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遇上菜市場譯名 國內的翻譯真的比臺灣好嗎?

2020-12-18 阿山帶你觀電影

前段時間,我在寫一部韓國電影影評之時沒有配圖,於是我在某網站搜索圖片時,突然發現這部電影的臺譯特別有意思,看到國內片名翻譯為《OK老闆娘》,臺譯的則是《特務搞飛機》,看完片名不禁讓我好奇,到底這些外語片的中文片名是誰決定的,而決定者的腦袋又在想什麼呢?

電影翻譯無上限

在臺灣,外語片的翻譯由出品方決定,翻譯種類繁多,不論是直譯;如《怪物史瑞克 》《Shrek 史瑞克》(臺譯)選擇用流行用語翻譯,《盜夢空間》臺灣則翻譯成《全面啟動》區別於國內市場,臺灣片商都抓緊一個原則;市場考量至上,為了方便常取一些適用於商業推銷的片名。

正因如此,臺灣片名翻譯常背離電影本意,甚至出現了菜市場翻譯名。

什麼是菜市場翻譯名?

例如玩命、當家、第六感、決戰、追殺、星際、終極等等,這些符號,已經潛移默化地在臺灣觀眾的認知中,談到玩命脫離不了競速、賽車,談到當家脫離不了小孩、搞怪等等。

菜市場片名的現象模糊了觀眾對電影的記憶,例如談到《加勒比海盜》臺譯為《神鬼奇航》,很容易讓人一頭霧水,明明是關於海盜的電影,名字卻譯的很奇幻,臺灣片商用這些熟悉的菜市場譯名,希望引起共鳴,但卻也漸漸形成了無新意的局面。

我們來看看國內是怎麼翻譯的吧。

國內的翻譯大部分以半譯半為主,例如《Tenet》國內譯為《信條》臺譯為《天能》、《Fast & Furious 》國內譯為《速度與激情》臺譯則是《玩命關頭》,臺譯看似在翻譯上少了那麼點中文之美,但也沒有偏離英文原名。

然而,這樣的半譯半意風格,在臺灣市場就不一定買單,臺灣觀眾傾向一看到片名就能理解電影內容,如上所說的《特務搞飛機》(臺譯),若以譯為《OK老闆娘》為片名上映的話,除非電影劇情很亮眼,否則實在堪憂票房結果。

臺灣的風格曾受到國內網友的抨擊,認為缺乏了中文之美,甚至覺得翻譯荒唐可笑,而國內也反擊臺灣翻譯片名浮誇不夠貼切。

但是我認,為片名翻譯是很主觀的,有時必須符合當地文化與用語習慣做調整,翻得好與壞見仁見智。

華語電影有時到西方國家也會出現翻譯上的爭議,例如《臥虎藏龍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認為翻譯過於直白,失去了臥虎藏龍深藏不露的警世含義。

而後期,為了避免翻譯問題重蹈覆轍,非英語為主的電影都陸陸續續取了英文片名,像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譯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雖然英文片名有時不如中文優美,但英文片名的誕生,確實可以讓國際宣傳上更便捷。

一部電影的片名就像一張名片,要如何打動觀眾的心,以及滿足觀眾期待,片名就是一切的開始。

因此,翻譯片名也不能馬虎,雖說片名翻譯很主觀,但是若因為商業考量,而犧牲電影,我認為這有損整個電影團隊的心血,也汙名化了電影作品本身。

實際上,在翻譯學中有著信(它強調理解原文)、雅(翻譯語言的美感)、達(通順的言語表達)三大要素,臺灣在這三者中都尚缺平衡,而且最常出現缺少「信」的理解。

外語片在國內宣傳時,時常將原名或英語片名字體縮小,甚至直接用中文取代之,然而我認為以現在的國民英文水準,有必要讓原名保留甚至被同等對待。

因為譯名只是輔助我們去理解內容,我們應當留意原名之意,對於翻譯的謬誤,學習批判思考而非照單全收,過度依賴中文翻譯來理解電影,反而窄化了自己的視野。

最後,製片方以市場至上的思維,或許能造成話題性,高票房。但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去審視翻譯背後的細節,別讓「標題黨」成為我們的耳目,更別讓電影因為滑稽的翻譯而付諸流水。

