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盯著亞歐美 疫情衝擊下非洲貨幣跌幅竟最猛?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外匯網

原標題:別光盯著亞歐美!疫情衝擊下非洲貨幣跌幅竟最猛?

據非洲各國官方發布數據統計,截至東部非洲時間26日20時,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46個非洲國家確診總病例數已達3153例,其中包括82例死亡病例。目前南非、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布吉納法索、加納、塞內加爾共8個國家病例超過百例。

儘管非洲大陸的疫情確診數字,目前仍遠遠不如亞歐美三大洲。然而,金融市場似乎已經提前「預見」到了該洲可能面臨的巨大風險——隨著疫情蔓延導致投資者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美元大幅升值,幾乎沒有新興市場貨幣倖免於難。但非洲貨幣受到的打擊比大多數其他地區都要嚴重,而且有跡象表明,未來的情況會更糟。

本月,肯亞先令、安哥拉寬扎和尚比亞克瓦查均跌至創紀錄低點。加納塞地和南非蘭特也接近紀錄低點水平。而儘管奈及利亞官方已經放手讓奈拉貶值,但大多數投資者表示,奈拉還會進一步下跌。此外,埃及鎊兌美元匯率今年雖有所上漲,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被嚴重高估。

包括加納、埃及、肯亞和南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下調了利率,以支持本國經濟。這些國家的經濟將受到封鎖、工廠關閉、旅遊業下滑以及出口需求下降的打擊。一些國家政府承諾的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措施可能會加劇本國貨幣的跌勢。

「我們將看到更多的跌幅,」加納首都阿克拉的Databank Group Ltd.的經濟學家Courage Martey說。「這些非洲貨幣大多數依賴商品出口。諸如降息和降低商業銀行準備金等保障增長的措施,將首先削減對當地資產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非洲貨幣當前的處境:

☆安哥拉

安哥拉寬扎本月已經對美元貶值8.8%。安哥拉是僅次於奈及利亞的非洲第二大產油國。考慮到原油價格暴跌至每桶僅25美元,該國可能不得不讓本國油價進一步下跌。標準銀行的分析師表示,安哥拉貨幣面臨的壓力意味著,該國有可能在3月27日召開的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上背離全球寬鬆的趨勢,轉而不得不加息。

目前,安哥拉外匯短缺已經越來越嚴重。寬扎的黑市匯率已跌至650寬扎比1美元,比官方匯率約535比1低了近20%。安哥拉天主教大學經濟學家gracoso Domingos表示,央行當前「主要關心的是如何維持寬扎的穩定」。

☆埃及

過去一個月,在新興市場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的情況下,埃及鎊表現強勁。埃及鎊是繼緬甸貨幣之後今年全球最堅挺的貨幣,兌美元匯率上漲了2.1%。但它顯然正變得越來越被高估,這意味著下跌可能只是時間問題。摩根史坦利分析師Jaiparan Khurana和James Lord在3月17日表示,投資者應減少對埃及鎊債券的敞口,因為埃及鎊不再便宜,特別是考慮到埃及央行自7月以來已降息650個基點。

☆加納

直到2月中旬,加納塞地還一度是2020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兌美元升值逾7%。但如今,該貨幣已回吐了所有這些漲幅,並在本周跌至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加納央行3月18日將政策利率下調150個基點,至14.5%,為8年來的最低水平,並下調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保持信貸流動。

加納政府已經向IMF和世界銀行申請資金,以應對疫情的影響。如果這些資金到位,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安撫那些對加納債務感到緊張的投資者。高盛集團本周說,加納是石油出口國中最脆弱的國家之一。

☆肯亞

肯亞先令曾是非洲最穩定的貨幣之一,但本周其創下了歷史新低,雖然過去兩天有所回升,但今年以來仍下跌3.6%。肯亞先令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壓力,在該國央行本周降息後,實際利率僅略高於1%。該國監管機構還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近一半,至3.4%,同時政府宣布全面減稅,以支持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立場。該國正在與世界銀行和IMF就大約11億美元的資金進行談判。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於3月19日下調了奈拉的官方匯率,以跟隨外國投資者使用的另一種匯率貶值,因為油價下跌加大了奈拉的匯率壓力。但它目前仍維持著一個多匯率體系。一些分析師說,這還遠遠不夠。高盛認為,要使奈拉匯率在今天的油價水平上保持穩定,需要600奈拉的匯率。

