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話但做事沒主見?這問題不容忽視,6步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2020-12-27 騰訊網

如果問到家長對孩子的期待,相信很多家長都表示希望孩子能夠乖巧一點,聽話一點。

確實在大部分家長的心目中,乖巧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管自己說什麼,孩子都會照做,完全不用自己操心,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但是在乖巧的孩子們中,往往會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他們總是習慣於父母的安排,從而缺少自己的主見。

即便是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或者是學校,他們也習慣性的「人云亦云」,從來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時,他們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比如孩子在上畫畫課的時候,哪怕老師已經明確告訴孩子可以自由發揮,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但是孩子依然無從下手。

因為缺乏主見,所以哪怕機會就在孩子面前,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去爭取,總是喜歡被動的接受他人的指令。

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有這樣的習慣,也許父母不會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在上學之後依然如此,想必父母就會有所擔憂。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缺乏主見?

1.家長過於強勢

有的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品,他們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總是習慣性的操控孩子的一切。

只要孩子違反了自己的命令,哪怕孩子做的是對的,家長都會批評指責孩子。在這樣強勢的家長面前,孩子自然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做主的權利和機會。

2.家長過於焦慮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總是有著諸多的焦慮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傷害,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他們總是會費盡心思的替孩子安排好一切,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對孩子諸多控制。

當孩子總是受到家長的限制和約束時,他們就已經忘記了什麼是主見,什麼是獨立。

六步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1.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

孩子應該有選擇的權利,所以家長不應該過度包辦孩子的所有大小事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學會適當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讓孩子做出他們自己的選擇。

父母讓孩子自主選擇可以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讓孩子嘗試,如果發現孩子能夠完整的完成,那麼不妨逐漸擴大範圍,漸漸的讓孩子學會如何自己做主,給孩子更大的空間。

2.學會尊重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不要總是拿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個人的興趣愛好,並且努力創造機會讓孩子去探索去嘗試。

只有給予孩子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孩子才能夠變得越來越自主和獨立,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未必能夠每次都成功,但是他們收穫的卻是越來越多的勇氣。

3.學會和孩子像朋友相處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有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他們覺得孩子必須聽自己的,沒有任何理由去反駁,理由就是自己走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還要。

雖然我們不否認家長的人生閱歷確實多於孩子,但這並不是他們能夠控制孩子的理由。學會啟發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形成獨立思想,控制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4.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對於同一件事情,孩子和家長也許會出現不同的看法,但是很多家長卻會忽略孩子的想法,理所當然的用自己的意識去揣度孩子,對孩子提出要求。

但這並不是孩子真的想要的,所以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表達他們內心想法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勇敢,從而願意思考,敢於思考,做最真實的自己。

5.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的孩子會因為一點挫折就變得消極,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從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父母要學會多鼓勵孩子,認可孩子,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有多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才能更有自信心,從而努力的做到更好。

