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可以說是非常高了。走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麻雀」或者是「雀荘」的看板,看到這些文字就代表了這是——麻將館。
日本的麻將寫作——「麻雀」,讀法和中文的「麻將」基本一樣。雀荘嚴禁公然賭博,業主只提供場地和麻將桌收取租金,或者通過一些額外的消費如飲料等賺錢。同時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時間不能超過半夜12點。
為什麼會寫作「麻雀」呢?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為之前表示一條的「么雞」是麻雀,二說是因為麻將洗牌的聲音很像麻雀的叫聲。
日本還有《麻雀最強戰》這樣的綜藝節目,總體說來就是看大家一起打麻將。其中還有很多名人也去參加,比如著名的年輕演員——本鄉奏多。多哥可以說是被演藝事業耽誤的麻將高手了......
據日本學者考證,麻將是一名日本教師——名川彥作在四川省任職時看到,並在1909年回國的時候帶回日本的。名川彥作的貢獻就在於,他把麻將規則和遊戲方法通過文字性的東西介紹給了廣大的日本人,因而使這種遊戲逐漸推廣開來。
同年,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也在《朝日新聞》上的連載中提到了自己來中國時看到了中國人玩麻將的情景。
此後,麻將在日本生根發芽。麻將最先在日本的文人中流行開來,很多能在日本文學史留下名字的著名文人當時都沉迷於麻將。
著名的雜誌《文藝春秋》也是促進麻將在日本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昭和3年的時候日本成立了東京麻將俱樂部,而第一代會長就是《文藝春秋》的創始人——菊池寬。
同年,日本還制定了「日本麻將標準規定」,確立了自己的標準麻將規則。這些都是日本麻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式的事件。
當時《文藝春秋》旗下還特意創辦了麻將專門雜誌——《麻雀春秋》,並且開始進口以及售賣麻將牌。後來民眾對麻將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也開始自己生產並售賣麻將牌——文春牌,這也是日本第一套國產的麻將牌。
上世紀30年代,麻將在日本的普及程度大大提升,戰爭時期熱潮有所褪去。但二戰後,由於物資匱乏,麻將作為廉價的娛樂活動在日本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在原有的規則上新增了立直、寶牌等新規則。
當然,日式麻將和中式(內地)麻將也有很多相似之處。136張牌的叫法基本上是直接套用中文。
規則也和中國麻將異曲同工,也有「自摸」、「放炮大三元」、「清一色」、「對胡」之類的說法。日麻中的「國士無雙」,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十三么」。
日本麻將牌和中國的一樣,只是中國港臺那邊基本都會用到【春夏秋冬】和【梅蘭竹菊】這八張花牌,在日本用到136張就可以開始遊戲了。
日語的讀音和中文非常的相似。
萬子:萬子(マンズ)、萬子
筒子、餅子:筒子(ピンズ)
條子:索子(ソーズ)
東南西北:
東(トン)×「各4枚」
南(ナン)×「各4枚」
西(シャー)×「各4枚」
北(ペイ)×「各4枚」
=16張
三元牌:
白(ハク)×「各4枚」
發(ハツ)×「各4枚」
中(チュン)×「各4枚」
寓意著白皙的皮膚,泛青的黑髮、紅色的嘴唇這三大美女的要素。
除此之外,1—9的數字也不同於日語往常的讀音,而是沿襲了中文的發音。
9也可以讀作「チュー」,所以999就是「チューチューチュー」(啾啾啾)
我們來看看中國的一些麻將術語傳到日本後又有哪些變化。
【碰】ポン
【吃】チー
【順子】シュンツ
三個數字連在一起的叫【順子(シュンツ)】
【刻子】コーツ
三個一樣的牌叫【刻子(コーツ)】
【雀頭】ジャントウ
要想胡牌必須要雀頭【雀頭(ジャントウ)】,下面的一對北風就是雀頭了。
【聽張】
聽張,在日本叫【待ち方】,意思就是聽了,等待別人放炮。
【胡牌】
日本麻雀胡牌的方法基本和中國的差不多,誰先完成14張牌,誰就先胡牌,日本叫做【完成「かんせい」】【あがり】。
【自摸放炮】
大家都知道,胡牌要麼自摸,要麼別人放炮,日本自摸叫【ツモあがり】,別人放炮叫【ロンあがり】。胡別人的牌有一個規矩就是,自己打的牌,別人再打,是不能胡的。
中國麻將根據地域有五花八門的玩法,日麻的流派卻顯得單一許多。另外不同於很大程度上靠「手氣」的中式麻將,日麻並不過於關注純粹的運氣,而是強調通過觀察和計算來獲得勝利,相對來說更具有競技性和觀賞性。
麻將如今已經變成了非常深入日本社會的一種娛樂項目,在各種漫畫、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都有所體現。
日本還設有世界上首家麻將博物館,於1999年落成,位於日本千葉縣。館內展出了從世界各地搜集而來的幾千件展品,包括麻將牌、麻將桌、麻將圖書和各種麻將資料。
其中鎮館之寶是當時溥儀的貴人們使用過的麻將——「五彩螺鈿牌」。而當時名川彥作帶回的日本第一副麻將牌,也存在這個麻將博物館裡。
如今我們常看到的自動麻將機,也是熱愛機械的日本人發明的。當時我們中國都是引用日本的麻將機來使用,麻將也是他們配套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帶有一些日本元素。
畢竟隨著現時代的進步,我們中國人自己也可以造出麻將機,麻將的風格也演變了不少,只是上一代人不怎麼在乎麻將上的那些字。
現在日本的麻將和中國麻將在規則上還是有一定不同的。在把玩技巧上,日本麻雀的核心是注重防守多於進攻。而中國的麻將規則多種多樣,甚至兩個相鄰的城市規則都不同。像血戰到底這種玩法,由於規則所限根本無法防守。
日本麻雀中講究的是競技性,日麻玩家把打牌看作是一種遊戲、一種比賽,而非人際交往的附屬物品。所以在日本也有日麻聯賽這種項目,供麻將愛好者切磋比拼。
因此,日本有著頗多的麻將專業團體,還有日麻聯賽等職業麻將賽事,供麻將愛好者切磋比拼。日本的麻將比賽和其他體育比賽一樣,有專門的直播和解說,頂級的賽事選手獎金收入也同樣非常豐厚。
1981年成立的「日本職業麻將聯盟」,是目前日本會員最多、比賽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團體。
日本職業麻雀聯盟旗下的最頂級四大頭銜戰包括:職業聯賽鳳凰位戰、十段戰、王位戰和麻雀大師,打麻將的職業選手會被授予「雀士」的正式段位。
而日本職業麻雀聯盟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將麻雀發展成和圍棋將棋一樣的職業體育,讓職業雀士可以靠比賽維持生活,同時在大眾心中去除賭博的不良印象,認同麻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