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江華:小蜜蜂釀出「脫貧蜜」

2020-12-24 華聲在線

黃世生察看蜂蜜。黃志東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21日訊(通訊員 黃志東 孫春華)「冬季為防止蠟螟卵蟲帶入蜂群,要加高箱底與巢脾下梁間的距離,至少40毫米距離。或者採用活底蜂箱,以便隨時清除箱底上的蠟屑,以防蠟螟產卵。」1月20日,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春曉社區原斑田村的一片樹林裡,44歲的蜜蜂養殖戶黃世生在為建檔戶遊子江傳授冬季養蜂管理技術。

黃世生家有4口人,妻子沈丙鑾是二級殘疾病人,2014年全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黃世生通過發展養蜂產業,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帶動了74戶貧困村民養蜂脫貧致富,2019年還被縣裡被為「脫貧之星」。

黃世生高中畢業後就跟隨爺爺黃尚權學習養蜂。「那時養了10多箱蜜蜂,規模不大,賣了蜂蜜換取生活物質。」黃世生說。2018年初,扶貧工作隊幫扶責任人黃胡蓮的幫助下,黃世生獲得了5萬元扶貧貸款,擴大了養殖規模。「我去年養蜂800多箱,其中700箱蜂種,產值50餘萬元。」黃世生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為讓更多的人養蜂脫貧致富,黃世生還將養蜂技術傳授給遊子江等70餘名建檔立卡戶。「世生為我提供養蜂技術,我養蜂15箱,收入近2萬元。」赫洞村遊子江說。

「我每年3月將蜜搬到廣東高州採龍眼、荔枝蜜,4月中旬到廣西追花採蜂。」黃世生說,「蜂蜜主要銷往廣東、上海等地。」

近年來,江華按照「四跟四走」的產業發展思路,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由永州宏發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技術培訓等,在林區大力發展蜜蜂養殖,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目前,在湘江、未竹口、大錫等5個鄉鎮發展蜜蜂養殖,帶動1200多脫貧戶增收,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責編:黃柳英]

