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之刑到底有多殘酷?為何古代君王常使用,史官卻從不敢記載?

2021-01-12 騰訊網

你能想到古代最殘酷的刑罰是什麼?說起這個,商紂王時期的炮烙之刑一定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史記·殷本紀》中曾記載:「百姓怨望而諸侯有釁者,於是紂乃重刑闢,有炮烙之法」,炮烙之刑帶給人的痛苦,即使過去3000多年,人們都不敢忘記,依舊能記得犯人被綁在燒得滾燙的銅柱上有多慘。

炮烙這樣的酷刑就有被記載,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常常有古代帝王用「烹煮之刑」,但是在古代刑罰中,卻不見正史中出現關於它的記載。「烹煮之刑」是什麼?看過動漫海賊王的人應該都知道,月光御田被黑炭日暮打敗後,在三日之後,就要行刑示眾,要用到的就是烹煮之刑。《海賊王》中會提及這個刑罰,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一代俠盜石川五右衛門就遭遇過這種事。

烹煮之刑其實就是「烹刑」,通俗一點講就是用鍋烹人的刑罰,架起一口大鍋,然後將犯人放入鍋內,然後不斷的加柴火,直到鍋中的人被沸騰的水烹煮而死。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一般不會使用,除非是罪犯罪孽深重,不過這種刑罰,幾乎沒有看到士官記載,卻在其他史料中屢屢被提及。

最早的烹煮之刑也是出現在商紂王時期,周文王食子的故事家喻戶曉,周文王的兒子伯邑考因為遭妲己加害,最後變成一碗羹湯,端到了周文王的面前,當時周文王也感覺到了那是兒子,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忍氣吞聲,不能輕易的死去,於是吃了下去。

古代有一種大鍋,叫做「鑊」,這是專門用來烹煮大型牲畜的,最初是用銅器製作而成,它有三個腳將大鍋支撐起來,鑊上面還有兩個耳,就跟現在的鍋子長得差不多,烹煮的時候,就在下面點火。而烹煮之刑用到的鍋叫做「孭鑊」,和鑊長得一樣,只是用途稍微有一點區別,《漢書·刑法志》裡記載:「有鑿顛抽脅鑊亨之刑」。

歷史上也不止商紂王用過這樣的刑罰,「商鞅變法」時就增加了一項肉刑,其實這種刑罰也就是烹煮之刑,是為死刑的一種。《史記》中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中就有這麼一句:「臣令人持璧歸,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這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他請求用「烹煮之刑」來懲罰自己。

到了楚漢時期,這種刑罰帝王依舊愛用,在公元前205年的時候,成皋之戰劉邦的父親被項羽抓住,當時項羽就對劉邦喊話:「你要是不投降,就烹死太公。」這時候的劉邦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我兩曾以兄弟相稱,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一定得烹死你的父親,就分我一杯羹吧。」劉邦態度堅決,不肯投降,但是他的父親也因此陣亡了。

由於這種刑罰太過殘酷,每次用到的時候不僅文武百官要上奏不可,也激起了民怨,不到非常時段,這種刑罰是不會被輕易搬出來的,人得天怒人怨,就會有人將他們比作帝辛,殘暴無道。雖然敬佩項羽是個英雄,但是從他使用烹煮之刑時,也能看到暴戾的一面。

到了隋唐時期,這種刑罰就被官方廢棄,不準有人對他們使用,但是依舊有很多肉刑用在犯人身上,比如墨刑、斬足等,雖然被官方廢止了,但是當年在武則天時期,也有人用烹煮之刑嚇唬過人,周興就提出:要是審理犯人的時候犯人不找,就在他面前架一口大鍋,然後把人放裡面煮,到時候肯定會招的。後來就有人對周興架起了一口大鍋,他被嚇得不輕,連忙說:「我什麼都招。」

古代使用烹煮之刑的多為暴君,但是帝王能成為帝王,其實都不容小覷,就像帝辛一樣,一開始也是一個不錯的帝王,但是後來越來越昏庸。但是無論哪個帝王,也都不想將自己描寫的如此暴政,所以在正史上,幾乎看不到對烹煮之刑的記載。時時

