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比價平臺從C端切入B端市場,「慢慢買」年營收增長率100%

2020-12-12 36kr

國內電商市場近幾年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狀態,根據中商業產業研究院數據,該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6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將近40萬億元,2018年、2019年年均增長率都保持在16%以上。隨著電商向從一級向二級市場下沉,電商紅利不減反增。但由於當前電商平臺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整個市場對商家精細化運營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各大平臺、品牌方對行業趨勢、消費者行為習慣有良好的把控,數據量及數據分析能力因此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這也由此促進了電商背後的數據服務商的興起。36氪最近接觸到的慢慢買(杭州磅礴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為電商、品牌方提供比價服務的公司。公司成立於2010年,最早從C端市場做起,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比價、導購網站和APP;2018年以後,慢慢買成立大數據部門,通過開放商品比價API擴展出面向B端行業用戶的市場,服務場景包括價格監測、企業採購比價、行業數據採集/報告,為客戶提供實時的行業數據監測及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結合當前電商對提高精細化運營能力要求,慢慢買所提供的的服務具備以下優勢:

數據量上看,慢慢買從C端市場做起,10多年的行業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全域電商數據,包括國內十餘家頭部電商平臺、300多個品類、上萬家品牌、超過9000萬商品的銷售、營銷、產品、品牌等相關應用數據。C端用戶對於價格的偏好、消費習慣等數據都沉澱在公司資料庫中,這為慢慢買向B端用戶服務轉型提供了基礎。

數據挖掘、監測分析能力上看,慢慢買副總裁劉清清表示:C端市場對於比價平臺的要求重點在數據的日常清洗、監測方面,以及查找最優價格、滿減、優惠之類的功能。在進入B端市場後,系統搭建難度提升,這也是構建競爭壁壘的關鍵——

  • 企業可以通過慢慢買研發的價格監測系統實現自身產品在全網電商平臺的價格監測,系統擁有全網50多家主流電商商品數據以及成熟的分詞搜索技術,利用圖像對比、內容檢索等技術精準匹配搜索結果,可細分到店鋪及SKU。

  • 平臺對商品進行7*24小時的,基於橫向全網、縱向歷史價格的實時監控、更新;同時,利用防竄貨追蹤技術、IP定位識別、代購檢測等方式捕捉違規、非授權商品,幫助品牌方有序治理。

  • 基於上述技術,慢慢買又擴展出了企事業單位的採購比價服務,為政企採購平臺提供全網商品歷史最低價格相關數據,助力採購公開化透明化;此外,企業可通過微信、郵件的提醒機制,在PC和移動端查看數據(日常15分鐘更新一次、大促期間5分鐘一次);系統根據匯總每日數據,每月針對生成數據分析報表,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由此形成了服務閉環。

慢慢買從2018年開始切入B端市場,慢慢買副總裁劉清清告訴36氪,比價平臺在C端已經是充分競爭市場,阿里一淘、51比購,琅琅比價,惠惠購物助手等工具同質化服務很普遍;B端市場成為服務商下一個關注點。

盈利模式方面,慢慢買在C端通過向商家收取佣金的方式營利;B端按照API連接數量、價格監測SAAS平臺以及定製化項目收費,客單價在幾萬到十幾萬元不等,目前合作的主要是大客戶,例如中國移動、中國石化、聯合利華、得力集團、華為、花王、順豐、南方電網、國家電網、松下電器、雲集、途虎養車等。公司人數在90人左右,接下來計劃增加直播模式下的價格監測,正在攻克相關技術。

