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2020-12-16 金娃趣說

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有什麼能比一位知心好友和一杯無比醇美的酒更能讓人感覺溫暖呢?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首《問劉十九》描寫的正是大雪將來之夜朋友殷勤勸飲的場面。畫面簡明輕快,感情溫馨動人。

這首詩出自白居易之手,那時他被貶到江州擔任司馬。

劉十九,是白居易認識的一位隱士,白居易提到劉十九的詩有兩首,在另一首詩《劉十九同宿》中,白居易稱他是「嵩陽劉處士」。綠蟻,指浮在新釀米酒上的綠色泡沫,幼小如蟻。醅,指沒有經過過濾的酒。

天色陰沉欲雪,這首詩卻讓人覺得無限溫暖:不僅主人熱情相邀,屋裡的氣氛也溫馨得恰到好處:剛剛釀好的米酒漂浮著淡淡的綠色泡沫,正是味道最醇美的時候;紅色火爐粗拙小巧,裡面爐火一片通紅,讓人望而生暖。殷勤體貼的主人,邀人與他一起圍爐而坐,準備舉杯對酌,在這漫長的雪夜之中盡情敘談。

屋外寒風呼嘯,更襯託出屋內的溫暖,和情誼的彌足珍貴。

前期詩意崢嶸

白居易自己會釀酒,也很擅長飲酒,經常陶醉在悠然輕酌的氛圍之中。他寫有《不如來飲酒七首》,在詩中歷數歸隱、農耕、經商等各種行業的辛苦經營和操勞苦狀,然後又不厭其煩地數說飲酒微醉之時悠悠、酣酣、醺醺的醉狀,認為世間各種爭奪不過只是「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所爭鬥和最終獲得的都是非常微小的利益,所以都不如飲酒來得更加快意融融。

這和白居易前期詩歌重在反映、針砭現實的風格大為不同。

貶官江州,是白居易詩風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白居易在京城長安做官,他寫作了大量的諷喻詩,包括《秦中吟》10首、《新樂府》50首等,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重在發揮詩歌的揭露和批評功能。

在詩中他大力描寫時事,深刻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會弊端,抨擊當時貪官藉機斂財、達官貴人大興土木等不合理現象,希望通過詩歌創作「補察時政」,能夠使聞者足戒,以此推動社會改良。

白居易的這些諷喻詩的確切中時弊,可是卻沒有達到他所期待的效果,相反,卻使那些被說中的達官貴人對他恨之入骨,個個都想除之而後快。

鮮明的儒家思想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的母親因為神經失常在賞花時墜井而死。白居易按照當時的規定,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白居易回到長安,擔任左贊善大夫一職,主要負責諷喻規勸的工作。

此時白居易40歲左右,雖然步入仕途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但是對官場險惡顯然認識不夠。在他心中,始終抱有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信念,既然在朝為官,就要熱心國事,希望通過自己的筆讓當今天子了解民生疾苦,從此革除弊政、通達人情,政治才會清明。

815年,淮西節度使謀反,時任宰相的武元衡力主清剿,引起了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一派割據勢力的恐懼,他們決定刺殺武元衡以消除威脅。六月三日拂曉,李師道派出的刺客在武元衡上朝的路上刺殺了他,57歲的武元衡當場身亡,和他同行的御史中丞裴度則身受重傷。

對於這樣震驚朝野的重大事件,當時執掌大權的宦官集團以及與割據勢力勾結的大官僚們卻裝聾作啞,根本不急於追查兇手。

白居易看到這種情形,忍無可忍,憤而上書,要求當今朝廷立刻緝拿兇手,以正國法綱紀。

那些大官僚們此時還沒有忘記白居易曾經以什麼樣的諷喻詩刺痛他們,於是他們針鋒相對,不但沒有追查案件真相,反倒攻擊白居易,認為他現在是在東宮任職,根本沒有權利先於諫官對朝政此類事件發表意見。他們力諫將白居易貶出朝廷,去地方上做州刺史。

