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初中,不讓其玩遊戲就會暴躁,如何順利度過叛逆階段?

2021-01-20 小青說情

初中是孩子的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容易叛逆,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我們應該多關心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順利地度過叛逆階段。

hello,大家好,我是楊耀青。

解析

根據您的敘述可以知道,孩子比較喜歡玩遊戲。可能對遊戲比較上癮。初中階段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因為我們要面臨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是考上理想的高中。您不讓孩子玩遊戲他就摔門,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可能是之前沒有和孩子很好的溝通交流,所導致的。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

一方面,為了緩解壓力。

我們知道儘管初中的壓力可能比高中要小,但是現在學生面臨著很嚴重的升學壓力,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在學校比較累,所以想緩解一下自己,玩遊戲可以讓他們在其中得到發洩,不用去思考白天的繁瑣事情。當然,這也是逃避的一種行為。

另一方面,貪玩是人的天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比較喜歡玩。而有的人能夠控制好自己,比較自律。在合適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情,而有的人不能自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也不能把握。他們可能年紀比較小,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少,也不用為以後的事情思考。所以他們就會變得沉迷於遊戲,甚至上癮。

那麼對於孩子愛玩遊戲。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比較暴躁,並且有很多偏激行為,比較衝動。家長應該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而不是孩子一發脾氣,家長的脾氣就更大。這樣你們什麼時候也不能和氣地坐下來進行交流。

第二,和孩子講條件。

儘管和孩子講條件屬於一種交易行為,但是孩子需要我們去哄著。這樣它們才能聽我們的話,我們之間有條件可以交換,他才能好好地去學習。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我之前輔導過一個孩子,他也比較喜歡玩遊戲,看電視,等等。並且學習成績也非常的不好。有時候我給他講題講了好幾遍,他都不會,我讓他去重複他根本都講不出來。所以我就決定為了讓他好好學習,我決定和她進行交換。我說如果他能夠上課就能聽我講,並且效率非常高,我就會中午讓他玩一個小時手機。後來他也就真的非常聽我的話,認真聽我講課,效率也變高了。

所以我認為這種合理的交易並不是不可取,初中階段的孩子年紀還比較小,需要我們去哄著學習,而不是像許多家長一樣,說不了幾句話就開始動手,這樣孩子會更叛逆。

第三,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時候也並不完全都是孩子的錯誤,家長有時候有很多問題。有的家長和和孩子並不能很好的交流,也不關心照顧孩子,也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就會讓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慢慢疏遠。所以我認為家長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了哪些問題?

