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諸大名之間特殊的「婚姻政策」

2020-12-07 南書房

「同盟政策」在戰國大名的外交戰略上佔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大名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的天文時期(1533至1555年)後,這樣的爭鬥情況更為複雜、顯著。大名間的政治關係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而在此階段最重視的不只是雙方所約定的攻守軍事同盟關係,大多數也會隨著軍事關係進而成立婚姻關係。婚姻政策可以說是大名間同盟政策的具體表現之一,接下來以東國三強:後北條氏、武田氏以及今川氏等著名大名為例進行具體部分說明。

後北條,武田,今川的婚姻和同盟

後北條先祖伊勢宗瑞原本是為了要投靠姉北河殿(今川義忠正室)來到駿河國,並成為外甥今川氏親的監護人,在今川家中勢力一步步擴大。不久便在明應2年(1493)入侵伊豆國,順利驅逐堀越公方足利氏而擁有伊豆一國的支配權成為戰國大名,同時也是日本戰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戰國大名」。因此才會讓後北條,今川兩家建立起政治,軍事上的強力合作關係。雙方之間的婚姻關係除了有北河殿作為中介人之外,還有讓伊勢宗瑞的三男伊勢氏廣成為今川氏國人眾葛山一族的養子,而第二代伊勢廣綱之子——三代家督北條氏康之妻則是今川氏親之女瑞溪院殿。

當時的後北條今川兩家已經與北方的武田氏敵對,後北條氏為擴大自己的領國地盤,便以武藏國河越城作為對關東擴張的基地,與扇谷上杉家激戰數載。而扇谷上杉為了抵抗入侵的後北條氏,勢必要與武田氏達成軍事上的協作關係,因此扇谷上杉,武田兩家便締結盟約,並以婚姻關係的確立作為其紐帶。所以在享祿3年(1530),上杉朝興的叔母成為武田信虎的側室。天文2年(1533)時,則讓上杉朝興之女嫁給武田信虎嫡子武田晴信為妻。

武田氏

天文5年3月今川氏輝離世,今川家爆發「花倉之亂」,最終由今川義元擊敗今川良真繼承家督一職,但同時也讓今川家的外交形勢陷入不利境地。

天文6年,今川義元迎娶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殿,今川此舉無疑觸犯一向與今川家交好的後北條氏的利益,兩家關係逐漸緊張。最後形成由後北條,今川兩家全面爭奪駿河東部支配權的戰爭,史稱「河東一亂」。敵對局面一直持續到天文19年,今川義元之妻定惠院殿過世,武田和今川為了維持彼此之間虛弱的同盟,便有意建立新的婚姻同盟,於是在天文21年11月,今川義元之女嶺松院殿嫁給武田晴信的嫡子武田義信為妻。

而今川氏與後北條氏的對立,則在天文14年今川氏獲得駿河東部大多數領地後,就再未出現大規模軍事對立行動。之後今川氏便專注於三河國的入侵行動,後北條氏則滅亡了扇谷上杉家,且讓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家變得愈發虛弱,不僅如此,後北條氏甚至出兵房總國和常陸國,儼然一副「關東唯北條一家獨大」的氣勢關東爭霸戰全面展開。

另一邊,武田氏自天文10年以來,持續進行了信濃國的出兵計劃,讓信濃守護小笠原長時逐步失去對領國的控制權,武田家成功奪取信濃國絕大部分領導權。其間遭到後北條氏從根據地驅逐的山內上杉家當主上杉憲政則是去投奔越後的長尾景虎(後改名為上杉輝虎)。至於遭受武田家攻擊的小笠原長時和信濃國大名村上義清等人也逃亡至越後投奔長尾景虎。

就在後北條氏攻取上野國並實現了領國化,武田家得到信濃國也完成了領國化的同時,這兩家面前出現了共同的對手——北方的上杉輝虎。鑑於此人非常難對付且擁有眾多反武田反北條勢力的支持,短時間內無論是武田還是後北條均無法對越後發動攻擊,因此武田與後北條兩家便在包括婚姻關係在內的軍事同盟上達成共識,於天文22年正月開始積極交涉,這也使得後北條家與武田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得以緩解。

天文23年7月,北條氏康之女早河院殿嫁給今川義元嫡子今川氏真,12月,北條氏康嫡子北條氏政迎娶武田晴信之女黃梅院殿為妻。後北條,武田,今川三家彼此藉由婚姻關係和共同對手,利益走到了一起,這也是所謂的「甲相駿三國同盟」,由於此次會盟地點位於駿河國善德寺,由今川家軍師太原雪齋牽線搭橋,所以歷史上也稱之為「善德寺會盟」

