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
南方國土的大光明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
前面講了東方五百萬億國土、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的大光明。這裡接著講南方。
同樣的,南方的諸大梵王各自見到自己的宮殿光明照耀從未曾有,也都紛紛歡喜踴躍。他們相互拜訪議論這件事:「是什麼因緣,令我等的宮殿有如此的光耀呢?」
色界天的諸大梵王,一般都是住在四禪八定中。大通智勝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六種震動和大光明,將他們從色想禪定中喚醒。而他們對大光明的歡喜和疑惑,是他們得以進步的契機。
【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我等諸宮殿,光明甚威曜,此非無因緣,是相宜求之。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這個時候,梵眾中有一個叫妙法的大梵天王說偈云:「我們的宮殿光明威耀,這並非是沒有因緣的。我們應當共同一心去推求之。過去的百千劫中我們都沒有見到如此勝相,這不是大德天生,就一定是佛出現在世間了。」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祴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於是,這五百萬億國土的諸梵天王,帶著他們的宮殿,又各自以衣祴(盛華器具)盛滿各種天華,共同前往北方推尋此光明相。見到大通智勝如來坐在道場菩提樹下的師子座上,諸天龍八部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位王子請佛轉法輪。
南方喻慧,北方喻定。從南方到北方,即是說,從慧開始起修,到具備一定的禪定功夫,定慧等持時,就能見到佛。
這就好比,我們習得了《法華經》的智慧,光有這個智慧妙法還不夠,無量義處三昧的禪定功夫也要跟上去,如此定慧等持,必能見到大通智勝佛。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見到了大通智勝佛,諸位梵天王皆頭面禮敬佛陀,繞佛百千周。
他們以天華散在佛上。這些天華如須彌山一樣高大,比喻在覺悟心性上修無上菩提心因。
他們以高十由旬的菩提樹供養佛陀,比喻在塵性上涵蓋十法界。
他們各自以宮殿供養佛陀,比喻不染相見,無分別的淨識。
以上三種供養,簡單講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思。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饑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華,今日乃值遇。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世尊大慈愍,惟願垂納受。】
作完了供養。諸位梵天王當即在佛面前一心同聲偈頌道:
「世尊甚為難見,能幫助眾生破除一切煩惱。百三十劫過去了,我們如今才能得以一見世尊。願世尊的解脫法雨,能夠充滿一切饑渴眾生的心田。我們過去沒有見到擁有如此無量智慧的人,這樣的機緣,珍貴得如同優曇缽華一樣,我們直到如今才得以遇到。我們的宮殿,因為蒙受慧光的緣故而莊嚴莊飾。願世尊垂下大慈悲,收下我們的宮殿。」
奉獻宮殿給世尊,可以理解為滅除一切執著相見。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我等鹹歸請,當演深遠音。】
諸梵天王以偈讚嘆佛後,請法說:「惟願世尊轉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皆能獲得安隱而得到解脫。
他們請的安隱解脫法,是大乘法,誠如他們偈子中所說的:願佛轉無上法輪,度無量眾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大通智勝佛默然答許了這個請求。默然,無分別中不礙分別。
西南方諸梵王、下方諸梵王的請法,也同樣都是大乘菩薩的請法。這裡省略了。
上方國土的大光明
【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宮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斯光明?
大通智勝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六種震動和威光,同樣也到達了上方世界的五百萬億國土。
這些國土中的諸大梵王從色想禪定中出來,亦都看見了自己所止歇的宮殿光明威耀,往昔從未曾有。
他們歡喜踴躍,生出稀有之心,相互拜訪而議論說:「是什麼因緣我們的宮殿有如此的光明呢?」
【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屍棄,為諸梵眾而說偈言:今以何因緣,我等諸宮殿,威德光明曜,嚴飾未曾有。如是之妙相,昔所未聞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這時候,梵眾中有一位叫做屍棄的大梵天王說偈道:「今日是什麼因緣我們的宮殿皆威德光明晃耀?這樣的莊嚴莊飾過去從未曾有,這樣的妙相昔日也從未曾聽說。這是大德天生呢?還是佛出現在世間了呢?」
「屍棄」,梵語音譯,為色界初禪天的天主。意譯為頂髻、火。此王修火光定而破除了欲界之惑,從此功德而立出名相。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祴盛諸天華,共詣下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於是,這上方五百萬億國土的諸梵天王,帶著他們的宮殿,又以衣祴(盛華器)盛滿各種天華,共同前往北方而推尋此光明相。
他們見到大通智勝如來坐在道場菩提樹下的師子座上,諸天龍八部等皆恭敬圍繞著他,還見到十六位王子請佛轉法輪。