☆南非

南非央行宣布將在二級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導致蘭特和南非國債周三上漲。但周四,隨著投資者將注意力轉回到政府疲弱的資產負債表上,蘭特的漲勢幾乎被抹去。如果穆迪周五將南非評級下調至垃圾級,蘭特下周可能也會受到衝擊。穆迪定於當地市場收盤後發布一份評估報告,這可能導致南非失去其最後的投資級評級,並被排除在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之外,該指數有大約3萬億美元的基金在跟蹤它們。

☆尚比亞

尚比亞克瓦查是今年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了20%。該國受到銅價下跌和乾旱的傷害。1月份,尚比亞的外匯儲備降至13億美元,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尚比亞政府的歐洲債券收益率也飆升至一個高點,表明許多投資者正在違約定價。NKC African Economics的Imggard Erasmus表示,如果尚比亞政府不與IMF商討救助貸款,債務重組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相關焦點

  • 中銀研究:疫情衝擊下全球貨幣政策應對與前景
    從政策目標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以美聯儲為首的央行所實施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為金融機構重新注入流動性,從而拯救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新冠疫情期間,各央行政策重心在於為各類主體提供流動性支持,託底經濟活動,進而保障金融系統的平穩運行。因此,僅僅依靠貨幣政策本身並不足以化解本輪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負利率陣營擴圍新冠疫情的爆發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資本市場出現暴跌,3月份美歐日股市連續暴跌,美股更出現四度熔斷,並帶動全球超過12個國家的股市熔斷,美歐股市跌幅均超過30%,創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跌幅。
  • 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對策
    儘管疫情在中國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歐洲疫情拐點還未出現,美國也正處於暴發期,同時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區也開始出現疫病快速流行情況,有預計最終全球感染人數可能達到數百萬。若這一預測成為現實,全球將遭遇超乎想像的社會經濟挑戰。  作為一場典型的外部衝擊,疫情的全球擴散短期內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劇烈衝擊,全球資本金融市場隨之發生劇烈動蕩。
  • 疫情影響,內外部衝擊,養豬業轉型之路渺茫?|非洲豬瘟|養豬業|生豬|...
    與此同時,我國養豬業面臨內外部多重因素的挑戰,內部制約因素包括豬病疫情、豬周期、飼料成本等,外部衝擊包括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宏觀調控體系以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等。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市場發展1.新冠疫情影響遠超非典,餐飲端豬肉消費衝擊明顯2003年與2019年三大產業佔比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在第三產業中,作為居民日常基本需求的餐飲業受到疫情明顯的影響。
  • 非洲最怪異兵器:第2把最牛,是武器也是貨幣,可以用來娶老婆
    非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陸,眾所周知,中國曾經是世界上的最強大的國家,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疾苦記敘了馬可·波羅在東方的所見所聞,在他的描述中東方就是一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因此歐洲各國對於東方是非常嚮往的,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開闢新航路,其中就發現了非洲大陸,當時這艘船發現了非洲大陸,以為是來到了遍地都是黃金的東方,
  • 人民日報:以辯證思維把握疫情衝擊下宏觀調控政策
    ;我們還有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可用,能夠有效對衝疫情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更要認識到,一方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只是短期的;另一方面,我們還有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可用,能夠有效對衝疫情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宏觀政策重在逆周期調節,節奏和力度要能夠對衝疫情影響」。
  • 疫情對出口衝擊有多大?出口退稅提高 多家公司受益
    (原標題:疫情對出口衝擊有多大?為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抗擊海外疫情對市場的衝擊,近期國家各項政策層面穩外貿的措施正加速落地。3月19日,A股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將從即將落實的出口退稅率上調政策中受益,相關企業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對外出口情況尚未受海外疫情明顯影響。
  • ...中投原總經理李克平:要警惕疫情衝擊下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
    本期邀請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進行主題分享-《疫情衝擊下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和應對策略》。李克平認為,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特別是全球大多數國家都遭受疫情的蔓延,若疫情對經濟活動衝擊的時間持續較長,可能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遲滯甚至斷裂。