結束語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多多關心孩子,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這樣,孩子才能在家長的細心呵護下卓越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進入2歲叛逆期,四種表現常有,如何陪娃順利度過?
    關於兩歲叛逆期這個階段大概會從一歲半持續至兩歲半,時間長短與爸媽如何應對有關。如果處理得不好,這種叛逆會深刻影響到三歲甚至到小學階段。可怕的兩歲,就是孩子的執拗期,一般在兒童一歲半至兩歲時出現。孩子處於2歲叛逆期通常有這四種表現1、不斷哭鬧直到達到目的。小孩詞彙量匱乏,一旦他們不能夠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會利用哭鬧來表達。家長越是反對,他們哭鬧的越猛烈。
  • 孩子讀初中,成績下降,青春期叛逆!怎麼辦?
    其實現在回頭想,我初中三年就像自閉過來了一樣,雖然從那時候開始,我的獨立性就特別強,但是,如果有的選擇,我寧願不要這樣的獨立。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學習差了不知道原因在哪兒,甚至青春期想叛逆一下都找不到對象。
  • 孩子上初中後,父母「較真」就輸了,青春期的孩子這樣教育更有效
    實際上這種改變,或者說是叛逆的言語和行為,也是孩子進入到青春期的一個信號,孩子處在這個階段,父母的煩惱往往比孩子更多,尤其是這幾位父母的煩惱。 很多的孩子在上初中後,會出現言語和行為上的叛逆,這個時間差不多從12歲開始,孩子其實也不願意這樣。 孩子最想說的話可能是:「爸爸媽媽,我想要長大,你們要給我空間和時間。」
  • 初中男生做過的6件事,據說一個沒中是學霸,全中的大多是學渣
    ,就會迫不及待和別人分享。3)看課外書籍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愛看書,而是不愛看教科書。很多男孩就喜歡看各種武俠、科幻小說,網絡小說如此火爆就足以說明一切。這種書一旦讀起來,吸引力非常大,不讀完肯本停不下來,上課讀下課讀,也是挺耗費精神的。
  • 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而且閨蜜一直覺得自家娃還是很聰明的,以前只要教一遍,基本就會了,怎麼現在如此普通,連孩子也有些叛逆了。 如果孩子在小學的基礎沒打好,到了初中肯定是跟不上學習,高中更是空談。 而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三年級,三年級是孩子們成績的分水嶺,更是直接影響高考。 「三年級現象」的孩子都存在哪些表現?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孩子到了「兩歲叛逆期」,家長這樣做,幫孩子度過,比打罵管用
    我家寶寶現在三歲半,曾經我也陪伴孩子度過了一個可怕的兩歲,那段時間簡直就是噩夢般的生活。我家的寶寶,那段時間總是撒潑打滾兒,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她說要去幹什麼就立馬得去做,如果拒絕她的要求和想法,她就會變得暴躁,我怎麼去勸說,都不見成效。氣急的時候就會去吼孩子,但是會發現,她反而愈演愈烈。
  • 「三歲叛逆期」不容小覷,想順利度過,寶媽不妨學學這3點!
    類似這樣的話語,常常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許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就會突然變得不聽話,做出許多令人頭疼的事情,他們往往十分固執,愛哭鬧,甚至不服管教。其實這是正常的表現,是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出現的"叛逆期"。
  • 孩子「叛逆心強」真的是不懂道理嗎?錯!是父母沒做好「領路人」
    幼兒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而且,比較情緒化,沒有自控能力,很容易發脾氣,又對父母有著很大的依賴感。一、孩子叛逆是對家長自暴自棄!孩子為了讓父母認可自己,就會像各種方法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能方法和方式不恰當,結果招來父母更多的批評,讓孩子陷入叛逆的循環當中,而不自知。3、失去自信當孩子經常被父母批評和訓斥時,就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而內心卻充滿了不滿和叛逆。
  • 孩子如何順利度過叛逆期
    青少年為什麼會產生叛逆心理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他們迫切希望擺脫成年人的監護。他們為了表現自己,常常會以成人自居,而父母卻覺得他還是個孩子,不成熟 ,得絕對服從自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這種矛盾心理,導致孩子產生一定的叛逆心理。
  • 孩子叛逆不聽話:女兒玩手機到半夜,我提醒無效,難受又生氣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看法呢?因為我多次在教練電話指導中,反覆強調了:哪有什麼問題孩子,你所謂的孩子問題,真相是不符合自己的內在固有好孩子標準而已,你不能容忍的孩子問題,其帶來的啟示就是父母需要自我成長罷了!
  • 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你與孩子分清界限,才是真正愛的教育
    你或許跟其他家長一樣都曾經有個疑惑: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所謂青春期的叛逆?我覺得不是的,孩子步入青春期後是否出現叛逆言行,其實是基於過去孩子跟父母的親子關係如何息息相關。孩子一生有4個階段:0-6歲幼兒期,手把手言傳身教;7-12歲少兒期,牽引他一起走;12-18歲青春期,陪伴他放開手;18歲以上青年期,支持他看他走。
  • 中考和青春期,初中階段是孩子人生重要轉折點,父母需做好4件事
    我們必須理性面對它的原因在於,不論我們對孩子未來有如何的規劃,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中考都會以它自己的標準給孩子的人生路徑產生重要影響。 對於全國的初中畢業生而言,會有40%的孩子將無緣高中,進而無緣大學。而全國重點大學的80%的生源,又是來自於各地的重點高中。
  • 孩子叛逆怎麼辦?——啟贏教育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初中才是人生重要階段
    小學是學生時代的開啟,高中是衝刺階段,初中承上啟下銜接階段更重要初一階段儘快適應初中,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打好基礎初一作為準初中生,先要能夠適應初中的生活,初中學習壓力增大,學習科目增多,很多孩子在升入初一之後出現了力不從心的現象,學習上跟不上,其實在初中,有個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初一更是在打基礎的階段,所以一定要好好跟上老師的節奏。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01 叛逆不是孩子的樂趣,孩子自己也很痛苦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實像一個無頭蒼蠅,他們迫切想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要證明長大的意義,想要得到尊重和理解,這些複雜的情緒糾纏在一起無處宣洩的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繼而表現為家長口中的各種「不懂事兒」,其實他們自己也在痛苦的掙扎。
  • 家長討厭的青春期叛逆,恰好是孩子邁向成熟,獨立,自律的第一步
    一點思考:從嬰兒、兒童、少年、青年、成人這五個階段,我們什麼時候才是真正邁入成熟?家庭的影響是否一致左右我們的思想、決策、為人處世等等。一進入初中,孩子就仿佛變了一個人。這段時間就是人們所熟悉的青春期叛逆,家長與孩子的鬥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叛逆不是單方面叛逆不是單方面的,家長認為孩子叛逆。孩子卻是在發展自我人格,形成獨立意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習慣的力量讓我們變得不習慣。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也分階段叛逆期是指孩子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他們不想父母把自己當小孩,什麼事情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父母說什麼,我偏偏不聽什麼。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厭學暴躁怎麼辦?3個智慧錦囊讓改變輕鬆發生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本意是治標不治本,費力不討好,儘管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在管教孩子過程中(特別是針對手機遊戲成癮孩子的管教中),我們仍舊難免會犯同樣的問題——比如孩子玩手機,我們便要求孩子少玩手機;孩子沉迷遊戲,我們便管控孩子少玩遊戲;孩子熬夜不睡覺,我們便反覆催促孩子早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