相關焦點

  • 江華:小蜜蜂成脫貧產業
    黃志東攝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志東 梁義)割蜜、搖蜜、灌裝……7月1日,在深山養蜂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山口鋪社區山毫雲自然村村民梁小華正在忙碌。「我爺爺40多年前就開始養蜂,那時養了30多箱。由於住在山裡交通不便,採了蜂蜜爺爺就會挑到8公裡外的沱江縣城集市上賣,補貼家用。
  • 江華:政府動態幫扶穩就業 推動486家扶貧車間良性造血
    紅網時刻1月8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李江輝 蔣林鋒)江華瑤族自治縣對486家扶貧車間實行動態幫扶,推動扶貧車間「優者進、弱者扶、劣者出」,為1.2萬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良性造血。大路鋪鎮大路鋪社區是集鎮所在地,有許多留守在家帶孩子的婦女。
  • 「強化職能 助力脫貧」徵文選刊: 奔走在扶貧路上
    發展產業、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每個貧困戶脫貧背後,都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場需要拼搏的硬仗。為了全面、立體展現廣大黨員幹部在精準扶貧這一中心工作表現出來所的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組織開展主題為「強化職能 助力脫貧」的徵文活動並公開發表,展現扶貧幹部的實幹與心路。
  • 江華:親幫親戶幫戶 全村脫貧才是富
    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菸草站扶貧車間內,華東電子廠老闆田光財正耐心細緻地為新員工進行點對點的崗前培訓。其實田光財也是一名貧困戶,是江華瑤族自治縣深度貧困村——大圩鎮兩岔河村的村民。脫貧致富嶄頭角兩岔河村是全縣有名的「窮山溝」,村民收入多靠外出打工。
  • 脫貧來養蜂 致富有「蜜訣」_ 脫貧攻堅進行時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口龍橋鎮將優質種蜂分發給27戶脫貧戶,釀出首批蜂蜜脫貧來養蜂 致富有「蜜訣」■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特約記者 劉偉 通訊員 黎經璇3月12日,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花開正豔,該鎮永東村一個農家小果園內,脫貧戶王煥祥正在逐一察看蜜蜂箱,準備收集釀出的蜂蜜。
  • 脫貧攻堅丨荔枝蜜、龍眼蜜、鴨腳木蜜……小鎮脫貧的「蜜」訣都在...
    2016年以來,江門著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造血式」產業扶貧為抓手,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幫扶機制,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全面統籌 長效幫扶點擊觀看《招財的甜蜜事業》↓點擊收聽精彩音頻↓00:00/12:37[央視新聞音頻]脫貧攻堅人如蜂勤 生活比蜜還甜
  • 脫貧攻堅「天元」戰(上)丨下好脫貧棋 這個「棋手」有「蜜」訣
    劉才軍做夢都沒想過,曾「招人嫌」的蜜蜂竟為他 「釀」出了致富路。香源村流傳著一句話:糠菜半年糧,海椒當衣裳。脫貧這盤「棋」在這裡尤為艱難。連綿起伏的大山是規模化產業的「擋路石」,卻為特色養殖提供了大空間。香源村依託山的生態、花的多源,搞起了蜜蜂養殖。劉才軍靠這嘗到了甜頭,不僅自己摘了窮帽,還帶領同鄉貧困戶一起脫了貧。
  • 「中國柚都」的脫貧「蜜」碼
    新華社福州10月5日電 題:「中國柚都」的脫貧「蜜」碼  新華社記者吳劍鋒這裡地處閩粵交界,曾是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因廣泛種植蜜柚,有著「中國柚都」的稱號。  2016年,黃三九結束四處打零工的日子,回到家鄉國強鄉乾嶺村。「兩手空空,還欠了一點債。」黃三九想過把交由他人代管的2畝柚園收回,但苦於沒資金、沒技術,想法只能擱置。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黃平縣墮坪村:林下養蜂釀出「甜蜜」事業
    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墮坪村緊扣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整合土地資源,利用森林覆蓋率高的特徵,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變劣勢為優勢,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嗡嗡嗡。」頭頂飛來幾隻小蜜蜂,嗡鳴聲打破了山中的沉寂,它們仿佛在歡迎「客人」的到來。  「別怕,只要你不主動打它,我養的蜜蜂是不會蜇人的。」林下養蜂的老闆毛庭武笑道。
  • 荔枝蜜、龍眼蜜、鴨腳木蜜……小鎮脫貧的「蜜」訣都在這裡!
    2016年以來,江門著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造血式」產業扶貧為抓手,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幫扶機制,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全面統籌長效幫扶人如蜂勤生活比蜜還甜時值初冬,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那吉鎮牛塘山養蜂場裡,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排排蜂箱,勤勞的蜜蜂飛進飛出,一派忙碌的景象。養蜂場管理員梁洪概戴著手套和防蜂帽,穿梭在蜂箱之間,不時輕輕取出蜂框,仔細查看。