這樣的三國同盟關係,算是戰國大名同盟行動中的代表案例,當中也存在許多令人玩味的特徵,其中之一就是三方之間互相援助的軍事條款。

永祿4年(1561),當上杉輝虎南下入侵後北條領國時,今川,武田兩家先後派出援軍前往關東協助後北條軍作戰。至於外交條款的體現,永祿2年,因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從中斡旋,企圖讓武田氏與上杉氏保持和睦,足利義輝下令要求北條氏康與今川義元說服武田晴信就範。足利義輝同樣在永祿4年居中斡旋,要求今川氏與三河松平氏(德川家前身)保持和好並指示北條氏康說服今川義元照辦。由此不難看出,這樣的三國同盟,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外交上,都具備互相協助的存在。

「三國同盟」破裂與其他同盟的出現

不過就在永祿9年,武田晴信結束了對西上野地區的進攻後,三國同盟也面臨解散的危機。

同年,武田晴信讓四男武田勝賴(後因為家庭變故成為次男)迎娶尾張織田信長養女龍勝寺殿。永祿10年,之前迎娶今川家之女的武田義信因為被指控謀反而自裁,武田晴信讓女兒松姬與織田信長嫡子織田信忠立下婚誓。這樣的行為不僅讓武田,今川兩家徹底破裂,也導致了北方上杉氏的介入。之後今川氏真從甲斐接回了妹妹並決定與上杉家建立同盟,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武田。但就在永祿11年末,因為武田家單方面撕毀合約攻打駿河國導致今川氏面臨松平氏和武田氏的雙重進攻而最終沒落,也連帶使後北條氏與武田氏決裂,並企圖也與上杉家訂立盟約。

於是在元龜元年(1570),北條氏康七男北條三郎成為上杉輝虎養子,改名為上杉景虎。「越相同盟」由此建立,上杉與後北條在關東數十年惡戰暫時結束。

元龜2年10月,北條氏康去世,北條氏政沒有繼承其父針對上杉氏的外交方針,越後與相模之間的局勢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北條氏政轉而選擇與西邊武田家重新締結同盟,之後在天正5年,北條氏政之妹桂林院殿嫁給武田勝賴,武田與後北條氏的這次盟約史稱「甲相同盟」,然而上杉謙信卻在第二年病逝,從而引發上杉家內亂「御館之亂」,上杉景勝與上杉景虎兩個養子爭奪上杉家家督,在這次事件中北條氏政與武田勝賴在立場上產生嚴重對立,支持上杉景虎的後北條家要求更加靠近越後的武田勝賴從信濃起兵牽制上杉景勝,為北條軍進入越後提供保障,而武田勝賴卻對此事並不積極從而最終導致上杉景虎得不到外援而敗亡,後北條家試圖控制越後的努力化為烏有,此事最終引發了後北條與武田家新一輪的戰爭。

因此,北條氏政轉而與武田勝賴敵對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暗中聯繫,並訂立後北條與織田,後北條與德川的盟約,於是北條氏政要求將織田信長之女嫁給嫡子北條氏直,從東面攻打武田。另一方面,武田勝賴將妹妹菊姬嫁給上杉景勝,「甲越同盟」成立。

以「甲相駿三國同盟」前後歷史作為基點,了解了東國三大強權勢力之間分分合合的外交關係後,其實也就不難理解戰國亂世之中,類似的場面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一切為了利益,而當同盟關係因為利益衝突而產生裂隙時,刀兵相見也就不足為奇,這,就是亂世的生存之道。