當時的翰林學士王涯更是針對白居易母親墜亡一事大做文章,他把白居易在母親墜亡之前所作的賞花、觀井詩說成是作於墜亡事件之後,彈劾白居易有違孝道,這樣的人甚至都沒有資格去做州刺史。

白居易於是一降再降,被貶為江州司馬,一個邊遠地方的閒職。

後期詩風趨閒適

《琵琶行》是白居易到江州任職後創作的一首長篇歌行,和之前歌詠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長歌行》都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在詩中,白居易描寫了一位琴藝高超、身世漂泊的歌女形象,在對歌女深切同情的同時,抒發了自己對被貶遭遇的憤懣心情。整首詩結構嚴謹,敘事錯落有致,故事曲折動人,感情真摯深厚,很能引起人的共鳴。

白居易擔任江州司馬的時間不長,三年後他就升任忠州刺史,不久唐穆宗即位,他又被召回長安,歷任司門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最後官至刑部尚書。

但是自此次被貶之後,白居易的佛道思想愈加滋生,他自號「香山居士」,「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儘是非心」,對於身邊的一切事物都不太用心,只是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飲酒和享樂上,尤其是他大量蓄養歌姬一事,更是常常為後世所詬病。他也曾經為府中歌姬寫下「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

當然,白居易後期的詩並不僅僅限於這類描寫,宴樂題材之外,他的筆觸注重時務,書寫內心,所作閒適詩廣泛吸收了道家知足、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現出淡泊悠閒的情調。

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的文人,都對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蘇東坡晚年更常以白居易自比。

無論前期還是後期,雖然詩風有所改變,但是白居易始終將目光投向百姓生活,詩歌題材始終不離社會現實,以百姓心為心,創作之時語言也力求平易近人,這些,都是始終不曾改變的。而他作品中所傳遞的真摯情感同樣如此,即使是歷經千年時間也不曾改變。

