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資格繼位的乾隆嫡子,生前無任何封爵,死後還被父親羞辱

2020-12-25 騰訊網

遠別人天已十年,夜臺終古鎖寒煙。一生心血憑誰付,手澤長留在斷篇。風雨書窗憶舊情,還思聽雨續三生。弟兄十七蕭疏甚,忍見長天雁陣橫——嘉慶帝感慨十二哥

前言:

泱泱華夏承載著五千年的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舫畫船娓娓駛來,琉璃瓦片上儘是歲月的痕跡,風霜劍雨下淹沒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同樣對於清朝的歷史也是我們最熟知的,由康熙將清朝發展壯大,最後由乾隆將清朝經濟推至高潮。

出色的朝代由史書著墨描寫,而出色的皇帝由後人著重勾勒,尤其是乾隆的風流韻事能為現如今小說影視的提供大量文獻。

▲清代皇帝

一 皇室出生的孩子

可無論怎麼描繪都會發現乾隆有一個出色的兒子,他一生豐功偉績,容貌俊逸,卻始終不得乾隆的喜愛,最後下葬都是普通宗室的規格,這讓很多人為此唏噓不已。

為什麼在乾隆眾多兒子當中,唯獨十二阿哥永璂不受寵愛。

乾隆一生風流,子女無數,其中最喜愛的還是二阿哥永璉(富察皇后嫡長子),曾稱讚他「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然而慧極必傷,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永璉還是在九歲那年因病去世。

▲乾隆

此後乾隆將所用的寵愛轉移到嫡次子永琮身上,甚至將永琮當未來皇位繼承人來培養,也曾多次在群臣面前提起永琮,其想法不言而喻,就在所有人認為永琮會是下一個皇太子時,卻倏生變故。

可悲的永琮也用著同哥哥一樣的命運,早早夭折,而當時的永琮未及兩歲。年幼的永琮追隨哥哥的腳步離開了人世。

富察皇后接受不了痛失愛子的打擊,不久之後也鬱鬱而終,而風流一生的乾隆皇帝卻對富察皇后格外的重視。

十二阿哥永璂

二 皎皎明月相映輝

在皇后葬禮上,因為被乾隆看到大阿哥永璜與三阿哥永璋二人痛哭無淚而勃然大怒,認為這兩位皇子「不孝」,國母去世竟然一滴眼淚也沒有,由此剝奪繼承人的權利。

四阿哥因為被過繼給親王,所以也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而被大量文獻史書描繪的五阿哥也是被乾隆寄予厚望的,但是五阿哥永琪也和哥哥一樣,因病去世,在1766年三月病逝,年僅25歲。

▲富察氏

皇子接連去世,最具有資格和厚望的就是繼後(輝發那拉氏)的孩子十二阿哥永璂。

雖然才能不如前幾位哥哥,但是永璂努力上進,天資聰穎,倍受乾隆關注。本以為一生會順風順水,然而永璂還是被生母坑了一把。

▲繼後輝發那拉氏

三 殃及池魚的悲痛

1765年時,繼後輝發那拉氏在南巡途中與乾隆皇帝徹底決裂,毅然斷髮,讓乾隆覺得皇室顏面無存,盛怒之下將輝發那拉氏打入冷宮,甚至收回皇后金冊和印章,更甚至在繼後輝發那拉氏去世時僅以嬪的制度下葬。直接被踢出皇陵!

因為生母的壯舉,年僅13歲的永璂也受到牽連,一同受到乾隆皇帝的冷落,在永琪去世以後,大臣為了穩定人心,上書希望冊封永璂爵位但是乾隆因輝發那拉氏而並未同意,反而更加疏遠冷落永璂。

▲劇照斷髮

在外出狩獵時,所有皇子都會隨行,唯有永璂一人留在南書房讀書,在乾隆刻意的冷落下,永璂也因此沉默了十二年,無人問津。

在1776年,永琰和永璂同時生病,乾隆皇帝三次探望生病的永琰,卻一次也沒有看過永璂,而在永璂病逝後,乾隆皇帝神情冷漠,命人以宗師成員的身份安葬。

▲劇照

綜述:

一生未做過錯事的永璂因為母親的斷髮而受到牽連,一生感受不到父愛,結局也令人唏噓。

冷鐵卷刃,一個時代的結束,令人嘆惋的一生都付在蒼白的紙張上,匯聚成書籍。歷史書太厚,記載了五千年的文明,但歷史書又太薄,記不下一個人的一生。

無論是前半生的波瀾壯闊還是後半生的沉鬱頓挫,終是渾渾噩噩。時代已過,文紙一翻,一個人的一生就此落幕,任由後人評說。

【參考資料:】《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史稿·卷二二十一·列傳八·諸王七(高宗諸子》《清史稿》《味餘書室全集》

