫版豫劇MV《花木蘭》致敬逆行者!
    花木蘭》唱響各大新媒體平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傳唱,這是我對唱詞的創作要求,而且當即決定選用常香玉大師的代表作《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這段經典旋律套唱。這時,人民藝術家常香玉的名字在我腦海中不斷地閃現,雖然大師已經故去,但是她的愛國情懷以及「戲比天大」的精神永存。
  • 少兒版豫劇《花木蘭》首登舞臺,最小6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吳國強 攝影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經典豫劇《花木蘭》人們耳熟能詳,那少兒版的全場《花木蘭》你看過嗎?3月16日晚,由河南省劇協、河南省音協、河南省雜協等單位主辦的「梅花初放」少兒戲曲優秀劇目展演在省文化館拉開大幕,首場演出便是《花木蘭》。據了解,雖然裡邊的部分經典唱段是孩子們初學豫劇都會接觸的,但是豫劇《花木蘭》少兒版的全場演出這還是第一次。 小演員們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也不過16歲,但武功精湛,表演聲情並茂,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 2019文化旅遊季|錚錚俠女義 殷殷家國情 經典豫劇《花木蘭》精彩上演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7月26日晚,廊坊壹佰劇院戲韻聲聲、掌聲陣陣,經典豫劇《花木蘭》在這裡精彩上演。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動人故事婦孺皆知。作為豫劇的代表作,《花木蘭》憑藉特有的藝術表現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在舞臺上常演不衰,其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幾十年來一直響徹在中華大地,為觀眾留下了極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記憶。演出當晚,壹佰劇院座無虛席,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來自河南豫劇院一團的演員們唱腔優美、表演細膩,讓觀眾領略到了豫劇的豪放之美。
  • 河南開封歷史建築—開封鼓樓
    開封鼓樓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鼓樓街西口。開封鼓樓又名譙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河南都司都指揮徐司馬建。鼓樓經過明、清兩代5次重修,是開封的商業文化中心。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戰爭時毀於戰火,只剩下了一個基臺,後於1976年拆除。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工程圓滿結束,鼓樓重新屹立在開封這片大地上。
  • 我的俠客開封黑幫在哪裡 開封黑幫位置
    我的俠客開封黑幫在哪裡?我的俠客開封黑幫位置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清楚,那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開封黑幫位置介紹】 開封黑幫的位置是在開封居民區地下錢莊 。 開封黑幫介紹 赤刀門弟子去開封居民區賭坊位置,可以找到龍門鏢局npc,在這裡觸發相關的支線任務達成條件。
  • 絲路傳奇 宋韻開封 開封因絲路而昌盛,絲路因開封而綿長
    「宋韻開封,絲路傳奇」,清明節前,俺又一次前往了那個號稱「八朝古都」的古城開封,繼續去尋找「一帶一路」上的旅遊奇蹟......
  • 河南文殊鄉一曲豫劇《花木蘭》改編 唱出疫情防控好辦法
    河南省光山縣文殊鄉播放的一曲豫劇版防疫宣傳廣播火了。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製作原來,這是由河南豫劇《花木蘭》經典片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閒」改編的疫情防控戲曲。當地負責人表示,農村許多老人不太會用手機,但是平時老人喜歡聽豫劇,便想到改編戲曲的方式。
  • 豫劇皇后常香玉和「管她」的兩個男人
    她是豫劇五大名旦之首,唱腔鏗鏘有力又俏麗典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常派」唱腔,很早就被冠以「豫劇皇后」頭銜,也是被國務院追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藝術大師,更是河南人說起來就伸大拇指的愛國藝人。她演唱的劇目《花木蘭》 《拷紅》 《白蛇傳》,幾乎每個唱段,河南人都耳熟能詳,張口既來。
  • (開封)中國七大歷史古都之一七朝古都開封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汴梁、汴京,開封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河南東部、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鄭州毗鄰。開封自貿區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國畫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開封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多為粘土、壤土和沙土,適宜各類農作物種植。開封境域內,因黃河泥沙淤積使黃河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
  • 2020西安首部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古城首演亮相
    10月23日晚,由曲江新區管委會出品,西安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陝西大劇院隆重首演,該劇也是2020年西安文藝舞臺上的首部原創音樂劇。雖然《花木蘭》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曾通過不同文藝方式,廣為流傳,但此次由西安文藝工作者原創的音樂劇《花木蘭》,依然演出了新意。
  • 開封臺-開封府
    您正在看到的是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策劃發起聯合省內16家品質電臺共同參與的「不忘初心、追夢前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宣傳活動開封有什麼呢?全國人民都知道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來開封一定要體驗的就是包拯文化了我身後就是當時包大人在開封擔任府尹時的辦公所在地是北宋時期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署衙當時可是天下首府史料記載北宋開封府共有183任府尹當然最有名的就是包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