相關焦點

  • 杞不凡說:大雪時節氣溫驟降,為什麼一定要喝同仁堂一世同仁酒?
    《三禮義宗》記載:「大雪為節者,行於小雪為大雪。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大雪有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初五日,鶡鴠不鳴。《禽經》曰:「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天氣寒冷,夜之漫漫,鶡鴠(hé dàn)不鳴。
  •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放飛自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寒中作樂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放飛自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寒中作樂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 「薦讀」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 白居易最暖心的一首小詩
    但在白居易留存的詩中,彼此的真摯情誼,卻依然歷歷可見。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此時的白居易,已經過上了退休的生活,隱居洛陽,悠閒安適。冬天逐漸來了,寒風凜凜,萬物蕭索。這天的傍晚時刻,天色有些發灰,看起來將有一場大雪降臨。
  • 白居易賣衣服換酒喝,醉酒寫下最美飲酒詩,酒暖情濃不輸李杜
    唐代詩人與酒有著難以言喻的情懷,而白居易便是其中之一,他不光人將春衣典賣換酒,還曾連馬都賣了。他在《晚春酷酒》中說:「賣我所乘馬,典我舊朝衣。盡將酯酒飲,酩酊步行歸。」最後喝得酩酊大醉,只能跟跟蹌蹌走回家。可見此人戀酒不亞於杜甫,更重要的是,酒喝得多,詩也寫得多,自稱醉吟先生。
  • 春風十裡,陪娃讀一讀這些關於春天的古詩詞
    春天裡的詩意,不用刻意尋找,陪娃讀一讀有關春天的古詩詞,很容易就找到了詩和遠方。古詩詞薰陶儘量生活化,不用局限於端坐書桌前,可以隨時隨地,設置情景,讓孩子脫口而出,真正學以致用。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15.《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話說二十四節氣|大雪:想念一場大雪紛飛 譜寫一首冬日戀歌
    今日,大雪。大雪時節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雪盛,詩意便更濃。於是,遊走天下的詩人把四方的雪藏進了詩裡。至於究竟是陸遊穿越到唐代,還是白居易穿越到宋代,那就要看兩位大詩人誰更方便了。好了,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大詩人終於坐在了一起。這是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白居易滿頭白髮參加賞菊宴會,寫下一首趣詩,末句的妙喻千古流傳
    如果給唐代詩人分類,相信白居易會被很多人歸到現實主義詩人的行列中去,的確,他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如《琵琶行》、《觀刈麥》、《賣炭翁》等,都是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佳作,大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概。但這樣的詩,讀起來也有一種壓抑之感,有著些許的哀悽之美。
  • 大雪|雪是大地的信紙,茶是人間的暖詩
    >茶是人間的暖詩12月7日,進入大雪節氣。《三禮義宗》記載:「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節氣,標誌著進入一年中雪量最盛的時候。「小雪」與「大雪」的區別在於:小雪時節,雪隨下隨融;而大雪時節,雪隨下隨積。大雪不僅是降雪多了,更是意味著積雪的出現。
  • 二十四節氣-大雪
    大雪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按照天文學中的觀點是太陽達到黃經255度,是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同樣有類似的記載:「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既下得大又來的急,範圍也特別廣。「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 今日大雪|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
    今天是2020年12月7日庚子年十月廿三大雪節氣 飄然而至當大雪作為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降臨也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說法。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應吃富含蛋白質多的益補食物,多喝姜棗湯以抗寒。或是與三五親朋好友圍桌吃一頓豐盛的火鍋,紅紅火火更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在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 白居易最具生活氣息的一首小詩,20字描繪出極美的意境,令人羨慕
    劉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時的朋友,在另一首詩中,白居易說他是嵩陽處士,即一位隱逸未仕的隱士,從詩中意思來看,應該和白居易關係非常好。《問劉十九》這首小詩,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遠的寄託,語言簡練卻讓人感覺回味無窮,用最淺顯的語言寫出了日常中的美好和真摯,溫暖和諧,充滿了生活氣息,有著濃厚的詩情畫意。我們先來看一下原詩: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白居易六首古詩,道盡冬日溫情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 詩品二十四節氣|詩詠大雪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大雪時節前後,雪已下過幾場,漫天的雪花宛如一隻只蝴蝶在空中盡情飛舞著,天地間銀裝素裹,一片蒼茫。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出一幅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緊接著,詩人又勾畫出一位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自己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落寞的情緒。全詩構思獨特,語言簡潔凝練,意蘊豐富。白居易寫雪的佳作《夜雪》一詩云:「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一個固執的老和尚遇到一場細雨,成就首千古名作,僅28字一詩成名
    隨便舉兩個例子,詩詞大會有道題問的是「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屠蘇」是什麼意思?百人團不少人都選錯了答案,其實屠蘇並不是地名,而是古代的一種酒。同樣的,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的「嬋娟」到底是指什麼,也有不少人答錯。一般來說嬋娟指的是女子,但在這裡也可指代月亮。
  • 白居易的名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其中的「藍」字並不是指顏色
    唐朝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就曾做過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在他的青年時期,也曾漫遊蘇杭無限風光。因此,對江南的風物習俗了解很多。白居易的心中對江南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曾寫下三十多首關於江南的詩歌。其中,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這首《憶江南》:憶江南[ 唐 ]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白居易水平極高的一首詩,明白如話,卻波瀾起伏
    有些詩儘管明白如話,卻清澈見底,也值得欣賞。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孟浩然的《春曉》、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等等,都是膾炙人口、雅俗共賞的名作。當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喻也」,讀者就可以感同身受,不僅陶冶情操、獲得藝術享受,而且也能從中感悟很多人生哲理。
  • 白居易寫失眠的一首詩,喝完酒回家睡不著,最後2句太真實了
    有些喜歡喝酒的人,他們睡不著的時候怎麼辦,去家裡放酒的地方,偷一瓶出來,對月獨酌,喝酒,想些白天沒想明白的事情。酒喝完,事情也想明白,腦袋或清醒或昏沉,總之是把失眠的問題給解決了。【臨其詩境】說失眠的話,大概詩人是很容易失眠的一個群體,因為白天腦子裡裝的東西太多了,而且也很少有身體上的活動,精力用不完,腦子又一直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