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小孩在年幼的時候因為說話不夠分寸,所以常常會說出一些很尷尬的話,雖然大家都說童言無忌,但有時候小孩的一些話聽起來確實很刺耳。就曾因為有個劉大娘說過她外孫的話而傷心。本來,劉大娘與老伴年輕時事業心較強,劉叔結婚後就從工廠辭職,與朋友合夥做生意,因敢闖敢拼,不久便發財了。
#因為劉姑姑兩個人都很忙,所以一直拖到三十多歲才有個女兒。由於家裡的條件很好,所以劉姑姑和劉叔叔一直對女兒寵愛有加,女兒想幹什麼家裡都全力支持,從不過多幹預。而且劉大娘的女兒也是在大學畢業後帶男友回家。體驗過大風大浪的劉大娘夫婦當然可以看出這個小夥很能幹,但他的家庭條件卻不好,有一些觀念跟自己的家庭格格不入。不過劉大娘想女兒難得這樣喜歡一個人,只要男孩有上進心,對女兒好一點也不為過!
#隨後劉大娘考慮到女婿家的情況,於是自己拿出全部錢為女兒買了一套房和一輛車。結婚後不久,女兒女婿就生了一個小男孩,這讓劉大娘感到很高興,更讓她三天兩頭就把女兒一家三口叫過來吃飯,還經常給孩子玩衣服玩具。
這一天,劉大娘的女兒和老公出差了,於是5歲的小外孫送到了劉大娘家,可小外孫玩著玩著就吵著要媽媽,劉大娘耐心地哄著孩子好久都沒有起作用,所以這位姥姥就逗外孫說:「你要是不聽話就給你買玩具吧!」本來劉大娘以為這句話能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的回答太刺耳了。劉姨媽只聽小外孫哭著說:「反正你們家的東西遲早都是我的,以後我自己花錢也可以賣的,爸爸跟我說!」
劉大娘聽了心裡有些不舒服,自己的小外孫才5歲,就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要不是大人教的,要不是大人長時間聽大人說再學來的,小孩的回答,實在讓老人心碎。劉姨媽自認對女兒很好,自己和丈夫也只有這一個女兒,百年以後當然會把全部家產都留給女兒,但劉姨媽聽了這番話,心裡還是覺得難受。孩童時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作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在孩子面前講話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一、不要說髒話:有些父母在說話時帶著一些「口頭禪」,或在發脾氣時「口臭」,但如果父母長時間在孩子面前說髒話,孩子就會很容易學著模仿父母的行為,這種說話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二、不要議論別人是非:有些父母常常會在背後議論別人的是非,而父母認為孩子還小,能理解孩子,對孩子也就無關緊要,但孩子小時候的模仿能力很強,孩子受父母某些行為的影響難免會形成這種不正確的行為。
三、不要經常對孩子抱怨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不容易工作,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有怨氣,但父母也要注意不要經常對孩子抱怨,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垃圾箱」,這樣孩子如果長時間聽了,很容易產生負面的想法。我是 Ainee媽媽,是一位資深育嬰師,同時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不斷地與你分享育兒經驗和知識,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你給我們的更多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