相關焦點

  • 太空戰士 那些令人噴飯的臺灣遊戲譯名
    特別是老電影《小兵張嘎》中胖翻譯官吃西瓜的那更是令人回味,「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嗯,也很對嘛,人家憑本事吃西瓜為啥給錢?開個玩笑,還是回到文章中來,所謂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
  • 汽車品牌譯名:大陸、香港、臺灣大比拼,哪種翻譯最好聽?
    今天咱就比較一下,同一汽車品牌,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哪種譯名翻譯的比較好一些呢?而港臺地區的譯名乍一聽似乎沒有內地譯的好,但越品越有味道。除此之外,這個譯名還完全的表明了該品牌原有的含義,不得不說,港臺地區這個譯名確實是比內地譯的要好一些。
  • 對比了臺灣和大陸的電影譯名,美國人實在忍不住了!
    大陸譯名:《血戰鋼鋸嶺》臺灣譯名《鋼鐵英雄》在臺灣的美籍英語老師畢靜翰在FB發文,就對臺灣所取的《鋼鐵英雄》片名相當失望,他寫道:這簡直是翻譯者的自創,跟電影內涵還有導演想表達的意思不太一樣。這個翻譯會讓人想到超級英雄片或一些不相關的概念,而且它並沒有英文的原始暴力感,甚至光看名字都不知道這個電影要幹嘛。」他還認為,「中國的《血戰鋼鋸嶺》才是最貼切的翻譯」
  • 「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同樣的作品流傳到中國大陸以及港臺地區時常常就會出現多個不同的譯名,有些名字大同小異,而有的譯名則天差地別,甚至翻譯得連親媽都不認識,尤其是臺灣譯名,在大陸朋友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奇葩了。笑尿!在臺灣播出時為了照顧贊助商「統一企業」,所以用了公司產品名稱,比如主角劉昴星被翻譯作小當家(小當家乾脆麵),女主角趙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小香腸),及第師傅-及第水餃。真是一手好軟廣!「尼爾 機械紀元」-「尼爾 自動人形」這個遊戲在大陸其實沒有官方譯名,只是網上用的最廣泛的一個名字是「尼爾 機械紀元」。
  • 比卡超VS皮卡丘,遊戲譯名真的那麼重要嗎?
    看了一眼《精靈寶可夢》的英文「Pokemon」,就懂了,原來是直接音譯的,就不能翻譯得信達雅一點嗎? 其實香港人民的抗議也情有可原,在粵語發音中,皮卡丘的英文是Pikachu,也就是他們一直認同的比卡超。而《精靈寶可夢》的粵語發音則類似「精靈撲街芒」,確實有點不太可愛的感覺。
  • 大陸臺灣香港電影譯名差別太大
    最近幾部熱門國外電影,大陸、臺灣和香港的譯名安全不同。非常有趣。《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大陸的翻譯。可以說蠻有詩意。臺灣版的翻譯比較直白《梵谷·星夜之謎》,大家看到梵谷這個譯名是不是有點不適應?香港版的翻譯《情謎梵谷》,感覺像是一部欲望愛情大戲!《帕丁頓熊2》,這個大陸譯名很老實。臺灣版譯名就萌一點,《柏靈頓·熊熊出任務》,副標題莫名有點《熊出沒》的感覺。《尋夢環遊記》是大陸譯名,雞湯範,符合催淚片風格。
  • 哈哈哈哈,相比內地的電影翻譯,香港的要錢,臺灣的要命!
    一大批歐美電影進入中國觀眾視野,而港臺版譯名實在是……《神奇動物在哪裡》譯成《怪獸與它們的產地
  • 盤點中國臺灣的神鬼電影翻譯,中國內地的總動員譯名
    中國內地譯名VS中國臺灣譯名飛行家——神鬼玩家懲罰者——神鬼制裁諜影重重——神鬼認證諜影重重2——神鬼認證:神鬼疑雲諜影重重3——神鬼認證:最後通牒諜影重重4——神鬼認證4諜影重重5——神鬼認證:——神鬼護衛臨時特工——神鬼拍檔德古拉2000——神鬼大反撲決戰豪門——神鬼獵殺無法者——神鬼仲裁蓋娜——神鬼帝國深海異種——神鬼關頭:異形復仇反常——神鬼獵熊角鬥士遊戲——神鬼競技場日落之後——鬼膽神偷凌晨是神的時間——七歲之前與神鬼同列(中國臺灣的神鬼翻譯實在是太多了
  • 電影名翻譯我只服臺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手賤如姐,隨手又翻看了幾部臺灣翻譯的電影名恕我直言,看完之後,姐笑出了鼻涕 就連《荒野獵人》也被翻譯成《神鬼獵人》 好奇灣灣在推薦這些電影時是怎麼區分的呢當然,要是覺得臺灣只會用「神鬼」就太小瞧他們了他們還會用「魔鬼」呢:
