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的生活美學,用俳句點睛,書寫家庭篇章

2020-12-12 動漫超神秀

閒暇之餘,筆者偶然間接觸到了吉卜力工作室公布的一組壁紙,一張熟悉圖片讓我想起了這部熟悉的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生活中透露出的人生哲學。明明是一家人簡單溫馨的生活,卻讓觀眾產生了很多關於自我和人生的思考。

壁紙

在吉卜力工作室多以商業類型動畫為主,注重人物心體現的時期,高畑勳導演和製作人鈴木敏夫想要打造一部體現人物外在的電影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以此為雛形。

高畑勳的《山田君》與吉卜力工作室

高畑勳是吉卜力工作室中,動畫風格和宮崎駿有著明顯區別的導演,宮老擅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反戰環保的主題,高老則注重寫實和藝術表現。

右側高導

高導對於動畫的製作,帶有一種追求藝術的執著,在他的眼裡動畫的高質量呈現要高於觀眾認可和投資回報。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高標準要求,他的作品才會被稱為動畫界的藝術瑰寶

高畑勳導演的高要求也為工作室帶來過不少麻煩,他的很多作品都經過了反覆修改,基本是延期專業戶。《螢火蟲之墓》沒能準時上映,《歲月的童話》也延期了,《輝夜姬物語》原本準備和宮老的《起風了》同期上映,做得慢確實帶來了優秀作品,卻讓職工頗有怨言。

輝夜姬物語

《我的鄰居山田君》改編自石井壽一的四格漫畫,講述了住在山野市的一家人的故事,一家之主爸爸山田是一個小公司的職員,經常因為瑣事和妻子拌嘴;隆的妻子媽媽松子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照顧家人的飲食起居。松子的母親也就是隆的嶽母是個特立獨行,說話毒辣的老人家。長子阿升學習一般,性格像母親一樣迷糊;小女兒野野子是個小學生,經常被弄丟。

山田一家與每一個普通人家別無二致,導演卻借著這普通的一家人傳遞了很多簡單純樸的人生哲學。

山田君

《我的鄰居山田君》,藏在平淡故事下的生活美學

該作上映於1999年,至今已經超過了20年的歷史,在豆瓣收穫了超4萬人8.8分的成績,觀眾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豆瓣評分

過於簡潔的畫風會讓第一眼看到這部作品的人產生一種「幼兒動畫」的感覺,104分鐘的時間不算長,卻足夠講好一個故事。樸素清新的畫風其實是為了對應作品內容,一個簡單家庭的悲傷歡樂,畫風極度簡潔且十分接地氣,他們的生活也會遇到各種波折,但更多的是歡笑

《我的鄰居山田君》給觀眾帶來了滿滿的真實感,爸爸和外婆吵著土地和房子的歸屬權問題,爸爸只要在家就喜歡叫媽媽做各種事情。全職主婦媽媽神經大條,總是忘記各種事,在收快遞的時候還是快遞員提醒她收取快遞的印章放在哪,這樣的媽媽卻在盡心盡力地為家裡的每個人付出,面對各種問題非常樂觀

爸爸媽媽

外婆是個表面上兇巴巴,固執不喜歡聽取意見,但經常能夠給出實際性意見的一家支柱。調皮的哥哥正在備考,他還在抱怨中找到過人生哲理:「要是爸爸能再聰明點,媽媽做的飯再好吃一些,我們家變得有錢,那我的生活會不會變得不一樣」,通過這種疑問,他還反思過自己的定位和未來。

阿升

最小的妹妹野野子,是個膽大樂觀的孩子,家人將她忘在了車站之後,她認為是家裡的大人迷路了。

野野子

這部電影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故事線,基本就是由一個個簡單的家庭小故事組成,從阿升對自己的由來的思考引入爸爸媽媽的婚姻回憶,父子倆一起玩棒球打碎了玻璃,夫妻兩個人搶自己喜歡的電視,一家人給山田爸爸送傘的溫馨等等,每個故事都是自成一派,但又是由家庭家人這個整體串聯起來。