文|南書房|外國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日本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缺乏信用,哪怕是送出人質也無法保證忠誠。為了能夠獲得足以信賴的家臣,親族成為戰國大名的選擇。遠親雖然不如近親可靠,但至少比外人要可信得多。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那麼,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呢?在戰國時代,實力足又能影響周邊勢力的大名通常會設法上洛,因為到達京都後自然可以獲得相應的利益。儘管上洛可以獲得利益,不過上洛其實分成兩種,一種屬於私人上洛,一種是軍事上洛,兩種方法決定了上洛的目的不同。私人上洛就是帶著少數家臣前往京都。
  • 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十位大名!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戰爭頻仍,跌宕起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神往。前不久,在日本國內統計的,日本國民最嚮往的時代。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俊傑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 日本戰國武士婚姻有「門道」,男女婚姻不自由,外來女子被監視
    摘要:日本戰國武士婚姻有「門道」,男女婚姻不自由,外來女子被監視日本戰國時代,戰國武將的婚姻不像現代一樣自由,尤其是生在大名世家的人,多數無法依照自己的自由意願結婚。這是因為婚姻已淪為亂世求生的重要武器,相比於生存,愛情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 「下克上」的日本戰國伊始,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的創業之路
    日本戰國時代雖然造就了日本近百年的混亂,但戰火紛飛中時勢造英雄,各路豪傑依次登場。其中,到底是誰率先成為領軍人物,引領戰國時代的開啟?如中國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旦揭竿而起,各地就會紛紛效仿,形成全面引爆的局面,而北條早雲就是戰國時代的先驅。經「應仁之亂」後,日本就開啟了頻繁戰爭的「戰國時代」。北條早雲作為最早「下克上」的人,他也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也是第一代後北條氏當主。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和事跡,想必有了解的都能隨意道來,但支撐這些戰國大名、武將的則是背後的各種條令、律法,這些都被統稱為「分國法」。為了統治領地而制定分國法又稱戰國法、戰國家法,是由日本戰國大名制定,用於統治麾下領土的法令。原則上這個名詞用來指稱公開頒布的文件,不過有不少以家訓形式流傳的規範也被視為分國法。因此,分國法概念較為廣泛。不過,分國法也並非所有戰國大名都能施行。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而「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是後世德川幕府時代的法制,但是歷史上也把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用在了日本戰國史上。什麼是戰國大名?其實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成為大名,那麼領地至少要在10萬石以上,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 日本戰國時代,他身為大名卻精通醫術,成為天下人順理成章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身為大名卻精通醫術,成為天下人順理成章天下人德川家康,於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身亡,活了七十多個年頭的家康,從最終結果而言,人生基本沒有什麼遺憾了。作為戰國時代的人,能夠在如此高齡還能有兒子,絕對算是保養上佳表現。德川家康的死因,最有趣的說法就是因為吃太多天婦羅。天和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德川家康完成要事,走平常常去的田中行程鷹狩。這時,同行者為京都和服商茶屋四郎次郎,跟德川家康聊到最近在京都風行的天婦羅料理。
  • 謀略與情報:日本戰國時代「看不見」的特殊戰爭
    日本戰國時代,為了在正面戰場獲得優勢,不單單是大名之間軍事實力的綜合較量,情報戰和諜戰的開展往往在大戰一觸即發之前就已經吹響了「號角」,在這看不見的硝煙背後的危險往往是常人所無法估量的,而這也是亂世之生存法則。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日本戰國的各家大名兵農分離的情況
    前言日本中世到近世(日本人習慣以「元和偃武」為中世至近世的標誌性分界)重要的社會變化之一就是「兵農分離」。兵農分離,是關係到身份制度和統治構成問題的重要方面。在戰國時代,「兵農分離」由織田氏肇發其端,由豐臣政權予以繼承鞏固。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日本戰國時代,即是一場大名間的實力比拼,也是家臣能力的對抗。身為大名,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處理,大部分事情需要家臣負責,因此招募有能力的家臣,成為大名重要的公務之一。
  • 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一旦進入亂世,宗教界便會蓬勃發展,這本是人世常情;不過,鎌倉時代以前引進的傳統佛教,多半已經失去勢力,但剩餘的仍保持完好。而日本的本土教派神道教則被融入到佛教中,被視為較低階的部分。那麼,佛教和神道教又是如何影響大名的呢?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各路梟雄
    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作日本的戰國時代,最早源自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戰亂不休的戰國時代自古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日本政治經濟文化都動蕩的年代,誕生了諸多不僅改變那個年代,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名人
  • 相互廝殺的日本戰國時代,橫掃諸多大名的六大家族
    日本的戰國時代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結於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氏,進入江戶幕府時代。與日本戰國時代同時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這個時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沒落,有的崛起。但對日本戰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六個大名所處的家族,織田信長、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日本戰國時代,武士的愛情觀讓人羨慕和詫異,後人:有點亂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武士的愛情觀讓人羨慕和詫異,後人:有點亂日本戰國時代,結婚往往是政治婚姻,大部分武士無法自主選擇。特別是擁有繼承權的武士,更沒有資格自主選擇,只能等待家督或者家臣安排。戰國時代的婚姻往往是政治婚姻,很少人能自由戀愛。不過戰國武士們同樣一樣是人,也會為了愛情而心煩意亂。不過其中也有武士能夠順利地與自己喜歡的女子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當事人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能達成目的。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無論哪個階層,士、農、工、商,都進行著戰爭,哪怕不屬於這個階層的「賤民(類似於奴隸階層)」,也進行著戰爭,至少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戰。在日本戰國時期,等級制度相對的森嚴,農民的兒子終歸只是農民,武士的兒子終歸是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