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滅後,孫中山建立了民國,但是由於手中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因此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袁世凱竊取革命派的革命果實當上民國的大總統,他在掌握政權之後妄想在中國復闢帝制。當時力量還較為弱小的張作霖聽聞袁世凱有稱帝之心,為了自保主動致電袁世凱表示自己願意為他效力,只要他不討伐自己。
在張作霖的花言巧語蠱惑之下,袁世凱任命他為陸軍27師師長,袁世凱對他始終保有警戒態度,一直在試探他,一次袁世凱問張作霖要軍隊還是地盤,張作霖深知無論哪個回答都會讓袁世凱有所懷疑,於是他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逃過了一劫,你知道他是怎樣回答的嗎?
袁世凱召見張作霖試探忠心
袁世凱收到張作霖的電報之後,生性多疑的他顯然不會輕易相信,因此他沒有就此放下對張作霖的戒備,他深知這個能力極強的軍人如果轉戈相向那麼將會成為自己的心頭大患,因此他多次找機會試探張作霖,想要檢驗他的忠心。
1913年袁世凱找機會召見了他,接到消息後的張作霖很是惶恐,他知道這一次會面就是一場鴻門宴,如果應對不好那將是有去無回,因此儘管心中滿是疑慮,他還是迅速整頓好心態奔赴北京,與袁世凱會面。
到達北京之後張作霖在袁克定的帶領下見到了當時這個不可一世的大總統,看到袁世凱的威儀他頓時心生敬畏,一時間腦子裡竟然想不出對策應對,情急之下他想到稱帝的傳聞心生一計,直接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叩拜,並且嘴裡還大聲叫喊「大總統萬歲萬萬歲」。袁世凱一聽心中十分歡喜,但還是裝作面無表情的樣子急忙讓他起身。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趁機試探:「張師長為何要像見了皇上一樣行禮?清朝已經亡了,現在是民國不用再行這種大禮。」
張作霖不經思考直接回答:「卑職是一介粗人,不懂什麼禮節,卑職只知道您是大總統,與皇上同等尊貴。」這一番話讓他十分滿意,此時他的戒心已經不是那麼重了。
巧妙回答掩鋒芒
兩人交談的時候,張作霖為了徹底讓其安心,因此故意裝出一副貪財好色的樣子,他在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袁世凱的古玩架上,對上面的一塊金表表現出莫大的興趣。這塊金表的製作十分精細有趣,錶盤內部鑲嵌著珍珠,背面還燒制了一個夕陽下女子的精美畫像,他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塊表仿佛十分喜愛一般。
袁世凱自然看出了他對這塊金表的喜愛,但是又沒有忘記正事,於是再次問道:「為了應對複雜的形勢,張師長是否需要增加一些兵力增強力量或者擴大駐軍的面積呢?」張作霖一聽心裡一緊但是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回答說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是想要看看古董架上的那塊金表。
袁世凱看見他這副貪財的嘴臉十分高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直接把金表送給了他。於是他裝作十分高興的樣子接過了表表達感謝之後告退,他知道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忠心」,成功地糊弄城府極深的大總統。
養精蓄銳,反轉局勢
等到張作霖離開北京後,胸有成竹的大總統便對兒子說:「一個連金表都沒有見過的鄉野,根本不值得恐懼。」此後他便被大總統放回了東北,這無疑是放虎歸山,給了他發展壯大自己力量的機會。
除了那塊金表,在他要回東北的時候,大總統為了顯示皇恩浩蕩還特意送給他一個名貴的雕漆花瓶,並且還將自己的貂皮大衣也贈送給他,以顯示自己對他的器重,畢竟還要依仗他在東北的軍隊。從此之後,張作霖便徹底地打消了袁世凱的戒心,在東北養精蓄銳不斷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最終稱霸東北三省。
後來大總統的勢力減弱,張作霖見狀立馬起兵把握住了推翻袁世凱的最佳時機,直接派兵討伐,此時驕傲自滿的大總統才意識到他之前那貪財好色的樣子,不過是裝的,這只是他韜光養晦的策略,但為時已晚,最終袁世凱只能怨自己輕信他人含恨而終。
古語有言:成大事的者不拘小節。張作霖之前的舉動雖然十分荒唐,但是成功地隱藏了自己的鋒芒取得了發展的機會,試想如果當時一怒之下直接出言頂撞袁世凱,恐怕他早已經成為刀下亡魂。從他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那麼就必須要學會隱藏自己的鋒芒,默默發展積蓄自己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