6.幫助孩子作出選擇

有的孩子也許會存在選擇障礙綜合症,面對眼前各種選擇不知道如何去抉擇。這時父母不妨可以幫助孩子把那些寬泛的選擇儘量的細化,這樣會讓孩子更容易作出判斷。

讓孩子做事有主見,並不是能夠急於求成的事情。

當孩子能夠在細化的選擇中漸漸做到遊刃有餘的時候,那麼父母不妨在漸漸擴大選擇的程度,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自然也能夠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沒主見、盲目從眾,當孩子陷入「毛毛蟲效應」,父母要牢記這3步
    琳琳的這種行為,正是「毛毛蟲效應」的一種,她沒有自己的主見,凡事依賴父母,需要父母幫她做決定。對於幼兒來說,這種現象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將會極大的阻礙到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想辦法,打破孩子的「毛毛蟲效應」,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做好這3步,讓他改變壞習慣珍惜時間
    特別是上學之後的孩子,不僅白天要上課學習,放學回家還得做作業,時間顯得非常緊張。 但是,不少的孩子都有拖延症,不僅做事磨蹭沒有效率,也讓自己很辛苦。這主要是由於缺乏時間觀念,不會做出合理安排所致。 晨晨周末很想去海洋公園玩,父母也答應他了,但條件是做完作業再去。到了周六,晨晨一早就起床吃早餐,然後開始做作業。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有時候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跟她說話,讓閨蜜覺得很苦惱,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孩子不聽話,是基本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當孩子和家長發生小矛盾了,或者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批評孩子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正。可是有的孩子可能小時候還會乖乖聽話,爸爸媽媽說了他以後,他聽話地點點頭。可長大以後卻變得不願意聽大人的說教了。那麼首先,孩子不聽話會有哪些表現呢?
  • 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讓搗蛋鬼乖乖聽話
    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達達從小就是一個頑皮精,幼兒園老師都常常都說他是小馬達,每天都跑來跑去的。達達性格好動,並且極具冒險精神,小男孩還非常執拗,常常給大人們搞得頭疼至極。沒辦法達達只能眼看著爸爸媽媽吃炸雞,自己喝了半罐可樂撐得難受,從那之後達達再也沒有在吃炸雞的時候喝可樂了,爸爸也讓達達明白了打破規則,就會有懲罰,自己也體驗到了後果。小孩子在成長期間,總是有一些叛逆的行為出現,而家長們往往都是直接把孩子拉走或是當場制止,其實不乏讓孩子直接體驗後果的教育來的更快。
  • 這3種「不聽話」孩子,正確引導更容易成才,父母要學會因材施教
    很多家長都很喜歡用「聽話」來誇獎孩子,有一個聽話順從的孩子,會讓家長感覺到很驕傲,在大人的眼中,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有一個標準就是這個孩子是不是聽話,聽話的孩子,確實會讓父母很省心,但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很難有出息,因為,從小到大無條件的順從父母,孩子沒有機會學習做選擇,不懂得為自己負責,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他離開家的時候
  • 良好的家庭教育,「三因素」不容忽視,根本是教孩子先學會做人
    這名中年女子的言行令人產生諸多感想:一是作為子女應敬重和孝順父母,二是家人之間要友善溝通,三是女子應講究社會公德,四是女子的言行會對在場的未成年人產生惡劣的負面影響,五是女子將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等等。究其根本,這段視頻反映出該女子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學會如何做人。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有的孩子好像很任性,不看完動畫片就不吃飯。這樣的孩子右前腦優勢較好,此類孩子具有做事非常投入的傾向。家長要尊重孩子天性,把孩子作息時間安排得當,不要輕易打斷他,他就不會不聽話了。④左前腦優勢型。對於孩子因為認識水平低,無心的不聽話可以諒解。如,太淘氣了,一眼沒看牢,他就把我的化妝品、牙膏擠到牆上「刷牆」,把摩絲噴滿房間,說是「下大雪」、孩子不知道這是不應該的。他是一個充滿創意並敢於嘗試的孩子,千萬不要罵他,否則你可能扼殺了一個小發明他對探索自然感興趣。請為他提供各種顏料,讓他混合,觀察變化,並提供豐富的科普讀物。孩子認識提高了也就不胡鬧了。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如果你跟他們說這樣的方法不可取,他們一定會跟你反駁:"沒辦法,我也是無計可施才會打罵,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每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時,內心不禁有一種心酸。在棒棍教育下,孩子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遇到事情大吼大叫,關鍵時刻也不能慫。
  • 孩子學習做事太死板?需培養孩子轉向思維,讓他學會靈活變通
    周末我本來打算帶孩子去爬山,孩子卻說老師不讓他們去,因為有人爬山的時候從山上摔了下去。我告訴他老師只是不讓小孩子自己一個人去爬山,有大人陪的話是可以去的,而且只要注意安全,不到危險的地方去,就不會摔下山。本來我以為這樣就能消除他心中的害怕和擔憂,沒想到勸說了好久,孩子還是堅持認為老師說得對,他要聽老師的話,不願意跟我去爬山。
