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較男性更愛社交,也更愛咖啡;42%的職場人選擇在咖啡館「速聊」,時間縮短為1小時之內;69%的職場人喝咖啡時的狀態是聊天,只有31%獨處……近日,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聯合《中國消費者報》共同發布的《中國職場人咖啡社交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有四成人每次會在咖啡館逗留1小時,不過儘管咖啡是職場飲品最強「硬通貨」,但江蘇等地職場人還是更愛飲茶。
半數女性每周都要喝咖啡
脈脈數據顯示,39%的受訪者不飲用咖啡; 38%的人平均一周飲1-5杯咖啡;17%的職場人,一周飲用6-10杯咖啡;飲用10-20杯的人,佔4%,20杯以上的只有2%。
女性較男性更愛咖啡。50%的女性受訪者一周平均飲1-5杯咖啡;而男性受訪者中,43%的人選擇不喝咖啡,32%的男性一周飲1-5杯咖啡。不過,10-20杯的咖啡飲用者,男性比例高於女性。
即使在特殊時期,咖啡外賣仍不溫不火。對於最常選擇的咖啡消費方式,「到店消費」為42%;「外賣」卻只有10%。顯然,職場人的咖啡消費,更看重飲用咖啡館的場景與氛圍,並非只為了飲用。8%的受訪者選擇「喝公司提供的咖啡」,咖啡尚未成為大多數公司茶水間的標配。
有22%的受訪者喜歡自己現磨手衝咖啡,享受DIY的快樂;有18%的受訪者圖省事,選擇速溶咖啡。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提神醒腦」是職場人喝咖啡的最大理由(70%),「口味好喝」和「職場社交」,分列第二(39%)和第三位(30%)。難怪有職場人說,漫長的工作時間「要靠咖啡來續命」。而咖啡之於職場人溝通、社交的助力與意義,也愈發重要。
四成消費者在咖啡店停留1小時
特殊時期,「速聊」正取代「泡半天」,成為職場人樂衷的消費習慣。關於「您通常在咖啡店停留多久?」的問題, 40%的受訪者選擇停留1小時以內。在職場人看來,工作時間喝杯咖啡,用1個小時進行高效的交流、溝通,時間剛剛好。26%的人選擇在咖啡店停留1-2小時左右,3小時以上的僅為4%。有30%的受訪人選擇「買了就走從不停留」。隨著一切回歸正常,在咖啡館中消磨一下午的交流模式,或會重現。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意外的是,通常人們認為女性會更愛在咖啡館中發呆、想心事,但數據顯示,對於「在咖啡店得多久」的問題,36%的女性受訪者會「買了就走,從不停留」;而男性中只有13%做這樣的選擇。男性中最多的選擇是「喝完就走1小時之內」,達26%,在男性職場人看來,來咖啡館「速聊」,勝過單純買咖啡的需要。
七成人喝咖啡時正在與人交流
數據顯示,交流是飲用咖啡時大部分的狀態。有48%的受訪者在喝咖啡時, 「現場和另外 一個人聊天」;「現場和2個或2個以上的人交流」,佔11%;「通過網絡和別人交流」,為10%;「 獨處」為 31%。
顯然,咖啡和交流是絕配。對於職場人來說,到底是一喝咖啡就想找人說話;還是與人溝通時總想端著咖啡,則因人而異了。
不同崗位的職場人,對於飲用咖啡時的狀態,也有不同選擇。行政、銷售人選擇最多的是「現場和另外一個人聊天」;而HR、技術研發、產品、運營、設計,更多的人選擇「獨處」。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市場公關崗位通常被視為善於交流的人,卻選擇「獨處」的居多。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誰是最能代表職場社交的飲品?
調查結果顯示,茶(36%)和咖啡(34%)並駕齊驅,分列人氣最旺前兩位。近年來備受90後寵愛的奶茶(12%)位居第三。從性別維度來看,女性站咖啡的居多;而男性則站茶的居多。從職業維度來看,銷售、行政、運營,最多的選項是:茶;市場公關、HR、技術研發、產品則站咖啡。
而從地域維度來看,偏愛咖啡的是北京、上海;偏愛茶的是:福建省、湖北省、江蘇省、四川省、浙江省;支持奶茶的是廣東省。
從品牌看,星巴克、瑞幸、Costa是職場人心中咖啡門店品牌的前三位。雀巢、星巴克和麥斯威爾,是職場人心中速溶咖啡品牌的前三位。選擇咖啡店消費,職場人最看重的理由是哪些?環境氣氛位居第一,咖啡品質和服務質量位列第二、三位。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