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運用很多歷史典故,在字數不多的詩詞裡大大增加詩歌內容與內涵。用獨特的感情與手法,從不同尋常的側面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整個詩歌風格分為兩部分,但又上下呼應。
今天小編將繼續給大家介紹一首宋代詞人陳亮的詩作,說起大詞人陳亮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很多人都知道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吧,陳亮是辛棄疾的好友。與辛棄疾志同道合感情非常深厚。
但卻被世人唾棄誤解,他也是宋代的曾經考取狀元,在任職判官之前就不幸去世了,這首詞的名字是《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這首詞陳亮用比喻和引用歷史來表達自己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救國圖存的信心與決心。
堅定自己不顧世人的眼光,就算被曲解也要投身於自己的熱愛事業中。後半部分更是表達了自己與好友的友情堅不可摧。這首詞也是對辛棄疾的一首詞《虞美人》的回應。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宋代:陳亮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餘幾?後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這首詞是在說作者年齡越來越大,逐漸老去的他心事要去跟誰說呢?看了很多世事變化物是人非,那時跟他一起在中原的父老鄉親,現在能夠見面還活著的也不多了。現在的青年人都只顧自己的玩樂已經沒有關心國家復仇的恥辱心了。
現在在世上的都是小孩子,他們體會不到自己的國家和別人的國家平分土地的難過之心,悲哀至極。樹木都已經這麼高了,感覺都已經分別了,只有你和我有著相同的見解,雖然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只要初心不變都不用過多的牽掛也不會缺少知音。煉丹如果成功就要及時撿取。
這首詞的上片和下片風格區別很大,上片在講國家大事,說著自己年紀大了但還是有壯志難酬,可是想找個和自己一起談天下大事的人都找不到,簡直太可悲了。作者因為很愛自己的國家,並不希望國家和其他國家講和用土地分割的方式。這部分也引出了下面說珍惜這個知己好友。
下片開始運用情感,所述的感情也是和上片渴求的一樣。作者和好友辛棄疾的深厚感情建立在兩個人對國家有著相同的願望。關於樹木也是引用了《世說新語》的一個經典,寫出了歲月匆匆樹木都有這樣的變化,更何況人與人之間呢。並且陳亮寫完這個詞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
引用各種歷史經典是一種獨特的手法,會讓整篇詩歌更上一層意境充滿內涵。最後的例子是作者想表達即使世人不支持不看好遭到誤解輕視與好友之間的志向與感情也不會變。因為於此,友情也是非常的可貴,加上兩人的情感與國家大事掛鈎,是感情更上一步得到聖潔的升華。接下來寫的兩句是至理名言,但是還是圍繞著救國的方法,他與辛棄疾一樣,所寫的想表達的都與國家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