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背靠背|組蛋白H1調控染色質結構

2020-12-14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小柚

責編 | 兮

核小體是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由DNA和組蛋白組成,大約147bp的DNA纏繞在核心組蛋白H2A,H2B,H3和H4組成的八聚體上。同時,體外實驗發現連接組蛋白(linker Histone)H1鎖定進出核小體兩端的DNA,使染色質的結構更加穩定【1】。然而,組蛋白H1在細胞內的功能和重要性一直未被闡明。

2020年12月9日,來自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Arthur I. Skoultchi教授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Ari M. Melnick教授以背靠背的形式在Nature發表關組蛋白H1通過影響染色質3D結構調控發育和疾病進程的機制。

Arthur I. Skoultchi教授的研究題為「H1 histones control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by local chromatin compaction」該研究發現組蛋白H1通過調控染色質結構來影響表觀遺傳修飾H3K27me3和H3K36me2的豐度,從而影響基因表達的機制。

人類細胞中至少有10種不同的組蛋白H1異構體,其中H1A至H1E(也稱為H1-1至H1-5)這5個變體的表達最廣泛。研究者前期的研究發現單獨敲除某一個或兩個H1變體都不會引起明顯的表型【2】,而同時敲除H1C(H1-3),H1D(H1-4)和H1E(H1-4)則導致小鼠胚胎死亡【3,4】,說明H1在哺乳動物發育中具有重要功能,但這也阻礙了H1功能和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研究。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研究者開發了條件誘導依賴的H1C,H1D和H1E三敲體系(之後命名為H1cKO),能夠在特定體系中敲除它們。

通過整合基因表達和色譜數據,研究者發現H1C,H1D和H1E在B細胞和T細胞中佔所有H1變體的90%以上,因此研究H1在B,T細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H1cKO顯著的降低B,T細胞的增殖並促進細胞凋亡,說明H1在B,T細胞發育中很重要。

接下來,研究者檢測H1敲除對染色質結構的影響。Hi-C分析顯示雖然大部分的A,B compartments不受H1敲除的影響,但是受H1敲除影響的區域顯示出更強的B到A compartments的變化(1021個),而不是A到B compartments(283個)。(註:A,B compartments,也稱為A,B區室或A,B間隔,A compartments主要是常染色質-轉錄活躍區域,B compartments則主要是異染色質-轉錄抑制區域。)

進一步,研究者將染色質分為3種類型。Type 1約佔基因組的3%,是最開放的區域,基本不受H1缺失的影響。Type 2約佔基因組的23%,包括了不同轉錄水平的基因,在敲除H1後核小體重複長度(nucleosome-repeat length,NRL)降低。Type 3約佔基因組的74%,主要是富集H3K27me3,H3K9me3和沒有特定染色質修飾的異染色質區域;與Type 2類似,敲除H1也引起Type的NRL減少,但特別的,只有Type 3在H1敲除後開放性增加。是什麼造成了不同染色質區域對H1敲除的響應的不同呢?研究者發現Type 3區域本身含有更多的H1/核小體比例。

那麼,H1的敲除是否會影響Type 3區域的組蛋白修飾呢?通過質譜鑑定和CHIP實驗,研究者發現敲除H1會降低H3K27me3但提高H3K36me2的含量。體外酶活實驗顯示,H1可以促進PRC2-AEBP2的H3K27me2活性,並抑制NSD2的H3K36me2活性。有趣的是,只有在多核小體的情況下才能檢測到H1對NSD2的抑制,而在單核小體,H1不能抑制NSD2的活性,這說明H1通過促進染色質壓縮抑制HSD2的活性。

根據以上H1的作用機制,研究者解釋了H1的缺失如何影響 B,T細胞的活力。同時,該研究揭示的H1在染色質結構中和表觀遺傳中的功能,也提示了H1可能在發育和疾病進程中有重要作用。

