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效結合,發揮人民調解優勢,成功調解處置大量社會矛盾、經濟糾紛,進一步促進皖蘇接邊地區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升級「聯調」機制。我市在總結、借鑑皖蘇接邊地區聯合調解工作成功經驗基礎上,積極拓展跨省聯調工作領域,陸續成立「皖蘇天長、高郵、儀徵接邊地區聯合調解委員會」「皖蘇天長、金湖、盱眙接邊地區聯合調解委員會」「皖蘇來安、六合接邊地區聯合調解委員會」,堅持「信息互通、矛盾共管、人員聯控、事件同處」的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風險防控協作機制,加強資源集聚和優勢運用,充分發揮「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今年,各接邊聯調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6680餘次,聯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120餘起。
健全「聯調」網絡。著力推進天長、來安、全椒、南譙等接邊縣(市、區)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將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集中到縣級調解中心,實現力量整合、資源共享、效能突顯。加強接邊鄉鎮(街道)調委會規範化建設,提升接邊村(社區)調委會矛盾糾紛排查及化解能力。有效推進人民調解進網格,目前,接邊地區形成縣、鎮、村(社區)、網格四級調解組織網絡,3612名人民調解員進入基層網格。遴選138名調解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律師、法官、行業專家組成專家庫,為接邊地區重大疑難糾紛和專業性、技術性強的矛盾糾紛提供專業性處置建議,應各聯調委要求直接參與疑難重大糾紛調處。
提升「聯調」能力。加快建設多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整合律師、公證、法援等法律服務資源,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將多元化解等經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格局中。強化穩控合力,把風險隱患發現在基層、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築牢「第一道防線」。在做好多發性、常見性一般民間糾紛調解的同時,著力做好金融借貸、勞動爭議、商事糾紛等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調處工作。
【來源:滁州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