  • 雲閃付「電子商務+消費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搭建平臺、以購帶扶、社區駐點……近年來,為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人民銀行阜陽中心支行依託行動支付便民工程帶領全市金融系統創新舉措,全方位推進精準消費扶貧,打出實效,彰顯真情。  2020年9月,人行阜陽市中心支行推動將消費扶貧納入阜陽市消費促進月活動,並聯合中國銀聯安徽分公司利用雲閃付APP打造扶貧電子商務平臺。
  • 《採蜜的小蜜蜂》小尉遲-協助拍攝
    採蜜的小蜜蜂【第1幅圖】此作品由濟南攝影愛好者燕先生在著名的寧波地區拍攝採蜜的小蜜蜂【第2幅圖】此作品由臨沂攝影愛好者蓬先生在著名的柳州地區拍攝採蜜的小蜜蜂【第3幅圖】此作品由成都攝影愛好者宿先生在著名的東莞地區拍攝
  • 江華大圩:10天打通最後「一公裡扶貧路」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梁天勝 廖書珊)12月5日,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橫江村1組與4組的路面施工硬化,打通了該村最後「一公裡扶貧路」,從提出硬化到施工,只用了10天時間。11月24日,橫江村扶貧後盾單位衡陽師範學院相關老領導到橫江村走訪調研。調研中,該村1組、4組村民提出硬化連結兩組路面的請求。調研組與工作隊將村民意見向學院領導作了匯報。學院立即撥付29.5萬元資金,抓緊解決落實路面硬化的問題。工作隊於12月25日同村支兩委幹部開會落實,招標,施工隊進場只用兩天時間。
  • 心上事是百姓事 來自扶貧一線的紀檢監察幹部家書
    (受訪者供圖)  脫貧攻堅,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決戰。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組織的囑託,懷著一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決心,奔赴扶貧一線,在那裡默默堅守、忘我奉獻,把希望種進田野。他們的故事,因融入脫貧攻堅的偉大浪潮而格外動人。而作為父母、愛人、兒女,在無數離家的日子裡,他們也曾寫下或收到一封封滿含思念的家書。
  • 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果布戛鄉:釀得百花終成蜜
    ……細細碎碎的聲音在基地傳出,小蜜蜂們早已見慣不怪,安之若素。大連的「親戚」可不是第一次來訪。去年,水城縣果布戛鄉產蜜6噸,實現總收入84萬元。這個不佔地、收益高,通過蜜蜂採蜜、授粉,還可以與其它產業良性互動的的「甜蜜事業」,曾經卻在果布戛鄉,小有波折。
  • 沒有文字的瑤族,出了一個江華作家群,聚焦文學湘軍中的「江華現象」
    沒有民族文字,瑤族作家們追尋 " 詩一般的信仰 "李祥紅有一首曾獲湖南省 " 五個一工程 " 獎的歌曲《大瑤山,我的親娘》——喊一聲大瑤山,我的親娘 , 長長的情愛給我力量;連綿的山巒是扯不斷的筋骨,走得再遠也走不出我的大瑤山
  • 寶雞扶風:小蜜蜂大產業「甜蜜生活」釀出來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村所有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但是如何讓脫了貧的群眾不再返貧?為解決這一難題,魯馬村與幫扶單位陝煤地質集團多次調研考察,確定了發展蜂蜜加工產業的思路,利用自身資源走出高質量產業發展之路。據了解,魯馬村北依陝西省野河重點自然保護區,區內槐花林面積9000餘公頃,是全國密度最大、面積最廣的槐花林基地,蜜源優質,年產洋槐蜂蜜150噸以上。
  • 「我的扶貧故事」做脫貧攻堅路上的「排頭兵」丨黔西縣甘棠鎮扶貧...
    我叫張奎,今年40歲,畢節市大方縣人,2013年4月參加工作,201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2月任黔西縣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擔任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8個貧困村和3539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堅持「實」的工作標準和「嚴」的工作要求,力爭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實績。
  • 盡銳出戰 奮力譜寫脫貧攻堅新篇章——湖北省棗陽市精準扶貧工作綜述
    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湖北棗陽人民為此歡欣鼓舞!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棗陽人民和全國人民一起唱響我奮鬥、我驕傲的時代旋律!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棗陽人民同樣書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7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有了勤勞的小蜜蜂,我們才能享受到美味的蜂蜜
    別著急,蜜蜂其實有兩個胃,一個叫蜜胃,專門用來儲存花蜜的,另一個叫真胃,這個才是用來吃飯的。走走吸吸,邊走邊吸,平均停靠1000朵花,蜜胃才能夠裝滿,在這個過程中蜜蜂會向花蜜中添加大量的酶類。裝滿花蜜的蜜胃和小蜜蜂本身一樣重,這樣的負重飛行能力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蹟,要知道即使是最先進的飛機,也只能承載自身重量1/4的物體飛行。回程的路上蜜蜂也沒閒著,一邊飛一邊用口水中的轉化酶釀蜜,同時蜜胃中的轉化酶也開始初步轉化花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