電影最動人的地方,是將感動、親情和哲理作為調味料融入到家庭故事中,無論是吃什麼的日常,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吵吵鬧鬧,平凡的每天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溫馨的氛圍卻能長長久久的留在每個人心中,讓感動常駐。

生活

用俳句(日本古典短詩)結合生活,突出深意

《我的鄰居山田君》最具特色的,是在簡單的生活故事之後,通過一段俳句來做總結,生活的色彩頓時就濃厚起來。

外出郊遊的一家人,無意中將小女兒野野子丟在了商場,經歷了失落、焦急和失而復得等種種心態之後,一家人微笑著合唱:「仰臉看藍天,白雲天上飄,一切會無事」。隨後出現俳句:歡笑聲打破秋日黃昏的寂靜。原本是一件頗為嚴重的事故,卻在有驚無險和妹妹「原來大人也會迷路啊」的感嘆中落下帷幕,還由此認識了另外一家人,有時候壞事也會變成好事。

歡樂

爸爸面對傾盆大雨,打電話讓家人來送傘,沒想到話筒裡傳來的都是家人不樂意的聲音,生氣的爸爸自己去超市買了一把傘,沒想到走了幾步就看到媽媽帶著兒子和小女兒一起來送傘,音樂突然變得溫馨起來,春雨淅瀝的城市也變得柔和起來。搭配上那句:「春雨滴答,宛若細談。」春雨潤物細無聲,伴隨著一家人回家時的竊竊私語,溫馨且美好。

家人

兒子阿升步入了青春期,因為戀愛和學習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開心和波折不斷,但這一切也伴隨著青春期的結束而遠去。總結的俳句:「短暫的夢,章魚在陷阱中造家,一個夏月」,青春於每個人都像是一個短暫的夢,時間會讓生活悄然發生改變,之後也許會朝著更加美好的夢走去。

爸爸身心疲憊的下班回到家中之後,問媽媽要吃得,此時的松子為丈夫遞上了餅乾和香蕉,爸爸很生氣的喊道:「我辛苦工作了一天,竟然就給我吃這些?」此時的媽媽又遞上了一杯熱水,然後趴在了爸爸的旁邊,彼此都有疲憊的時候,這時候應該放鬆彼此的心情,此時的陪伴才是最美好的。俳句應景而至:「來我身邊,我也寂寞,秋日黃昏」,兩個同樣疲憊的人,因為彼此的陪伴有了些許寬慰。

來我身邊

《我的鄰居山田君》的整體基調是歡樂詼諧地,將頗具深意的俳句融入其中之後,能夠透過一些簡單的故事看到人生的這裡,由此對人生有更多層次的感悟。俳句是日本人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來源於生活,表達的亦是生活

俳句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日本家庭最真實的寫照,每一個幽默的小片段都是日本普通家庭的生活,有簡單溫馨的一面,也有尷尬狼狽的一面,所有的小故事串聯起來,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作品通過一種以小見大的方式來敘事,一個個短小的故事串聯起來,用俳句點睛,書寫的是名為「家庭」的故事。家人和生活是故事的骨架構成,每一個事例是這個故事的肌理,山田一家以或自嘲或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的快樂或困苦,人生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

一家人

故事的最後,一首歌中的幾句詞"世事不可強求,將來怎樣就怎樣,未來難以預料"更是成為了點睛之筆,無論世事如何,快樂地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故事中的外婆那樣,當志願者掃地還要和爭吵了六十年的老頭劃清界限,賞櫻花的時候,在讚嘆櫻花美麗的同時,一邊傷感的感慨:「還能看多少次呢?」,一邊高興地回答自己「三十多次吧」,相信自己能夠活到一百歲,抱著這樣樂觀的想法活下去

櫻花

細品《我的鄰居山田君》,簡單的生活故事背後其實充斥著人生的哲學,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他們得意過,也失意過,真實且幽默意味十足。挫折和平淡才是生活的全部,這樣的生活不算完美,但卻教會我們樂觀地面對生活,勇敢的活下去。