【文案編輯】目海志暮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乾隆糾結一生的願望,嫡子繼位希望破滅,目光轉移到孫子身上
    因而兩立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之子胤礽,其中不乏立嫡的執念,卻最終也沒能實現嫡子即位。隨後,九子爭位,雍正勝出。孝敬憲皇后在雍親王時生下嫡長子弘暉,但其在8歲時病逝。雍正九年皇后去世,雍正生前只有這一位皇后,因而沒有嫡子繼承皇位。乾隆是康熙選進宮中親自教養的皇上,祖孫倆建立了深厚的親情。
  • 康熙真的是在97個孫子中一眼就相中了乾隆嗎?
    乾隆多次向群臣講述自己的祖父康熙如何喜愛自己,如何誇自己福氣比他還大,無非就是想向群臣說明自己和父親雍正得位很正,是祖父康熙出於對自己的喜愛才傳位給父親雍正,說白了就是強調自己和父親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其實乾隆越是這樣,越在後世顯得欲蓋彌彰。
  • 此皇子又是長子,又勤勉賢良,為何皇帝公開宣稱他無繼位資格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子,他是皇帝的長子,平日裡做事勤奮,踏實,賢良,品質性格也很忠厚老實,在早期還時常幫助父親管理政務,說明皇帝也比較看重他,最後皇帝卻宣稱他無繼位資格,不允許他繼承皇位。他就是愛新覺羅·永璜。所以永璜到底做了什麼事讓皇帝當場公開宣布他無繼位資格呢?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在經過一番龍爭虎鬥後,四阿哥胤禛最後取得了勝利,繼位為雍正帝。在雍正帝爭奪儲位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支持他的,即十三阿哥胤祥,所以雍正繼位後對胤祥也十分優待,而對其他的幾位兄弟可就沒那麼客氣了。一、大阿哥胤褆。大阿哥是庶出,本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選擇第15子嘉慶繼位?85歲時只剩下4個選項
    乾隆皇帝本來有17個兒子,其中嘉慶只排名第15,怎麼算也輪不到他來做接班人吧?前面14個都掛了嗎?你還別說,嘉慶前面的14個哥哥,基本上都掛了。乾隆在尋找接班人的時候,已經是85歲高齡了。年紀最大的兒子,要是活著也已經有68歲了。
  • 乾隆這一生最厭惡痛恨的女人竟然是烏拉那拉如懿?
    鍾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滿心滿眼除了老婆就是孩子。當然乾隆皇帝還是個很博愛的人,除了富察皇后外乾隆還經常搞點雨露均沾,所以從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三年,後宮子嗣不斷,純妃蘇氏為皇帝生下一子一女(永瑢、和嘉公主),嘉妃金佳氏為皇帝生下三子(永珹、永璇,另有一子早殤),眼看著別人一個個的生孩子,而我們的如懿呢?很遺憾,一個也沒有。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但在皇子時期,他的表現還不錯。而永瑆,並沒有優秀到讓乾隆有很深的印象,換他做皇帝,也未必會更好。永瑆的母親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他未取名時被稱為五福堂阿哥,史書中的記載是幼年工書,乾隆很喜歡他,常到他的府邸遊玩。
  • 乾隆將兒子過繼給大臣,使他們失去繼位資格,皇子叩謝:父皇萬歲
    於是,在宗室之間,出現互相過繼子嗣的現象,用這樣的方法延續無子嗣宗室的爵位和地位。 最早的過繼方式,近支宗室和遠支宗室之間並不互相過繼,為了保存自己的血統,也防止遠支宗室參與到權力中心來。
  • 嘉慶成為太子後,乾隆為什麼要求他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
    1795年的九月,顒琰被公開冊立為皇太子,而乾隆也已經決定1796年的正月退位,也就是說,顒琰是板上釘釘的未來皇帝,他的身份在兄弟中是最高的,完全不需要去祭拜任何一個兄弟。然而,乾隆卻要求已經成為皇太子的顒琰去祭拜一個九歲就夭折了的哥哥,這又是為什麼呢?作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十全老人乾隆其實挺可憐的。
  • 乾隆憤怒為何至死不休!如懿斷髮因為「更年期」?禍及兒子無爵位
    對這個漂亮大方的媳婦弘曆非常滿意,在他繼位一個月之後,就冊封那拉氏為嫻妃。眾所周知,後宮冊封有諸多等級,而那拉氏跳過了答應、貴人、嬪等幾個較低級別封號,直接成為有封號的妃子,說明乾隆還是非常喜愛她的。當了皇后,乾隆對那拉氏依然非常喜愛,那拉氏也很爭氣,連續為皇上生了永璂和永璟兩個兒子。要知道乾隆皇帝在嫡子方面始終「受傷」,前任皇后富察氏生下的兩個兒子都相繼去世,富察氏的死亡也與過分悲傷有關。 終於有了嫡子,還連續有了2個(永璟1歲時夭折),乾隆非常高興,在永璂出生時,他特地作詩紀念,甚至要文武百官一起「隨喜」,感覺江山有後的喜悅心情溢於言表。
  • 名存實廢,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乾隆繼後那拉氏斷髮為哪般?