相關焦點

  • 人彘和醉骨之刑真的存在嗎,為何史官要杜撰如此酷刑?真相很簡單
    根據《史記》和《舊唐書》記載,呂后和武則天都對自己的情敵使用了世間最為殘酷的刑法:醉骨之刑和人彘之刑。這種記載於史冊的酷刑真的就存在嗎?人彘之刑也被武則天使用過,不過她進行了改良,她將唐高宗的王皇后和蕭貴妃做成人彘後,將她們放進了大酒缸裡,俗稱醉骨之刑。醉骨之刑比呂后的人彘之刑更殘忍,更讓人膽寒。這兩種刑法被記錄在正史《史記》和《舊唐書》之中,難道就是真實的嗎?
  • 海賊王:光月御田被處以「烹煮之刑」,那麼何為烹煮之刑?
    在這之後羅傑海賊團解散,光月御田也回到了和之國,得知了黑炭大蛇坐上了將軍的寶座,仗著凱多給他撐腰在和之國為所欲為,搞得民不聊生。氣憤之下的光月御田提著刀一路殺到了大蛇跟前,危機之時,黑炭蟬丸使用惡魔果實能力製造了一個護盾,保住了大蛇的性命。
  • 我國古代酷刑,看完最後這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我國古代社會的刑罰多是用來維護和鞏固階級統治的工具,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隸社會就出現了最早的刑罰,甚至其中有一種叫「烹煮」的刑罰,細數以下酷刑,最後一個會讓你毛骨悚然!「其本義為丘陵之山勢減緩,後引申於凌遲這一刑罰,即」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凌遲多見於五代之後,宋代及明代史書均有記載,而元代的名曲《竇娥冤》中對窮兇極惡的張驢兒採取的極刑就是凌遲,描述是這樣的:「張驢兒毒殺親爺,奸佔寡婦,合擬凌遲。押赴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
  • 古代「凌遲」要有多殘酷?明朝劉瑾被凌遲處死,被割了3357刀
    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及多種殘酷刑罰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但是從夏朝開始就已經有了刑法的記載,當時我國的法律制度就已經產生並且開始不斷演變。戰國時期封建制的建立,各諸侯國已經開始重視法律的制定,陸續頒布了維護國家統治的律令。
  • 古代女子宮刑 最令人驚悚的竟是幽閉之刑
    古代女子宮刑 最令人驚悚的竟是幽閉之刑時間:2016-11-13 13:04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殘忍!古代女子宮刑 最令人驚悚的竟是幽閉之刑 宮刑雖然不是官方執行的幽閉之刑,但和幽閉具有相似的性質,都是對婦女的非人的摧殘。可見,幽閉酷刑不但在朝廷中用,官紳之家也用,手段無不用其極,肆虐面很廣。
  • 比凌遲還殘酷的「血鷹」之刑,到底是什麼?發明者是誰
    最初,維京人只是打劫西歐大陸沿海的修道院,後逐漸對其他國家進行有組織的入侵。從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維京人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不列顛島嶼,足跡遍布歐洲大陸到極廣闊疆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維京時期」。除了徵戰之外,他們還是技術精湛的航海家。向東,他們一度到達了裏海。向西,維京人則發現了冰島和格陵蘭島,最終到達北美。
  • 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史官: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
    但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偉大的女性,卻被史官描述: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就連《論衡》中記載說是「 呂后且死, 妖象犬形也」,那麼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呂雉出生於公元前241年,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早年因為時勢動蕩,其父呂公舉家搬到了沛縣,在一次宴會上相中了氣宇非凡的劉邦,並將女兒呂雉許配給了他。
  • 毒婦妲己發明一酷刑蠆盆之刑,實乃殘酷無比,簡直喪心病狂
    在他統治期間,他殘害忠良,濫殺無辜,還出現了諸多酷刑,比如慘絕人寰的炮烙之刑和蠆盆之刑。眾所周知紂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昏君,他最喜歡的就是飲酒作樂,和寵愛女人。要說到商紂王最寵愛的女人,那麼一定是非妲己莫屬的。自古以來,關於妲己的記載和傳說,想必是已經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人們一看到紂王想到的第一個妃子應該就是妲己了。
  • 天人感應,古代君王與江山社稷,和太陽有什麼關係?
    關於太陽的形成,承古代「元氣創世觀」,認為是「日積氣之中有光耀者」,並說它是「陽之精」,因此認為太陽是「陽德之母」。而在封建時期,君王為最高統治者,聖人扶陽而尊君,古代便提出「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中國之應也」的說法(漢·劉向)。
  • 春秋時期的史官有多霸氣,即使全家被殺,也要記錄事實
    說起史官,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記錄歷史的官員。其實真正的史官比我們想像的要重要得多。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對歷史記載比較著重。在夏代的奴隸制國家機構中,已設置了史官。之後歷朝歷代都設置了史官用於記載歷史。當然,這些史官可以說非常厲害,有時候為了記載史實,連性命都可以豁出去。
