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基礎技術反手攻球

2020-12-22 永麗桌球

01準備階段

握拍:

找準虎口,球拍拍肩位置。將虎口正對拍肩靠住,拇指彎曲放於拍柄與拍面結合斜坡處,食指伸直貼住球拍背面膠皮邊緣處,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握住拍柄。握拍力道與握手相似,不易太緊或過松;太緊,比較穩定,影響靈活性,對於後期調節球不利,對於球的敏感度不高,過松,影響穩定性,對命中率和連續性均有不利影響,因此握拍力道以「緊而不僵,松而不晃」的感覺為準

握拍時避免過於偏向反手握拍,將來影響正反手轉換的速度和穩定性。

反手位

站位及準備姿勢

站位:取位於反手位,和球檯的前後距離以便於找準擊球距離為準,不可過於靠前或靠後,雙腳前後距離和正手攻球一樣,兩腳左右距離與肩同寬,右腳站於左腳後(約為左腳的1/2),也可雙腳平行站位。

準備姿勢:

膝關節:膝蓋略彎曲(與足球守門員相似),彎曲程度以不失靈活,同時兼具身體穩定,不僵硬即可。重心著力於膝關節處,身體微前傾,

球拍:球拍置於檯面上,身體的中間位置,球拍離腹部約為自身一個前臂的距離(不包括手的部分,僅僅是前臂),球拍離腹部的前後距離可進行調節,以自然放鬆為準,如果是成年人身高比較高,置於腹部中間位置,如果是青少年身高較矮,則置於腹部以上,胸前左右的位置(以在臺面為準)。

對方打過來的球,本身具有高低變化,球拍的高低位置也隨之進行調整,在練習技術初期建議以固定弧線進行練習,高低弧線儘量不要有太大差異,易於建立感覺。

球拍角度:球拍角度在70°至90°之間進行調整,將球調整上臺後即可保持該角度進行擊球,角度和球拍器材有一定關係,如果球拍彈性過大,90°的角度擊球可能導致球直接飛出球檯外(出界),因此,初學時儘量選購彈性適中的球拍,利於前期技術掌握。

手腕:手腕略微內扣(略微內扣即可,手腕向內彎曲過大對於初期練習不利於掌握,對手腕負荷過大,極易造成手腕晃動,不穩定的動作結構),手腕幾乎與胳膊肘和臺面平行,手腕可略微高於胳膊肘,不可低於胳膊肘(吊腕)

5。胳膊肘與身體位置關係:胳膊肘與身體左右、前後(斜前方)的距離約為自身十指距離,自然置於身側,腰部附近,注意避免架的過高,如胳膊肘高於腰部以上位置。

未擊球時,球拍和胳膊肘的位置關係整體為平行橫向關係,手臂呈半環抱狀態。

青少年練習反手攻球,身高不夠的話,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可採用墊高的方式進行練習,避免將來長身高時再調整動作結構。

02實操階段

反手擊球動作結構

動作結構一

1.準備擊球階段:球拍置於腹部中間,判斷來球,確定擊球距離

反手攻球擊球時間比正手攻球略微早一些。

反手攻球判斷擊球距離時,可以用左手進行輔助判斷,以左手為參照物,將左手向前伸直,當球運動至左手指尖附近時便可進行擊球。(判斷擊球距離時注意持拍手起手位置不要發生大的改變,始終置於腹部中間位置),熟練後肉眼判斷即可。

2.引拍階段:判斷好擊球時間後,球拍向腹部引動少許,胳膊肘和身體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準備擊球。

3.擊球階段:前臂主動向前上方運動,手腕略微做跟隨動作,手腕以穩定為主,儘量不主動使用手腕的力量,拍面角度保持穩定,擊球後,球拍繼續向前運動至自身胸前以上,脖子以下的位置,前臂幾乎伸直,但還未完全伸直的狀態,擊球動作完成後再還原至反手攻球準備姿勢,引拍階段和擊球階段,身體可小幅度做跟隨動作。

