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星際戰爭,在太空中作戰,軍隊會如何劃分職能

2020-12-16 第十視角看世界

未來星際戰爭,在太空中作戰,軍隊會如何劃分職能

空軍也好,陸軍也好,海軍、天軍也罷,都沒有一成不變的形式,人類的利益競爭拓展到哪裡,哪裡就會有軍事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按照作戰「域」對軍事力量進行劃分的觀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軍事力量就是完成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我認為未來會分為海軍(太空艦隊)和陸軍(星球防衛部隊),現代空軍的職能已經被新海軍的職能所替代。而傳統的空軍,海軍將變為類似現在的陸航團,江防部隊一樣,成為陸軍的下屬。

進入星際時代前,陸軍不會消失。美軍現在引領全球軍事,11艘航母,海軍陸戰隊什麼的,並不是因為海軍厲害,而是地緣決定的。美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如果需要全球霸權,只能靠海軍。同樣如果美國和中國地理位置換一下,他就不用養那麼多海軍。陸軍基本不會消失,因為對陸權國家來說,無論是自衛還是威懾,陸軍肯定比海軍成本要低。

我認為登陸星球的傳統陸軍、海軍和空軍應當被稱為「海軍登陸作戰部隊」這裡「登陸」除了登陸星球還應當包括登陸空間站,戴森球等太空設施以及戰艦接舷白兵戰。海軍航空兵則不應該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應當是艦隊的移動速度非常快的短程航行就需回母艦補給的小型艦船編隊,或者稱之為太空戰機。這種部隊的戰術目標應當包括電子幹擾,反電子幹擾,偵查,反偵查,轟炸,截擊敵方太空戰機等,我覺得應當被稱為「海軍制空作戰防衛部隊」。

星際航行時代,武裝力量存在的意義到不一定是因為人類還在以國家形式進行內鬥,而是在面對未知的外星生物的時候,人類這個物種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而且人類內部始終需要一隻執法力量。這個武裝力量對外的就是軍隊,對內的就是警察。雖然外星生物的科技水平我們無法知曉,也許他們有二向箔,也許他們還處於石器時代。碰到前者,人類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因為二向箔面前什麼武器都是扯淡;碰到後者,人類算撞了大運。不過萬一人類碰到一個科技水平相似的文明,互相看不順眼,利益分配又談不攏,那就只好用武力解決。