  • 「貴賤異獄,法外用刑」,中國古代的監獄是什麼樣的?
    《尉繚子》一書中曾明確記載,戰國時期秦國大大小小的監獄數以千計。但是,那些貪狠如狼的獄卒有沒有一一照辦,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古代監獄的本質:「貴賤異獄」,法外用刑中國古代的監獄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期間歷經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形成了縝密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刑罰條例,對於今天的監獄管理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古代「癢刑」是什麼樣的一種刑罰,能把犯人折磨而死?其實還真能
    癢刑中國古代有許多殘忍的刑罰,諸如凌遲、車裂、斬首等,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聞,但是其實還有一種刑罰,名字叫做"癢刑"。最初為懲惡揚善,以殺止殺"癢刑"這種刑罰據史料記載,最早出現在我國漢朝時期,但是並沒有被廣泛使用,因為這種刑罰其手段相對於其他刑罰來說,還算是比較仁慈,所以說在當時,"癢刑"多被用於針對王公貴族的刑訊審問中,具體情形已經不可考。
  • 古代的奴隸五刑、封建五刑、氏族五刑是什麼?這15種酷刑有多殘酷
    「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刑罰是古代統治者維護社會秩序、震懾犯人的工具,越是社會不安定的時代,刑罰的種類越多,殘酷程度越高,《漢書·刑法志》記載:「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闢四百九條」,漢武帝時期的死刑條款多達409條,到了漢成帝死刑條款達到「大闢之刑千有餘條」。
  • 紂王發明的滴水刑,用滴水就能讓人痛不欲生,到底有多麼的殘酷?
    在我國古代,很多的君王都發明出了很多刑罰來懲戒那些犯錯的囚犯,而且大部分都非常的殘忍。他們連給囚犯一個痛快的機會也不給,就慢慢地折磨他們。這些刑罰其實不只是對囚犯的懲罰,更是滿足那些君王殘酷的虐待心理。
  • 唐朝名將常何墓碑出土,揭開李世民真實面目,玄武門之變確有隱情
    李建成、李元吉真的欲對李世民除之而後快?或許,千古名君李世民並不是如正史的記載中那麼光輝偉岸。而得出這一結論的證據,就來源於一位親身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的將領常何的墓志銘。在出土的常何墓志銘中,就有記載"賜金刀子一枚,黃金三十挺",給禁軍的有"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驍勇之夫"。而這些均發生在玄武門事變前不久。禁軍中,每個人都有賞賜。而作為墓主人的常何,是從李密的瓦當軍中,歸屬李建成部的軍中將領。
  • 雍正死因爭議百年,如今1份塵封密檔揭開真相,難怪史官不敢記載
    雍正皇帝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下旬死於圓明園,享年五十八歲,對於這個年齡在古代可以說是「高齡」了,畢竟以前的醫療條件有限,但是對於雍正皇帝的死因很多學者有很大的猜疑,主要是因為雍正皇帝的死十分蹊蹺,沒有任何徵兆就突然去世了,所以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很多人還都在猜他到底是怎麼去世的。
  • 古代定情信物如此之多,為何現代人卻偏偏選了戒指呢?
    提到愛情這個恆古不變的話題,從古至今都有聊不完的內容,雖說古代人封建保守,可是在愛情上卻從不吝嗇保守,不然的話情詩,情話也不會流傳至今那麼多。我們所熟知的求愛表白的詩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忠貞不渝的誓言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想念妻子願她早日歸家的委婉詩句如「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等等,這麼看來其實古代人比我們現代人更浪漫,更會說情話。除了情話,和愛情相連接的,能夠代表男女心儀彼此的信物,那就是定情信物了,說到古代的定情之物,種類繁多到讓我們眼花繚亂,現在來說說幾個有代表性的吧。
  • 海賊王971話:御殿欲救九俠硬抗烹煮一小時,小忍心痛揭秘
    海賊王第971話:御殿真不虧是被海賊王羅傑和四皇白鬍子所看中的男人,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為了救下自已的九個家臣,獨自一個承受烹煮之刑,真男人也!縱然是御殿也會很疼普通常人授以烹煮之刑,幾秒鐘就會喪命,御殿卻敢和凱多打下一個小時的賭約,但是在圖中看得出,強如有四皇實力的御殿也在咬牙堅持,情報中還有一個特寫鏡頭,御殿看著時鐘,
  • 我國古代奴隸五刑和封建五刑,10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有多殘忍?
    我國古代的奴隸五刑和封建五刑,10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有多殘忍?無規矩不成方圓,形容沒有規矩,就不會有規整的方圓。出自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上,一定要有法律法規,不然就成不了社會。
  • 古代帝王的龍袍為何是黃色的?有何說法與意義
    在反映明清宮廷生活的歷史劇中,皇帝的龍袍通常是黃色的,為何要用黃色?這是有來歷的。早在漢代之前,中國人並不崇尚黃色。如殷商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紅色,秦朝人崇尚黑色,漢代人崇尚黃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