動作結構二

1.準備擊球階段:球拍置於腹部中間,判斷來球,確定擊球距離

2.引拍階段:1.雙腿向下彎曲少許 2.球拍、上半身向腹部引動,胳膊肘保持穩定 3.重心著力於膝關節、雙腳之間,力量聚於髖關節、腹部、大腿等肌肉群,完成引拍後準備擊球。

3.擊球階段:確定好擊球距離後,準備擊球 1.動作前半段,雙腿向前上方發力,上半身向前迎球,球拍向前擊球,手上動作和身體穩定的動作結構一樣,動作後半段,擊球後,球拍繼續向前運動,雙腿停止向前上方運動,並做停頓,有一些向下的發力感覺,上半身保持穩定、前傾,完成擊球後還原至準備姿勢。

03具體要求

多球訓練:

再進行多球訓練之前,先進行動作結構的建立(徒手揮拍)

徒手揮拍:徒手揮拍需達到動作結構連貫、流暢、協調、穩定的要求後便可上臺進行多球的訓練。

多球訓練一開始不用按照固定頻率(節奏)練習,以動作準備充分後再進行擊球,熟練後再進行固定的頻率(節奏)訓練,多球訓練初期還是以穩定和熟練動作結構為主,動作結構較為熟練後,可以和球進行結合,建立感覺,如找準擊球時間,控制球的力量等。

多球供球頻率:1秒1個 多球供球球速:約為5KM/H(大概數值,僅作參考)

動作結構穩定性:在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下,基本上每一個球的動作結構不能有大的變化,如果在前期練習時,力量支撐不住動作結構或支撐時間不長,以能穩定動作結構為準,如支撐不住導致動作結構有大的變化,則停止練習,休息恢復後再進行訓練。直到在多球訓練過程中,動作結構穩定為止。

擊球時間準確率:80%以上

上臺率:80%

命中率:40%(訓練初期)80%(訓練後期)

單球訓練:

在大約1秒1個回合,球速:約為5KM/H(和多球供球頻率差不多,大概數值,僅作參考)的前提下

單個球能達到20——40個回合左右,同樣要達到動作結構穩定、連貫、流暢、擊球時間準確、擊球力量穩定、落點控制集中的要求。(以練習斜線為主)

訓練後期可逐步提高回合的數量,比如50個以上,或者提高球速。

熟練後可進行反手兩點走位攻球。

動作結構一和動作結構二後者參與的身體部位較多,協調起來的難度也相對比較大,前期練習不易於掌握,但好處是後期訓練弧圈球和練習發力有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做徒手揮拍,建議從動作結構一開始練習;

以上兩個動作結構是最近這幾年用的比較多的主流動作結構,各有優點,一個重視連續和速度,一個重視單板質量,練習者可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進行選擇性的練習,除了這兩個動作結構以外,還有其它一些反手攻球的動作結構,比如胳膊肘沉的比較低,手腕略微上翹,球拍和胳膊肘整體有點斜向,不是橫向的狀態,由於技術動作較多,本文便不一一敘述。

04反手兩點走位攻球

在反手攻球的基礎之上加入步法的訓練,通過滑步在第一點位和第二點位之間往返擊球,反手兩點走位攻球訓練方式與正手兩點走位攻球相似桌球基礎技術正手兩點走位攻球

滑步:

反手兩點走位攻球訓練步驟:(由第一點位向第二點位移動)

第一步驟:先移動左腳(向右移動)

第二步驟:完成引拍動作

第三步驟:右腳順勢向右移動(此時已基本移動至第二點位)

第四步驟:判斷來球,找準擊球時機,完成第二點位的擊球動作

第一步驟與第二步驟幾乎是同時完成的,但又有先後順序,中間間隔時間比較短,第三步驟順勢完成,第四步驟相對於第一,第二步驟要做些許停頓,間隔時間要長一點,因為還有一個判斷來球,找準擊球時機的過程。