  • 觀點集錦|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觀經濟政策應對——貨幣金融圓桌會議...
    新冠疫情給中國和世界經濟造成了強烈的衝擊,如何應對成為當務之急。4月11日,貨幣金融圓桌會議·2020春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觀經濟政策應對」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聯合主辦、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AIF)協辦。
  • 海通宏觀:貨幣「信仰」的挑戰——致資產大漲的2020年
    這些年美股一直在創新高,今年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年初時大家都認為美股要出現大調整了,結果美股竟然又創了新高。歐洲股市整體表現要弱一些,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拿到多年不遇的新冠衝擊面前來看,跌幅也不算大。
  • 疫情下的非洲到底有多脆弱?
    4 月 13 日非洲疫情統計面對疫情,非洲採取了哪些措施?疫情爆發之後,非洲疾控中心在其官網上每周發布一份「新冠疫情簡報」,其中包括公布最新疫情數據、新的防治指導方針、下一階段戰疫計劃等。非洲疾控中心也在 3 月份開展了 2 次線上研討會,覆蓋了非洲全網絡近百名臨床醫生。我國作為全球當下抗擊疫情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也通過政府和民間渠道,向非洲各國提供人力和物力的醫療幫助,其中包括醫護人員奔赴現場支援、與主要疫情國進行線上臨床治療探討等。這些內容將在後文詳細介紹。更令人振奮的是疫苗臨床試驗將在近期開展。
  • 疫情衝擊下的臺灣經濟奇蹟
    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臺灣經濟的表現十分搶眼。根據臺灣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同比增速繼續上升,達到了3.33%,相較前兩個季度繼續實現穩步提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上發文稱讚臺灣經濟的良好表現,比預期更好。
  • 滬指周跌幅不足5%!獨立行情能否延續?
    Wind數據顯示,周一三大股指受海外悲觀情緒衝擊下跌逾3%,但跌幅明顯弱於歐美主流股指;周二三大股指齊齊拉漲;周三、周四A股震蕩下行;周五三大股指全面低開,但盤中持續拉漲,跌幅明顯收窄。全周來看,上證綜指累計下跌4.85%,深證成指累計下跌6.49%,創業板指累計下跌7.40%。
  • 非洲自貿區一周年挑戰中起步
    非洲自貿區作為非盟《2063年議程》中最具雄心壯志的項目之一,體現了非洲各國構建統一市場、堅持多邊合作的意願。根據協議,各締約國將在5至10年內逐步停止對90%的商品互徵關稅,並消除非關稅壁壘,最終實現商品、資金、人員在非洲大陸的自由流動。非洲工業產量或在10年內翻一番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非洲也不能倖免。
  • 王晉斌:疫情金融與疫情經濟大脫離刷新了我們的估值觀?
    圖1、2020年初至5月22日全球主要股市的跌幅(%)現象2:IMF今年4月20日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的標題叫「大封鎖」(The Great Lockdown),報告指出2020年是1929-33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與圖1中的經濟體相對應,圖2給出了2020年1季度這些全球主要經濟體的GDP增速。
  • 疫情下的非洲③|自貿區實施準備不足,非洲貿易一體化挑戰多
    5.大型經濟體實施AfCFTA的意願相對不高,對實施構成較大阻礙在承諾水平名列前十位的國家中,除了肯亞、加納之外,其餘8國均為最不發達的中小型國家,表明中小型最不發達國家更希望利用AfCFTA獲得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機會。遺憾的是,非洲最大的三個經濟體奈及利亞、南非和埃及均不在其中,這無疑將影響AfCFTA的實施。
  • 疫情衝擊下,中國的刺激政策如何趨利避害?|浦山講壇
    各國財政刺激力度遠超次貸危機期間張斌指出,在新冠疫情衝擊的背景下,各國財政政策力度是近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遠超次貸危機期間。「比如,美國剛剛出臺了一個兩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相當於GDP的10%)。很多深層次的問題還是要推進結構改革,現在這種經濟困難的環境下,越困難的情況同時也是機遇的時候。現在需要抓住機遇,推進結構性改革政策。中國別給自己挖陷阱 原則上沒有赤字率限制疫情蔓延下,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市場都祭出經濟刺激政策。
  • 流動性面臨再次衝擊?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全球疫情反覆,不確性仍然存在,而管控的風險也在加大。在三月份美聯儲實施超級量化寬鬆之後,全球貨幣政策寬鬆力度存在邊際收縮的跡象,這可能使得全球後續的流動性溢價難以再獲提升。全球市場無差別殺跌6月15日,美股盤前期指未能延續上周五的反彈勢頭,三大股指期貨全線殺跌,而且跌幅皆超過2%。恐慌指數則快速反彈。
  • 美股暴跌,只是疫情全球衝擊下的冰山一角
    在平時,美聯儲的政策能夠影響全球投資者的預期,央行的重要角色其實是防止恐慌情緒的爆發引起擠兌,這也是中央銀行最重要的「最後貸款人」的功能。美聯儲連續兩次降息直到零,動作不可謂不大,但是為什麼沒有成功,因為這是非常時期。美股的三次熔斷與疫情在全球的變化是聯繫在一起的,第一次熔斷與油價的暴跌也有關係。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 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高瑞東(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2020年伊始,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主要經濟體迅速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