    那拉氏出身滿洲鑲藍旗,她的父親是世襲鑲藍旗包衣佐領訥爾布,其家族在清朝政壇並不顯赫,訥爾布除了世襲佐領的職位之外,在政壇上再無其他作為,因此那拉氏的母系家族應該在清朝政壇上並不輝煌。其實乾隆之所以會選擇那拉氏為皇后,其一是那拉氏為父親雍正賜婚的側福晉,乾隆冊封其為皇后也是彰顯孝道;其二那拉氏身上有著比較濃厚的富察皇后身影,因此乾隆拿那拉氏成為了富察皇后的替代品;其三那拉氏家族在政壇上沒有太大影響力,不會影響到乾隆繼位之後多年已經穩定成形的政治格局。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嫻妃成為繼後,誕育嫡子: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昭告天下,將皇貴妃輝發那拉氏立為皇后,為顯尊榮,乾隆皇帝還特意將皇后已故的父親那爾布追贈為一等公色衰愛弛,忤旨斷髮:憑藉著兩位嫡子,皇后那拉氏穩坐後宮之主的交椅。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昔日青春貌美的那拉氏容顏不再,自古色衰則愛弛,那拉氏也未能逃過這一規律。隨著一批又一批年輕貌美的嬪妃的入宮,那拉氏不再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女人,然而畢竟是中宮皇后,乾隆對於那拉氏表面上仍舊十分禮敬。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繼承皇位後痛哭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要知道,他的繼位一定是在他父親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親去世了,乾隆作為人子,他不難過,卻只為他自己繼承皇位而高興,這也不正常呀!再說中國歷來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對他自己的父親的死活都不在意,他還怎麼做皇上?所以,在弘曆得知自己繼承大統時痛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盤點《如懿傳》中十五位皇子結局,最幸運竟是嘉貴妃金玉妍之子?
    因此被乾隆認為不忠不孝,並當眾告知其再無繼承大統之位。這對一直懂事且有野心的永璜來說是一個致命打擊。在得知自己徹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之後,大阿哥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大阿哥永璜2、二阿哥永璉永璉是皇后嫡子,也是一個懂事且聰明的孩子,他的死總歸在於嫡子的位份和其母之敵。
  • 此人才是清朝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雍正最重要的人之一
    《如懿傳》結局,有這麼一幕戳中淚點:當妻子死後,弘曆才明白,她所要的不過是一生自在,萬事隨心,不受強求。如懿的姑姑,曾經被皇權「囚禁」了心靈,生命並無色彩,如懿自己,有過色彩卻還是輸給了封建婚姻。於是,從她之後清朝再也沒有烏拉那拉氏入宮為妃。這是乾隆給予其全族的解脫。
  • 乾隆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帝?因為實在找不到人了
    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帝的嫡子,可惜是他的生母是輝發那拉氏皇后,輝發那拉皇后因為南巡的時候激怒乾隆,遣送回宮,不受待見,作為兒子的永璂自然被無視,一旦永璂即位,可是要追封母親為太后的,這不是打乾隆的臉嗎,因此永璂也排除在外。
  • 乾隆朝寵妃,以侍妾身份超拔為側福晉,弘曆繼位後視為心頭肉
    眾所周知,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一生當中有諸多愛好,不僅喜歡收集名家字畫,還特別愛往名作上面蓋自己的各種印章,樂此不疲,所以世人對其有個「蓋戳達人」的稱號。乾隆還對自己的文學造詣特別引以為豪,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當中一共寫了44000多首詩作,堪稱清朝帝王作詩數量之最。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看看乾隆的長子永璜死的非常早,雖然永璜死得早,但是永璜讓父親乾隆實現了五代同堂的願望,乾隆在晚年親自操持了永璜長曾孫載錫的婚禮,乾隆本打算希望載錫趕緊早早結婚好能給自己生下第六代人,結果乾隆沒熬住,在載錫大婚一年多之後就去世了,而載錫在乾隆死後第四年生下了長子溥慶。
  • 乾隆朝盛極一時的富察家族,為何被嘉慶拼命打壓?一切都為了報復
    就乾隆朝而言,孝賢純皇后所在的富察家族絕對是聖眷最渥、權勢最盛的外戚家族。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乃係被乾隆皇帝評價為「世胄元臣,與國休戚」;被嘉慶皇帝許為「社稷臣」;死後推恩贈郡王銜,並配享太廟的一代寵臣、權臣。
  • 乾隆一生當中的三個皇后:分別是最愛憐、最痛恨和最無奈
    現在有很多清廷宮鬥劇,很多宮鬥劇喜歡把背景放在乾隆時期,這或許是因為乾隆時期的清朝還算一個盛世,但小編以為更多是因為乾隆的感情經歷確實比較曲折。乾隆有三個皇后——富察氏、那拉氏、魏佳氏,兩個是生前冊封,一個是死後追封,而這三個皇后也分別代表乾隆最愛憐、最痛恨和最無奈三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