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政策」在戰國大名的外交戰略上佔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大名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的天文時期(1533至1555年)後,這樣的爭鬥情況更為複雜、顯著。大名間的政治關係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而在此階段最重視的不只是雙方所約定的攻守軍事同盟關係,大多數也會隨著軍事關係進而成立婚姻關係。婚姻政策可以說是大名間同盟政策的具體表現之一,接下來以東國三強:後北條氏、武田氏以及今川氏等著名大名為例進行具體部分說明。
後北條,武田,今川的婚姻和同盟
後北條先祖伊勢宗瑞原本是為了要投靠姉北河殿(今川義忠正室)來到駿河國,並成為外甥今川氏親的監護人,在今川家中勢力一步步擴大。不久便在明應2年(1493)入侵伊豆國,順利驅逐堀越公方足利氏而擁有伊豆一國的支配權成為戰國大名,同時也是日本戰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戰國大名」。因此才會讓後北條,今川兩家建立起政治,軍事上的強力合作關係。雙方之間的婚姻關係除了有北河殿作為中介人之外,還有讓伊勢宗瑞的三男伊勢氏廣成為今川氏國人眾葛山一族的養子,而第二代伊勢廣綱之子——三代家督北條氏康之妻則是今川氏親之女瑞溪院殿。
當時的後北條今川兩家已經與北方的武田氏敵對,後北條氏為擴大自己的領國地盤,便以武藏國河越城作為對關東擴張的基地,與扇谷上杉家激戰數載。而扇谷上杉為了抵抗入侵的後北條氏,勢必要與武田氏達成軍事上的協作關係,因此扇谷上杉,武田兩家便締結盟約,並以婚姻關係的確立作為其紐帶。所以在享祿3年(1530),上杉朝興的叔母成為武田信虎的側室。天文2年(1533)時,則讓上杉朝興之女嫁給武田信虎嫡子武田晴信為妻。
天文5年3月今川氏輝離世,今川家爆發「花倉之亂」,最終由今川義元擊敗今川良真繼承家督一職,但同時也讓今川家的外交形勢陷入不利境地。
天文6年,今川義元迎娶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殿,今川此舉無疑觸犯一向與今川家交好的後北條氏的利益,兩家關係逐漸緊張。最後形成由後北條,今川兩家全面爭奪駿河東部支配權的戰爭,史稱「河東一亂」。敵對局面一直持續到天文19年,今川義元之妻定惠院殿過世,武田和今川為了維持彼此之間虛弱的同盟,便有意建立新的婚姻同盟,於是在天文21年11月,今川義元之女嶺松院殿嫁給武田晴信的嫡子武田義信為妻。
而今川氏與後北條氏的對立,則在天文14年今川氏獲得駿河東部大多數領地後,就再未出現大規模軍事對立行動。之後今川氏便專注於三河國的入侵行動,後北條氏則滅亡了扇谷上杉家,且讓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家變得愈發虛弱,不僅如此,後北條氏甚至出兵房總國和常陸國,儼然一副「關東唯北條一家獨大」的氣勢。關東爭霸戰全面展開。
另一邊,武田氏自天文10年以來,持續進行了信濃國的出兵計劃,讓信濃守護小笠原長時逐步失去對領國的控制權,武田家成功奪取信濃國絕大部分領導權。其間遭到後北條氏從根據地驅逐的山內上杉家當主上杉憲政則是去投奔越後的長尾景虎(後改名為上杉輝虎)。至於遭受武田家攻擊的小笠原長時和信濃國大名村上義清等人也逃亡至越後投奔長尾景虎。
就在後北條氏攻取上野國並實現了領國化,武田家得到信濃國也完成了領國化的同時,這兩家面前出現了共同的對手——北方的上杉輝虎。鑑於此人非常難對付且擁有眾多反武田反北條勢力的支持,短時間內無論是武田還是後北條均無法對越後發動攻擊,因此武田與後北條兩家便在包括婚姻關係在內的軍事同盟上達成共識,於天文22年正月開始積極交涉,這也使得後北條家與武田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得以緩解。
