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下班後我不是追劇,就是刷朋友圈、某博,經常玩手機到凌晨,結果就是視力和專注力都在下降。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個作者在做轉發抽書活動,而且書的內容我很感興趣,出於碰運氣的心理轉發了,沒想到居然中獎了。拿到書以後,我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了一遍,發現內容很有意思,而且讓我深受啟發,相比於刷手機,這個收穫更接地氣,於是我就想著每天少玩一會兒手機,用空出的時間多看幾頁書,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實現了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的蛻變,不但認識了很多業內大咖,也靠讀書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是什麼讓我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的呢?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一、榜樣的力量
決定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讀書以後,我就加入了一個讀書社群,裡面有很多一年閱讀100+本書的大咖。每當我想要偷懶看手機的時候,群裡就有大咖發讀書筆記、讀書成果、閱讀清單等等,每一條消息都讓我自嘆不如,於是就默默地拿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
久而久之,我從開始的每隔幾分鐘想看一眼手機,到後來的能專注閱讀1個小時、2小時,甚至更久,這都歸功於大咖們時刻對我的鼓舞,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下,我開始專注於讀書,手機的誘惑力遠沒有讀書成就感來得實在。
榜樣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外界刺激,如果周圍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加倍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如果你想成功放下手機去讀書,不妨給自己找幾個讀書的榜樣,或者加入一個優秀的讀書社群,在榜樣力量和良好閱讀環境的「刺激」下,會逐漸找到讀書的樂趣,慢慢降低對手機的依賴。
二、內在動機
我之所以能放下手機投入到閱讀中,除了榜樣力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找到了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就是發自內心想要做某件事情,或者做出某種改變,不靠任何外界的因素,完成目標以後,幸福感會大大提升。
當我得知讀書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以後,我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決心想要通過閱讀實現自我蛻變,找回自信,打造核心競爭力。
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以後,我開始讀與「高效閱讀」相關的書籍,學習各種高效的閱讀方法,目的是讓讀書事半功倍。
每天下班後,當我想要玩手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內在動機,然後自覺地坐在書桌前打開書,關閉手機網絡,將其放在夠不著的地方,邊看書邊記筆記,專注於書中的內容。
剛開始的時候,專注力非常低,我就藉助番茄鍾,每個番茄鍾設置15分鐘,中間休息5分鐘。隨著專注力的提升,番茄鐘的時長也設置到了25分鐘,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小,閱讀的效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能快速進入心流狀態,除了能迅速抓住一本書的核心內容以外,還能寫出高質量的書評。當我成功靠閱讀變現,並打造了個人品牌後,我變得更加自信,因為我有了更多的選擇,工作狀態也好了很多。
三、正向激勵
學習、讀書都是反人性的過程,如果沒有適當的激勵,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閱讀的過程中,來自平臺的激勵,就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隨著閱讀的深入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我的書評和拆書稿越來越受平臺和出版社的青睞,約稿不斷,這讓我備受鼓舞。
每次想玩手機的時候,心裡就想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看一本書、多寫幾篇書評,既能收穫知識,還能提升寫作水平,又有收益,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一舉多得,於是就會果斷放下手機,拿起書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當然,有時候實在想玩手機,就規定自己讀完一本書,或者寫完一篇書評後,玩半小時,這樣既能延遲滿足感,也有了閱讀的動力,比整天沉迷於手機中收穫得太多了。
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這3個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相信他們也會幫助你放下手機,愛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