慢慢買前期在數據量和數據挖掘、實時監測能力上具備很好的積累,因此每年B端市場的營收正在翻倍增長,2020年營收預計在5000萬元。具備類似成長路徑的服務商還有開心果網絡,公司最早是做數字商品分發,在積累了運營商、品牌方、平臺的渠道優勢後,轉向了為商家提供全域數據營銷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各大電商比價api接口開放
    如今電商行業發展快,企業的業務拓展也尤為迅速。但是,手動到各個網站進行比價既耗時間又不具備實時性。此時,API接口的方便快速和強大功能就成了企業們的救星。甚至,很多平臺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比價接口,例如雲集APP。
  • 產品需求文檔:C端生鮮電商APP
    編輯導讀:生鮮電商行業整體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2019 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1620.0億元。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38.4億元。隨著電商滲透率加強、用戶習慣養成,及新冠疫情時期出現的需求激增,中國生鮮電商平臺將成為新興成長市場。
  • 發布新產品「聚賢閣開放平臺」,幫助大中型企業快速對接電商採購
    文 | 李晨 編輯 | 詠儀 36氪獲悉,企業數位化採購平臺解決方案供應商「商越」近日發布今年首款產品「聚賢閣開放平臺」,這也是商越自2018年底成立以來發布的第三款產品。
  • 京東技術規劃5年內發生轉變:從C端到偏向B端
    金融、保險產品全面個性化指所有授信均在線上自動化完成、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顛覆保險業的未來規劃,上述規劃更偏向於C端應用。這一規劃與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所發布的產品相比,會發現京東目前的提出的方向與幾年前的規劃有所不同,從C端向B端轉移。2019年的大會,X事業部總裁肖軍發布了面向C端智能物流設備——配送機器人4.0。
  • 妙匯:從新奇數碼和運動戶外品類切入,專注於移動端的創意品電商
    因此,垂直電商作為電商領域的一個分支逐漸清晰和明朗起來,他們希望通過聚焦某個或某些品類的商品而在細分市場裡爭取獨霸一方的機會,比如聚美優品、凡客、唯品會、酒仙網等。在這其中,原來一直比較小眾的創意商品和獨立設計師作品也慢慢得到了關注,創意品電商逐漸有了些氣候。2011年6月,Fab成功轉型開始做創意商品的閃購平臺,隨後迅速在用戶量、銷售量和資本市場都取得了足夠亮眼的表現。
  • 創投日報 |「樂言科技」獲3億元C輪融資,「百家雲」獲1.78億元B輪...
    XShoppy的業務矩陣包括SaaS建站服務、選品服務、廣告服務、雲倉服務、物流服務、客服服務等,幾乎囊括了一家小微電商從市場端到供應端的每一個環節,並主要面向出海電商市場……(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醫療 融資披露: 據悉,「塔吉瑞」已於近日完成近億元戰略融資,其中洪泰基金投資數千萬元
  • 八位VR/ARCEO詳解2017:靠B端變現已是寒冬,C端才是春天!
    去年收入一直在增長,今年開年短短兩三個月就新增了價值將近一個億的訂單。2016年VR獲得大量關注玖的VR CTO梁應鴻現場演講中表示:「寒冬是我們真正冷下來踏實的做實業的時候,VR並不局限在遊戲領域,未來還是有很大的市場容量。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C端的盈利模式則相對較多,比方說廣告、遊戲充值、增值服務、電商等,客單價相對較低,但是體量較大。03 B端產品有哪些方向既然想要轉型B端產品,那就應該了解一下目前在B端市場具體有哪些類型的產品,其實在分類上有很多不同的歸納,以下這三個方向是我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劃分的,第一類大的方向就是面向企業內部的業務平臺,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不屬於B端,但是其實這是體量最大的方向,比方說很多人可能目前都會涉及到的訂單系統
  • 社區生鮮電商激戰:B端玩家轉C端,連連爆單,10天吸客10萬
    原本沉寂的社區生鮮電商賽道裡,蜂擁殺入了從B端轉來的生鮮玩家。這其中既有阿里、騰訊系扶植的巨頭,亦有冉冉崛起的本地新秀。起源於2012年的生鮮電商,經歷了補貼、圈地、倒閉等起伏後,竟在此次疫情中,找到一絲春天景象。
  • 「轉型」不可避免,傳統端遊廠商何去何從?
    手遊抓住了快節奏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所帶來的紅利,國內主機遊戲市場逐漸完善也進一步吞噬了端遊的市場,暗流湧動的遊戲圈已經容不得這些遊戲廠商再原地踏步了。生存還是毀滅,「轉型」已經成為了國內端遊廠商難以逃避的命題。端遊不好做,手遊就能躺著賺錢?
  • 從「運營唯C論」誤區說起:談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去年她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做內容運營,但是不到三個月就離職了,她一直也不知道原因,直到給我們講了如下的情況:新公司和政府合作,以半官方的名義做的一款行業性政府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為當地的中小企業提供政府的信息,同時也為政府提供企業的使用數據。由此看來,這是一個G、B共存且以G端為前提及基礎的項目,這和小A之前做的C端運營經驗來看有明顯的差異。
