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汽車行業從業人員,在近兩年被親朋好友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想買一輛電動車,你覺得怎麼樣?
而在大多數時候,對於這個問題我通常都會回答:你再結合實際情況多多考慮。
沒錯,儘管在當下節能減排是主流、政策對於純電動車型的偏愛可見一斑、純電動車市場蒸蒸日上,發展迅速也湧現出了不少好的產品。但在我看來除非是生活在北上廣深這些限牌、限號很厲害的城市,對於大多數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來說,純電動車都沒到最佳購買時機。畢竟裡程焦慮、冬季續航打折扣、充電樁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等等等問題都擺在眼前。
那麼有沒有一種車的存在,既能夠享有新能源的「福利」、又能夠打破裡程焦慮給消費者帶去更便利的用車生活?
增程式車型了解一下。
由於理想ONE的出現,關於「增程式」這個在過去略顯陌生的概念已經逐漸被更多消費者熟知。同時擁有內燃機與電機的它,能夠以內燃機間隙性發電供給電機驅動車輛的方式,在最節能的工況下行駛,擁有純電動車型「動力強」的特質,卻又能避免裡程焦慮的尷尬。我承認純電動一定會是大趨勢,但放眼當下,增程式應該是目前最符合「國情」的新能源車型。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份具有潛力的市場,除了理想ONE之外不少品牌開始布局增程式電動車型,而在其中最讓人「打開思路」的莫過於賽力斯SF5。
01
一直以來作為增程式的代表車型,理想ONE給我們所呈現的是舒適、偏向家用的形象,也被許多人稱為「奶爸首選車型」,但賽力斯SF5就完全跳出了這個思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輛更多年輕人會青睞的「性能猛獸」。關於兩輛車之間具體的參數差異,我們等等再談,首先看外觀你就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畫風。
從前臉去看,理想ONE顯得相當的敦實,巨大的進氣格柵配上窄窄的、貫穿格柵的LED日行燈顯得車頭更加厚重。賽力斯SF5則是一副「年輕氣盛」的模樣,低矮的車頭與理想ONE形成鮮明對比,sigma形的日間行車燈與車頭輪廓相融合,辨識度高的同時又把戰鬥感拉滿,看上去就很不好惹。
車身側面理想ONE依舊使用平直線條突出自身的成熟穩重,而賽力斯SF5更加靈動。海豚躍動式的腰線設計打破了車側的沉悶,使得整車呈現出向下俯衝的效果。如果你仔細看相信會發現賽力斯SF5的車窗也是設計上的點睛之筆,採用了不規則的設計就像一片柳葉。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設計,但在賽力斯SF5上卻被運用得恰到好處,突出了B柱到車頭之間的視覺重心,進一步營造俯衝態勢,即使靜,也如脫兔。
理想ONE的尾部和前臉一樣,依舊橫平豎直,而基於運動化的設定,賽力斯SF5的弧度要明顯得多,貫穿式尾燈組內部造型別致,還融入了會發光的LOGO,整體視覺效果層次豐富。在試駕時擎哥還發現它的尾燈在點亮時有一個漸進的燈光效果,充滿儀式感並且科技氛圍濃厚。
如果說僅憑外觀的動感與沉穩尚且無法完全說明輛車的性格迥異,那麼接下來的這一串參數應該足夠吸引你的目光。
02
賽力斯SF5四驅高性能版本最大可輸出近700馬力,峰值扭矩1040N·m,參數直逼蘭博基尼、法拉利等超跑;整車重2.37噸的重量,零百加速卻只需要4.8秒,最高車速可達230公裡/小時。在之前的一場與直升飛機賽跑的活動中,天上飛的那位都沒比得過地上跑的賽力斯SF5,說它樹立了增程式電動車的性能標杆也毫不為過。
和賽力斯SF5這麼一比,似乎理想ONE當年令人轟動的6.5秒零百加速成績頓時失了顏色。同樣是增程式電動車,同樣車重2噸+,為什麼賽力斯SF5的性能比理想ONE強了這麼多?
