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河南】王金環演唱:豫劇《花木蘭》《朝陽溝》

2021-01-20 騰訊網

(豫劇《花木蘭》「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選段)

(豫劇《朝陽溝》「俺外甥在部隊給我來信」選段)

樂隊老師:

板 胡:楊雙憲

二 胡:門國強、劉立新 徐德力

銅 器:何自修

電子琴:張漢林

琵 琶:山山

笛 子:邵國群

「大戲河南」的由來:

河南被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裡不但擁有古老的華夏文明,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河南的戲曲種類有很多種,比如豫劇、曲劇、越調、墜劇、四平調、二夾弦等,都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甚至走出國門。

有道是:「看大戲,到河南」!傳遞戲曲藝術,讓河南的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們每一個河南人的職責。「大戲河南」的名字,由此而來!

《大戲河南》只做公益,不忘初心!

「大戲河南」的職責:

1、傳遞中原戲曲文化,讓河南戲曲響遍全國、走向世界;

2、免費為廣大戲迷提供精彩的戲曲節目,坐在家裡也能感受到演出現場的歡樂;

3、免費為「戲曲演出團隊」提供專業攝像與後期製作,共同為河南戲曲文化的發展做貢獻。

4、免費為「戲曲演出團隊」做宣傳推廣,把劇團的名氣擴大化,讓更多人知道!

「大戲河南」的宗旨:

「大戲河南」不忘初心,只做公益事業,拒接商業演出的拍攝和製作!