具體要求和反手攻球的要求基本一樣。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已有一定基礎,但平時沒有太多空餘時間訓練的練習者,以上訓練方法僅供參考。(文章內動作結構均以右手橫拍為例)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
    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 原標題:正手攻球與反手撥球的技術要點聲明: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 桌球基礎技術正手兩點走位攻球
    正手兩點走位攻球:在正手攻球的基礎之上加入步法的訓練,通過滑步在第一點位和第二點位之間往返擊球。一:滑步練習者在進行正手兩點走位攻球的訓練時,首先要保證正手定點攻球已較為熟練,滑步的步法已初步掌握,這是訓練兩點走位攻球的先決條件。正手攻球請看這篇文章
  • 左方短球,右方中路球,全方位提高你的桌球技術水平
    對於桌球運動者來說,要想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桌球技術水平,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步法移動方法。沒有步法的助力,即使桌球運動者掌握了一定的桌球打法技術,也無法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桌球的步法移動方法,助力桌球愛好者快速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 桌球基礎技術訓練總結
    桌球基礎技術之橫拍正手攻球三:桌球基礎技術正手兩點走位攻球四:桌球基礎技術反手攻球五:這其實就是空間感,在前期訓練由於需要建立單項技術的感覺,練習較為單一,對於整體的空間感的建立並不系統,因此,單項技術熟練後,可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如:正手或反手前後走位攻球,在近臺攻三板後,再逐步退到中臺攻三板,然後再逐步走到近臺,循環往復,感受不同距離的擊球時間、需要調節的弧線、力量的大小、動作幅度等等。
  • 正手、反手和側身,桌球愛好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進攻方式
    凡是打桌球的人都知道,桌球的擊球方式不外乎正手擊球、反手擊球和側身擊球。由這三種擊球方式衍生出上旋與下旋、近臺與遠臺、借力與發力、撞擊與摩擦、兇狠與穩健等等一系列複雜變化。桌球愛好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進攻方式,用好正手、反手和側身這幾種技術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 桌球正手攻球怎樣運用合力與擊球點
    但是幾個回合下來,除了依靠反手得幾分外,正手完全被對手封住,結果一敗塗地。休息時請教球友,到底應該怎樣提高水平,他只說了一個簡單的字,你自己去「悟」。但世界冠軍也是由基礎一步一步練成,國乒在澳門已一個多月,也是按照訓練計劃每天進行訓練。諸葛亮兵法上說,學而不練,百步當一。練而用之,一可當百。孔子說,夫民教三年可戰。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業餘選手在訓練時間上如果能保證充足,學而思之,廣採博納,虛心學習,見善而從之,聞過而改之,修身養性之法,學習桌球何嘗不是這樣呢?
  • 60秒會打桌球14:推擋球,怎麼推,怎麼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1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擋球擋球技術是桌球技術的入門基礎,動作雖然簡單,卻是桌球技術的核心,也是初學者首先應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術。推擋球包括推球和擋球兩部分,是左推右攻型打法的主要技術之一,也是其他類型打法不可缺少的輔助技術。
  • 桌球反手攻球站位有秘密,常見的9個錯誤站位你中招了嗎?
    桌球的正手攻球是入門的基本內容,是所有打桌球的人都應該掌握的內容之一,上一章節我就詳細地講解了正手攻球的基本站位,動作要領,常見的錯誤以及解決辦法,這一章節我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反手攻球的基本站位與常見的錯誤分析。
  • 桌球小技術!你知道為什麼說正手攻球是桌球最核心的技術?
    正手攻球是桌球最核心的技術,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依據的。正手攻球的教程網上有很多,小編不再贅述。下面小編拋開晦澀的專業術語,結合自身體會,用大白話直奔主題探討下:為何說正手攻球是桌球的核心技術?第一,正手攻球屬於基本功的範疇,是需要經常練習的一項進攻技術。
