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

2020-12-18 瀟湘晨報

「陳醫生,我已經好多了,能正常生活,不會懼怕和人接觸、也不會成天哭哭啼啼,真的非常感謝您。」12月2日上午,小江到三明市永安總醫院心理科陳美英主任門診複診時說到。

小江今年22歲,因6月份以來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發抖、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狀,到永安總醫院心理科就診。經診斷,確診為重度抑鬱症,伴隨重度焦慮等症狀。經過半年的心理疏導及藥物幹預,小江的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

在人群絡繹不絕的心理科診室,像小江一樣的來訪者,還很多......

高三的學生小輝,因學習壓力過大,患中度抑鬱症;新手媽媽玲玲,因懷疑自己能否成為一名「能帶好孩子的母親」患產後抑鬱症;老金因退休後從繁忙工作中解脫,變得整日無所事事,患上了老年抑鬱症......

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據統計,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那麼,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有什麼表現?抑鬱症能治好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1.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疲乏無力,缺乏愉快感,整天高興不起來,抑鬱、悲傷、容易哭泣。

2.長期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而不穩,尤其是容易早醒,也就是睡眠的最後一次覺醒時間明顯提前。

3.身心疲憊。沒有明顯原因的持續疲乏感,總是感到勞累,即使不做事也常常覺得疲勞,不想活動,休息後也難以復原。

4.軀體不適。身體各種不舒服,但醫生又檢查不出具體毛病。患者常常感到頭部悶痛、胃腸不適、胸悶憋氣、肢體乏力等。

5.思維和注意力困難。感到自己變笨了,頭腦反應遲鈍,行動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理解力顯著降低,甚至喪失,聽不懂他人的話,學習或工作效率下降等。

6.情緒波動大。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看什麼都不順眼,經常因一點小事而發火,過後又後悔,易發脾氣。

7.常自責。或有內疚感,感到對不起家人,自信心下降,自我評價過低,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做得不夠好。

8.有自殺傾向。經常有活著沒有意思的念頭,經常用小刀割腕自殘,甚至有自殺行為。

9.嚴重時可出現幻覺和妄想。即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感到周圍人在議論自己,甚至想迫害自己。

一旦你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有不開心的情緒和症狀揮之不去,超過 2 周,而且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出現自殺念頭、自傷行為,則應引起注意,考慮是否得了抑鬱症,應及時尋求專業的診治,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呢?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抑鬱症發病是遺傳、體質因素、神經發育和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族病史、嬰幼兒期不良撫養方式影響神經發育、突發災難和長期壓力,都可能成為抑鬱症的促發原因。

抑鬱症能治好嗎?

可以很肯定的說,抑鬱症是一個可以治療的疾病。通過積極配合藥物及心理治療,患抑鬱症的人完全能夠恢復其患病之前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如何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呢?

保證良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有助於預防抑鬱症的發生的。

①保持良好的心態。

②要設法睡好覺。只要能睡好覺,就能預防抑鬱症。

③多曬太陽多活動。這是對抗抑鬱症最有效且天然的藥物。

④儘量保持生活規律。起床、睡覺、吃飯的時間要有規律。

⑤多結交朋友。煩心時向人傾訴,排解憂愁,愉悅心情。

⑥積極培養自己適宜的興趣愛好。

⑦避免凡事上綱上線,給自己帶來太大的壓力。

⑧妥善安排生活節奏,參與一些有助於調節情緒的活動。(羅佳)

