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的西紅柿,消費者會接受嗎

2020-12-16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只改變作物原來的部分基因,而不導入外源基因。儘管研發團隊和日本厚生勞動省都認為這種西紅柿「不存在安全性問題」,且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有明顯好處,但爭論和分歧實際上並沒完全消除。

一切順利的話,基因編輯的西紅柿最早或於2022年走上日本人的餐桌。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12月11日通過其銷售申請。這個由一家日本企業與筑波大學共同研發的、含抑制血壓上升成分的西紅柿,也將成為日本獲批的首款基因編輯食品。

12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筑波大學教授江面浩表示,「這是用了15年時間研發出來的技術,這種產品一旦進入市場,可以解決高血壓這個當今社會的巨大問題。」

與普通品種相比,這種經過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其含量比普通西紅柿多達4至5倍。

據介紹,GABA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質胺基酸,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具有穩定情緒等功效。

而普通西紅柿生長過程中,含有一種限制GABA水平的基因。研發團隊正是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破壞這種基因,最終增加新品種中GABA的含量。

日本厚生勞動省稱,這種經過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安全性方面沒有問題,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不需要經過安全性審查。

研發團隊表示,將於2021年春天開始在網上銷售基因編輯後的西紅柿果苗,主要是以家庭菜園為銷售對象。

從2021年秋季起,這種果苗會大規模向農業生產者提供;最早到2022年,基因編輯西紅柿將大量出現在市場上。

201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認定,若來自外部的基因沒有殘留,僅使原有的基因不發揮作用,就視為與以往品種改良技術同等的變化,無須審查,提交申請就允許銷售。

西紅柿是較早被批准可以使用轉基因技術的食物。這些轉基因品種含有來自其他物種的基因,而近年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

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只改變作物原來的部分基因,而不導入外源基因。

對此,江面浩表示,基因編輯能大幅縮短作物品種改良時間,可以將原來需要10年的品種改良時間,縮短到約1年半。

除GABA外,西紅柿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也相對較高。類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癌特性,對人類健康也十分重要。

筑波大學的研究小組也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增加西紅柿中複製積累類胡蘿蔔素的基因突變。

研究者認為,現代基因編輯技術不會在基因組中留下任何痕跡,而且可以在原生基因中只引入細微的變化,從而模仿自然變異。

「顯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改善多基因植物的品質性狀,並為提高不同作物的產量、保質期、營養成分和抗病性提供了一系列選擇。」江面浩表示,這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有明顯好處。

儘管研發團隊和日本厚生勞動省都認為基因編輯的西紅柿「不存在安全性問題」,但消費者能否接受仍是一個未知數。

此前,據日本媒體報導,東京大學對1萬名日本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約55%的調查對象表示「不想吃基因編輯食品」,只有10%左右的調查對象表示「願意吃基因編輯食品」。

與轉基因食品不同,目前日本、美國等國家都沒有要求生產企業義務標識其產品是基因編輯食品。

而各國對基因編輯食品的監管也不相同。

有媒體報導,美國農業部去年發表聲明說,不會對使用一些新技術育種的農作物進行監管,其中包括基因編輯技術。美國一家公司此前已開始在美國銷售基因編輯大豆油。

但位於盧森堡的歐洲法院去年則裁定,包括基因編輯在內的基因誘變技術應被視為轉基因技術,原則上應接受歐盟轉基因相關法律的監管。

一方面爭論和分歧仍在,另一方面,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不滿足西紅柿這一個品種,正在加速把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在穀物和魚類等方面,基因編輯技術實用化的品種正在不斷擴大。