那是因為賽力斯SF5把運動化這條路走到了極致。
它的前後軸上各有一臺交流異步電機,每個電機的最大功率255kW,最大扭矩520N·m,而理想ONE前電機100KW,後電機140KW。由於電機功率更大,賽力斯SF5的發動機也採用的4缸1.5T發動機,而理想ONE是一臺1.2T的三缸發動機。
為了更好的駕馭這匹猛獸,賽力斯 SF5也摒棄了傳統麥弗遜式懸架系統,採用了通常只應用在豪華品牌上的四球節雙叉臂式前獨立懸架和梯形臂多連杆後獨立懸架,配合經過歐洲賽道級調教的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用官方的話術來說具有歐系車的操控體驗。
前兩天擎哥親身前往場地感受過賽力斯SF5的魅力,據現場賽力斯的產品專家介紹,在之前的定圓測試、麋鹿測試中,賽力斯SF5的穩定性和支撐性足夠明顯,車身側傾角度也在完全可控範圍內,駕駛信心相當的高。擎哥在當天試駕的開放道路上,更是感受到這份底子的高規格,路面大部分振動都能被吸收掉,一輛2.4噸重的車能有這樣的質感與路面反饋,足夠讓人驚喜。
同時為了讓車輛的駕駛樂趣被發揮到極致,賽力斯SF5還提供了5種駕駛模式、4種道路模式、3種轉向模式以及2種剎車踏板模式可選,排列組合起來竟有120種之多,這在以往的車型上也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在如此豐富的駕駛模式調節之下,你幾乎可以在堵車、高速等各種用車場景之下為自己量身定製想要的駕駛感受。就有點像是更開放的安卓系統和一板一眼的IOS一樣,對於愛玩的年輕人來說,更高的調節自由度就意味著更多的玩法和可能,這也是賽力斯SF5最讓擎哥著迷的一點。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有關於性能的優勢,用新能源車的標準去考量賽力斯SF5,你還會發現他的純電續航裡程達到了150km,加上56L油箱帶來的増程續航,實現有電充電,無電加油,全時電動,裡程無憂。此外它還擁有V2L營地供電模式及V2V救援補電模式,供電插口與充電插口並排,堪稱一臺無敵的移動充電寶。看到這些我甚至有個念頭——那些某些使用冒黑煙的柴油車作為移動救援車的新勢力品牌,要不要考慮一下購置一批賽力斯SF5……
03
說了這麼多,當我們面對一個相對陌生的新能源品牌、車型時,其安全性依舊會是令許多消費者不安的因素。即便像理想ONE這樣知名度較高、市場佔有率較高的車型,也不止一次出現過自燃、斷軸乃至召回的事件,那麼賽力斯SF5要靠什麼來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很簡單,靠背景啊。
理想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品牌,關於它的前世今生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而「活兒好話不多」的賽力斯就顯得吃虧很多。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SERES(賽力斯)其實是個典型的「技術深宅」。
SERES(賽力斯)在美國矽谷有自己的研發中心,並且是中國汽車品牌中的第一個。而那個研發中心的拿手好戲就是純電動和增程式平臺,不同於輕資產、合作造車的新勢力品牌,家底深厚的它在重慶甚至還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座價值25億的工業4.0智能工廠,工廠在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及電池PACK五大工藝車間,豪氣部署了1000多臺機器人。
在如此強大的技術背景下,賽力斯實現了三電(電機、電池、電控)的垂直研發,也是中國品牌第一個。在其核心的三電系統領域,正在申請和已獲得的技術專利超過1000個。在這其中最關鍵的電池方面,賽力斯也是國內首家成功開發量產不起火、不爆炸電池PACK的品牌,並且已經在賽力斯SF5實車上通過熱安全驗證,將用於後續車型。
更關鍵的是,「後續車型「的到來也不會太久遠。賽力斯SF5的純電版最快將於明年上市,線下渠道的建設也正在積極部署中。不難想像,厚積薄發的他們,想必會掀起新能源市場的一陣腥風血雨。
04
任何一個細分市場所需要的產品都絕不會是單一的。以往在增程式這個領域,理想ONE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但假設它是一輛完美的車型,也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賽力斯SF5用不同的角度為我們展示了增程式的另一種打開方式——高性能。
並且我們從賽力斯SF5的身上還能發現,賽力斯是一個兼具了務實與創新的品牌。在此前我曾經看到過一篇關於賽力斯的採訪,在採訪中賽力斯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正萍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能體現出新的電動車的優勢產品,還沒有開始銷售;新能源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
在他眼裡比起單純的用堆砌電池包的方式提升裡程來說,徹底解決裡程焦慮才是當下最該做的事,於是賽力斯SF5誕生,這是賽力斯的務實。而面對將要到來的純電動時代,他們也已經準備好了扭轉市場的「黑科技」,用創新去迎接更激烈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