天文23年7月,北條氏康之女早河院殿嫁給今川義元嫡子今川氏真,12月,北條氏康嫡子北條氏政迎娶武田晴信之女黃梅院殿為妻。後北條,武田,今川三家彼此藉由婚姻關係和共同對手,利益走到了一起,這也是所謂的「甲相駿三國同盟」,由於此次會盟地點位於駿河國善德寺,由今川家軍師太原雪齋牽線搭橋,所以歷史上也稱之為「善德寺會盟」。
這樣的三國同盟關係,算是戰國大名同盟行動中的代表案例,當中也存在許多令人玩味的特徵,其中之一就是三方之間互相援助的軍事條款。
永祿4年(1561),當上杉輝虎南下入侵後北條領國時,今川,武田兩家先後派出援軍前往關東協助後北條軍作戰。至於外交條款的體現,永祿2年,因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從中斡旋,企圖讓武田氏與上杉氏保持和睦,足利義輝下令要求北條氏康與今川義元說服武田晴信就範。足利義輝同樣在永祿4年居中斡旋,要求今川氏與三河松平氏(德川家前身)保持和好並指示北條氏康說服今川義元照辦。由此不難看出,這樣的三國同盟,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外交上,都具備互相協助的存在。
「三國同盟」破裂與其他同盟的出現
不過就在永祿9年,武田晴信結束了對西上野地區的進攻後,三國同盟也面臨解散的危機。
同年,武田晴信讓四男武田勝賴(後因為家庭變故成為次男)迎娶尾張織田信長養女龍勝寺殿。永祿10年,之前迎娶今川家之女的武田義信因為被指控謀反而自裁,武田晴信讓女兒松姬與織田信長嫡子織田信忠立下婚誓。這樣的行為不僅讓武田,今川兩家徹底破裂,也導致了北方上杉氏的介入。之後今川氏真從甲斐接回了妹妹並決定與上杉家建立同盟,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武田。但就在永祿11年末,因為武田家單方面撕毀合約攻打駿河國導致今川氏面臨松平氏和武田氏的雙重進攻而最終沒落,也連帶使後北條氏與武田氏決裂,並企圖也與上杉家訂立盟約。
於是在元龜元年(1570),北條氏康七男北條三郎成為上杉輝虎養子,改名為上杉景虎。「越相同盟」由此建立,上杉與後北條在關東數十年惡戰暫時結束。
元龜2年10月,北條氏康去世,北條氏政沒有繼承其父針對上杉氏的外交方針,越後與相模之間的局勢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北條氏政轉而選擇與西邊武田家重新締結同盟,之後在天正5年,北條氏政之妹桂林院殿嫁給武田勝賴,武田與後北條氏的這次盟約史稱「甲相同盟」,然而上杉謙信卻在第二年病逝,從而引發上杉家內亂「御館之亂」,上杉景勝與上杉景虎兩個養子爭奪上杉家家督,在這次事件中北條氏政與武田勝賴在立場上產生嚴重對立,支持上杉景虎的後北條家要求更加靠近越後的武田勝賴從信濃起兵牽制上杉景勝,為北條軍進入越後提供保障,而武田勝賴卻對此事並不積極從而最終導致上杉景虎得不到外援而敗亡,後北條家試圖控制越後的努力化為烏有,此事最終引發了後北條與武田家新一輪的戰爭。
因此,北條氏政轉而與武田勝賴敵對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暗中聯繫,並訂立後北條與織田,後北條與德川的盟約,於是北條氏政要求將織田信長之女嫁給嫡子北條氏直,從東面攻打武田。另一方面,武田勝賴將妹妹菊姬嫁給上杉景勝,「甲越同盟」成立。
以「甲相駿三國同盟」前後歷史作為基點,了解了東國三大強權勢力之間分分合合的外交關係後,其實也就不難理解戰國亂世之中,類似的場面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一切為了利益,而當同盟關係因為利益衝突而產生裂隙時,刀兵相見也就不足為奇,這,就是亂世的生存之道。
文|南書房|外國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