根據《佛說阿彌陀經》的六方佛解說,上方比喻十二處,即六根對六塵共計十二處下方比喻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諸大梵王從上方推尋到下方,從所覺而見到能覺,能覺、所覺歸為一如時,就見到了佛。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這時候,上方諸梵天王同樣也是頭面禮敬佛陀,繞佛百千匝。散天華、供養菩提樹,供養他們各自的宮殿,從根、塵、識三方面表達他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願心。
【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善哉見諸佛,救世之聖尊。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
他們還在佛的面前,一心同聲以偈贊佛。他們說:
「善哉啊,我們如今能夠見到諸佛,見到救護世間一切眾生的聖尊!世尊能夠從三界牢獄中勉勵眾生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是具足一切智慧的天人師,因為哀愍群生的緣故而廣開甘露法門,廣度與一切眾生。」
【於昔無量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暗冥。三惡道增長,阿修羅亦盛,諸天眾轉減,死多墮惡道。不從佛聞法,常行不善事,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住於邪見法,不識善儀則, 不蒙佛所化,常墮於惡道。】
「在過去的無量劫中,一直空過而沒有佛的出現。世尊沒有出現於世間時,十方世間常常籠罩在黑暗幽冥之中。三惡道的眾生時時在增長,嫉妒好嗔的阿修羅亦很繁盛,而善業天眾卻在漸漸轉為減少。
他們沒有聽過佛的正法,常行種種不善事,以致於色身、命力、智慧都在減少。因為罪業因緣的緣故,他們失去了歡樂以及歡樂的念想。他們住在邪見法中,根本不懂得善的威儀和準則。由於沒有蒙受佛的正法教化,他們常常不知不覺就墮落在了惡道中。」
現在的中國,物質生活比較富足,然而有心理疾病的人卻漸漸多了。這就是「住於邪見法,不識善儀則」的禍患。
比如,絕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都是因為不懂得生命真諦,人生失去了方向而造成的。如果人生有方向,他在奮鬥中,哪裡還有時間抑鬱?這樣的一類人,他們的身雖然在人道享福,但他們的心卻已經墮落在鬼道受苦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智慧,不令心性墮落。
我曾經見到一個人,她當時的狀態很不好,多疑敏感,易怒暴躁,身體很差。當她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拖著病弱的身體,堅持力所能及的行善積福。我去年再見到她時,她氣色很好,言談自信,笑容滿面。
她說:「我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了,現在我覺得生命很短,而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天天忙得都沒有時間和人生氣了。想一想,我大概有一年多都沒有體驗生氣這種情緒了。」
發現自己心性墮落者,一定要自救,多看多斯中國傳統經典的文字,那裡面正能量滿滿。有的人心理有問題了,尋求心理諮詢師,但心理諮詢師良莠不齊。如果遇到那沒有正知正見的,反而墮落更快。
去年有一個小夥子不堪抑鬱的困擾,特意到北京找了一個很有名的心理諮詢師,據說一個小時好幾百塊。這個心理諮詢師告訴他,他的抑鬱來源於童年不和睦的家庭,結果這個小夥子心裡增加了對父母的怨恨。他又告訴小夥子他想變成女孩子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要在乎世俗的眼光,結果好好的一個小夥子就變成女孩子了。
心理諮詢的職責本應當是一個助人緩解乃至解開心結。但這位心理諮詢師,不僅沒有幫助小夥子緩解心結,反而誘導他遷怒父母,鼓勵其不當行為,這已經是很大的惡行了。
所以,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道德要求很高的職業,也是高危職業。如今世風日下,面對每個小時幾百塊錢的收入誘惑,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不出賣自己的良心呢?或者,連他自己都沒有正知正見,不識得什麼是良心。所以,自救才是靠譜的,自救者天救。
【佛為世間眼,久遠時乃出,哀愍諸眾生,故現於世間。超出成正覺,我等甚欣慶,及餘一切眾,喜嘆未曾有。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今以奉世尊,惟垂哀納受。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諸梵王繼續說:「佛是世間眼,久遠劫才出這麼一尊佛,只有佛才能看透這世間幻象的因果鏈條。
佛哀愍諸眾生的緣故而出現於世間,超出世間一切的幻象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很歡喜和慶幸能遇見佛,也為其餘一切大眾能有這樣從未曾有的機緣而歡喜。
我們的宮殿因為蒙受佛光的照耀,皆是嚴飾莊重,今日奉獻給世尊,惟願世尊能夠垂憐納受。願以此請法的功德,普及於一切眾生,願我等與一切眾生,都共同成就佛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多所安隱,多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世尊轉法輪,擊甘露法鼓,度苦惱眾生,開示涅槃道。 惟願受我請,以大微妙音,哀愍而敷演、無量劫集法。】
這時候,上方各梵天王以偈贊佛後,向佛請法說:「惟願世尊轉法輪,令一切眾生能夠安隱、解脫。」
他們所請的安隱解脫法,是究竟圓滿的解脫法,因為他們的願心是「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