確實,在同期的Nature上,Ari M. Melnick教授發表研究「Histone H1 loss drives lymphoma by disrupting 3D chromatin architecture」該研究揭示了在淋巴瘤中常見的H1突變,通過調控染色質結構和H3K27me3,H3K36me2修飾,促進淋巴瘤進程的分子機制。

總的來說,這兩項研究分別揭示了H1在發育和疾病中的重要功能。H1通過將染色質壓縮,促進H3K27me3的沉積並抑制NSD2的H3K36me2活性(圖1)。組蛋白是染色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組蛋白上,這兩項研究首次證明了H1在染色質上分布的不均勻,以及對特定染色質區域的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32-z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17-y

參考文獻

1. Catez F, UedaT, Bustin M. Determinants of histone H1 mobility and chromatin binding inliving cells. Nat Struct Mol Biol. 2006 Apr;13(4):305-10. doi:10.1038/nsmb1077. PMID: 16715048; PMCID: PMC3730444.

2. Fan, Y.,Sirotkin, A., Russell, R. G., Ayala, J. & Skoultchi, A. I. Individualsomatic H1 subtypes are dispensable for mouse development even in mice lackingthe H10 replacement subtype. Mol. Cell. Biol. 21, 7933–7943 (2001).

3. Fan, Y. etal. Histone H1 depletion in mammals alters global chromatin structure butcauses specific changes in gene regulation. Cell123, 1199–1212 (2005).

4. Fan, Y. etal. H1 linker histones are essential for mouse development and affectnucleosome spacing in vivo. Mol. Cell. Biol. 23, 4559–4572 (2003)

