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是什麼讓我放下手機去讀書?

2020-12-07 箏小錢

曾經有一段時間,下班後我不是追劇,就是刷朋友圈、某博,經常玩手機到凌晨,結果就是視力和專注力都在下降。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個作者在做轉發抽書活動,而且書的內容我很感興趣,出於碰運氣的心理轉發了,沒想到居然中獎了。拿到書以後,我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了一遍,發現內容很有意思,而且讓我深受啟發,相比於刷手機,這個收穫更接地氣,於是我就想著每天少玩一會兒手機,用空出的時間多看幾頁書,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實現了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的蛻變,不但認識了很多業內大咖,也靠讀書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是什麼讓我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的呢?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一、榜樣的力量

決定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讀書以後,我就加入了一個讀書社群,裡面有很多一年閱讀100+本書的大咖。每當我想要偷懶看手機的時候,群裡就有大咖發讀書筆記、讀書成果、閱讀清單等等,每一條消息都讓我自嘆不如,於是就默默地拿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

久而久之,我從開始的每隔幾分鐘想看一眼手機,到後來的能專注閱讀1個小時、2小時,甚至更久,這都歸功於大咖們時刻對我的鼓舞,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下,我開始專注於讀書,手機的誘惑力遠沒有讀書成就感來得實在。

榜樣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外界刺激,如果周圍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加倍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如果你想成功放下手機去讀書,不妨給自己找幾個讀書的榜樣,或者加入一個優秀的讀書社群,在榜樣力量和良好閱讀環境的「刺激」下,會逐漸找到讀書的樂趣,慢慢降低對手機的依賴。

二、內在動機

我之所以能放下手機投入到閱讀中,除了榜樣力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找到了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就是發自內心想要做某件事情,或者做出某種改變,不靠任何外界的因素,完成目標以後,幸福感會大大提升。

當我得知讀書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以後,我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決心想要通過閱讀實現自我蛻變,找回自信,打造核心競爭力。

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以後,我開始讀與「高效閱讀」相關的書籍,學習各種高效的閱讀方法,目的是讓讀書事半功倍。

每天下班後,當我想要玩手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內在動機,然後自覺地坐在書桌前打開書,關閉手機網絡,將其放在夠不著的地方,邊看書邊記筆記,專注於書中的內容。

剛開始的時候,專注力非常低,我就藉助番茄鍾,每個番茄鍾設置15分鐘,中間休息5分鐘。隨著專注力的提升,番茄鐘的時長也設置到了25分鐘,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小,閱讀的效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能快速進入心流狀態,除了能迅速抓住一本書的核心內容以外,還能寫出高質量的書評。當我成功靠閱讀變現,並打造了個人品牌後,我變得更加自信,因為我有了更多的選擇,工作狀態也好了很多。

三、正向激勵

學習、讀書都是反人性的過程,如果沒有適當的激勵,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閱讀的過程中,來自平臺的激勵,就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隨著閱讀的深入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我的書評和拆書稿越來越受平臺和出版社的青睞,約稿不斷,這讓我備受鼓舞。

每次想玩手機的時候,心裡就想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看一本書、多寫幾篇書評,既能收穫知識,還能提升寫作水平,又有收益,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一舉多得,於是就會果斷放下手機,拿起書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當然,有時候實在想玩手機,就規定自己讀完一本書,或者寫完一篇書評後,玩半小時,這樣既能延遲滿足感,也有了閱讀的動力,比整天沉迷於手機中收穫得太多了。

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這3個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相信他們也會幫助你放下手機,愛上讀書。

