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假傳聖旨後,為了哄劉邦高興送了個錦盒,劉邦看後大笑起來

2021-01-20 東郊歷史

劉邦自從建立了漢朝,就一直有一塊心病盤亙在內心深處,這就是匈奴這個毒瘤。我們大家都知道匈奴的滋擾問題,困擾了大漢王朝的好幾個皇帝。他們為了能夠平定邊塞戰爭,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財力。

甚至採取聯姻的方式,將大美女王昭君都送去給老單于做妻子。就是為了能夠和平共處,但是事實上一切都是徒勞的。唯有徹底的消滅才能讓皇帝安枕無憂,然而連漢高祖都沒能實現的夢想,到了漢元帝時期卻真的美夢成真了。

有一次一個大臣因為犯了錯誤,所以想辦法哄皇帝開心,便派人快馬加鞭為皇帝送去了一個錦盒,收到禮物的漢元帝一頭霧水,打開錦盒一看,頓時喜出望外捧著錦盒連呼:甚好。身邊太監一看簡直目瞪口呆,原來錦盒裡面是一個血肉模糊的人頭。

可能大家以為皇帝被血腥的一幕嚇傻了,帶回碰著人頭說甚好,其實要是知道這個人頭是誰,可能所有的漢族人民都會高呼大好的。因為這正是匈奴大單于郅支的頭顱,能取首領的首級,這邊是意味著匈奴政權已經被徹底粉碎了。這個困擾了幾代帝王的外患問題,終於被成功地解決了。

而送禮哄皇帝開心的正是主將陳湯,前文提到是犯了錯誤才送的禮物,那麼究竟他因為什麼菜惹的皇帝不開心呢?原來他為了能夠順利的殲滅匈奴,而不被敵人過早的發現,所以便假傳聖旨調兵遣將,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這完全就是為了信息保密而不得已為之,加上此戰告捷所以皇帝便沒有太過於追究,畢竟去了單于首級這是大功一件。

其實早在漢宣帝時期,匈奴就出現了兩極分化,連年的徵戰也讓這個民族元氣大傷,即便是好鬥的民族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所以部落內便出現了以呼韓邪為首的主和派,他為了顯現與漢交好的誠意,主動要求娶漢朝公主為妻,世代皆為姻親。這樣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悽美故事。

而另一派便是郅支領頭的主戰派,他們認為大漢根本就是不是自己的對手,只要能夠打敗漢朝,自己的族人就能遷移到富饒的中原生活,不用再受顛沛流離的苦。當時的自然災害頻繁,加上連年的徵戰,部落的族人們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沒有一天得以安生,所以急需要充沛的物資休養生息,搶便是最佳捷徑,將漢民的財物和糧食佔位己有,便是郅支的簡單治國思想。

然而和親一事卻成為了激發內戰的導火索,從此兩派勢力水火不容,郅支決定與呼韓邪分家,另起門戶後他開始於一些小國聯盟,還想盡辦法討好康居王,最後既然還成了王爺的乘龍快婿,這樣便藉助王爺的聲望和兵力,不斷的滋擾大漢邊城。

但是他這個人為人不厚道,利用嶽父裝大了勢力後,居然反咬一口將康居王的女兒和一幹宗親全部殺死,還跑到人家的領地滋事,這一下便徹底的眾叛親離,漢朝看準時期,便排除陳湯出戰,沒想到還真的就將他的人頭送給皇帝當了禮物。

