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兩點走位攻球:在正手攻球的基礎之上加入步法的訓練,通過滑步在第一點位和第二點位之間往返擊球。
一:滑步
滑步(並步),是桌球步法使用率較高的步法之一,尤其是在連續進攻,相持階段;滑步的特點是:移動時重心穩定,有良好的支撐性,可調節餘地大,比較靈活。
向左移動:先邁右腳向左移動,再邁左腳。
向右移動:先邁左腳向右移動,再邁右腳。
左右腳移動時,第一步和第二步移動時間,間隔比較短,幾乎是第一步邁出,第二步緊接著跟上;
即將移動時,重心稍微往上提起,移動時重心穩定,落地時,重心微微降低,不能有太大的起伏。
練習者在進行正手兩點走位攻球的訓練時,首先要保證正手定點攻球已較為熟練,滑步的步法已初步掌握,這是訓練兩點走位攻球的先決條件。正手攻球請看這篇文章桌球基礎技術之橫拍正手攻球
二:正手兩點走位攻球常見練習方法
練習方法一
以準備姿勢起手,準備姿勢請看這篇文章。桌球初級基本功定義及動作結構說明
1.判斷來球 2.找準擊球時間 3.引拍擊球 4.擊球動作完成後移動至第二點位
同時還原至準備姿勢,再進行在第一點位的動作
1.判斷來球 2.找準擊球時間 3.引拍擊球 4.擊球動作完成後移動至第一點位,同時還原至準備姿勢,反覆重複以上步驟,即為兩點走位攻球。
練習方法二
將持拍手置於身側的練習方法
將持拍手置於身側(省去從準備姿勢到引拍的過程))
引拍:引拍通常是指拉開球拍和球的擊球距離,不同類型的來球拉開的距離也隨之進行調整。
1.判斷來球,找準擊球距離,2.直接擊球(由於省去從準備姿勢到引拍的過程,已經有一段擊球距離,判斷好距離直接擊球即可,不用再往後引拍)3.擊球動作完成後移動至第二點位,重複以上步驟,用滑步反覆在第一,第二點位移動擊球,即為簡化版兩點走位攻球。
三 訓練步驟
練習方法一的訓練步驟
1.以準備姿勢起手,擊球動作完成後,(幾乎在完成擊球動作的同時)採用滑步的步法移動至第二點位進行擊球,在移動時;
第一步驟:先移動右腳(向左移動)
第二步驟:完成引拍動作
第三步驟:左腳順勢向左移動(此時已基本移動至第二點位),
第四步驟:判斷來球,找準擊球時機,完成第二點位的擊球動作。
第一步驟與第二步驟幾乎是同時完成的,但又有先後順序,中間間隔時間比較短,第三步驟順勢完成,第四步驟相對於第一,第二步驟要做些許停頓,間隔時間要長一點,因為還有一個判斷來球,找準擊球時機的過程。
練習方法二的訓練步驟
將持拍手置於身側(省去從準備姿勢到引拍的過程),第一點位擊球動作完成後,(幾乎在完成擊球動作的同時)採用滑步的步法移動至第二點位進行擊球,其餘步驟與練習方法一,一樣。
第三種訓練方法
以準備姿勢起手,單獨訓練一個點位,熟練後再將兩個點位合起來訓練(合練時也可去掉準備姿勢),便是兩點走位攻球。
1. 站位:在第一點位和第二點位之間
2. 第一/二點位:以準備姿勢起手,判斷好來球後,直接移動至第一/二點位進行擊球(移動、擊球順序和練習方法一,一樣),完成擊球後通過滑步還原至第一點位和第二點位之間的位置。
3. 兩個點位熟練後再從第一點位開始進行合練。
四,具體要求
多球訓練:
再進行多球訓練之前,先進行動作結構的建立(徒手揮拍)
徒手揮拍:連貫、流暢、協調、步法穩定。徒手揮拍達到要求後便可上臺進行多球的訓練。
多球訓練一開始不用按照固定頻率(節奏)練習,以自身步法到位,動作準備充分後再進行擊球,熟練後再進行固定的頻率(節奏)訓練,多球訓練初期還是以穩定動作結構為主,動作結構較為熟練後,可以和球進行結合,建立感覺,如找準擊球時間,控制球的力量等。
多球供球頻率:1秒1個 多球供球球速:約為5KM/H(大概數值,僅作參考)
擊球時間準確率(擊準個數÷總個數×100%):80%以上
上臺率(上臺個數÷總個數×100%):80%
命中率(命中個數÷總個數×100%):訓練初期達到40%的命中率即可,訓練後期在70%-80%左右。
單球訓練:
在大約1秒1個回合,球速:約為5KM/H(和多球供球頻率差不多,大概數值,僅作參考)的前提下
單個球能達到30——50個回合左右,同樣要達到動作結構穩定、連貫、流暢、步法、穩定、擊球時間準確、擊球力量穩定、落點集中的要求。
訓練後期可逐步提高回合的數量,比如50個以上,或者提高回球速度。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已有一定基礎,但平時沒有太多空餘時間訓練的練習者,以上訓練方法僅供參考。(文章內動作結構均以右手為例)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