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過德國城市的史達林-2重型坦克
不知道大家在觀看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德戰場影視資料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蘇聯坦克的炮塔上時常會有一道非常醒目的白色劃線,而這種白色劃線其實並不是在每一輛蘇聯坦克上都有,甚至可以說有這種白色劃線的蘇聯坦克比例還相當低。不過很顯然,這種白色劃線並不是蘇軍士兵隨便的塗鴉之作,因為儘管那些白色劃線粗細不一,但是位於坦克的位置卻相對統一,基本都在炮塔中部,那麼通常這就意味著它們會代表著一些特殊含義。那麼,這些白色的劃線在當時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很多時候士兵沒有時間看清對方就開火了
其實看到這,我想在很多軍事愛好者心中就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這種白色劃線是蘇聯軍隊用於和盟軍碰面時的敵我識別標誌。因為在當時隨著東、西戰線的日益臨近甚至重合,蘇聯軍隊和盟軍之間發生直接接觸的機會也日益增多。而在此之前,坦率地說雙方的基層部隊對於自己的盟友「長什麼」是沒有直觀印象的。他們一旦遇到陌生的部隊通常的行為就是先開火,然後再確定是什麼人。出於這樣的原因,在戰爭臨近結束之際,雙方已經因為誤認對方是德國人而發生了多次的武裝衝突。
柏林街頭的史達林-2重型坦克,炮塔上的白色畫線清晰可見
不過蘇軍正式採用白色劃線作為和盟軍敵我識別標誌其實是很晚的事情了,因為直到1945年4月20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採用第11073號命令對此予以確定,然後基層部隊執行還要晚幾天。第11073號命令是蘇軍最高統帥部根據和盟軍召開的相關會議決議做出的。這時距離戰爭最後結束已經不到一個月時間了。在這個命令當中,主要規定了蘇聯軍隊(步兵,坦克,航空兵)用一系列紅色信號彈表明自己的身份。除了信號彈之外,蘇聯坦克還要在炮塔的中間位置畫上一條白色劃線,以及炮塔頂部的白色十字。
美軍的白色大星星和蘇軍的白色畫線異曲同工
當然,在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蘇聯軍隊坦克都這樣做了,只有和盟軍遭遇機率比較大的前鋒部隊坦克才有這樣的標誌。與此相對應的,為了避免遭到蘇聯軍隊的誤擊,西線盟軍部隊也在坦克上做了類似標誌,像美軍坦克上著名的白色大星星就是起這個作用的。不過在和蘇聯達成相關協議之前,英美軍隊的坦克在西線已經採取了類似對空識別方案。主要做法是在坦克炮塔的頂部安放黃色或者櫻桃紅的木板。這樣,當西線盟軍的空軍和地面部隊遭遇時,就不會因為分屬國家不同而遭到誤擊了。
該照片拍於1932年,白色虛線表示這輛T-26屬於第二連
需要說明的是,採用白色劃線作為敵我識別標誌並非蘇聯軍隊在戰爭末期的發明。實際上,我們在戰前蘇聯坦克上時常能發現類似標誌,最早的甚至能追溯到1932年前後。不過與1945年4月蘇聯坦克上的白色實線相比,這一時期蘇軍坦克上的白色劃線多成虛線狀態,表示的含義也略有不同。因為當時蘇聯坦克普遍缺乏無線電,所以就採用紅色畫線表示第一連,白色劃線表示第二連,黑色畫線表示第三連。這樣在交戰時,沒有無線電的蘇聯坦克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部隊,不至於打起來不知道跟著往哪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