相關焦點

  • 星際爭霸2戰列巡洋艦的規格劃分
    的飛船大戰中。反艦戰鬥機(如幽靈戰機)的升級並沒有使其曇花一現,反而促使了這種大型戰艦升級成能攜帶這種戰略擴張型空襲單位的類型。戰列艦因此就在今後的戰役中繼續擔任了人族太空武力中指揮旗艦的角色。由於設計中沒有考慮到起降平臺與艦橋的安全距離,敵方登艦作戰便成為海霸級戰列艦的一個夢魘。巨獸級(Behemoth-class)
  • 首發 | 無人化作戰將改變未來戰爭形態
    戰場感知系統在作戰體系中起到類似「眼睛、耳朵」的重要作用,敵對雙方針對戰場感知系統的攻擊和防護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任務之一,戰場感知系統的生存能力面臨嚴峻考驗。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地面、水下傳感器經常會受到對手人為的幹擾破壞,甚至由於接收對方刻意誤導的信息造成判斷失誤。
  • 美國太空部隊尋求將進攻性網絡行動納入未來作戰計劃
    施裡弗空軍基地將在未來幾個月成立一個網絡聯隊(cyber wing),由上校管理,負責向太空部隊提供網絡支持。新單位不會像空軍那樣被稱作「聯隊」,太空部隊尚未宣布其各組織部門或其級別的名稱。官員們確實透露了太空部隊內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例如,太空部隊希望取消組織級別(group-level)的領導,從而使機構扁平化。
  • 在鐵律下「排隊槍斃」: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是如何作戰的?
    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士兵面對面的排隊槍斃了:士兵列成方陣,緩緩前進,行至距敵不過幾十米後駐足,隨著槍火嘯叫,雙方士兵在指揮官指引下輪流開火,刺鼻的硝煙瀰漫戰場……這一幕幕足以讓人血脈賁張,同時也讓人對這群衣著華麗的士兵們產生了好奇:這個時期的軍隊都有哪些兵種?他們作戰職能是怎麼分配的?為什麼他們作戰時要列方陣?他們是如何安排戰術以實現協同作戰的?
  • 美國正式掀開「星球大戰」,未來的太空武器有哪些?主要分3大類
    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軍力大國、現代化軍隊,美國海陸空三軍的作戰高度依賴衛星系統。而美國之所以成立太空軍,一是為了掌握空間霸權,二就是為了保護己方的太空資產。 有了「太空軍」,各個大國對太空資源的爭奪就會變得明目張胆,相應的手段也都會擺上檯面。那麼在未來,太空中將主要出現哪些武器呢?是否會出現像科幻電影中那樣的星際飛船、超能粒子炮呢?
  • 《戰錘》新作《太空戰艦:戰術行動》首曝震撼CG預告 星際猛男大戰...
    Focus Home Interactive發行商日前公布了「戰錘40K」系列新作《太空戰艦:戰術行動》震撼CG預告片,其中穿插了部分實機畫面,該作由《克蘇魯的呼喚》團隊Cyanide打造,操控終結者星際戰士或者恐怖基因盜賊異形進行血腥戰鬥。
  • 美國公布太空軍軍旗,川普:太空將是戰爭的未來
    (原標題:美國公布太空軍軍旗,川普:太空將是防禦和進攻的未來)
  • 高自由度的太空沙盒&星際戰爭——《星戰前夜》
    《星戰前夜》(EVE Online/國服中文名:星戰前夜:晨曦)是由冰島Crowd Control Productions公司開發的一款星戰題材的大型多人在線太空沙盒網遊。遊戲以宏大的太空為背景,玩家駕駛各式船艦在超過五千個恆星系中穿梭,在遊戲的宇宙中能進行各式的活動,包括採礦、製造 、貿易與戰鬥。《星戰前夜》世界的故事發生在遠離地球這個人類最初家園的遙遠星空。這個文明的搖籃到底有多遠?是否還存在?始終迷霧重重。
  • 馬斯克:希望美太空軍效仿《星際迷航》組建太空艦隊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外媒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執行長馬斯克稱,戰鬥機的時代已經過去。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2日報導稱,埃隆·馬斯克對美國空軍一位高級將領說,「戰鬥機時代已經過去」,他預測今後戰爭很快將通過無人機和基於太空的技術進行。這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執行長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空戰研討會上,與約翰·湯普森中將交談時稱讚了美國太空部隊,這支部隊是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宣布創建的。
  • SpaceX發布史上最強星際飛船,美軍「太空大戰」計劃又浮出水面
    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第四艘星際飛船原型MK4的公開亮相,引發了全球關注。一直在專注於火箭和飛船研發領域的SpaceX公司十分注重航天領域的商業化開發與市場開拓。特別是在尋求與美國軍方合作方面,針對美國陸軍長期以來空中運輸力量薄弱(運輸直升機在航速、載貨量方面受到限制)的痛點,SpaceX公司曾多次提議以其研製的星際飛船火箭(Starship Rocket)代替傳統軍用運輸直升機。以「太空通道」進行兵員與物質運輸,這個看似腦洞大開的方案其實正在一步步實現。眾所周知,在各國軍隊的後勤運輸體系中,包括美國在內,都以性價比最高的空中運輸為主。
