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勞動課上的豆芽
一步步成了一盤豆芽菜!
豆芽,是同學們常見的一種蔬菜。可是豆芽是怎麼長出來的,你會培育豆芽嗎?來一起看看寧臥莊小學的一堂生動有趣的勞動實踐課,同學們是怎麼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自己動手培育豆芽的?
「同學們,巧生豆芽聽起來是不是就很有意思,那今天老師就教你們自己培育豆芽。」王紅霞老師先用視頻向同學們講解了培育豆芽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根據王老師的演示,同學們下課回家後迫不及待地走進廚房,開始自己的實戰演練。首先認真選豆,可以選黃豆、黑豆或是綠豆等,把癟的、開裂的、漂浮在水面的這些都去除,因為這些都屬於出芽率極不高的壞豆;然後開始激豆環節,先用溫度稍高一點的水衝洗豆子,喚醒沉睡的豆子,刺激豆子發芽,再多次添加涼水直至手感溫度,而後將豆子蓋好,放在溫暖的地方浸泡一夜。在這期間需要勤快地勞作,那就是每天三次按時換水,用溫水去衝洗豆子,給豆芽換水。王冠喬同學在這期間記錄了豆子發芽的神奇旅程,其中寫道:經過四天左右的生長期,每根豆芽都在用自己細長的身姿呼喚我。你看那嫩白的小芽,就像微微上揚的嘴角,這一切太神奇了。
王梓涵同學還專門寫了一篇豆芽生長錄,其中詳細記錄了豆芽每天生長變化的狀況:第一天,將挑選好的扁豆放進一個塑料杯中,將浸水的豆子放在溫度適宜、氧氣充足的地方,靜待它的生長。第二天,當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扁豆時,發現它變大了,圓鼓鼓的,從小瘦子變成白胖子。我給它們換完水,蓋上一層紗布,繼續等待。第三天,扁豆的外皮全部裂開了,長出了白白嫩嫩的小芽,它們好像在對我笑。第四天,豆芽已經長了有三四釐米長,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好開心!
「從一顆顆小豆子開始,經過細緻、耐心的培育,給予它水分、陽光,它就可以發芽、生根,最後成為餐盤中的美味。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我們做事情要堅持,認真投入,萬物都有其自然規律,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對豆芽的生長,要給予幫助照顧,但不能急於求成去改變它。」參與了這次勞動實踐課,王冠喬同學體會頗深。
王紅霞老師還指導同學們把自己培育的豆芽在家做成一盤美味的菜餚。王老師表示,通過這堂有趣的線上勞動實踐課,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家長和學生參與熱情高,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在和父母勞作互動的過程中極大地增進了親子感情,從而更加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在現場
柏道路小學
參加「童眼看世界」活動
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近日,柏道路小學四年級學生來到了甘家巷社區圖書館,參加了「童眼看世界,光影享文明」關愛未成年人主題活動。
圖書館工作人員為孩子們聲情並茂地講解了「百年蘭州風貌」,通過一張張耐人尋味的老照片,讓孩子們看到了百年之前蘭州那舊時的模樣。圖片中艱難的生活場景中現身的一個個勤勞、善良、淳樸的身影,深深地觸動著孩子們的心靈。聽完講解員介紹後,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分享著自己心裡的感受。「生活在和諧社會,我們真是太幸福了!」「蘭州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要感謝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前輩們。」
隨後,同學們欣賞了動物系列的攝影作品,一個個稀奇的動物,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面,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那些精美的作品充滿魅力和誘惑力,無不吸引著大家好奇的目光。孩子們如痴如醉地欣賞著罕見的動物攝影作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
看看「小小冰球手」有多帥!
「快傳、快傳!搶著啦!耶!」中間被稱為「大頭」的同學身手敏捷,搶到傳球。慶賀自己得分。而圍著他的是一圈「冰球手」,手持球桿,穩穩地帶球前進、傳球、運球,他們的目標就是不能讓中間的「大頭」搶到球。近日,在城關區西北新村小學的操場上,總能看到一支由該校小學生組成的「小小冰球手」隊伍,他們玩的是旱地冰球,而同學們最喜歡的是其中的「悠大頭」遊戲。
「走你!」一位男同學熟練地控制著旱地冰球桿,讓冰球沿著自己預定的軌跡滾動,穩穩地傳到他的隊友杆下。看著這些同學手握旱地冰球桿,帶球很是靈活。這一根球桿長約60釐米,由特殊材質製成,顏色鮮豔,包括桿身和擊球板部位,記者拿到手裡試了一下,球桿和冰球都非常輕巧。負責訓練的老師周麗雯說,這是學校今年新開設的特色活動,旱地冰球對場地沒有限制,和曲棍球有些相似,但它比曲棍球輕,所以傷害小。正式比賽時,每隊一名守門員,五名隊員,進一球得一分。同學們玩的「悠大頭」,主要是訓練控球、撥球的能力,隊員們圍成一個圈,中間站一人,圍成圈的隊員負責傳球、運球,中間的「大頭」負責搶球,搶球成功得一分,否則圍圈的隊員得分。
「很好玩,很有趣,我們都很喜歡。」張昊同學說,他認為旱地冰球不僅能強身健體,還是一種很好的娛樂遊戲方式,他和小夥伴們在一起學習訓練收穫很多,團隊成員之間合作非常默契。而且這種運動傷害性小,不受場地限制,學會了不僅可以和同學老師一起玩,還可以和家人一起玩。
熱點事
隴劇進校園
看他們學得有模有樣
近日,「我愛隴劇——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通渭路小學舉行。
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甘肅省隴劇團兩位紅梅獎大賽獲得者、全國優秀演員王震、楊葉老師畫著彩妝,身著戲服來到了同學們中間。一入場,王震老師表演的《假婿乘龍》《楓洛池》聲情並茂,音色洪亮,動作剛勁有力,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楊葉老師表演了《觀君子》和《旌表記》選段,她的聲音如黃鶯展喉,動作溫文爾雅,令人身心愉悅,現場傳來一陣陣掌聲。
在演唱的間隙,王老師和楊老師還展示了隴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這四功五法的基本功,教男生們亮相、在跳動中劈叉、提腿三起三落;教女生們手、眼、腿的協調動作,搖步豎風琴,臥姿、換裝甩袖等。孩子們聽得認真,學得有趣,中國的傳統文化以一種別樣的形式帶給大家藝術的薰陶。
其後,該校四年級三班馬辰澤同學表演了快板《不忘初心,共築中國夢》,快板聲聲清脆,變化多端,唱詞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讚美了偉大祖國的巨變,抒發了不忘初心、共築中國夢的志向,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這次活動雖時間短暫,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戲曲文化,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及其魅力,播撒了傳承戲曲文化發展的種子。衷心期待戲曲文化在小學生中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文·圖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