【來源:三明市衛健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防治青少年抑鬱症 從認識「糾偏」開始
    所以說,在當前醫學條件下,患了抑鬱症並不可怕,儘早讓患者按觸到科學系統的規範治療才是重中之重。在現實情況中,中國抑鬱症患者及時正確就醫的比率不到兩成;之所以比率如此之低,患者本身和家庭的病恥感,以及社會對精神心理類疾病的刻板印象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談戀愛
    他說剛認識你的時候覺得你溫柔有趣又陽光,後來在一起之後才發現你敏感固執又消極。我說那你在了解之後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嗎?他說不啊,我只是很心疼你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的。因為大多數和抑鬱症患者戀愛的結果都是被帶著變成了抑鬱症患者。因為情緒,是最容易傳染的。大家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那麼如何與抑鬱症患者正確地談戀愛呢?
  •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面對抑鬱症我們要如何做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抑鬱症是以持續且顯著的情緒低落為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目前常用的抗抑鬱症首選藥物有: 1. 傳統的三環類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多慮平等。
  • 正確認識抑鬱症:它不是心理問題而是一種病
    近年來,「抑鬱症」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詞,某某明星自殺、某某高中生跳樓。。。。。。據權威數據統計,我國2019年心境障礙終身患病率達7.4%,其中最常見的是抑鬱症。然而目前,我國抑鬱症的識別和有效治療不甚樂觀,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及其家屬重視不夠,未採取任何措施,甚至未到醫院就診治療過,間接導致一些消極行為,甚至還會發生自殺行為。
  • 抑鬱症患者該如何正確度過維持治療期?
    那麼,患者應該怎么正確度過這段治療的時光呢?有哪些應該特別注意的?抑鬱症的典型症狀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因此,患者除了持續性的情緒低落導致的心境改變外,往往還會伴有一定的個人社會功能的減退。如:對外界事物判斷、分析能力的下降,對人際交往的抗拒與退縮等。
  • 如何正確了解抑鬱症呢?看看主任給大家帶來的知識吧!
    抑鬱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精神性疾病,患者可陷入極度的悲傷鬱悶中,自我評價低,對一切失去興趣等,嚴重困擾患者的正常生活,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抑鬱症吧!為什麼會得抑鬱症?1、生理因素:有生化異常的人,比如大腦中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容易抑鬱。2、遺傳因素:抑鬱傾向於遺傳。
  • 抑鬱症:為什麼很多人會討厭抑鬱症患者?
    當一個人患了抑鬱症,有些人最開始是同情,隨後是躲避,最後是討厭。因為一開始身邊人會試圖開解、勸慰,可是由於他們對抑鬱症相關知識的缺乏,看似安慰的話,可能不起作用或者更讓患者反感。而抑鬱症是一個需要長期治療的病症,反反覆覆時好時壞,會慢慢澆滅身邊人的熱情和耐心。勸慰者逐漸會感到疲勞、失望以及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因患者感知覺障礙而否認他人的關心,讓很多人心生厭煩。更重要的是病人在患病期間,情緒是起伏不定的,受到刺激非常容易失控。
  • 淺談抑鬱症的音樂治療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中最受患者歡迎的一種,莫過於音樂療法。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而音樂對這些神經結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對於治療抑鬱症有良好的作用效果。音樂治療抑鬱症可以開發注意力、記憶力、集中力。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注意力集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傾聽音樂能有效地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增強記憶力。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低落的情緒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 拆書悅讀|如何正確認識和平衡自己的情緒?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和平衡自己的情緒呢?在《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過三倍速度人生》一書中,作者張萌萌姐提到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需要做到以下四點:1.認識情緒;2.識別情緒;3.理解情緒;4接納情緒。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認識情緒。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是做好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呢?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的人就是「思想病」、「想不開」、「鑽牛角尖」、「心眼小」造成的。這完全是人們對抑鬱症的一種錯誤的認識。 對於抑鬱症的朋友而言可以培養以下正確的思維觀念,從而改變過去的舊思想。每天上午抽出大約20分鐘時間,以默念或朗誦的方式練習,在熟練背下來的情況下,重複地練習。