  • 首席新媒體商學院黎想:首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非C端運營部門未成體系:B端和G端產品在市場中偏少,運營工作和其他部門高度重疊,甚至有些公司直接由市場,研發,或者其他部門代勞,因此運營部門暫時難成體系。    但從行業數據數據來看,近年來B端和G端產品也在快速增長,大量的資金、創業者、和智力資源都在向這個賽道湧進。
  • B端C端齊發力 銀行求解信用卡存量困境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種B端的業務切入,一方面能夠吸引到C端用戶,通過性價比較高的預售方式快速發展業務;而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聚攏餐飲行業資源,為餐飲的復工復產、重煥生機提供有利契機,是一種雙贏舉措。
  • 「限免」半導體材料布局日臻完善,變身雙料行業龍頭,全年營收增超75%
    內容預覽:半導體材料龍頭,行業布局日臻完善,收購面板光刻膠全球巨頭,行業地位進一步穩固,全年營收望增超75%。國內輪胎龍頭!成功切入大眾、通用、比亞迪等供應鏈,3年內產能提升40%,規模效應顯現,產業轉移+成本優勢,10年內望躋身全球一線。
  • Wish,跨境電商移動端平臺的黑馬
    讓戴汨如此「膽大」的這家創業公司叫Wish,總部位於美國,是一家移動B2C跨境電商平臺。這匹從移動端突圍的黑馬,用2年多的時間 讓戴汨如此「膽大」的這家創業公司叫Wish,總部位於美國,是一家移動B2C跨境電商平臺。這匹從移動端突圍的黑馬,用2年多的時間便創造了超過1億美金的平臺交易額。我們通過以下數據來認識一下Wish: 作為矽谷出來的企業,如此高速的發展也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但對於從事跨境電商行業的我們,其中有一個數據非常值得關注:移動端用戶佔比95%。
  • 比中高端市場大10倍的下沉市場,「飛任務」想做他們的協同平臺
    「飛任務」同樣作為一款零代碼應用搭建工具,卻在弱化「零代碼平臺」這一點,與之相對的是,一直強化「任務管理服務」「微信場景」「下沉企業市場」「通過小程序自主搭建」這幾個要素。取代Excel表格是大多數無代碼、零代碼工具切入的方向,畢竟Excel信息即時性差、不方便協同、移動端不方便使用,而「飛任務」既能向Excel一樣數據統計清晰,又可以解決Excel痛點。2.和傳統OA軟體相比,小程序企業管理優勢在於「新任務通知和操作在微信裡就可完成」。
  • 電商平臺競逐醫藥市場:蘇寧開藥房、京東健康要上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蘇寧易購成立蘇寧大藥房並申請商標,旨在切入醫藥電商;蘇寧健康則切入網際網路醫療,建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線上問診業務並與線下藥店銜接。蘇寧易購在大健康領域的抱負早已顯現。作為京東布局大健康領域的平臺,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獨立運營。報導稱,京東健康將於11月25日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目標募資規模為40億美元,估值為290億美元。面對大健康領域的增長前景,巨頭沒有辦法不動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元。根據網經社披露的數據,2019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同比增長46.68%。
  • 「產品分析」B端和C端產品設計有哪些差異?
    對於產品設計師來說,在日常工作中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兩種:一是B端項目,另一種是C端項目。近些年來,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隨著企業業務的轉變,作為設計師的我們,也必須跟上步伐,快速做好角色的轉換。
  • B 端的管理平臺設計有哪些基礎知識?
    或者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開發出新的業務形態,進行產業升級,如這幾年風頭正勁的「新零售」領域,即通過網際網路對傳統零售業升級和改造的嘗試。和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一樣,企業網際網路化也是大勢所趨,是公認的萬億級市場,而這場改變才剛剛進入初級階段,充滿了非常多的機遇與想像空間。所以 B 端的產品和需求在近兩年呈井噴式的發展,對於 B 端界面的視覺和交互要求也與日俱增。
  • 看好百億規模的藍海市場,「52TOYS」要做中國的「萬代」
    52TOYS瞄準這片藍海市場,針對B端提供衍生品解決方案、針對C端獲取知名版權開發品牌玩具;並研發線上扭蛋品牌「玩蛋趣」;收購國內最大的動漫模玩論壇「78動漫」,希望將鏈條上的生意一網打盡,成為中國的萬代。後者是日本最大的玩具製造商,全年的銷售額為6200億日元(約36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