相關焦點

  • 從讀書小白到職業讀書人,我最慶幸的是,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參加工作以後,我深刻意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良好的習慣不僅能帶給我成長,而且幫助我高效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很慶幸這幾年養成了3個非常重要的習慣,正是這三個習慣讓我實現了職業讀書人的夢想,並且成功打造了個人品牌。
  • 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
    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時間:2020-04-23 22:24   來源:今日頭條 青石電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 宅在家裡的日子裡,你讀了幾本書?在書中尋覓到了哪些收穫?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許多人已經忘了閱讀的快樂。
  • 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讀書
    放下手機,去讀一本書吧,就像他們一樣。 你在並非必須閱讀時讀什麼書,便決定了你在無法自制時變成什麼人。 ——王爾德
  • 讀書日,秭歸讀書人為你講書
    春光美如斯 正是讀書時為迎接第25個世界讀書日的到來,今天上午,2020年「4.23」世界讀書日暨長江讀書節
  • 世界讀書日聽「書香」達人分享閱讀經驗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李育 楊昌鼎 林童)「草長鶯飛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春天來的時候,總覺陽光、書香和讀書人最配。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一天,不妨來聽聽三位「書香」達人說說自己的閱讀經驗。
  • 她拍攝地鐵上的讀書人看到書背後有趣的靈魂
    朱利偉說,如果不去特別留意,在地鐵上閱讀的人跟其他乘客沒有什麼區別,一旦關注了,會覺得他們面容更為沉靜,更為專注,他們在嘈雜的地鐵車廂裡有自己的平行世界。在沒拍讀書人之前,朱利偉對在地鐵上讀書的人是有偏見的,雖然她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她總覺得被帶上地鐵的書會過於「流俗」,肯定是消遣居多的虛構作品。地鐵上怎麼可能有深閱讀呢?
  • 【感悟生活】我想,讀書人的世界才有烏託邦
    我不知用怎樣的筆觸才能表達我的心緒。這也是一種生活——偷得浮生半日閒,我想說的下一句是——讀書消得潑茶香。 以往我都是通過文字去分享自己的讀書的體會,很少以「讀書會」的形式向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應該算是第一次,在這樣小範圍內,如此充分地傾聽與分享彼此的讀書體會。讀書不是用來炫耀的,也不是用來裝潢的,而是應該用來分享的。
  • 說《讀書》 | 強世功:我的《讀書》時代
    甘陽那篇《傳統、時間與現代性》的文章有一種魔力,讓你在似懂非懂之間不得不反覆閱讀。自己雖然懵懵懂懂,但還是喜歡這樣的文章。許多當時讀來醍醐灌頂的文章,現在看來根本就沒有讀懂,但誰能否定今天看來沒有讀懂,恰恰是由於當年自認為讀懂了呢。正是順著《讀書》上相關文章推薦,才順藤摸瓜去閱讀相關著作。那時心理學非常流行,我自然就會順著弗洛伊德讀到榮格、馬爾庫塞和弗洛姆的著作。
  • 讓人羨慕的無拘束生活,放下遊戲,脫下高跟鞋,從讀書開始
    窩在店裡的人,小孩,大人,男人,女人,在這個空間裡,只有一個身份,閱讀者。小孩沒有吵吵鬧鬧,胡衝亂撞,男性放下手中的遊戲、女性也脫下高跟鞋、穿著舒適平底鞋,沉浸在讀書世界裡。平常所見的手不離手機,眼睛永遠盯著手機的景象,在這家書店裡,變成了少數,所有人似乎都是慢了下來,沉靜下來。走在書店裡,那一排排裝滿書的的書架,看在眼裡就有種充實感。
  • 【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一直是我園的特色,自實施山西省「十三五」課題《幼兒園指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的實踐研究》近兩年來,我們探尋引領家長開展有效的親子閱讀,藉助有效的家長教育資源,幫助我園積累指導家庭開展親子閱讀的策略及方法,解決家長在親子閱讀中的困惑,提高家長親子閱讀的指導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幼兒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效果。
  • 博學之,明辨之,開卷有益,我的職業是讀者
    記得有位老先生說過,「博學之,明辨之,開卷有益,讀書無禁區 。」 所以,我無書不讀。所以,我被老師沒收許多金庸、古龍、臥龍生的大部頭,還有席娟的……所以,我被叫了家長,噼裡啪啦的揍。可我依然喜歡閱讀,嘿嘿,小說當然算啦。
