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小編走訪抵達義烏站,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雙11」氣息。浙江義烏「廠二代」樓方亮、方昊等人首次親身參與「雙11」,工廠拉出了「備戰七個月,只為天貓雙11」的標語,數十臺機器晝夜不停地運轉著。
電商為工廠源源不斷地輸送消費端數據,為那些在出口轉內銷、從2B到2C路上跑起來的工廠再插一雙翅膀。現階段,渠道端、生產端、消費端之間還存在諸多堵點,電商提供的數據、技術推動工廠向前,促使後者生產出迎合高品質消費的商品,進而成為大循環的中堅力量。
從旁觀到親臨 工廠首秀「雙11」
友邦襪業廠長樓方亮對即將到來的「雙11」寄予厚望且擺出了「孤注一擲」的姿態:外貿訂單在回升,國內訂單也保持著穩定量,總體來講工廠的產能已經飽和甚至有些跟不上,「因此,我們只能暫時犧牲外銷和線下訂單,全力籌備『雙11』。」
友邦襪業廠房內
在樓方亮工廠四層的生產車間門裡,「加油!為夢想而戰!決戰雙11倒計時21天」的標語極為醒目。他解釋稱:標語是上周掛上去的,就是要激勵員工抓緊生產。樓方亮毫不掩飾對本次參與「雙11」躍躍欲試的情緒。
工廠「雙11」備戰的氛圍很濃
擼起袖子加油幹的不止樓方亮一家工廠,距離友邦襪業20分鐘車程的澤熙日用品廠,同樣充滿了「雙11」味道。澤熙日用品廠的大門上拉著紅色條幅,寫著「備戰七個月,只為天貓雙十一」。
偌大的生產廠,13臺注塑機24小時運轉,地上堆著的家用漱口杯還帶著機器運轉產生的溫度,粉色、深藍色、淺藍色和灰色。像這樣的家用漱口杯,澤熙日用品廠計劃為「雙11」儲備10萬個。當問起「雙11」能否全部消化掉如此巨大的數量時,方昊給出了「一定能」這樣帶有篤定口氣的回答。作為廠長,方昊一共預備了包括漱口杯在內的100萬單商品,準備大展拳腳:原先是「雙11」之前忙著給品牌商供貨,現在是「雙11」期間很忙。
澤熙日用品廠有13臺注塑機,生產著備戰「雙11」的家用漱口杯,計劃至少儲備10萬個。
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廠長們開足馬力。友邦襪業的機器同樣晝夜不停地運轉,對目機器完全代替了手工對目,生產著名為斑比的兒童襪子。2012年,樓方亮在線下渠道鋪設斑比,由一層層的代理商完成銷售。進入2019年,斑比開始出現在電商上,還有了官方旗艦店。「肯定要做電商,現在線下和線上渠道的銷量比為2:1,但線上增長勢頭極為明顯,可能在一年內就會與線下渠道的量達成平手,甚至反超線下。」基於對未來趨勢的判斷,樓方亮頗為重視電商,對首次參與「雙11」信心滿滿。
友邦襪業的對目機器晝夜運轉,完成襪子封口工作。每臺機器每天可生產300雙襪子。
「以前總是看著別的企業參加『雙11』,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樓方亮想親自體驗「雙11」。
縮短生產周期 降低試錯風險
如果沒有阿里的數據作為支撐,方昊並不敢一次性生產10萬個漱口杯。製作一次磨具至少花費幾十萬元,甚至是上百萬元,「一旦生產出的成品投入市場後不能獲得消費者認可,前期投入成本就打水漂了。」
他直言,以前的設計、研發、生產多少有些盲目,多數是根據採購商的採購金額和頻次判斷產品是否成功,但採購商反饋的數據並不及時、顆粒度較為粗糙。當時,方昊基本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是出口考察得來的案例進行生產,個人的主觀感知是主要的判斷依據,依據消費行為大數據實現定製化生產是件不能想的事情。
小編團隊在澤熙日用品廠內採訪
也就是近一年,方昊的澤熙日用品廠開始做起了零售,與C端消費者直接接觸,此前均是與小B商家打交道。從面向B端到面向C端,粗顆粒度的數據對於工廠生產新品就不太靈光了,「之前,我們會對客戶分層、銷售區域分布等維度做粗略的分析,足夠生產出採購商所需的產品,但並不足以應對靈活的零售市場」。方昊如此解釋。
有需求空白的地方自然就有解決辦法。方昊從阿里提供的商機企劃中心獲取到時時且公開的產品參數,例如顏色、價格段、年齡層、尺寸等,敲定產品細節就可以向阿里小二提報商業計劃,雙方對產品設計無疑後就可以展開生產。用他自己的話來講,拿到採購商反饋的信息後,工廠還要自己做1+1=2,推導出市場可能需要的產品;阿里則直接給到了3,數據進一步細化,工廠按照參數直接生產就可以。
如此一來,澤熙日用品廠生產一款新品的風險變得可控,且周期大幅縮短。按照傳統方式,上線一款新品需要2-3個月,確定磨具最為耗時,大概需20-30天。「開發磨具,還要進行校準,有時候生產磨具當天還在修改樣式。因此,開品往往要提前半年」, 方昊對比電商大數據的作用給出了解釋,阿里大數據可以提供消費者潛在的訴求,維度更為精準,壓縮了開模前期的時間,產品設計、調研和反饋的周期大大縮短。
中央財經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強調,有了數據的支撐,才促使工廠能做到精準營銷、生產,並敢於大批量生產。同時,電商也從整體上提升了從生產到消費供應鏈環節的效率,對供應鏈進行數位化改造。
「生意越來越簡單,工廠只專注於生產。」在方昊眼裡,工廠生產反而比前幾年更容易了。
相信數字的力量「廠二代」青睞定製生產
「我跟不上潮流了,兒子設計、生產出的襪子都好賣。」父親樓國春是老廠長,對兒子樓方亮規劃工廠的思路、產品研發與生產十分滿意。樓方亮還記著多次勸父親改變襪子樣式、顏色的場景:」我們在工廠轉型上磨合了很久,尤其是採用新工藝、新樣式乃至新渠道。」樓方亮與妻子是同學,同樣從事設計工作,對新樣式頗有心得,迫切地改變著父親一輩子對老樣式的執念。
