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別人天已十年,夜臺終古鎖寒煙。一生心血憑誰付,手澤長留在斷篇。風雨書窗憶舊情,還思聽雨續三生。弟兄十七蕭疏甚,忍見長天雁陣橫——嘉慶帝感慨十二哥
前言:
泱泱華夏承載著五千年的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舫畫船娓娓駛來,琉璃瓦片上儘是歲月的痕跡,風霜劍雨下淹沒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同樣對於清朝的歷史也是我們最熟知的,由康熙將清朝發展壯大,最後由乾隆將清朝經濟推至高潮。
出色的朝代由史書著墨描寫,而出色的皇帝由後人著重勾勒,尤其是乾隆的風流韻事能為現如今小說影視的提供大量文獻。
▲清代皇帝
一 皇室出生的孩子
可無論怎麼描繪都會發現乾隆有一個出色的兒子,他一生豐功偉績,容貌俊逸,卻始終不得乾隆的喜愛,最後下葬都是普通宗室的規格,這讓很多人為此唏噓不已。
為什麼在乾隆眾多兒子當中,唯獨十二阿哥永璂不受寵愛。
乾隆一生風流,子女無數,其中最喜愛的還是二阿哥永璉(富察皇后嫡長子),曾稱讚他「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然而慧極必傷,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永璉還是在九歲那年因病去世。
▲乾隆
此後乾隆將所用的寵愛轉移到嫡次子永琮身上,甚至將永琮當未來皇位繼承人來培養,也曾多次在群臣面前提起永琮,其想法不言而喻,就在所有人認為永琮會是下一個皇太子時,卻倏生變故。
可悲的永琮也用著同哥哥一樣的命運,早早夭折,而當時的永琮未及兩歲。年幼的永琮追隨哥哥的腳步離開了人世。
富察皇后接受不了痛失愛子的打擊,不久之後也鬱鬱而終,而風流一生的乾隆皇帝卻對富察皇后格外的重視。
十二阿哥永璂
二 皎皎明月相映輝
在皇后葬禮上,因為被乾隆看到大阿哥永璜與三阿哥永璋二人痛哭無淚而勃然大怒,認為這兩位皇子「不孝」,國母去世竟然一滴眼淚也沒有,由此剝奪繼承人的權利。
四阿哥因為被過繼給親王,所以也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而被大量文獻史書描繪的五阿哥也是被乾隆寄予厚望的,但是五阿哥永琪也和哥哥一樣,因病去世,在1766年三月病逝,年僅25歲。
▲富察氏
皇子接連去世,最具有資格和厚望的就是繼後(輝發那拉氏)的孩子十二阿哥永璂。
雖然才能不如前幾位哥哥,但是永璂努力上進,天資聰穎,倍受乾隆關注。本以為一生會順風順水,然而永璂還是被生母坑了一把。
▲繼後輝發那拉氏
三 殃及池魚的悲痛
1765年時,繼後輝發那拉氏在南巡途中與乾隆皇帝徹底決裂,毅然斷髮,讓乾隆覺得皇室顏面無存,盛怒之下將輝發那拉氏打入冷宮,甚至收回皇后金冊和印章,更甚至在繼後輝發那拉氏去世時僅以嬪的制度下葬。直接被踢出皇陵!
因為生母的壯舉,年僅13歲的永璂也受到牽連,一同受到乾隆皇帝的冷落,在永琪去世以後,大臣為了穩定人心,上書希望冊封永璂爵位但是乾隆因輝發那拉氏而並未同意,反而更加疏遠冷落永璂。
▲劇照斷髮
在外出狩獵時,所有皇子都會隨行,唯有永璂一人留在南書房讀書,在乾隆刻意的冷落下,永璂也因此沉默了十二年,無人問津。
在1776年,永琰和永璂同時生病,乾隆皇帝三次探望生病的永琰,卻一次也沒有看過永璂,而在永璂病逝後,乾隆皇帝神情冷漠,命人以宗師成員的身份安葬。
▲劇照
綜述:
一生未做過錯事的永璂因為母親的斷髮而受到牽連,一生感受不到父愛,結局也令人唏噓。
冷鐵卷刃,一個時代的結束,令人嘆惋的一生都付在蒼白的紙張上,匯聚成書籍。歷史書太厚,記載了五千年的文明,但歷史書又太薄,記不下一個人的一生。
無論是前半生的波瀾壯闊還是後半生的沉鬱頓挫,終是渾渾噩噩。時代已過,文紙一翻,一個人的一生就此落幕,任由後人評說。
【參考資料:】《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史稿·卷二二十一·列傳八·諸王七(高宗諸子》《清史稿》《味餘書室全集》
【文案編輯】目海志暮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