  • 如何正確認識支氣管鏡檢查?
    支氣管鏡檢查存在哪些常見認識誤區?患者首先要對醫生高度信任,遵循診治建議和方案。醫生會全面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出凝血功能、支氣管鏡耐受性等全身情況,患者需要積極配合這些檢查和評估。其次,正確認識和對待支氣管鏡檢查。
  • 抑鬱症來訪者會思考三個問題,如何調整抑鬱症者思維:心思轉變
    生命是一條長河,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和迷茫,如何在這種困惑和迷茫中衝出重圍,實現自身的實際價值,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看問題經常會看得比較淺,不是很深刻。在淺顯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猶豫不決。
  • ​「守望相助、科學抗抑」暨抑鬱症篩查與防治2020年度峰會在我...
    11月27日,由我校主辦,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實驗室、校智慧商務實驗教學中心承辦的「守望相助、科學抗抑」暨抑鬱症篩查與防治2020年度峰會舉行,近200所知名院校校長、一線心理教師代表共同參會。副校長吳柏鈞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近年來,抑鬱症漸趨低齡化,成為全球第二大「殺手」,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 繪本《忙碌的蜘蛛叔》如何教寶寶正確認識各種形狀
    形狀的認識有助於孩子提高理解觀察能力,對事物的空間感知,對以後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幫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教寶寶正確地認識形狀的繪本。《忙碌的蜘蛛叔叔》是一本教寶寶如何正確認識各種形狀的繪本,是《燃燒吧!大腦》套書的其中一本。
  • 抑鬱症能被徹底治癒嗎?看看主任給大家的解釋吧!
    2、「空心」放下壓力,正確認識自己的處境,打開壓力源,或進行心理諮詢。3、「養癖」尋找樂趣,培養興趣愛好,積極快樂的生活。中度重度抑鬱症接受藥物治療是必須的,不單單是通過藥物治療患者的臨床症狀,更重要的是,可以給患者提供一個緩衝的作用,讓患者有時間並且有能力去思考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樣的思考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更是通向痊癒必經的路。
  • 哪些話最好不要和抑鬱症患者說?人們對抑鬱症有哪些誤解?
    美國6.7%的成年人都會經歷一次嚴重的抑鬱症發作。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不可能理解抑鬱症患者到底經歷了什麼。缺乏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教育,以及媒體的嚴重錯誤導向,不可避免地導致對抑鬱症的錯誤認識。希望下面的事實,能幫助澄清一些與抑鬱症有關的誤解,並提供一些對抑鬱症患者不應該說的話。
  • 我治好了抑鬱症!
    經歷初次創業失敗、失戀、找不到工作三連暴擊下,我陷入了無邊的抑鬱黑暗,軀體反應嚴重,腦袋裡就只有一個想法:如何體面地離開,才能減輕給家人帶來的巨大傷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抑鬱症康復路上的重大轉折點。從抑鬱期面試時的唯唯諾諾,到後來的意氣風發,在這家公司治好了我的抑鬱症,這裡成為了我谷底反彈的新起點。不甘人後,奮起直追。那時候每天下班後都會自學用戶體驗設計到後半夜,後來順利從市場部轉崗設計部,做時下最熱的移動端UI設計,感謝所有UED的小夥伴們。
  • 懷疑有抑鬱症的傾向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自查
    關於抑鬱症這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並沒有深入去了解,然而正是因為大家的不了解以及不重視,導致患上這種疾病渾然不知,甚至很多人會把抑鬱症患者當成怪人以及是矯情,其實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這麼簡單的。
  • 抑鬱症:父母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克服社交恐懼症?
    文/阿秋抑鬱症的孩子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就是:「跟人打交道覺得有困難、有恐懼感、有壓力感了,情緒體驗也是非常的負面。」那麼這些恐懼症來自哪裡呢?其實,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因為,抑鬱症會導致社交恐懼症的發生,而本身就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或者存在其它心理問題的人,也會因為抑鬱症的影響,使得社交恐懼心理的症狀凸顯出來。所以,這個需要我們結合患病孩子的實際情況,了解他的生活經歷與性格,來作出一個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
  • 重度抑鬱症博主與世界告別,永遠不要嘲笑一個深夜痛哭的人
    抑鬱症抑鬱症別稱抑鬱障礙,英文名稱"depression",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常見症狀: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障礙,軀體障礙等。目前,在全世界有3.5億人患抑鬱症。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想要預防,首先就要正確的認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