喜歡這個視頻請點擊右下方的「好看按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戲河南】唐玲演唱:豫劇《花木蘭》「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選段
    (2020谷派春節演唱會)大戲河南」的由來:河南被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裡不但擁有古老的華夏文明,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河南的戲曲種類有很多種,比如豫劇、曲劇、越調、墜劇、四平調、二夾弦等,都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甚至走出國門。
  • 少兒版豫劇《花木蘭》首登舞臺,最小6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吳國強 攝影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經典豫劇《花木蘭》人們耳熟能詳,那少兒版的全場《花木蘭》你看過嗎?3月16日晚,由河南省劇協、河南省音協、河南省雜協等單位主辦的「梅花初放」少兒戲曲優秀劇目展演在省文化館拉開大幕,首場演出便是《花木蘭》。據了解,雖然裡邊的部分經典唱段是孩子們初學豫劇都會接觸的,但是豫劇《花木蘭》少兒版的全場演出這還是第一次。 小演員們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也不過16歲,但武功精湛,表演聲情並茂,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 《花木蘭》《朝陽溝》,河南人都會唱,可如今為何蕭條無人傳承
    親家母咱都坐下啊,咱倆隨便來拉一拉……」這首戲劇在河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要你唱出上句,就一定會有人對出下句。的確,在河南這個戲曲之鄉,每一個孩子都是聽著戲劇長大的,河南的豫劇在當地人心中不僅是一首簡單的曲子,更多的是對於童年的回憶和家鄉的眷戀。豫劇最早的時候叫河南梆子,又稱河南高調,明末清初時,主要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豫劇的音樂風格,它的演唱藝術
    (見明●王驥德<《曲律》)因此,如果我們承認「比起別的梆子刷種來,河南的特點特別濃厚。」(張庚《近代戲曲聲腔研究管見》)。並對它的音樂藝術特色進行研究的時候,除去應該研究它的唱腔、伴奏之外,研究它的演唱藝術必然應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和中心。
  • 豫劇經典《花木蘭》昨晚驚豔合肥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6月12日晚,「文化有禮、全民暢享」——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之豫劇《花木蘭》在合肥大劇院舉行。「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經典藝術讓合肥觀眾感受到巾幗英雄保家衛國展風採的別樣情懷。
  • 豫劇曲譜《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簡譜,常香玉演唱,名段解析
    《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常香玉)01:41來自豫劇曲譜劇本劇情介紹:隋唐時期北方突厥侵犯中原,花木蘭之父軍籍在身,因病不能應徵。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花木蘭挺身而出,用其弟花木棣的名字,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英勇殺敵。花木蘭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救元帥於危急時刻。凱旋而歸後,賀元帥幾次提親,欲將女兒許其為妻。花木蘭大驚,假借養傷之名返回家鄉。賀元帥登門提親,方知木蘭女兒之身。1956年10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戲曲電影,是第一部河南豫劇古裝戲曲電影。
  • 三門峽:陽光少年自排自演豫劇《花木蘭》
    演出現場水建軍攝人民網鄭州12月28日電 (記者王玉興)12月25日,三門峽市陽光小學學生戲劇社排演的河南豫劇經典名劇《花木蘭》(少兒版)首場演出在三門峽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拉開帷幕。陽光小學戲劇社的25名小演員以精彩的演繹,俊美的扮相,高亢激越的唱腔再現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歷經磨難為國殺敵」「重回家鄉當織女繡娘」 的家國故事。戲中主要演員最大的12歲,最小的9歲,唱腔中氣十足,動作行雲流水,引得臺下觀眾喝彩。
  • 河南豫劇將登上「國家名片」,《豫劇》特種郵票明年11月將面市
    11月26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全面啟動了《豫劇》郵票的編輯、設計,並赴河南專門開展廣泛的調研論證工作。豫劇是中國五大戲劇(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其中京劇已發行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和京劇臉譜郵票,黃梅戲於2014年發行,我省的豫劇將成為中國五大戲劇中第三個登上「國家名片」的劇種。
  • 豫劇花木蘭從軍 《花木蘭》在肥綻放經典魅力
    6月12日晚,歷經60餘年風雨考驗的豫劇《花木蘭》讓合肥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經典的魅力。作為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二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在6月的首場演出,該劇也為市民送去了夏日的清涼。 老戲迷愛戲心切小觀眾親近傳統文化 當晚7點15分,雖然距離《花木蘭》上演還有一刻鐘,但合肥大劇院歌劇廳已落座七成觀眾。放眼看去,還有不少小觀眾坐在其中。聽到舞臺的升降樂池裡傳來咿咿呀呀的聲音,一些觀眾還好奇地走到臺前,伸著頭往下邊打探,原來是伴奏人員正在調試各種樂器。 19點30分,大幕拉開,豫劇《花木蘭》在眾人期待中正式上演。
  • 咱河南豫劇要上郵票了!預計2021年11月20日面市
    製圖/單莉偉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通訊員 郭豔咱河南豫劇要上郵票了!11月28日,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已經把《豫劇》特種郵票正式列入2021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預計2021年11月20日面市。日前,該集團有關部門已全面啟動了《豫劇》特種郵票的編輯、設計工作,並專門赴河南進行調研論證。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
  • 資料:豫劇《花木蘭》簡介
    花木蘭  趙義庭 .... 賀元帥  吳碧波 .... 花木惠  馬天德 .... 花弧  湯蘭香 .... 花母  劉鳳琴 .... 小花木力  王玉蓮 .... 大花木力  汪如意 .... 地保  張德勳 .... 劉忠  軒耀閣 ....
  • 「戰地日記」—抗疫版豫劇MV《花木蘭》致敬逆行者!
    花木蘭》唱響各大新媒體平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傳唱,這是我對唱詞的創作要求,而且當即決定選用常香玉大師的代表作《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這段經典旋律套唱。這時,人民藝術家常香玉的名字在我腦海中不斷地閃現,雖然大師已經故去,但是她的愛國情懷以及「戲比天大」的精神永存。
  • 河南文殊鄉一曲豫劇《花木蘭》改編 唱出疫情防控好辦法
    河南省光山縣文殊鄉播放的一曲豫劇版防疫宣傳廣播火了。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製作原來,這是由河南豫劇《花木蘭》經典片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閒」改編的疫情防控戲曲。當地負責人表示,農村許多老人不太會用手機,但是平時老人喜歡聽豫劇,便想到改編戲曲的方式。
  • [開封]豫劇《花木蘭》在開封首演
    受到感染的豫劇演員常香玉決定到全國進行義演,用演出的收入為志願軍購買一架戰鬥機。演出的第一站就定在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這裡也是常香玉13歲成名的地方。  常香玉:我就覺得我的意思沒有盡夠,我那時候我就提出來,我說捐獻一架戰鬥機。用我的演出用我的本事用我的力量用我的血汗捐獻一架戰鬥機來保衛我們的國家。
  • 2019文化旅遊季|錚錚俠女義 殷殷家國情 經典豫劇《花木蘭》精彩上演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7月26日晚,廊坊壹佰劇院戲韻聲聲、掌聲陣陣,經典豫劇《花木蘭》在這裡精彩上演。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動人故事婦孺皆知。作為豫劇的代表作,《花木蘭》憑藉特有的藝術表現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在舞臺上常演不衰,其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幾十年來一直響徹在中華大地,為觀眾留下了極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記憶。演出當晚,壹佰劇院座無虛席,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來自河南豫劇院一團的演員們唱腔優美、表演細膩,讓觀眾領略到了豫劇的豪放之美。
  • 河南豫劇添巨作 新編歷史豫劇《義薄雲天》將推出
    原標題:「忠、孝、節、義」四部曲收官之作 河南豫劇再添巨作 《義薄雲天》今年推出  鄭州晚報訊:作為中華美德「忠、孝、節、義」四部曲的收官之作,新編歷史豫劇《義薄雲天》,將於今年五一期間正式和觀眾見面。今年9月份,該劇將同《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一起,在國家大劇院為國人完整呈現中華美德「忠、孝、節、義」四部曲。
  • 河南伊川「花木蘭」:隔離家中不忘參戰抗疫
    「江山如畫美萬千,忽降災難到人間,冠狀病毒真刁鑽,害得百姓不安全,在家多喝水,不把親戚串,出門戴口罩,避開那聚集人群做好宣傳…… 」近日,隨著一段播放量超過80餘萬的短視頻《抗疫版花木蘭》在社交平臺走紅,河南伊川「抗疫花木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 「河南有糧,武漢不慌!」這場「可得勁」的直播,展現了一個「硬核...
    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可得勁」的直播觀看量超730萬銷售額超2.9億元主持人唱豫劇、說評書花樣帶貨現場還原「媽媽,我要吃烤山藥」為了給河南老鄉們帶貨主持人們都使出了看家本領直播一開場任魯豫、月亮姐姐就唱起了改編版《牧羊曲》、豫劇《花木蘭》介紹起河南特產懷山藥主持人魯健即興來了一段評書月亮姐姐還現場還原了那一句火遍全國的 「媽媽,我要吃烤山藥」小朋友看了都要問一句:
  •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種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12月14日,林州市豫劇二團的演員們走進八小,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戲曲盛宴。萬一具備,只欠東風。豫劇二團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準備,幾分鐘的時間,一個流動的舞臺便矗立在操場上。熱情洋溢,高度引領。
  • 這首《花木蘭》非同一般!
    近日,北京市政協委員、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提議戲曲藝術家同仁用文藝的力量,同唱中國武漢加油——《花木蘭》,向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向病患者表示慰問,激勵廣大民眾的鬥志和決心、堅定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念,為武漢加油!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