相關焦點

  • 《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的生活美學,用俳句點睛,書寫家庭篇章
    閒暇之餘,筆者偶然間接觸到了吉卜力工作室公布的一組壁紙,一張熟悉圖片讓我想起了這部熟悉的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生活中透露出的人生哲學。明明是一家人簡單溫馨的生活,卻讓觀眾產生了很多關於自我和人生的思考。
  • 《我的鄰居山田君》極簡主義描繪幽玄之美,雋永俳句彰顯生活真諦
    1999年,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推出了吉卜力工作室第四部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這部電影預算高達20億日元,而最終票房卻只有15億日元。如果單從結果來看,這無疑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不僅讓「為藝術而生」的吉卜力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也逼迫高畑勳不得不「暫時隱退」,直到14年後才憑藉《輝夜姬物語》載譽歸來。
  • 人間煙火的幸福:三個關鍵詞解讀《我的鄰居山田君》
    1999年,《我的鄰居山田君》問世了,用素描和水彩繪製成的動畫,同年獲得了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優秀獎,由於使用了先進的電腦製作以及大量的廣告投入,導致預算負荷,15億日元的票房創下了吉卜力動畫的票房新低,高畑勳也因此暫居幕後。
  • 人間煙火的幸福:三個關鍵詞解讀《我的鄰居山田君》
    1999年,《我的鄰居山田君》問世了,用素描和水彩繪製成的動畫,同年獲得了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優秀獎,由於使用了先進的電腦製作以及大量的廣告投入,導致預算負荷,15億日元的票房創下了吉卜力動畫的票房新低,高畑勳也因此暫居幕後。
  • 最不吉卜力的吉卜力電影:高畑勳監製《我的鄰居山田君》
    這部打破了吉卜力一貫的賽璐璐工藝,違背了吉卜力慣常風格,還拆散了吉卜力工作室整個運行體系的電影,就是動畫導演大師高畑勳的家庭動畫電影《我的鄰居山田君》。結果到了外面開會時,德間康快一站上去,就說到:「《我的鄰居山田君》票房失敗,全是鈴木的錯。」弄得鈴木只好上臺承認錯誤。不過,這也不好全說是製片人的鍋,因為這部電影本身不那麼吸引人。它散文式的敘述框架讓他沒有一個完整明確的劇情,這對於當時看電影的人,尤其是看吉卜力電影的人很不買帳。大多數人都承認這是一部傑出的作品,但無法改變他叫好不叫座的現實。
  • 《我的鄰居山田君》:平凡的生活是家最完美的樣子
    《我的鄰居山田君》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這家工作室是宮崎駿創辦的,出品過《龍貓》、《風之谷》等著作。《我的鄰居山田君》這部電影由高畑勳執導,改編自石井壽一四格漫畫,用素描結合水彩的形式講述山田一家平凡的生活。
  • 《我的鄰居山田君》宮崎駿式浪漫只是童話,高畑勳式溫馨才是生活
    其實如果你看過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的作品,你會不難發現高畑勳的作品不管是從畫風、背景的精美程度還是人物外表和內心刻畫的精細程度上,都是略勝於宮崎駿的作品一籌,而且你通過對比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我的鄰居山田君》和《輝夜姬物語》,你不難發現他在一次又一次嘗試著不同的作品風格和畫風。
  • 俳句詩人千代尼:即便賞月,女人仍渴望陰影|一詩一會
    千代尼,又稱加賀千代女,是日本江戶時代最負盛名的俳句女詩人。六七歲時,千代尼就顯示出創作俳句的天賦。十二歲時,父親送她到俳人岸大睡處做幫傭並學習俳句。十七歲那年,松尾芭蕉弟子、蕉門十哲之一的各務支考到千代尼家中拜訪,當時,千代尼臨場創作的幾首詩令各務支考大為震驚,他在後來的一封信中盛讚千代尼才貌出眾,是寫俳句的高手。
  • 日本俳句,寫成這個樣子,也算詩嗎?
    日本的俳句也通常被視為一種短詩,其中的一些名作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最著名的應該是松尾芭蕉的這句:「古池——青蛙躍進:水之音。」這個俳句通過視聽上的簡單描摹,向我們展現了一副動靜結合的畫面:青蛙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像這樣的句子也算詩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俳句是怎麼出現的。
  • 星羅萬象一茶味——小林一茶的俳句藝術
