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就不給你買玩具了」,姥姥逗外孫,孩子的回答卻太扎心

2020-12-17 天然花說美食

可小孩在年幼的時候因為說話不夠分寸,所以常常會說出一些很尷尬的話,雖然大家都說童言無忌,但有時候小孩的一些話聽起來確實很刺耳。就曾因為有個劉大娘說過她外孫的話而傷心。本來,劉大娘與老伴年輕時事業心較強,劉叔結婚後就從工廠辭職,與朋友合夥做生意,因敢闖敢拼,不久便發財了。

#因為劉姑姑兩個人都很忙,所以一直拖到三十多歲才有個女兒。由於家裡的條件很好,所以劉姑姑和劉叔叔一直對女兒寵愛有加,女兒想幹什麼家裡都全力支持,從不過多幹預。而且劉大娘的女兒也是在大學畢業後帶男友回家。體驗過大風大浪的劉大娘夫婦當然可以看出這個小夥很能幹,但他的家庭條件卻不好,有一些觀念跟自己的家庭格格不入。不過劉大娘想女兒難得這樣喜歡一個人,只要男孩有上進心,對女兒好一點也不為過!

#隨後劉大娘考慮到女婿家的情況,於是自己拿出全部錢為女兒買了一套房和一輛車。結婚後不久,女兒女婿就生了一個小男孩,這讓劉大娘感到很高興,更讓她三天兩頭就把女兒一家三口叫過來吃飯,還經常給孩子玩衣服玩具。

這一天,劉大娘的女兒和老公出差了,於是5歲的小外孫送到了劉大娘家,可小外孫玩著玩著就吵著要媽媽,劉大娘耐心地哄著孩子好久都沒有起作用,所以這位姥姥就逗外孫說:「你要是不聽話就給你買玩具吧!」本來劉大娘以為這句話能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的回答太刺耳了。劉姨媽只聽小外孫哭著說:「反正你們家的東西遲早都是我的,以後我自己花錢也可以賣的,爸爸跟我說!」

劉大娘聽了心裡有些不舒服,自己的小外孫才5歲,就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要不是大人教的,要不是大人長時間聽大人說再學來的,小孩的回答,實在讓老人心碎。劉姨媽自認對女兒很好,自己和丈夫也只有這一個女兒,百年以後當然會把全部家產都留給女兒,但劉姨媽聽了這番話,心裡還是覺得難受。孩童時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作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在孩子面前講話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一、不要說髒話:有些父母在說話時帶著一些「口頭禪」,或在發脾氣時「口臭」,但如果父母長時間在孩子面前說髒話,孩子就會很容易學著模仿父母的行為,這種說話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二、不要議論別人是非:有些父母常常會在背後議論別人的是非,而父母認為孩子還小,能理解孩子,對孩子也就無關緊要,但孩子小時候的模仿能力很強,孩子受父母某些行為的影響難免會形成這種不正確的行為。

三、不要經常對孩子抱怨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不容易工作,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有怨氣,但父母也要注意不要經常對孩子抱怨,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垃圾箱」,這樣孩子如果長時間聽了,很容易產生負面的想法。我是 Ainee媽媽,是一位資深育嬰師,同時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不斷地與你分享育兒經驗和知識,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你給我們的更多人點讚!