  •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構建書香校園讓「閱讀點亮中國夢」
    為教育引導學生放下手機走出網絡,廣泛閱讀中國文學經典,培養愛讀書的好習慣,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自2015年開展「閱讀點亮中國夢——書香校園」建設以來,不斷加強顯性環境建設,建立讀書五級架構,建有六個系(部)讀書走廊、五個公寓圖書室,做到了班班有圖書角、舍舍有圖書架、各個社團都有圖書欄
  •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為「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大約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句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電視,裡面出來個窮秀才,搖著把扇子唱到這一句,伯父「啪」的一下把電視關掉。
  • 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背後有什麼故事?
    這個故事裡說,曹學佺路過這個屠戶的家時,看到了幾幅不同凡響的對聯,其中就有這副「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另外有「金欲兩千酬漂母;鞭須六百撻平王。」這兩幅對聯,都用了什麼人的典故呢?於是遂去。《史記·項羽本紀》不過,這句「仗義半從屠狗輩」是不是說的樊噲,老街不太清楚。三、負心多是讀書人和屠狗輩相比,讀書人是古人社會的精英分子。負心多是讀書人,這一句也不太清楚特指哪個人。
  • 安靜是最好的修行,讀書、抬頭看雲、學會放下,找回內心的平靜
    01 少拿手機,多讀書,在書中找回安靜的自己。我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有認認真真地用心去讀一本書了,雖然每天偶爾也會拿起來,可是總是心神不寧的,書沒有用心讀進去,一會兒就要翻翻手機,生怕錯過什麼重要信息。其實明明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信息值得自己去反覆查看。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以前我在閱讀的時候,發現字不認識,就先停下來,查個字典,等到我想再往下讀的時候,就發現那本書讀起來沒意思了。所以這本書也就束之高閣了。閱讀間隔會打破我們閱讀的樂趣和快感。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
  • 讀書人四體不勤不懂種地,讀書沒用?讀過書的人做什麼都擅長
    說讀書的一定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有讀書人是這樣,但不是都是這樣。我可以,倒可以告訴你們,讀過書的人。往往會比沒讀過書的人或者讀書讀的少的人,種地種得更好。有網友就幫我說了,說袁隆平什麼科學種地什麼,我告訴你都扯不了那麼遠,我要跟你講科學種地,科學在就是說種地上作用這扯遠了,我就講我自己種花。我告訴你種花可不比種地容易,其實種花比種地難,比種好多作物都難,種花的複雜性高。我記得我大概快50歲的時候,開始種花,哎喲。我們家人們沒有不笑話的,說你這一輩子沒種過花,你會種嗎?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有人說:每次翻開書,想讀,沒讀幾張,手機就響了,一拿起手機就放不下。也有人說:有些書深奧難懂,沒看幾章,就不想看了。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不能好好閱讀,但其實,閱讀不是拿起書讀就好了,真正的閱讀其實是有技巧的。最近看了一本書叫《閱讀7堂課》這本書是由秋葉和秦陽所著,書中主要為大家分享,如何去閱讀一本書。
  • 看十點讀書如何用視頻號打造「閱讀共同體」
    2020年11月,十點讀書發布了新產品「十點聽書會員」,當時,林少表達了自己的判斷:「未來的閱讀市場將迎來三個巨大的機會,分別是有聲書市場、人人都是創作者趨勢以及短視頻直播。」林少表示,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閱讀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閱讀的鏈條將會更加廣泛,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去觸達那些我們原本可能觸達不到的,完全沒有閱讀習慣的用戶。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眼界,寫出來的東西毫無趣味。先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讀書,才能快速高效的汲取到營養。下筆的時候便猶如泉水噴湧,筆墨生香。看了很多閱讀類書籍,推薦這本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高分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