相關焦點

  • 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及其運動狀態的調控
    細胞核內DNA完全展開長達2米,而一般細胞核的直徑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組在細胞核內處於高度摺疊的狀態,同時不斷發生運動變化。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具有有序性和動態變化性,構成細胞核中各種生物學過程的全新調控層次。
  •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1:26:23 美國西北大學Ali Shilatifard等研究人員重新評估了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 MeCP2調控異染色質相分離
    MeCP2調控異染色質相分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3 14:05:00 近日,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Richard A.
  • H1組蛋白可控制表觀遺傳景觀
    H1組蛋白可控制表觀遺傳景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23:24 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rthur I. Skoultch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科學家闡明組蛋白H1缺失產生淋巴瘤的機制
    科學家闡明組蛋白H1缺失產生淋巴瘤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6:59:14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Ari M.
  • 二價修飾調控異染色質區基因表達
    在基因的表觀遺傳調控中,不同位點不同類型的組蛋白修飾通常代表了不同的基因調控事件。這項工作發現Spindlin1可以以超強親和力識別組蛋白二價修飾H3「K4me3-K9me3/2」,複合物晶體結構表明,組蛋白修飾H3K4me3和H3K9me3/2可以同時被Spindlin1第二個和第一個Tudor結構域芳香籠識別。
  • 染色質螯合和cGAS自抑制的結構基礎
    染色質螯合和cGAS自抑制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2:20:18 染色質螯合和cGAS(環狀GMP-AMP合酶)自抑制的結構基礎,這一成果由德國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Karl-Peter
  • Nature|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3D基因組結構支持基因表達調控、重組、DNA修復以及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分離。Hi-C技術scsHi-C並揭開了姐妹染色單體的拓撲結構圖譜。然後作者們將染色質進行交聯、消化、生物素標記、連接以及純化,隨後進行標準的Hi-C實驗方案【5】。作者們發現與未進行處理的細胞相比,Hi-C的圖譜中所有的相互作用非常相似的,說明4sT處理並不會破壞基因組結構。另外,作者們也發現scsHi-C能夠準確地區分順式與反式的相互作用。
  • 果蠅細胞中發現五種主要染色質類型
    一項在果蠅中對與蛋白質有關的53種染色質進行的大規模綜合性全基因組分析表明,染色質有五種主要類型;這些可以構成描述表觀基因組的新框架。阿姆斯特丹市荷蘭癌症研究所的Guillaume J.Filion和同事從染色質蛋白質組中選擇了一組寬泛的蛋白質,並利用DamID方法在一個胚胎果蠅細胞株中繪製了它們的基因組位置。
  • Hi-C圖譜和ChIA-PET圖譜技術有助解析基因組三維結構
    此外,基因及其調控元件需要交流,染色質必須打開,允許轉錄和複製。因此,人們常常提出這樣的疑問:「基因的線性順序與空間排布如何關聯?」「基因如何被遙遠的元件所調控?」。闡明染色質複雜結構的技術有染色質構象捕獲(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3C)及更高通量的衍生技術4C、5C,這些提供了長距離的染色質相互作用,但不能擴展到整個染色質相互反應組。
  • 組蛋白前體mRNA加工失調導致cGAS誘導產生I型幹擾素
    組蛋白前體mRNA加工失調導致cGAS誘導產生I型幹擾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29:48 英國愛丁堡大學Yanick J.
  • 合肥研究院等觀測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與鄭州大學張鳳秋課題組合作,利用紅外光譜技術觀測並研究染色質重塑中DNA的B-Z構象轉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染色質重塑是表觀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一般包括組蛋白共價修飾型或ATP(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依賴型兩種類型。
  • /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位點的...
    【學術前沿】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位點的時空組織 2020-06-19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2020-12-10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轉座子在近著絲粒異染色質區調控機制
    異染色質是指基因組中用DAPI染色較深、相對不開放的區域。這類區域被認為是基因組中的「黑洞」。以往研究認為,異染色質的基因組通常處於沉默狀態。隨著轉錄組學測序技術的發展,研究發現異染色質並非一直保持沉默。基因組學研究發現,細胞間期異染色質的穩定可以保證基因組結構的穩定。
  • Nature:我國科學家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調節DNA複製起點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李國紅(LI Guohong)課題組和朱明昭(ZHU Mingzhao)課題組證實組蛋白變體H2A.Z促進早期DNA複製起點的選擇和激活。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2A.Z facilitates licensing and activation of early replication origins」。
  • Nature:揭示核小體抑制cGAS的結構機制
    cGAS蛋白通過識別這種處於錯誤位置的DNA而發揮作用。在正常情形下,它在細胞中處於休眠狀態。但是一旦cGAS檢測到DNA存在於細胞核外面,它就突然起作用。它產生另一種化學物質---一種被稱作2'3'環狀GMP-AMP(cGAMP)的第二種信使,從而引發一種分子鏈反應,結果就是提醒細胞中的DNA異常存在。
  • 我國科學家揭示全新DNA複製起始位點調控機制
    細胞在DNA合成前期G1期時,複製起始識別複合物識別染色質上的複製位點,進一步招募DNA解旋酶MCM(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等,形成複製前體複合物,完成複製起始位點的認證。而當細胞進入複製期S期時,被認證的複製起始位點被選擇性地激活使用。真核生物DNA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受DNA序列和表觀遺傳因素共同調控。
  • 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
    在亞顯微結構水平上,真核細胞可以劃分為3大基本結構系統: 1、生物膜系統 細胞表面的細胞質膜及其相關結構,主要功能是進行選擇性的物質跨膜運輸與信號轉導。細胞內部由雙層核膜將細胞分成兩大結構與功能區域——細胞質和細胞核,使得基因表達得以精密調控。生物膜還為生命的化學反應提供了表面,很多重要的酶定位在膜上,大部分生化反應在膜的表面進行。 2、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系統
  • 李海濤組首次報導組蛋白苯甲醯化閱讀器並闡釋分子識別機制
    組蛋白修飾攜帶著關鍵表觀遺傳信息,該信息的解碼過程往往依賴於「閱讀器」(reader)蛋白對修飾的正確解讀。組蛋白苯甲醯化修飾(Kbz)是新近鑑定的一類賴氨酸醯基化修飾類型,其廣泛分布於組蛋白的柔性尾巴並調控基因轉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