相關焦點

  • 劉邦抱著戚夫人見大臣,大臣大罵:桀紂!劉邦大喜:戚夫人有救了
    戚夫人,劉邦的寵姬。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的髮妻呂雉被項羽俘虜,一別就是三年。而戚夫人迅速填補了呂雉的空缺,成為漢國實際的女主人。不僅如此,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也深受劉邦寵愛,劉邦甚至打算廢掉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皇嗣。但當楚漢戰爭結束,呂雉被項羽釋放後,正妻與小三的矛盾急劇惡化。
  • 劉邦登基後,對韓信英布等一眾功臣下了殺手,為何唯獨放過蕭何?
    在劉邦放走的這些囚犯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願意跟隨劉邦一起走,劉邦與這些願意留下的人,一起進行了短暫的把酒言歡,在短暫的把酒言歡過後,繼續往前行進,在行進到一處沼澤地時,劉邦和其他人選擇了停下,為了保險起見,劉邦派一個人先往前行進探路,也為了看前面的路況。
  • 開國功臣拼命霸佔百姓良田,劉邦知道後大笑:不殺他了
    封地賞銀,加官進爵,只要有貢獻嘅都會攞著數,要講貢獻嘅話,蕭何係數一數二嘅寡佬高祖劉邦對佢打賞都就多咗啲,自古以嚟功高蓋主者都會畀皇帝賜死,而劉邦冇噉做,雖然冇有賜死,但你權大咗皇帝都系唔舒服嘅。劉邦成為皇帝後都系做出咗好多貢獻,佢系我國歷史上傑出嘅政治家同戰略家,漢族文化嘅開闊者,劉邦都系出世喺一個農民嘅家庭,秦始皇后尾陰功無道,根本不配作為一國之君,最後秦始皇退位,王位有秦二世繼承,可秦二世都唔使秦始皇好度,這時喺有咗民間起義,起義者為陳勝,淨系得三千餘人,後來就有好多人加入嚟,劉邦都系投入咗入去,嚟投最出名者就系名將項梁,最後齊心協力廢除咗秦朝。
  • 劉邦在當了皇帝後,把自己的大侄子封為羹頡侯,這是為什麼?
    劉邦在當了皇帝後,把自己的大侄子封為羹頡侯,這是為什麼呢劉邦出生於秦朝,那個時候始皇帝還沒有統一全天下,秦王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理想需要大量的錢財去強壯兵力,所以在那時的秦國賦稅非常重,老百姓的生活也過得很艱苦。
  • 劉邦死後15年,託孤大臣殺光他的嫡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劉邦別的不行,識人這一塊還是有一套的,託孤大臣並沒有被看錯。要說殺劉邦嫡孫這事,就要先了解一下劉邦的女人呂雉,這個女人可了不得,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早專政的太后。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劉邦病危時,呂雉曾經向劉邦詢問高層官員的任用問題,劉邦不但交代了可託孤的大臣名單,還針對他們的性格和能力做了安排,大意是說:「曹參可接替蕭何,然後王陵可接替曹參,不過王陵太憨厚了,需要陳平輔助,周勃忠厚老實,可以讓他擔任太尉,將來如果劉氏有難,能安定劉氏的人一定是他。」劉邦去世後,太子劉盈繼位,母憑子貴,呂雉開始掌權。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在大家的印象裡,劉邦就是個地痞流氓,項羽才是大英雄。按照慣常邏輯,正義會戰勝邪惡,英雄戰勝流氓,然而這次反轉了,流氓戰勝了英雄。項羽死的很慘,自刎之後,被人大卸八塊,凡是搶到殘肢的人,都一一封了侯。而劉邦成為天下之主。
  • 劉邦晚年最寵愛的戚夫人,在劉邦駕崩後,她的結局為何如此悽慘!
    彭城兵敗,高祖在逃亡的路上,經過一處村莊,此時天已經黑了,項羽的追兵已經趕來,劉邦慌不擇路,一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枯井中,由於天黑看不清,加上枯井旁邊雜草叢生,因此躲過了追殺。巧的是戚父父女二人正好住在枯井邊上,天亮聽見井中有動靜,二人合力就將劉邦救了起來。
  • 幫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奪取天下的大將軍韓信,為什麼被劉邦處死?
    03:漢丞相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劉邦軍營,投奔了劉邦。結果劉邦也沒重用他。不久又因犯法而被判處死刑。就在要砍頭時,韓信見到夏侯嬰在現場,於是對著夏侯嬰喊道:漢王欲得天下,為何要殺壯士?夏侯嬰看了看韓信,覺得這人是一個可用之才,便命人把他放了。回去以後,夏侯嬰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讓韓信做了一名掌管軍糧的官。
  • 白馬之盟:劉邦與大臣定下的盟約,究竟是防大臣還是防呂雉的?
    對於這一點劉邦顯然是知道的,於是在大封群臣之時,更是封了八位異姓王,之後的這些異姓王或主動或被動反叛,除了長沙王吳芮之外,其他的七位都下場悽慘,年邁的劉邦自感時日無多,於是與大臣們定下了「白馬之盟」,簡單地說就是以後的藩王除了姓劉,就沒有可能了,為什麼劉邦會有這樣的決定,那些大臣們又是怎麼樣的反應?
  • 《王者榮耀》劉邦怎麼玩 劉邦對戰思路詳解_18183王者榮耀專區