  • 名字抄《銀河護衛隊》,隊服撞衫《星際迷航》,美太空軍又山寨?
    美國太空軍是全球第一支太空部隊,這也是美國為了太空戰爭所創立的。只是太空軍自從成立之後,就陷入了抄襲風波之中,不僅是名字抄的《銀河護衛隊》,就連隊服都撞衫《星際迷航》,這不禁讓人產生懷疑是不是美國太空軍又山寨了?
  • 《雷霆戰機》星際史詩戰爭電影動漫大盤點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不久的未來,隨著人類太空科技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集團把水晶作為核心能源來開發使用。人類社會也因此陷入水晶資源爭奪戰的危機,開始逐漸分化成兩派。留在地球的普通人成立了地球聯邦,移居衛星的新人類則建立了星盟,兩股勢力開始軍備競賽,戰火一觸即發。玩家在遊戲中將要扮演一名新人駕駛員羅伊,與美女副駕駛莉莎共同締造一個跨越黃道十二星座,穿梭繁星邊際的太空冒險史詩。
  • 《泰晤士報》:英國軍隊可能放棄坦克 集中力量發展太空武器
    這也難怪,英國政府一直在縮減軍備,一次次大裁軍裁掉的都是士兵或中低級軍官,那些將官可是一個都沒有少,這才出現英國將軍比坦克還要多的奇葩事件。 事實上,英國軍事力量雖然大幅度下降,國防預算也在逐年減少(人家美國是逐年增加),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海空軍還是保持著一支強大的軍隊,只是陸軍越來越邊緣化!
  • 探尋戰爭演進中的勝戰之道
    可以說,未來戰爭無論規模大小,都是聯合作戰。無戰不聯、無聯不戰已經形成共識,這也是世界軍事強國軍隊的通行做法。  當然,聯合作戰並不是一個新事物。學術界認為,1781年的約克敦之戰,是聯合戰役產生的標誌。此戰,由華盛頓擔任美法聯軍指揮官,統一指揮聯軍的陸、海兩個軍種力量實施大規模圍攻作戰,迫使退守約克敦的英軍投降。
  • 生物武器何時取締,大數據如何「精準刺殺」?十問新型戰爭
    作為現代戰爭中崛起的新貴,無人戰車、智能炸彈、空間機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化作戰武器在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下,迅速從實驗室走向陸海空天廣域戰場。由此引發的好奇和擔憂也接踵而至:人工智慧會否迅速顛覆未來戰爭?會否完全取代人類作戰?在AI面前,誰將真正掌控未來的戰爭?
  • 作戰對手研究:戰爭制勝的必修課
    ●無論戰爭形態、作戰樣式、思維觀念如何演變,搞好作戰對手研究都是戰爭制勝的基本前提。  作戰對手是軍事領域中或明或暗的對決博弈者,是戰爭舞臺上相生相剋的舞伴演員。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必須研究作戰對手,離開了作戰對手的研究,就難以在敵我軍事博弈中取得先機,難以在戰爭衝突中佔據主動,難以在打仗對抗中把握勝算。  正視作戰對手  即實事求是認識對手強弱,客觀公正評價其短長。
  • 宇宙神級文明爆發星際戰爭?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星系被吞噬瞬間
    哈勃望遠鏡2019年,哈勃望遠鏡又拍攝到被稱為「哈勃遺產場」的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是哈勃望遠鏡經過16年之久,拍攝7500張太空照片才合成的,是人類拍攝到的最新最完整的宇宙圖譜照片;科學家還利用哈勃望遠鏡發現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嬰兒星系」,距離地球高達134億光年,也就說這個星系在宇宙大爆炸後僅4億年時間就形成了,與宇宙中其他動輒幾十億年,上百億年的天體相比,它真的就像一個嬰兒一樣
  • 在太空能炒菜吃嗎?將來會有哪些星際美食?
    在太空能炒菜吃嗎?美食文化是人類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地面,人們對美食習以為常,但是在太空因條件限制,太空人大多只能吃些糊狀物,食物只為填飽肚子而不是用來享受。未來某天人類離開地球,在前往其他星球、徵服宇宙的過程中,美食不可或缺,那時我們將會有哪些星際美味呢?
  • 人類的第一支太空戰隊已經集結!
    哪裡來的太空戰爭?為什麼還要建立太空部隊?假如你把太空戰爭只認為是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的形式已經從前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槍彈、大炮、坦克變成了現在的信息戰、數據戰。因此美國方面實際上在考慮的是未來可能存在的太空戰場上的人類戰爭。
  • 【智庫聲音】聯合全域作戰:美軍作戰新構想
    來源:軍事文摘作者:吳敏文 2020年2月,美軍參聯會副主席約翰•海頓表示,「全域戰」將是美軍未來的主要作戰形式,未來聯合部隊作戰行動將涵蓋陸、海、空、天、電、網、認知等全部作戰領域,融合太空、網絡、電磁頻譜、飛彈防禦等各種能力,與競爭對手在各種烈度的衝突中展開較量並取得勝利;3月,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