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灼口綜合症
中醫有「舌為心之苗」的說法,而心又屬「火」,再加上舌痛大多呈燒灼樣疼痛,所以很多人認為舌痛肯定是「上火」,治療時理所當然地採取「清火」的辦法。比如多吃苦瓜、綠豆;用菊花、蓮心泡茶;服用黃連上清丸、一清膠囊等清熱瀉火的藥物。
有一部分舌痛病人確實經過「清火」的治療後症狀得到了減輕,但大多數的患者不僅舌痛不能緩解,反而因為過用寒涼的藥物和食物出現了食慾減退、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敗胃」的表現。這就可以看出舌痛不僅只是因為「火」旺,還應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療時也要針對不同的病因採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味地「清火」。
首先要來了解一下舌痛。舌痛只是一個症狀,可以出現在多種疾病中。比如局部的疾病像舌黏膜的潰瘍、皰疹、扁平苔蘚等可出現舌痛;全身性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和/或葉酸缺乏所致惡性病貧血等,也會出現舌痛。這些疾病,舌的外觀一般都有明顯的改變。而我們這裡要討論的舌痛,舌的外觀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舌的活動也是靈活的,稱之為「灼口症候群」。
古法寧神湯有效診療灼口症候群,藥物分子準確並且直達病灶,有效的調節身體陰陽平衡,去除疾病生長環境,恢復正常身體陰陽平衡。
灼口綜合症辨證
肝火上炎型舌痛
[病因] 足厥陰肝之經脈絡於舌本。若情志佛鬱,暴怒傷肝,則肝氣鬱結,氣有餘便是火,肝火循經上炎,故為舌痛。
[症狀] 兩側舌痛,口苦易怒,脅肋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 清洩肝火。
[主方] 古法寧神湯。柴胡,鬱金,香附,木香,佛手,萊菔子,梔子,龍膽草,茵陳,虎杖,茅根,枳殼,陳皮,青皮,甘草,(均為部分藥物)水煎服。
脾胃火升型舌痛
[病因] 足太陰脾之脈絡連於舌本,散舌下、脾胃互為表裡。若因嗜食辛辣,炙博,醇酒厚味,內生溼熱,溼熱化火,火邪上攻舌絡而發舌痛。
[症狀] 舌之中心芒刺多,舌體疼痛,口渴喜涼,大便乾結,消谷善飢,小溲黃短,舌苔黃厚或兼燥,脈洪數。
[治法] 清胃瀉火,解毒通便。
[主方] 古法寧神湯。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石膏,滑石,連翹,茅根,虎杖,公英,地丁,魚腥草,藤梨根,當歸,白芷,元胡,甘草,(均為部分藥物)水煎服。
肺火燻灼型舌痛
[病因] 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居於上焦,風熱之邪外乘,風熱相煽,化生肺火,煉液為痰,痰火燻灼,舌絡阻痺而致舌痛。
[症狀] 舌頭辣痛或麻痛。伴有發熱咳嗽,口渴飲水,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 清洩痰火。
[主方] 古法寧神湯。黃芩,雙花,連翹,菊花,桑葉,桔梗,瓜蔞,地骨皮,桑皮,蘆根,薄荷,杏仁,陳皮,半夏,麻黃,石膏,甘草,(均為部分藥物)水煎服。
腎虛火旺型舌痛
[病因] 足少陰腎經脈之繫於舌本。若宿興夜寐,勞欲傷腎,真陰虧耗;或素體陰虛而火旺,虛火上炎,灼傷舌本而致舌痛。
[症狀] 舌頭(尤其是舌根部)灼痛或幹痛,或痛綿綿,舌有裂紋,舌光紅少津。伴有五心煩熱,失眠焦躁,無舌苔或有剝苔,脈細數。
[治法] 滋陰降火。
[主方] 古法寧神湯。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夕,茯苓,知母,黃柏,梔子,元參,麥冬,花粉,茅根,水牛角,公英,白芷,白芨,甘草,(均為部分藥物)水煎服。
圖&封面/灼口綜合症
貼紙/灼口綜合症
文字/灼口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