相關焦點

  • 允許基因編輯番茄銷售,接下來是……
    ↑日本政府批准一種通過基因編輯手段產生的西紅柿進入流通市場(圖據《日經新聞》)不過,對於基因編輯食品,消費者能否接受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上述企業負責人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今後把更多健康、安全的基因編輯食品提供給大家。」據報導,同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江面浩等人開發的基因編輯西紅柿做出了「不存在安全性問題」的判斷,於是允許其銷售和流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基因編輯後的西紅柿所含的γ-氨基丁酸量是普通西紅柿的5倍多。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最早2022年上市】日本厚生勞動省11日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
    2020-12-11 23:51:16來源:FX168 【日本批准銷售基因編輯西紅柿  最早2022年上市】日本厚生勞動省11日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
  • 颱風天致韓國西紅柿漲價 商家推出無西紅柿漢堡
    受颱風影響,韓國西紅柿的供應出現不足,西紅柿的價格整整翻了一倍。為此,當地多家漢堡連鎖店不得不在沒有西紅柿的情況下進行售賣,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強烈反對。據餐飲界透露,韓國某知名漢堡連鎖店最近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由於颱風導致西紅柿供給不暢,一些原本含有西紅柿的菜品,將在沒有西紅柿的情況下進行製作售賣。該餐飲店稱,在(西紅柿)供應穩定之前,沒有西紅柿的相應菜品會降價銷售。相關菜品的活動可能也會暫時中斷或臨時變更,優惠券的使用可能也會受到限制。
  • 在電影裡,基因編輯會給帶來什麼?
    後者也是一個通過基因篩選而出生的人,擁有著優良的基因,從一出生就註定成為天之驕子,然而卻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雙腿。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一個基因信息暴露的社會是多麼的可怕。人們很自然的會根據基因對一個人做出先入為主的評價。比起基因有缺陷的人,企業會優先招收基因優良的人。
  • 美國科幻電影中的基因編輯
    近來,對人類的基因編輯成為輿論熱點,其中蘊含的倫理問題是關注中心。人們關心的問題包括基因編輯給當事人帶來的健康危險和認同危機,給社會帶來的公平問題,以及給整個人類基因庫帶來的潛在危險,等等。有人驚呼科幻情節就要成為現實,後人類時代即將到來。的確,對於基因編輯帶來的倫理挑戰,已經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和文學作品進行了探討。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受此影響,12月9日,華大基因下跌2.28%,報收128.83元。   1   否認基因編輯58個嬰兒   對於參與基因編輯嬰兒一事,12月7日晚間,華大基因是義正辭嚴。
  • 基因編輯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外顯子通常會以不同的方式被包含在基因的轉錄物中,並能修飾編輯蛋白的功能,儘管研究者並不清楚單一外顯子對細胞過程的貢獻量到底如何;研究人員利用ChyMErA技術對2000個外顯子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有超過100個外顯子都會細胞存活至關重要,這或許就有望幫助研究人員聚焦這些外顯子在多種疾病發生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徹底改變人類生活,腦機接口的出現讓科幻照進現實,CRISPR基因編輯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在未來,科學技術將如何發展?又會怎樣影響人類?魯白教授介紹道,目前公認的尺度是能夠在體細胞中進行基因編輯,但禁止在精子或卵細胞這樣的生殖細胞中進行;因為前者僅僅會影響你個人,而後者可能通過繁殖影響下一代,甚至改變更多人。而人類有權利決定自己,但沒有權力影響下一代。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好了,講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新聞中提到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了,這兩個英文縮寫拼在一起還沒有個正式中文叫法,用我的話說,就是,用9號手術刀編輯特定基因序列。而那個需要被編輯的基因,有可能是直接剪掉,也有可能是替換成其他基因,這個基因序列就被稱為標靶,那新聞中說的脫靶脫靶,就是沒有剪到標靶基因。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基因編輯原來是這樣的
    這幾天,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陸續出爐,小時候曾經做過科學家夢的童媽免不了還是會關注一下的。今年最引人關注的是諾貝爾化學獎,一是頒給了兩位女科學家,二是背後的故事也很精彩。一起來看看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CRISPR/cas 9會獲得諾貝爾獎。
  • 靈籠:瑪娜生態是基因編輯的產物,一切源於人類企圖超越神明
    從醫療採集點的布置看,大災難前人類對於基因編輯處於極度狂熱狀態,以人力對抗神明仿佛已變為現實。基因科技加人體克隆技術,這些科技與人體結合的最終結果指向「永生」,而「永生」則是超越神明的概念,違背了生老病死的規則。
  • 基因編輯如何擺脫「脫靶」困擾—新聞—科學網
    基因編輯雖好,脫靶是個問題 相對於以往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以CRISPR/Cas9 為代表的基因編輯的效率和準確性都較高,但也會帶來一個可能「致命」的問題——脫靶效應。基因編輯過程中,與導向RNA靶向目標很接近的片段,也會結合上去並被敲除掉,這就是所謂的『脫靶』。
  • 全球基因編輯食品相繼獲批上市,院士解答:咋來的?能吃嗎?
    季維智院士:基因編輯動物/植物是指以動植物的某一個或若干個有特定功能(與生長或抗病相關)的基因為對象,採用基因編輯手段(如CRISPR)對這些基因的編碼序列進行特異編輯修改,達到改變或修飾這一基因功能(如蛋白質合成)的目的,從而最終影響動植物的生理性狀。經過基因組改造後的動植物即稱為基因編輯動物/植物。
  • 現在酸爽多汁的西紅柿為什麼沒有了,市場上到處賣的都沒有一點味道
    對於西紅柿風味的改變終究是原因是由於流通環境(遠距離運輸)西紅柿品種,生產流程的改變最終改變了西紅柿的味道。1.西紅柿品種的改變,使得很多風味基因的缺失。催熟劑對於西紅柿風味品質影響,本質上無論是硬果型還是軟果型西紅柿,只要是整個過程能夠自然生長,其風味品質都還是不錯的。但是為了追求產量、全年供應等訴求激素在此就派上了用場。相較於自然成熟的番茄,使用催熟技術的西紅柿無論是前期保花包果還是後期催熟均會在整個過程出現發育的缺失,催熟果實與自然熟西紅柿相比維生素C、番茄紅素等含量會有明顯的下降。這兩種物質都是在番茄成熟後期迅速積累起來的。
  • 颱風致韓國西紅柿價格翻倍 「無西紅柿漢堡」遭吐槽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9月28日電據韓媒報導,受颱風影響,韓國西紅柿的供應出現不足,多家漢堡連鎖店的一些菜品,只能在沒有西紅柿的情況下進行售賣,並通過下調價格或提供飲料優惠券等方式進行彌補。當地時間9月27日,據餐飲界透露,韓國某知名漢堡連鎖店最近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由於颱風導致西紅柿供給不暢,一些原本含有西紅柿的菜品,將在沒有西紅柿的情況下進行製作售賣。該餐飲店稱,在(西紅柿)供應穩定之前,沒有西紅柿的相應菜品會降價銷售。相關菜品的活動可能也會暫時中斷或臨時變更,優惠券的使用可能也會受到限制。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過去的3年,我都在期待基因編輯技術能獲得實至名歸的諾貝爾獎,基因編輯技術在過去幾年裡中在多領域的實踐都取得激動人心的成果。今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兩位女科學家獲獎是眾望所歸,再加一個張鋒應該也是實至名歸。自從他第一個編輯了哺乳動物細胞以來,對基因編輯技術進步的貢獻真是無人能及!好可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相關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可從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研究中心將致力於研發編輯、編寫和調節核酸的前沿技術及對抗重大疾病的基因與細胞療法,同時發展基於機器學習與AI的精準醫療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10月25日,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