  • 想吐槽臺灣外語片翻譯問題好久了......
    在我印象中港譯真的還好,臺灣無論從翻譯上還是海報審美上,簡直報復社會。
  • 細數遊戲的那些奇葩譯名,《荒野大鏢客》的臺灣譯名絕對是亮點
    有些時候,在國外的一些遊戲到了國內的時候,遊戲的名字就會出現大量的奇葩事情,尤其是一些小國開發的遊戲,由於他們的語言問題,遊戲在翻譯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國外遊戲的那些奇葩譯名,看看這些名字你都能猜到是哪款遊戲!
  • 以後還能好好交流嗎?電影港臺譯名遭吐槽-搜狐文化頻道
    《變形金剛4》正熱映,對岸的臺灣同胞怎麼說?大陸的譯名土鱉爆了!  臺灣東森新聞的報導以《擎天柱、威震天是哪位?變形金剛差「譯」》為題,稱臺灣網友嘲笑「大陸的翻譯很瞎,把帥氣的變形金剛變俗氣」了,並批「擎天柱之名雖好威卻也被笑好俗氣」。
  • 「神翻譯」VS「標題黨」——怎樣的桌遊譯名是你心中的靈魂翻譯?
    不知道在標準的「翻譯」尚未出現時,語言文字並不相通的人類,是藉助什麼方式理解和表達彼此想要傳遞的準確信息的。但在很多科幻電影中,當外星人降臨地球,人類與外星人第一次嘗試交流時,往往都是從試探性地介紹自己的名字開始的。由此可見,名字是打開交流之門的的一把鑰匙,一個翻譯得好的名字,所起到的作用更可能超乎想像。
  • 細數香港對於電影的那些奇葩譯名,《肖申克的救贖》絕對亮瞎眼
    我發現香港地區對於電影的名字的譯名真的是讓人有些奇葩啊!有些電影在國內上映時的譯名看起來還是非常合理的,可到了香港之後,這些電影卻完全變了樣子,甚至一些電影的名字,不看內容,你絕對猜不到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香港對於電影的那些奇葩譯名吧!
  • 臺灣的遊戲譯名居然變正常了!
    彎彎代理竟然轉性了,這么正常的譯名簡直畫風不對好吧。臺灣/香港的外國遊戲官方譯名的奇葩,小辣椒覺得已經深入到咱們國內玩家的心裡去了。尤其是《太空戰士》、《惡靈古堡》之流簡直深入人心。所以這次彎彎突然轉性,咱也是比較驚訝的。不過不要誤會,這只是個個例,事實上現在很多引進的官方中文遊戲譯名依然遵循著港臺同胞奇特的審美哲學。
  • 想吐槽香港的電影譯名很久了……
    但最近幾個月,又一大批歐美新電影進入中國觀眾視野,而港版譯名實在是……看到就忍不住想要吐一吐。可是「羈」恰恰是阻礙的意思啊,最後這個翻譯豈不是成了「筆羈絆住了天才」的意思嗎? 往前回溯,港譯的「諧音大法」比比皆是。 去年大熱的動畫片《瘋狂動物城Zootopia》,港譯為《優獸(諧音「秀」)大都會》,請問你想表達什麼?
  • 這些日劇換上臺灣譯名後,你還能猜到是哪部劇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臺灣地區的日劇譯名。首先拿我嘎的日劇《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鎮樓,這部劇在大陸地區的翻譯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或者「逃跑是可恥但是有用」,不管是哪一個都可以說是按照日文直接翻譯過來的。
  • 《變形金剛》譯名趣談
    截止到目前為止,《變形金剛4》的電影已經創造了國內的最新票房紀錄,火爆程度遠超美國本土,再次證明這個名字對國內數代人的長遠影響力,從最早的動畫到現在的電影,一直傳承。
  • 臺灣網友狂噴《變形金剛4》大陸譯名渣
    臺灣網友狂噴《變形金剛4》大陸譯名渣 時間:2014-07-02 14:15:53 來源:網易 作者:liyunfei 編輯
  • 以海南出版社的翻譯為標準對比《龍珠》中20個角色的不同譯名
    《龍珠》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最火爆的漫畫,在國內被各種公司發形出版,我們熟知出版社有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簡稱海南出版社)、內蒙古出版社、遠方出版社、東立出版社(中國臺灣)、文化傳信(中國香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