    至於射手,坦白說,他只要別把自己當刺客用,基本是不難保住他的,特別是劉邦後期進團,大招一般傳給 開團的戰士 要麼是打野 要麼是上單,像韓信,猴子,達摩,楊戩,甚至貂蟬,反正多了去了,畢竟劉邦大有減傷,盾也給他,落地二技能暈人,然後走位眩暈(二技能可能會被打斷,所以必須丟的果斷,能控幾個算幾個,但眩暈是瞬發,就可以走位爭取多控幾個)做完這一套之後就可以後退了,沒必要一直在前面,意義不大,去你家輸出邊上轉悠兩圈
  • 劉邦死後,8個兒子的下場如何?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一生中共有8個兒子。為了穩固劉家的政權,劉邦曾將這8個兒子都分封為王,賜予了相應的封地,他認為只要這樣做,漢室的江山就不會有分毫落到他人的手中。劉邦還在世時,劉如意活得其實十分滋潤,因為他的母親是父親最為寵愛的戚夫人,愛屋及烏,他深得父親的喜愛,也因此受封趙王,甚至曾經還當過儲君之位的候選人。但是劉邦離世後,呂后掌權,劉如意的生活就再也沒有如意過了。見到戚夫人受呂后如此對待後,劉盈害怕母親終究還會對弟弟如意下手,便偷偷將如意保護了起來,形影不離地陪伴在他身邊,恨不得同吃同睡。
  • 劉邦去世十五年後,手下大臣殺掉他的嫡孫,劉邦:當時不應該心軟
    自從漢高帝劉邦死後, 劉家天下似乎變了個天。稱帝後又開始冷落年老色衰的她。尤其鍾愛戚夫人,試想,如果你是高后呂雉,你會怎麼想? 是恨自己丈夫,還是要打擊那個狐狸精?呂雉選擇不發一言,隱忍多年。 這是自我保護,也是為了等到報復的一天。
  • 劉邦當上皇帝後,如何提高自己權威?又是如何對待老父親劉太公的
    於是,劉邦在建國之後,開始有意識的任用文人,注意文治。他開始了從一個平民向一個統治者的轉變。他一方面任用蕭何,做好行政管理,一方面聽取張良的策略,調和功臣內部的矛盾。他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建立的漢朝能夠長治久安。在禮教上,他任用孫叔通等人制訂朝儀。在剛建國的時候,劉邦的這些功臣們,根本就無論尊卑,在朝堂上大肆喧譁。
  • 項羽和劉邦反目成仇後,是怎樣對劉邦的父親和呂雉的?
    項羽和劉邦反目成仇後,項羽曾以烹殺劉邦的父親為由要挾劉邦。但最後劉邦的父親卻完好的成為太上皇。項羽對待劉邦的父親如此,對待呂雉自然也是如此。 項羽要挾劉邦時,劉邦對其說道:你我二人是結拜兄弟,我父即是你父,你烹殺我父和烹殺自己的父親有何區別?
  • 被秦始皇廢掉的制度,劉邦被迫撿起來繼續用,後來差點讓漢朝解體
    秦朝覆亡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劉邦之所以能快速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妥善處理了與諸多反秦盟友之間的關係。 劉邦與他們與其說是君臣關係,不如說是盟友關係。 劉邦為了拉攏這些人,不得不重新扛起分封制的大旗。
  • 呂雉被項羽囚禁了3年,那她回到劉邦身邊後,還是清白之身嗎
    昔日劉邦和項羽為了奪取三界而發生了長達5年的廝殺,起初項羽絕對是佔據上風的,然而項羽最終卻落得個自刎的下場,而劉邦最終獲得了勝利的果實,建立了長達400年的大漢帝國。接下來,劉邦由於惹出亂子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因此在抓不到劉邦的情況下,官府就將呂雉關到了籠子裡。然而這個時候,身為爺們的劉邦完全沒有要去救人的想法,最後籠子被打開後,呂雉仍然跟隨在劉邦身邊。
  • 宮女夢見龍「盤旋」在肚子上,劉邦說我成全你,後兩人生千古一帝
    他們三個沒有出嫁之前,一起有過誓言說若是日後誰嫁給了君王富貴了,一定不要忘記給君王介紹姐妹一下。這樣大家都可以成為王的女人。沒想到三個人當中,有兩個人先後受到了劉邦的寵幸,就剩下她一個人了。她不但沒有被寵幸,反倒成為了一個最可憐的人,劉邦也是覺得薄姬挺可憐的,然後就在當夜讓人傳喚了薄姬。
  • 張良明知道劉邦奪天下後會殺他,那他為何還要盡全力幫助劉邦?
    那麼如果張良的時代,以張良的眼光來看,他能預知劉邦會殺功臣嗎?顯然是不能的。在劉邦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建國之後,都是實行的分封制,大封功臣到各地為諸侯,可以算是獨佔一方的土皇帝,夏商周三代沒有說建國之後,把功臣一鍋燴了。
  • 古時逸聞錄:狂浪書生辱劉邦
    有個姓王的書生,精讀史書。覺得自己對古往今來的事情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每聽到別人在講古,他都會插幾句,把自己變為主講,對事件人物發表自己的看法。別人意見稍有不同,他就大肆攻擊,你一邊去,你懂什麼,你看過什麼書,我看的書比你多。別人還真爭不過他,誰讓人家看的書又精又多呢。
  • 劉邦臨死前留下了4個字,15年後,呂后去世才真相大白
    劉備在臨死前留下了很多話,但其中的4個字,非常耐人尋味。呂后當時並沒有在意,可是15年後,呂后去世才真相大白!果然深不可測。當年劉邦徵討英布後,就病倒了。有天,呂后在伺候劉邦時問:「陛下百年之後,蕭何也死了,丞相之位給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