相關焦點

  • 姥姥帶了外孫6年,孩子卻不喜歡自己,是老人做錯了嗎?
    姥姥帶外孫6年,卻沒得到孩子的喜愛 小區裡面有一位馮阿姨,他的外孫跟我的女兒差不多大 馮阿姨的用心鄰裡鄰居都看得見,平時總會有人說,孩子長大了一定孝敬姥姥啊,這些年帶你真不容易。
  • 「場景篇之玩具店」孩子提出要買玩具,你是買還是不買?
    孩子十分聽話,只是嘟起嘴角、低頭沮喪地走著,丫媽媽看出了小黃鴨的心思,於是逗他玩:「西瓜不僅可以玩,還可以切開來吃。那麼你喜歡吃嗎?」孩子回答說:「吃。」丫媽媽第一次拒絕了小黃鴨的要求。丫媽媽沒有讓小黃鴨獨立選擇玩具,而是按照自己的主張買了西瓜。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家長總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孩子不服氣。家長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愛拿孩子出氣,所以孩子不聽話。孩子說的話家長不聽,甚至連解釋也不行,所以孩子就不聽話了。家長太囉嗦,讓孩子厭煩,就賭氣不聽話。家長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孩子做不到。也有一些是孩子的原因,如:當時孩子的心情不好。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孩子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 半年漲粉1600萬,72歲的碎嘴「田姥姥」,被調皮外孫帶火了
    身穿彩色衣衫,在沒有拍攝團隊的情況下,憑藉和外孫的搞笑日常,半年就漲粉1600萬,她就是大家熟悉的「碎嘴田姥姥」。最初憑藉與家長溫馨搞笑的生活日常,成功收穫一眾粉絲,大家被她的家庭氛圍所吸引,更是被田姥姥的「碎嘴」圈粉。田姥姥「得得得」式的說話方式,讓視頻更加生動有趣。首戰告捷後,外孫再接再厲走上了「坑」姥姥的道路。雖然被孫子惹生氣,但是田姥姥的做法溫馨又搞笑。
  • 軍訓蜜蜂爬到嘴上了,女孩一動不動:孩子,媽媽不希望你這麼懂事
    尤其是孩子,更要學會自我保護,可這樣被蜜蜂蟄,依舊絲毫不動的女孩,她不是意志堅定,而是太懂事了。可能是因為教官說了,軍人要有鋼鐵般的意志,所以嘴角有蜜蜂,她也不敢動。不敢動不是因為害怕被蜜蜂蜇,而是擔心被教官看到,被批評。懂事的孩子,你隱忍的樣子,真的是讓人心疼。
  • 給金毛買了好多玩具,但是它只喜歡逗貓棒,原來是因為……
    有一點可能是大部分寵主的「通病」,那就是沒有時間照顧陪小狗,網友也不例外,所以就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彌補。網友對金毛的彌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買了好多玩具,這樣它自己在家裡的時候也有的玩,也就不至於會覺得太孤單了,網友是這樣想的,而且也付出了實際行動。
  • 「媽,你能給我買多貴的玩具?」父母的回答裡藏著孩子的理財能力
    但同時他們也會擔心孩子玩具太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擔心孩子的玩具太便宜會導致孩子自卑……雖然買玩具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是也能從中折射出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以及溝通方式,怎樣做才能夠滿足孩子對玩具的渴望,又能通過玩具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呢?
  • 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把他的玩具送人?近萬個孩子長大後控訴家長!
    因為9000多個網友都是提問中「哭鬧孩子」的角色,每個人都曾有過,父母不經過同意就把自己心愛玩具送人的經歷。哪怕已經過去幾年、十幾年了,大家的字裡行間還有著對父母的埋怨,和對那個舊玩具的思念。你以為你送出去的只是一個不值錢的舊玩具,卻不曾想過,它也許是孩子的精神家園。
  • 親家故意延遲退休不帶孫,外孫上學她接手,外婆:三年辛苦全白搭
    孩子小的時候,不出錢不出力。等孩子大了,卻還想著享受親情,享受天倫之樂。似乎世間的所有好事,都讓她佔盡了。現在的社會,很多都是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媽媽生下孩子,姥姥心疼自個的女兒,顧不上勞累,也要幫女兒渡過難關。而婆婆呢,善良一點的,會心疼兒媳婦,願意犧牲自我,去幫兒媳婦帶孩子。
  • 貓咪對玩具不感興趣?是寵主你逗貓方式不對哦!逗貓注意這幾點
    對於小貓來說,玩耍是它們學習捕獵技巧的過程和途徑,對於成貓來說,是本能,也是釋放壓力、獲得快樂的方式;我們家裡飼養的寵物貓它們不需要外出狩獵,它們只能在家裡尋找一些玩耍的樂趣,除了自己玩就是和寵主互動,如果它不喜歡和你玩,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可能是你選擇的時間不對。