  • 60秒會打桌球16:學會攻球,下分不愁!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8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攻球是指在擊球方式上以撞擊為主的進攻性技術,是桌球的主要得分技術,包括正手攻球和反手攻球。攻球是桌球最重要的技術,也是各種打法都必須具備的主要得分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決定桌球水平的標誌性要素。
  • 桌球直板正膠如何對抗反膠?顧玉婷對何天天戰例學習直板技術
    此戰例中,正膠打弧圈球,是較難的技術。日常練習時,要克服恐懼旋轉恐懼速度的心理,正膠必須近臺發力,以撞擊抵消掉弧圈球的旋轉,越發力,越穩定。面對旋轉若觸球過晚,往往會吃旋轉而無法過網。上圖為何天天正手半臺連續攻戰例。何天天反手發球,顧玉婷反手撥,何天天橫打對拼直線。
  • 桌球教學:反手撥球發力核心在這裡,肘關節配合手臂是關鍵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本集教學溼父詳細解答了球友反手撥球發力點的疑惑,從肘關節的各種調節作用到反手撥球的發力核心,剖析得細緻入微,反手撥球是反手技術的基礎,本集教學內容值得廣大球友關注。大家好,歡迎收看全民解答!
  • 60秒會打桌球16:學會攻球,下分不愁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8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攻球是指在擊球方式上以撞擊為主的進攻性技術,是桌球的主要得分技術,包括正手攻球和反手攻球。攻球是桌球最重要的技術,也是各種打法都必須具備的主要得分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決定桌球水平的標誌性要素。
  • 孫穎莎左推右攻訓練戰例,學習桌球左右如何訓練實戰
    我們用孫穎莎的日常訓練和戰例,談一下桌球的左推右攻。左推右攻,練習的是桌球正反手連續的銜接。可以相持,可以發力進攻。左推右攻,有的朋友說是左撥右攻,都是一回事,名詞並不是那麼重要。能不能正反手銜接連續,是最重要的。正反手定點訓練,是左推右攻的基礎。如果站定了不能正手攻,反手撥,連續五十板到一百板,還需繼續練習定點單項技術。練習左推右攻,並步銜接是重要的環節。
  • 60秒會打桌球08:手把手教你握拍
    魯網6月23日訊 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  在對基礎知識有所了解以後,就可以進行基本技術的學習了。基本技術是對桌球運動練習者主要訓練技術的概括。規範化與合理化是對技術動作外形與實質的要求。
  • 桌球怎樣用腳找球,樊振東陳夢孫穎莎訓練,談如何學習
    今天我們聊一下桌球如何是腳找球,很多朋友對這個問題比較困惑,我們聊聊具體是怎麼回事。桌球專業,很多人說到腳找球,其實是個言簡意賅。意思是不要用改變手的動作,去打左右來球。這就要具體分正手怎麼打,反手怎麼打。先說反手,反手不管直板也好,橫板也好。身體朝向對著球檯,一般在身體寬度內打球很穩定。有的人用腹部對著來球,有的用胸部對著來球。如果方向不定,可以移動腳步。
  • 技術貼!業餘愛好者打桌球水平總是忽高忽低是咋回事,如何解決
    下面我結合自身的體驗,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打桌球水平忽高忽低,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找原因,同時小編拋磚引玉附上一些解決方案,如下:第一,基本功不紮實,打球的技術動作沒有定型,導致水平不穩定。眾所周知,桌球的每一個單項技術都有著相對固定的技術規範。
  • 一個顛覆桌球的銷售理念,經銷商下貨快,球友撿便宜好貨,發燒友不...
    王皓的「直板橫打」技術運用嫻熟,反手拉球攻球猶如橫拍選手,正反手技術均衡;他在反手位完全拋棄推擋,而以橫打去進攻,其反手與橫板選手相比毫不遜色。,是廣大桌球愛好者打好技術基礎,提升技術水平的理想教材!
  • 突破桌球的音障魔咒,業餘愛好者如何輕鬆打透底板
    現代技術已經使飛機速度突破音障成為實現。在桌球領域裡也存在類似音障魔咒技術瓶頸,那就是能否打透底板,就是俗話說的「透板」。專業桌球選手「透板」是正常操作,包括用直拍選手用推擋時也能達到「透板」效果。對業餘桌球愛好者來說能否「透板」是技術水平高低的分水嶺。
  • 60秒會打桌球19:直拍橫打,值得一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9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直拍橫打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桌球運動員和教練員對桌球運動的一項技術創新。在擊球工具上,改變原有直拍單面覆蓋正膠或反膠、單面擊球的狀況,而是在另一面粘上反膠,使球拍正、反面都可以擊球。在反手位用球拍反面回擊各種來球,因此,也稱為「直拍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