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二戰以日本的投降告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把美國帶到了戰場上,日本在面對美國時毫無還手之力,最後儘管還有著魚死網破的勇氣,不過被兩顆原子彈炸得徹底沒脾氣,最終選擇低下了驕傲的頭顱。日本在初期和德國兩線開花,完全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可惜這樣的優勢並沒有保持下去,儘管日本戰前誇下了海口要三個月拿下中國,不過最後被中國控制住局勢,這場戰爭也被拉鋸成持久戰。
長時間的交戰讓日本在亞洲戰場陷入劣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甚至連希特勒在收到消息後都是大為不解,認為日本已經瘋了,那麼當年日本要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當時日本和中國進入持久戰之後,長期的戰爭消耗讓日本後勤補給供應不足,於是日本有了掠奪東南亞的想法,但這些地方有著美國的殖民地,美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在日本還沒有動手之前,就切斷了日本的石油路線。
美國的這一手操作,讓日本的戰爭機器陷入癱瘓,日本面臨的局面就是慢性等死,加上日本也擔心美國對他們發動攻擊,於是謀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消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隨後就可以去佔用東南亞的資源。
美國在發動偷襲珍珠港之前,也意識到會遭受到美國的報復,但它始終堅信美國恢復的這段時期,日本可以做好十足的準備。而且當時日本也別無選擇,因為日本本就瞧不起中國,相比於面臨戰敗它更願意得罪美國。
所以日本在山本五十六的帶領下,發動了偷襲珍珠港行動,一舉殲滅了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戰力,之後通過東南亞獲取了利益。日軍的一切看似進入了正軌,實則是末日前的寧靜罷了,因為美國借著這個機會,分到了二戰最大的一杯羹。
最後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大敗日軍,日本自此開始一蹶不振,加上老大德國都已經宣布了投降,日本的覆滅已經成為定局。雖然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很瘋狂,但那是當時日本的最好選擇,畢竟對於這樣一個瘋狂的民族,是不可能甘心輕易投降的。
無數的歷史案例告訴我們,通過戰爭的方式去謀求發展,最後買單的還得是自己,日本作為曾經不可一世的強國,如今卻淪為美帝的小弟,也不知道日本是否會後悔曾經加入了二戰。
日本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上世紀日軍給中國留下的傷害,我們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無論今天的中國有多麼強大,但這樣一段屈辱的歷史,永遠都是中國人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