  • 孩子不聽話時,大腦裡正在發生什麼?一個實驗讓你看清楚,很意外
    「明明我已經跟他講道理了呀,他為什麼還是不聽呢?」見很難改變閨蜜的想法,我便對她說,「我最近正好看了一個實驗,可以通過儀器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大腦裡的運作情況,你想看看嗎?」閨蜜一聽,立馬就答應了。你猜她看完這個實驗後,還會堅持是孩子的錯嗎?
  • 嫌普通玩具不夠好,大連姥爺給小外孫在小廚房裡造了一個彈珠機
    小孩喜歡玩具這是天性,而老人喜歡小孩也是天性。為了逗自己外孫開心,大連姥爺宋新強在自家小廚房裡給小外孫製作了一套木質彈珠機。這手藝,絕了!給外孫子做一個玩具的想法在三四年前就有了。宋新強:這是給小外孫的一個新年禮物吧。現在看來孩子大了,需要了。我的小外孫快到三歲了,他應該接觸這些開發智力的遊戲。宋大叔說,這個彈珠機雖然在國內很少見,但是在國外很流行。
  • 孩子抱著昂貴玩具不撒手,姥姥高情商的做法,店員點讚
    遇見昂貴的玩具更是愛不釋手,看見了就嚷著要,商場的銷售人員見狀還會插針的說:孩子難得喜歡就給孩子買一個吧……真是讓人頭大。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發現在苦苦勸導對孩子仍然沒用,便會對孩子大吼:就沒見過你這麼不懂事的孩子,不給你買,家裡都多少個了,以後再也不帶你出來了……隨之而來就是就是孩子的大哭,撒潑打滾,我光是想想都有滿腦子的畫面感。
  • 「媽媽掉水裡,你是先吃蛋糕還是巧克力?」5歲兒子的回答太扎心
    "媽媽掉水裡,你是先吃蛋糕還是巧克力?"5歲兒子的回答太扎心導語男孩和女孩的性格不同,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舉動也不一樣,我們通常會把女孩子稱作爹媽的小棉襖,而男孩子因為調皮搗蛋,在父母的眼裡他們可能連"背心"都不是。
  • 「媽媽掉河裡,你會先吃薯片還是彩虹糖?」孩子回答扎心了
    文|秘籍君媽媽掉進河裡,你會先吃薯片還是彩虹糖?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來套路孩子的,看孩子如何回答。跟媳婦和婆婆掉進河裡,老公先救誰,有異曲同工之處。不過前者是媽媽和零食的抉擇,後面是媳婦和婆婆的區別。相同的是他們的回答都格外的扎心,讓人心酸。
  • 大連老人自學打造益智玩具哄外孫開心
    近日,大連市民宋新強為小外孫手工打造了一臺木質益智玩具,而這只是愛好木頭的他作品中的一個。 大連姥爺為外孫手工打造玩具 一上一下的階梯,咬合轉動的齒輪," 機關算盡 " 的軌道,材料全部是木頭,完成全部靠手工,這就是宋新強給外孫製作的新玩具——彈珠機。
  • 「外甥狗,吃完就走」,為啥孩子抗拒去姥姥家,背後原因很無奈
    相信很多人聽過「外甥狗」這個詞,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懂點話的孩子都認為這句話不是什麼好詞。所以當長輩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總會認為是長輩不待見孩子,所以才不樂意去姥姥家。但除了孩子的不理解外,這3個理由也是孩子抗拒去姥姥家的原因,實在讓人無奈。
  • 孩子的回答句句扎心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吐槽著,在孩子們眼裡,遊戲近乎就是美好的化身。 通過遊戲,他們可以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會感到輕鬆自在。 「遊戲裡,我被允許」,這一回答得到其他孩子的紛紛贊同。 這的確很「扎心」,難道遊戲真的比家長更能讓孩子感到被允許,被看見嗎?
  • 孩子頂嘴不聽話怎麼辦?3個小妙招,養成「乖寶寶」
    9歲的婷婷媽媽因為孩子頂嘴不聽話特別鬧心。上學之前,婷婷長得可愛嘴又甜,真的可以說是媽媽的小棉襖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起,她學會了發脾氣。並且就算知道自己做錯事情,媽媽說她幾句,就開始頂嘴。婷婷媽媽白白生了一肚子氣,孩子白白挨了一頓打,但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解決。其實對於孩子不聽話喜歡頂嘴,不止是打,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那麼我們也一起來看看。
  • 小男孩被玩具手銬銬住,消防出動才得以解開,消防:做得太逼真了
    不過社會在變化,曾經的罪犯專用也搖身一變被改成了玩具的一種,走進千家萬戶成了孩子們玩鬧的道具。當然用途雖變,但手銬的本質還在,玩具手銬也是手銬,逼真的做工賦予其強大的能力,依然能銬住手腳讓人動彈不得。山東煙臺一戶人家,小外孫頑皮不聽話,姥爺用玩具手銬將其雙腳銬住,結果卻打不開了,只能求助消防幫忙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