  • 優秀,郴州15歲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
    郴州15歲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3高情商能使孩子長大成人後的工作生涯變得更順利這一點相信廣大家長朋友們作為過來人都深有體會,在職場中我們拼的不僅是學歷能力和家庭背景,有的時候為人處世方式和孩子自己的人脈朋友圈也佔據著重要位置,高情商的孩子從小到大積累下的人脈和他們在職場中巧妙地為人處世態度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使工作生涯變得更順利。
  • 「我都是為了你好」家長這一句話,讓多少孩子變得缺乏「主見」?
    當然,這是應該的,因為父母自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就把自己的所有都給了孩子,作為孩子,我們有必要去回饋這份恩平。但是,孝順、感恩從來都不等同於絕對地聽話,父母的愛不能用來綁架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好」聽起來苦口婆心,其實只是有些家長的自我掩飾罷了。
  • 電影《狗十三》:孩子成長中的這些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用另一隻品種相同的狗代替愛因斯坦,並告訴李玩,這隻狗就是走丟的愛因斯坦。一開始,李玩並不能接受家人的做法,變得也越來越叛逆。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變得越來越沉默,繼母和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越來越像這個家的外人。
  • 換了100種說法孩子就不聽?試試「誘導式規勸」,讓孩子乖乖聽話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孩子溝通的煩惱,明明是很簡單的道理,可就是不管你怎麼說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不管是將事情分析得頭頭是道,還是用身邊的例子舉例說明,孩子就是不願意聽,有候甚至對家長產生厭煩的情緒。孩子真的學不會聽話嗎?還是平時的說教確實存在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誘導式規勸,讓孩子乖乖聽話。
  • 別再用「數到三」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對孩子不利,這幾招更有用
    數到三也就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嚴厲地說出「3……2……1」,在多數情況下,孩子聽到這三個數字,都會乖乖收斂自己的行為。對於很多父母而言,這是不打罵卻能讓孩子快速聽話的最有效方式了。(1)無法讓孩子真正意識到問題畢竟孩子是迫於外在的壓力才收斂行為的,孩子依然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有什麼不好,就比如不吃飯的問題,孩子不懂得吃飯對自己的好處,下一次依然不會好好吃飯。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但是這之後,獅子爸爸卻沒有像我們大多數家長一樣,暴跳如雷,而是像一個孩子一樣告訴辛巴,他很害怕,害怕失去他,而辛巴也告訴爸爸,其實他沒有聽話是因為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勇敢,父子倆就這樣好好地談了談,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 聽話的孩子很可憐,他會取悅別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那些你說什麼,他都有話反駁你的孩子,是最令人頭疼的,卻是最有主見的,最可能活出自我的孩子。顯然,小薇的媽媽不了解女兒的心思,其實小薇並不快樂,不敢向小傲一樣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總是在顧及別人的想法和感受,這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沒有自信可言,這樣的孩子是體會不到快樂的,會活得很卑微,很容易受人欺負。
  • 孩子有拖延症,做事情拖拉,學會這些方法改正孩子做事磨蹭問題
    家裡孩子上幼兒園天天遲到,早上起床老是磨蹭,不願刷牙洗臉,慢吞吞做作業到11點,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心裡別提多著急,有的孩子不僅表現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拖拖拉拉,慢吞吞,在平時很多小事都體現出做事磨蹭、拖拉問題,面對這樣的孩子要怎麼辦呢?
  • 想了解孩子有多優秀,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有欣賞的眼光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對孩子不信任的急促感、而孩子在接受這種信息之後,他們對自己包括做事情的能力方面也常常表現得畏畏縮縮,所以說孩子的成長包括表現能力都和父母的態度緊密相關,任何一個孩子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他們的內心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神秘和獨特感,而父母想要足夠的了解孩子也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中經常存在叛逆心理的佔32.6%,偶爾存在叛逆心理的達89.4%。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學會運用「邊門效應」,比你打罵一萬遍更有效
    孩子聽不聽話,其實對於家長來說確實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願意聽從管教的話,一般來說不僅不良習慣無法很好地糾正,就連學習問題家長都很難勸導,然而,孩子之所以會有這麼叛逆,和家長處理方法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