樓方亮之所以能將一隻襪子做得有聲有色,離不開一個字——「懂」。他是義烏從事小商品生產經營者裡的「廠二代」,這群人對電商等新渠道帶有天生的信任感,也更接近新一代的消費人群。他們接納新事物,也願意付諸行動,哪怕要為其支付一定的成本。
小編團隊在友邦襪業工廠內取材
此外,樓方亮還是一位爸爸,將對兒童產品的訴求全部放在了產品裡,對一隻襪子可謂精益求精。「你看襪筒上熊耳朵是立體的,在孩子穿上時就會突出來,十分可愛,符合當下父母對童襪樣式的訴求。」只要一說起襪子,他就有講不完的心得。
現在國內消費者對品質要求十分高,甚至超過了海外消費者,工廠想要做好國內的C端市場,必須要比消費者自己還懂自己,提供高品質商品。為此,樓方亮選擇從電商上獲取第一手反饋信息,包括銷量、店鋪瀏覽量等,「線下代理商沒辦法第一時間反饋消費者訴求,產品的成功轉化率很低」。方昊也有相同的感受,採購商往往防著生產企業,前者不願意透露產品的銷售區域、定價體系,「他們怕廠商自己鋪設產品,對自己產生衝擊。所以,數據反饋難上加難」。
實際上,樓方亮符合年輕一代「廠二代」的形象,明白按需定產、數位化生產,順著個性化、特性化、品質化的消費趨勢生產商品。他進一步舉例:孩子上早教課時,父母更傾向選有保暖、防滑功能的童襪;新生兒願意踢腳,所以襪筒要做得高一些……樓方亮是廠長也是父親,還是年輕一代的管理者,三重身份讓一雙簡單的童襪變得並不簡單。
如今,老廠長樓國春已將工廠全權交給兒子。父子倆分工十分明確,樓國春一心打理橙子樹,樓方亮一心打理工廠。
設置「地面部隊」 疏通各埠堵點
義烏是全球聞名的小商品之都,有著極具代表的出口轉內銷的商家案例,不少小商品廠家早就一腳蹬上了電商這輛快車,電商企業更是馬力全開。今年8月,阿里全國首個商家運營中心落戶浙江金華,有了地面部隊。
據了解,商家運營中心就是協助工廠實現觸網銷售以及數位化轉型。阿里巴巴淘寶事業群C2M事業部區域經理孫英天認為,將產品信息、物流信息快速反饋給生產端,才能讓工廠快速實現數位化轉型。「根據消費需求研發產品,再用合適的方式、合適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淘寶特價版做的就是一端連接消費者一端連接工廠。」
實際上,從1688、淘寶特價版到淘寶、天貓,阿里為中國產業帶工廠提供了大規模的消費分級市場,也為產業帶「工廠貨」成長為「品牌貨」提供了清晰的運營上升通路。據悉,像金華這樣的商家運營中心會在10個產業帶落戶,包括浙江金華,還有溫州、寧波、台州、河北保定、廣州、深圳、東莞、泉州、揭陽,未來還會增加湖州和潮汕。
在義烏可以看見渠道端、生產端、消費端間的隔閡逐漸模糊。北京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成榮認為,國內大循環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循環,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之間的聯通還存在諸多堵點,需要變得更為順暢。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發現新消費、建立新渠道,促進生產端開發新產品,讓三者實現真的打通與連結。實際上,這種新建立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之上,將更高品質的消費訴求,通過新渠道反饋給生產端,生產出高品質商品,這是建立大循環的目標之一。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副研究員趙劍波有著同樣的看法:「產業鏈之間不能有斷點,供給和需求之間不能有斷點。」對於廠家來講,就是暢通內循環。如果僅僅是用一個渠道解決一個渠道問題,電商平臺的數位化價值就顯得很普通了。
王成榮進一步解釋稱,當下眾多傳統外貿企業轉向國內,商業企業有責任幫助廠商順利實現外貿轉內貿,及時反饋消費者訴求,利用生產端的生產能力,幫助轉內貿的工廠開發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目前來看,電商企業還是走在了前面。
「電商具有數據優勢,可以很好地挖掘消費端訴求,並及時向生產端的企業反饋信息。此舉對於產業端的轉型和升級、適應國內新消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王成榮認為,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或者是消費引領生產,電商憑藉自身的智能化、科技化優勢,最為及時地捕捉到消費者的訴求,更推動了產業端的科技升級。
系列策劃
變革總是發軔於危機之時。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提振消費、釋放被抑制的消費需求,給生產和消費端提出了新課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今年的「雙11」有了新玩法。我們的調查將圍繞這一新市場變化進行報導,記錄中國經濟在新環境下的革新之路。
第一站:雲南昆明——花卉拍賣市場、鮮花種植基地
第二站:甘肅隴南——油橄欖種植基地
第三站:浙江義烏——商貿交易中心、日用品工廠
第四站:廣東廣州——化妝品生產工廠
第五站:北京——國潮品牌工廠、智慧零售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