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自從建立了漢朝,就一直有一塊心病盤亙在內心深處,這就是匈奴這個毒瘤。我們大家都知道匈奴的滋擾問題,困擾了大漢王朝的好幾個皇帝。他們為了能夠平定邊塞戰爭,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財力。
甚至採取聯姻的方式,將大美女王昭君都送去給老單于做妻子。就是為了能夠和平共處,但是事實上一切都是徒勞的。唯有徹底的消滅才能讓皇帝安枕無憂,然而連漢高祖都沒能實現的夢想,到了漢元帝時期卻真的美夢成真了。
有一次一個大臣因為犯了錯誤,所以想辦法哄皇帝開心,便派人快馬加鞭為皇帝送去了一個錦盒,收到禮物的漢元帝一頭霧水,打開錦盒一看,頓時喜出望外捧著錦盒連呼:甚好。身邊太監一看簡直目瞪口呆,原來錦盒裡面是一個血肉模糊的人頭。
可能大家以為皇帝被血腥的一幕嚇傻了,帶回碰著人頭說甚好,其實要是知道這個人頭是誰,可能所有的漢族人民都會高呼大好的。因為這正是匈奴大單于郅支的頭顱,能取首領的首級,這邊是意味著匈奴政權已經被徹底粉碎了。這個困擾了幾代帝王的外患問題,終於被成功地解決了。
而送禮哄皇帝開心的正是主將陳湯,前文提到是犯了錯誤才送的禮物,那麼究竟他因為什麼菜惹的皇帝不開心呢?原來他為了能夠順利的殲滅匈奴,而不被敵人過早的發現,所以便假傳聖旨調兵遣將,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這完全就是為了信息保密而不得已為之,加上此戰告捷所以皇帝便沒有太過於追究,畢竟去了單于首級這是大功一件。
其實早在漢宣帝時期,匈奴就出現了兩極分化,連年的徵戰也讓這個民族元氣大傷,即便是好鬥的民族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所以部落內便出現了以呼韓邪為首的主和派,他為了顯現與漢交好的誠意,主動要求娶漢朝公主為妻,世代皆為姻親。這樣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悽美故事。
而另一派便是郅支領頭的主戰派,他們認為大漢根本就是不是自己的對手,只要能夠打敗漢朝,自己的族人就能遷移到富饒的中原生活,不用再受顛沛流離的苦。當時的自然災害頻繁,加上連年的徵戰,部落的族人們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沒有一天得以安生,所以急需要充沛的物資休養生息,搶便是最佳捷徑,將漢民的財物和糧食佔位己有,便是郅支的簡單治國思想。
然而和親一事卻成為了激發內戰的導火索,從此兩派勢力水火不容,郅支決定與呼韓邪分家,另起門戶後他開始於一些小國聯盟,還想盡辦法討好康居王,最後既然還成了王爺的乘龍快婿,這樣便藉助王爺的聲望和兵力,不斷的滋擾大漢邊城。
但是他這個人為人不厚道,利用嶽父裝大了勢力後,居然反咬一口將康居王的女兒和一幹宗親全部殺死,還跑到人家的領地滋事,這一下便徹底的眾叛親離,漢朝看準時期,便排除陳湯出戰,沒想到還真的就將他的人頭送給皇帝當了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