    當時江戶地區的人對於農村來到江戶謀生的鄉下人,每以鄙夷之態度譏稱其為「信濃者」或「椋鳥」(一茶後來有一首追憶江戶生活的俳句即如是書寫:「椋鳥と人に呼ばるる寒さかな[他們叫我這鄉下人「椋鳥」——冷啊])。」1801年,元夢師過世。3月,三十九歲的一茶返鄉探望父親,4月,父親突染傷寒,臥病一個月後去世。一茶寫了《父之終焉日記》記之。
  • 從《東京教父》中阿花詠誦的三首俳句,看日本的俳句文化及審美觀
    在今敏的經典電影《東京教父》中,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橋段,聖誕飄雪的夜裡,阿花從垃圾堆裡撿到了一個棄嬰,他覺得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並吟出了一首俳句:"幼子臉頰,灑落粉雪,清澈此夜。」這首俳句,將阿花的善良和溫柔襯託的淋漓盡致,在這部電影中,阿花一共詠誦了三首俳句,既表達了故事內涵,也暗喻了日本的俳句文化和審美取向。
  • 在新時代新徵程 書寫青春篇章
    原標題:在新時代新徵程 書寫青春篇章   本報訊(首席記者張端)12月16日,西安市「時代新人」宣講團走進西安
  • 用鏡頭書寫人性!回顧小津安二郎的10部電影,不只有《東京物語》
    用鏡頭書寫人性!回顧小津安二郎的10部電影,不只有《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一生創作了54部作品,雖部分散佚,仍有30餘部存世。從細微之處觀察生活的幸與哀,總在省略和留白之處讓觀者體會人生的無奈或明朗。超低機位構圖、凝滯鏡頭下的細膩畫面等,建構了他獨特的視覺美學。
  • 「生活美學與身體行動」高峰論壇召開
    關於身體書寫的探討,大連理工大學王琦從讓-呂克·南希的身體書寫理論中得到啟示,認為身體本身就是一種書寫,書寫實際上具有生存論層面上的身體性含義,身體只有在觸感中,才會實現身體的「實體化」。對於閱讀、書寫和身體的看法,王琦表示,書寫實際上是一種存在方式,也是一種行為的表達媒介。
  •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由於短小緊湊,沒有廢話,俳句在日本被稱為「省略的文學」,又由於它富有節奏感、形象性強,人們贊其為文字的「音樂」或「繪畫」。本書翻譯的俳句這種文學形式何時傳到中國,現在很難查考。據說,最早用日語寫俳句的中國人是明末清初的禪僧東臯心越(1639-1695)。後來,又有少數人寫過俳句。
  • 書寫「新時代三問」巾幗篇章 | 婦聯繫統幹部這麼說
    書寫「新時代三問」巾幗篇章 | 婦聯繫統幹部這麼說 2020-07-29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主婦的生活美學走紅朋友圈:享受慢生活,是一種人生智慧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的生活美學走紅了朋友圈。這些真正懂得生活的美學的人們,比起追求生活的效率,她們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享受慢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人生智慧。如圖所示,跟隨著這些美好的曬圖分享,和每位讀者朋友們一起,去追隨生活美學的腳步,尋找平淡生活中的幸福真諦,看看她們的快樂源泉,究竟來自哪裡。也許,過上一種緩慢而有品質的生活,與物質無關呢?學會掌控自己的時間,慢下來生活。
  • 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
    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繁榮,我們生活在被物質包圍著的世界,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花樣百出的促銷,很容易迷失在物質世家之中。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日式生活美學吸引了,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這才是創造日常生活之美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日本社會在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人們不僅是在消費上追求極簡,這股風潮更是刮進了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裡面也開始盛行起這種極少物質打造的極簡生活。
  • 於無言處聽音——《言葉之庭》的美學解讀
    雖然這部動畫劇情平淡,主題也基本延續了舊作《星之聲》、《她和她的貓》等影片中展露的孤獨、愛情、心和心的距離等元素,但好在影片的亮點在於情緒飽滿,以情動人,而情緒的引發、推動、爆發是與影片的美學內核分不開的,正是由於影片的審美旨趣根植於日本美學的沃土中,影片才能在如此平淡的劇情中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