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在什麼時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國有哪些國家中心城市

2020-12-12 州州去旅行

成都2016年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鄭州、西安入圍,不過相比於2010年首次提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後邊這幾個城市在定義方面還是有區別的。

2010年第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一線城市廣州,當時被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包括成都在內的4個中心城市都被稱為「國家支持建設為中心城市」,被認為是公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因為這些城市都是中央媒體公布的「國家支持建設中心城市」,另外一些城市被認為是「南京、杭州、廈門、青島」,在2016年也可以成為中心城市,因此這四個城市並不是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而是八九不離十。

成都為什麼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只有天空厚,人口稠密,旅遊資源豐富,美食很多,成都有兩個交通便利、國際化的大型機場,鐵路橫貫歐亞,長江航運連接各省市,高速公路縱貫全省。

成都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落戶301家。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開戰時刻 五城爭做國家中心城市 地方開展城市能級大賽
    也是在25日,於瀋陽舉辦的201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舉辦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與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上,瀋陽市市長潘利國表示,瀋陽以建設立足東北、服務全國、輻射東北亞的國家中心城市為總體目標。更早的時候,南京、武漢等地也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西安上榜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此前,官方文件提到的國家中心城市共有九個: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九座城市都是區域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而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
  • 蘭州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距離西安不近,比成都和重慶遠
    中國已經有了九大國家中心城市,然而位於中國的地理中的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卻並不是國家中心城市當中的一員。蘭州市難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原因之一是蘭州市和西安市的距離比較近,具有重複性,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素,雖然位於中國大西南的重慶市和成都市的距離也很近,但它們是同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為什麼大西南有兩個接近的國家中心城市? 蘭州市和西安市不能同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嗎?
  • 中國未來會再增加哪幾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也不是越多越好,除了現有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以外,我認為未來還將新增三到五個。最有可能出現在以下9個城市裡面:瀋陽、南京、杭州、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深圳。其中,最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的是:瀋陽、南京、長沙這3個。
  • 成都、重慶離那麼近,為什麼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快來一起討論
    為帶動三峽壩區及川東(重慶地區)居民脫貧致富,將重慶從四川省分離出來,以重慶市老城區為首府,加上原四川省萬州地區、涪陵地區、黔江地區成立直轄市,其中,重慶市成立的最大目的就是扶貧,在中國,直轄市是國家的中心城市,重慶成為直轄市後,也被賦予中心城市的地位,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具有引領、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榜!北上廣深排名不變,成都、杭州顯著提升
    換句話說,本文使用的「國家中心城市」表述,更像是個形容詞,而非官方文件中的特定名詞。 先說結論: 第一檔有且只有一個城市,國家綜合中心是北京。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名單或早已「圈定」,濟青未入圍
    在中國的城市體系,是層級分明的,作為我國城鎮體系層級的「塔尖」,被稱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再次一級的城市,官方稱為 「區域中心城市」,是指具有重要區域意義的省會城市及副省級城市。中央以文件形式正式公布的區域中心城市有瀋陽(東北)、南京(華東)、武漢(華中)、深圳(華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其中成都、武漢、西安已於2016至2018年分別升級為國家中心城市。
  • 中國3個方言「最發達」地方,全是國家中心城市,去過2真厲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過程,已經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形式,中國的方言就是文化的一種,國內許多城市方言非常發達,外地人去方言發達的城市,只能聽懂當地人說普通話,當3個城市全部是國家中心城市,去過2個真厲害!說起最發達的方言城市,當然有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
  • 成都和重慶,兩座中心城市的「中間點」在哪裡?
    現在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重慶是國家明確提出計劃和定位的5個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是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可以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國家對這些城市現在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的肯定和戰略計劃,它們的未來一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有條「國家級」的高鐵預計通車後,將串聯起3大「國家中心城市」
    從「十二五」規劃中的「四縱四橫」到「十三五」規劃中的「八縱八橫」,中國在城市發展戰略水平上規劃和建設高速鐵路,在「十三五」規劃中,東西高鐵計劃將三個主要的「國家中心城市」串聯起來,證明了這條高鐵的重要性,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這三個「國家中心城市」。
  • 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都市圈中心,瀋陽憑什麼?(上)
    本世紀初,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空間形態,在中國城鄉區域發展中逐步取得了主導地位。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遼寧中部城市也組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值得一提的是,幾座城市除瀋陽外,都有一個標籤——資源型城市,即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採、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其中,阜新和撫順先後被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轉型發展的世界性難題。與出口導向、海洋經濟背景下發展輕工業的其他城市群相比,這個擔子並不輕。
  • 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誰能勝出?
    東北地區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兩位競逐者誰能勝出? Vol. 01 兩城均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能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自身實力必然很強大。
  • 南京有望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嗎,這個說法很客觀,來聊聊
    南京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很小,南京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一切實力和條件,但唯一的問題是南京的地理位置,畢竟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是輻射和牽引共同發展更大範圍的兄弟城市,發揮地區的核心價值作用, 但是,南京位於長三角,與上海屬於同一經濟區,上海的輻射範圍已經到達南京家門口,所以如果南京市中心城市
  • 中國這座唯一的副省級市,即將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央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即將成為中國的中央城市!武漢市,簡稱"漢",又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央軍事委員會駐武漢聯勤保障基地。
  • 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未來誰將率先脫穎而出?
    國家中心城市現在是中國城市化體系的最高級,具有領導、輻射、集散功能, 到目前為止,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中最有競爭的兩個城市, 誰率先脫穎而出?
  • 中國不愛說普通話的五大城市,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及網紅旅遊城市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航空以及高鐵的不斷普及,外出商務及旅行越來越頻繁,城市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但是很多的小夥伴們去到遙遠的異地,有時發現語言溝通有很大的障礙,當地的方言根本聽不懂,有時會讓人產生崩潰的感覺。
  • 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新動向:全球最大會展中心明年開展
    而聚焦正在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濟南,在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之下,會展經濟也成為提升城市能級的重要抓手。落地濟南先行區的全球最大國際會展中心,將以全球視野,為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強大支撐。
  • 我國中部發展最好的3座城市,2座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很強
    中段地區物產豐富,又承載著許多中國文化,隨著我國的鐵路、城市圈的迅速擴張,中部地區自然也成了我國經濟的重要紐帶,說起中部地區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人會想到武漢、鄭州,因為它們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其實中部地區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城市,雖然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但依託城市的發展,現在已經成長為新一線城市
  • 西部No.1新使命:雁塔區定位西安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
    同時,作為中國科教文化名區,其坐擁大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口達14萬之多。在西安啟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新階段,如雁塔區這類主城區板塊,相較於新興開發區,承受更多物理空間、民生保障壓力的同時,如何謀篇布局、搶抓機遇,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 為何說地處東北腹地的長春適合打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四大板塊」分別是長春國際汽車城,長春國際影都,國家區域創新中心,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其中,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意義非凡,代表著長春在產業轉型上將向更高領域突破。中國長城集團總投資超百億元的PC機生產基地項目有望10月正式籤約落位長春。長春在研發和IT領域都將有進一步突破,為長春建設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